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容简介 · · · · · ·
《初刻拍案惊奇》内容简介:语有之:“少所见,多所怪。”今之人,但知耳目之外,牛鬼蛇神之为奇,而不知耳目之内,日用起居,其为谲(怪异)诡幻怪非可以常理测者固多也。昔华人至异域,异域咤(同“诧”)以牛粪金;随诘华之异者,则日:“有虫蠕蠕,而吐为彩缯锦绮,衣被天下。”彼舌挢而不信,乃华人未之或奇也。则所谓必向耳目之外,索谲诡幻怪以为奇,赘矣。宋元时,有小说家一种,多采闾巷新事为宫闱承应谈资。语多俚近,意存劝讽。
初刻拍案惊奇的创作者
· · · · · ·
-
凌濛初 作者
作者简介 · · · · · ·
凌濛初(1580年-1644年),字玄房,号初成,亦名凌波,一字遐厈,别号空观主人。汉族,明代浙江乌程(今浙江湖州吴兴织里镇晟舍)人,明代文学家、小说家和雕版印书家。其著作《初刻拍案惊奇》、《二刻拍案惊奇》与冯梦龙所著《古今小说》即(喻世明言)、《警世通言》、《醒世恒言》合称“三言两拍”是中国古典短篇小说的代表。
原文摘录 · · · · · · ( 全部 )
-
就是带活的,不肯便杀一刀、打一下死了罢,毕竟多设调和妙法。或生割其肝,或生抽其筋,或生断其舌,或生取其血,道是一死便不脆嫩。假如取得生鳖,便将绳缚其四足,绷住,在烈日中晒着。鳖口中渴甚,即将盐酒放在他头边,鳖只得吃了。然后将他烹起来,鳖是里边醉出来的,分外好吃。取驴缚于堂中,面前放下一缸灰水,驴四围多用火逼着。驴口干即饮灰水,须臾屎溺齐来,把他肠胃中污秽多荡尽了。然后取酒调了椒盐各味,再复与他。他火逼不过,见了只是吃。性命未绝,外边皮肉已熟,里头调和也有了。一日,拿得一刺猬,他浑身是硬刺,不便烹宰。仲任与莫贺咄商量道:“难道便是这样罢了不成?”想起一法来:把泥着些盐在内,跌成熟团,把刺猬团团泥裹起来,火里煨着。烧得熟透了,除去外边的泥,只见猬皮与刺,皆随泥脱了下来,剩的是一团熟肉,加了盐酱,且是好吃。 (查看原文) -
戏言偶尔作恢齐,谁道从中得美妻。 假女婿为真女婿,失便宜处得便宜 (查看原文) —— 引自第113页
> 全部原文摘录
初刻拍案惊奇的书评 · · · · · · ( 全部 38 条 )


市井文学,但有烟火气的情节与文字,拉近了今人与明朝的距离
借百家讲坛《三言二拍》系列为契机,对几年前看的《三言二拍》来篇迟到的书评。好在其是独立简单的故事相对通俗易懂,不像《复活》那样需要重读一遍才能写书评。 虽然独立篇幅的跨度覆盖了唐宋元明,但秉着收录改编的作者自身所处时代以及作品盛行的年代来看,就是代表了明朝中...
(展开)

最喜欢的是字句,很美
这篇书评可能有关键情节透露
平时看明清小说其实很少,这次翻开《初刻拍案惊奇》是因为我的古代文化常识老师,他在讲课的时候讲了一段话,大意如下:你们现在这些大学生啊,就知道考试的时候背背专业书,你们知道大学最重要的是什么吗?是他有图书馆这么一个巨大的宝库,并且你们现在有时间去探索这个宝库,... (展开)> 更多书评 38篇
论坛 · · · · · ·
在这本书的论坛里发言这本书的其他版本 · · · · · · ( 全部27 )
-
时代文艺出版社 (2002)7.7分 2240人读过
-
人民文学出版社 (1991)7.9分 1417人读过
-
中华书局 (2009)7.8分 468人读过
-
华夏出版社 (2008)7.6分 331人读过
在哪儿借这本书 · · · · · ·
谁读这本书? · · · · · ·
二手市场
· · · · · ·
- 在豆瓣转让 有2人想读,手里有一本闲着?
订阅关于初刻拍案惊奇的评论:
feed: rss 2.0
0 有用 身娇体壮 。 2011-06-09 16:57:49
2个感慨。1,和尚是不正经的;2,尼姑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