豆瓣
扫码直接下载
维纳的《控制论》和这本书结合读,理解计算机组成和结构又有了新的理解:最早的微分模拟机控制(真实的),而数字机则是新的记忆控制(概念)。神经网络竟然在过去放弃的模拟机(卷积)模型中,科学千万不要认为过去的都是无用的。数字机是逻辑(代数)控制。
真正的天才,纯粹数学,应用数学,博弈论,计算机科学四大领域的大师和开拓者。在大师面前,科幻是即将完成的事实;在常人眼里,大师的工作是如此科幻。
太科普了,要看深入的还是看作者的《自复制自动机理论》吧
●8.0分 ●2021.12.20-12.21 ●计算机部分艰难地没有看懂,先存个模糊印象吧。人脑部分的对比很有意思,得出的结论更有意思、有哲理:语言很大程度上只是历史的事件,逻辑和数学也极有可能只是历史的、偶然的表达形式;神经系统的的逻辑结构与逻辑学、数学中通常使用的逻辑结构不同。 ●我们可以对日常的直观经验好奇到什么程度: 我们为什么会表述一个物体是1? +-×÷分别是什么意思? 1+1为什么=2? 抛硬币正反面的概率为什么是1/2? 正如冯·诺依曼所说,我们几乎已经本能地熟识的一些事物,如果强迫自己去充分表述,它们是极其复杂而具有哲学根本性的。 ●二进制的0和1恐怕与老子道的无和有有莫大的相似性。
不好看
可惜半神没写完就去世了,其中人脑部分有很多猜测,不知道今天的生物学研究怎样了,这本书的实际内容不多,80页的样子,后面都是生平介绍,感觉有点坑爹
这本书不同于1965年版本的,前半本更科学的对带科学,后半本更客观的看待人物, 冯是计算机的祖宗,可以说这本书的价值就好比《易经》吗?
作者成就太多结尾个人小传几乎占了全书篇幅一半。看完发现竟然半夜了,要是有几个学EE的在边上给讲解下就更好了,可是乃们去学历史了啊擦!说的就是你们别跑,@bearnne @伏维阁主 !
冯诺依曼作为上世纪最伟大的科学家之一,留下了如此通俗易懂的科普文章,带着现在的眼光去看,却又别有一番味道。
大师就是想得远,书中的思想即使过了半个世纪依然值得细细品味
深刻的见解带来的是更多的问题。吐槽,要是翻译的水平在高点就好了。以后要读一读原文。
不愧是“新人”
大神写的,可惜我很多没读懂
人脑是不可靠组件组成可靠机器,进而推出人脑可能是模糊数学统计理论超有启发性,太强了。
计算机的冯诺依曼结构,这是演讲稿合集。先看的电子书,再买来细看。
求知欲与务实精神
居然第一次对冯诺依曼这样的天才认真地了解了一下...内容太浅,好多关于计算机的理论还是停留在第一第二代计算机的...但是更有兴趣读一些有关冯诺依曼的东西了...
