夏商西周的社会变迁 短评

热门
  • 13 free_POC 2016-08-21 22:54:48

    此书胜于吕思勉《先秦史》的地方是有许多甲骨文和金文的新出土文物借鉴,吕著囿于条件只能用古籍相互验证,以致虚妄的三皇五帝的内容占了1/3。不要被此书前言中“必须用马克思主义观点”之言所惑而放弃此书。

  • 7 代洲 2017-05-30 18:44:42

    本人并非史学专业,只是对中华文明的社会起源和早期演变感兴趣,才选择此书阅读。 本书初版于1995年,它依然没有脱离政治,经济,社会,文化这四大历史体例,读来觉得有些刻板,并且阶级分析立场仍然有遗留痕迹,这一点如今看来已经颇难以接受了。 不过依靠着充足的历史考证和更为规范的方法论,这本书在分析夏商西周社会性质演变部分还是有很多可取之处,而这一点也正是我阅读的重点。历史教科书上只是讲了西周实行分封宗法制,但并没有介绍夏商时期的氏族部落或者列国之间的关系,没有比较也就很难看出西周实行分封宗法制的进步之处。同时也解释了西周为何分封和宗法合二为一,以及为何井田制遭到破坏。这几点在教科书上没有详细讲解,读完此书才有所收获。20年前的史学专著,体例显老,但考证还是下了功夫

  • 6 间闲室主人 2014-04-17 11:33:25

    我想,这本书是系统叙写夏商周社会之最为通达的一本书了,里面很多启发点

  • 3 2023-09-13 01:30:48 陕西

    比我预期好太多,有些惊喜。读了才发现,一些我以为的前沿新观点,晁老师早就提出过了。但这也说明这些年先秦史学界对一些问题基本毫无推进。另外,这才是学术性的先秦史入门书啊,求别再推《翦商》了…..

  • 2 Gaiseric 2021-12-01 12:54:25

    考证和生动语言兼具的佳作,可惜是带着功利性为了学习去读的,少了很多乐趣也更感觉艰难

  • 0 没法畅聚 2023-12-21 21:51:16 陕西

    感觉还是有一些问题。。

  • 0 Kiyoko🌲 2024-02-28 23:24:33 广东

    考据非常详实严谨,也很难读(哭了)。关于夏商周的社会性质和变革的阐释,很全面,有不少新见,对分封制、封建、井田制等一些概念有了新认识。作者认为我国上古时代并不存在一个所谓的奴隶社会,从夏开始就进入了阶级社会,夏商两代属于氏族封建社会,西周是宗法封建社会,到了东周,随着井田制崩溃经济基础发生变化,进入了地主封建社会。夏商和周的区别在于分封制从政治结构上强化了中央与诸侯国的君臣之分,这是前所未有的,夏商时期君王只是诸侯之长,并没有君臣之分,周天子通过分封制确认了诸侯之君的地位。乡遂制我以为是很重要的地方行政制度,但作者没怎么提及,并且认为西周前中期并没有国人之称,在后期随着土地私有制的出现才壮大,这和我之前看到的住在国都和郊内的平民称为国人有出入。或许这就是历史的魅力吧,一个概念会有多种解读。

  • 0 斗指子 2017-01-25 15:09:40

    对“周”的考证很精彩…看晁先生的书总有许多启发…

  • 0 池初 2024-09-22 23:34:15 天津

    像一本本科教材,论述全面,当时各种观点和论据都涉及到了。写作年代比较早,难免有些观点过时,有些史料有点过度解读,但瑕不掩瑜,很好的入门读物。

  • 0 淡乙阡愆 2024-09-21 10:58:56 山东

    还行,虽然是一本著作不是论文,但是里面大部分论证显得过于轻率。不过如果放下这个问题来看,书中对夏商西周的叙述还是比较全面的。

  • 0 三个诸葛亮 2023-02-10 21:19:46 河南

    呜呜呜呜电子书几节内容重复

  • 0 伏波山人 2016-11-24 18:07:27

    作者想用中国史观给夏商周做个做好的总结,可惜马克思可以不用,但人类学的一些概念还是可以拿来定义特别是夏朝的一些方面。其他部分可以说是夏商周最好的基础内容。

  • 1 零余者 2019-09-18 16:05:30

    实证考据,马教实为比兴手段。

  • 0 小睡神 2020-06-29 19:59:30

    居然忘写了。极好,三代史入门强推。

  • 1 绫懒遥 2020-04-04 20:14:22

    某ex博导大人的书。

  • 0 吕归尘 2024-07-18 23:45:04 广东

    马克思主义不过是作者披着的外衣,“夏商两代应当称之为氏族封建社会,而西周则是宗法封建社会,到了东周时期,宗法封建社会逐渐解体,而步入了地主封建社会。”社会变迁题目太大,加之引用材料繁多,读起来略有泛乱之感,此外还有个别错误,如“召公奭受王命而封齐”、前说召公封地在陕,后说在豫等…

  • 0 江州穆瑾 2019-10-10 23:32:44

    开头的马克思主义差点让我放弃,后面是渐入佳境。平实,而且运用了许多出土文物对一些重要事件进行分析。提出别样的见解。

  • 1 啼月小楼西 2023-05-24 16:34:01 四川

    作者花了大量的时间梳理先秦历史研究与“当代经学”的关系,这绝非没有意义的拼接,而是能够把历史的准绳,放在“讲经者”的面前,用他们能理解的语言,告知一个更为生动的中国历史。

<< 首页 < 前页 后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