豆瓣
扫码直接下载
不得不说,近代史研究所在社科院系统中确实算是境界和格局不俗的机构,能够以提供史料的方式纪念所庆,其中歌功颂德的谀词极少,倒是不惜暴露历史上的一些阴暗面和人事纠葛,这种对历史和学术负责任的态度卓然区隔于当下时风。
涉及政治和内斗的回忆难得说的这么直白详细,也难得有几位开明的马克思主义者,研究中不囿于意识形态,肯秉笔直书。以及这所里的水也太深了些,大佬各占山头,互相不对眼,运动一来还得了。
能问出“您只有高小水平,中华文化博大精深,大家都会担心,您怎么能够参透呢”也真是智商感人
历史学者讲述自己的历史,真诚、省思,遮蔽、回避,皆有教训在。
深化了对历史研究院的认识。近史所果然比文学所(见《甲子春秋》,微信读书有全文)更够劲。
有不少重要信息
里面已经是xxx的形状了
断断续续读了好久。大多数名字其实都没听过,不会有想当然的亲切(压根没去过东厂胡同就也不应这样想象吧),以至潮流中的无奈和遗憾都显得遥远隔膜,但因浓烈、真诚、重复而让人感同身受并确信。
要是当初和《创榛辟莽》一起读就更好了,有料有思考,最喜欢丁守和、刘志琴、刘敬坤、耿云志几篇。
现在看,感受更特别。
历史的发展真是错综复杂的,同样说是发动群众依靠群众,却得到不同的结果,为什么这样?是很值得深思的。
非常实用
选读。有详有略,可做史料
各种社科院近代史所老人的口述,寻找中国大陆治近代史历程、对外交流过程,特别是有关范文澜身边评价的一手史料的话,可以读这本书。(为了写稿,从头到尾翻了一遍,走马观花,捡重点)
第一代近代史学人的学术、思想转变——以近代史所为中心
有料。关联赵庆云《创榛辟莽》。
1/3是比较详细的回忆和较有深度的反思,1/3是掐头去尾、语焉不详和自我辩解,参照第一个1/3,还能提炼些有价值的信息,最后1/3就是些屑人屑语屑事。读完便会明白社科院为什么是一个政治机关,不必诧异在环境允许的时候,它会再次退变为肉喇叭
第一本打五星的书。 希望时代的悲剧不要再重演。
> 回望一甲子
23 有用 楚囚 2013-03-29 15:57:39
不得不说,近代史研究所在社科院系统中确实算是境界和格局不俗的机构,能够以提供史料的方式纪念所庆,其中歌功颂德的谀词极少,倒是不惜暴露历史上的一些阴暗面和人事纠葛,这种对历史和学术负责任的态度卓然区隔于当下时风。
11 有用 杨成堉 2015-10-09 15:29:48
涉及政治和内斗的回忆难得说的这么直白详细,也难得有几位开明的马克思主义者,研究中不囿于意识形态,肯秉笔直书。以及这所里的水也太深了些,大佬各占山头,互相不对眼,运动一来还得了。
7 有用 廖芜 2015-10-28 19:40:50
能问出“您只有高小水平,中华文化博大精深,大家都会担心,您怎么能够参透呢”也真是智商感人
3 有用 艱致 2013-12-07 00:33:27
历史学者讲述自己的历史,真诚、省思,遮蔽、回避,皆有教训在。
3 有用 文在兹 2021-03-08 00:00:03
深化了对历史研究院的认识。近史所果然比文学所(见《甲子春秋》,微信读书有全文)更够劲。
0 有用 神州袖手人 2021-03-31 09:13:48
有不少重要信息
0 有用 胡田儿~ 2022-03-23 18:08:38
里面已经是xxx的形状了
0 有用 輕輕 2023-11-09 17:33:08 江苏
断断续续读了好久。大多数名字其实都没听过,不会有想当然的亲切(压根没去过东厂胡同就也不应这样想象吧),以至潮流中的无奈和遗憾都显得遥远隔膜,但因浓烈、真诚、重复而让人感同身受并确信。
0 有用 Mantus 2023-12-14 20:17:00 北京
要是当初和《创榛辟莽》一起读就更好了,有料有思考,最喜欢丁守和、刘志琴、刘敬坤、耿云志几篇。
0 有用 lili 2022-11-03 18:40:35 北京
现在看,感受更特别。
0 有用 Mr ζ 2024-09-12 16:45:13 上海
历史的发展真是错综复杂的,同样说是发动群众依靠群众,却得到不同的结果,为什么这样?是很值得深思的。
0 有用 文件选集 2019-11-07 23:35:16
非常实用
0 有用 彭柬之 2021-03-23 16:59:35
选读。有详有略,可做史料
0 有用 即昊 2016-12-02 08:54:46
各种社科院近代史所老人的口述,寻找中国大陆治近代史历程、对外交流过程,特别是有关范文澜身边评价的一手史料的话,可以读这本书。(为了写稿,从头到尾翻了一遍,走马观花,捡重点)
0 有用 苟 2021-03-12 19:07:15
第一代近代史学人的学术、思想转变——以近代史所为中心
0 有用 Roger 2021-02-11 15:08:30
有料。关联赵庆云《创榛辟莽》。
0 有用 殷顽民 2024-07-15 02:37:37 湖北
1/3是比较详细的回忆和较有深度的反思,1/3是掐头去尾、语焉不详和自我辩解,参照第一个1/3,还能提炼些有价值的信息,最后1/3就是些屑人屑语屑事。读完便会明白社科院为什么是一个政治机关,不必诧异在环境允许的时候,它会再次退变为肉喇叭
1 有用 江城少年知不知 2020-08-09 20:22:36
第一本打五星的书。 希望时代的悲剧不要再重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