一篇关于计算机、人脑、语言的小册子。关键词有,数字的、模拟的,并行的、串行的,逻辑的、算数的、统计的,逻辑深度、算数深度。语言是历史的现象,逻辑和数学也是历史的偶然事件,而非必然。
这是一种什么样的天才构想啊,计算机,原子弹,量子物理,普林斯顿,伟人的履历仿佛就是一个时代的科技史。
那个年代的脑洞
> 计算机与人脑
15 有用 阅微草堂 2012-01-12 03:02:21
维纳的《控制论》和这本书结合读,理解计算机组成和结构又有了新的理解:最早的微分模拟机控制(真实的),而数字机则是新的记忆控制(概念)。神经网络竟然在过去放弃的模拟机(卷积)模型中,科学千万不要认为过去的都是无用的。数字机是逻辑(代数)控制。
9 有用 2024年的ks 2016-05-07 01:29:14
真正的天才,纯粹数学,应用数学,博弈论,计算机科学四大领域的大师和开拓者。在大师面前,科幻是即将完成的事实;在常人眼里,大师的工作是如此科幻。
5 有用 henix 2012-08-05 10:28:30
太科普了,要看深入的还是看作者的《自复制自动机理论》吧
2 有用 橘子小aa 2021-12-21 10:35:49
●8.0分 ●2021.12.20-12.21 ●计算机部分艰难地没有看懂,先存个模糊印象吧。人脑部分的对比很有意思,得出的结论更有意思、有哲理:语言很大程度上只是历史的事件,逻辑和数学也极有可能只是历史的、偶然的表达形式;神经系统的的逻辑结构与逻辑学、数学中通常使用的逻辑结构不同。 ●我们可以对日常的直观经验好奇到什么程度: 我们为什么会表述一个物体是1? +-×÷分别是什么意思? 1+1为什么=2? 抛硬币正反面的概率为什么是1/2? 正如冯·诺依曼所说,我们几乎已经本能地熟识的一些事物,如果强迫自己去充分表述,它们是极其复杂而具有哲学根本性的。 ●二进制的0和1恐怕与老子道的无和有有莫大的相似性。
2 有用 Alan 2013-09-19 16:38:40
不好看
1 有用 nwind 2012-04-05 23:51:41
可惜半神没写完就去世了,其中人脑部分有很多猜测,不知道今天的生物学研究怎样了,这本书的实际内容不多,80页的样子,后面都是生平介绍,感觉有点坑爹
2 有用 锴 2011-11-18 15:31:05
这本书不同于1965年版本的,前半本更科学的对带科学,后半本更客观的看待人物, 冯是计算机的祖宗,可以说这本书的价值就好比《易经》吗?
1 有用 时间的玫瑰 2014-03-25 02:32:01
作者成就太多结尾个人小传几乎占了全书篇幅一半。看完发现竟然半夜了,要是有几个学EE的在边上给讲解下就更好了,可是乃们去学历史了啊擦!说的就是你们别跑,@bearnne @伏维阁主 !
1 有用 jiangyy 2012-04-17 21:33:52
冯诺依曼作为上世纪最伟大的科学家之一,留下了如此通俗易懂的科普文章,带着现在的眼光去看,却又别有一番味道。
1 有用 memorycell 2011-12-24 16:38:07
大师就是想得远,书中的思想即使过了半个世纪依然值得细细品味
1 有用 不小心醉落银河 2014-02-17 21:20:01
深刻的见解带来的是更多的问题。吐槽,要是翻译的水平在高点就好了。以后要读一读原文。
1 有用 神秘的路障 2022-03-03 11:26:32
不愧是“新人”
1 有用 代亚冲 2022-03-07 13:05:33
大神写的,可惜我很多没读懂
1 有用 谢谢哥哥 2020-10-08 12:32:17
人脑是不可靠组件组成可靠机器,进而推出人脑可能是模糊数学统计理论超有启发性,太强了。
2 有用 仰望星空 2018-06-18 20:58:46
计算机的冯诺依曼结构,这是演讲稿合集。先看的电子书,再买来细看。
1 有用 五花 2021-03-18 15:20:51
求知欲与务实精神
1 有用 雪梨君。 2013-07-31 20:15:32
居然第一次对冯诺依曼这样的天才认真地了解了一下...内容太浅,好多关于计算机的理论还是停留在第一第二代计算机的...但是更有兴趣读一些有关冯诺依曼的东西了...
1 有用 九地之下 2018-12-16 17:50:33
一篇关于计算机、人脑、语言的小册子。关键词有,数字的、模拟的,并行的、串行的,逻辑的、算数的、统计的,逻辑深度、算数深度。语言是历史的现象,逻辑和数学也是历史的偶然事件,而非必然。
1 有用 阿莫西林 2018-07-26 11:07:02
这是一种什么样的天才构想啊,计算机,原子弹,量子物理,普林斯顿,伟人的履历仿佛就是一个时代的科技史。
1 有用 灵茶山艾府 2017-05-01 11:23:41
那个年代的脑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