豆瓣
扫码直接下载
里面引康德:“地理学与历史学一起构成了我们感觉的全部,地理学研究空间,历史学研究时间。”人呐,就是时间与空间交汇处的那一点。感谢这些学科教给我对待这个世界的方式。读此书,真是开心啊。
为什么英美地理学理论色彩这么重。
很多东西只有地理专业的人才能看得懂罢,主要是了解一个梗概。
信息量有点大,需要记笔记的那种读教科书的感觉,可以作为学科索引
在读这本书之前,我以为我大概知道地理学是什么,读完之后我对地理学是什么反而疑惑了。这是一本很难读的书,到后面基本跳读了。回过头来看序言,作者把这本书限定为英美人文地理学的范畴,这就不难理解为什么和日常概念的自然地理学差异很大了。地理学家为了保住地理学作为一门学科的努力,不断打造自我范式,为了能有口饭吃,研究方向随着研究基金而调整,人文地理学的边界变得越来越模糊。地理学到底是什么呢?是研究人和空间关系的学科。怎么研究呢?从历史,从计量学,从文化,从个人。从实证主义到人本主义。输出什么呢?政策方案。从这本书里,我总觉得地理学家就像一个无所不能的咨询机构,在证明自己存在的泥沼中不断挣扎。
谁对什么同意或不同意占据了大部分篇幅,但少有详细论述他们基于何种分析得出了这样的结论。读起来有点累。
看简介,作者前两年去世了。这本书对于我这么一个地理专业本科毕业的学生而言有难度。
一部重要的有示范意义的学人、学术、学科历程的社会学式前史研究。读到中间确实有点晕头转向,读完发现又确实很好,对以“范式”三个层级(范例、学科基底、世界观)下的三种极不相同又难以调和的概念有从历史概括到微观争论的清晰呈现。从一个学科史透视一个行业的历程及其演变形式,有助于定位和认识自己当代所处的行业境遇,如个人学术偶然性命运如何嵌入到历史趋势与历程中,有助于去审视自己研究所处的位置。另外,如今之学科研究范围、方法、范式皆非天然所就,而是有一个历史发展中的取舍过程,也有一个竞争之中辗转相成的过程。在这一视野和脉络之中,可知范式各层次之所从起与湮灭,知变革之关节,明一学科之起承转捩,终不至于迷信当世眼前而至于盲从矣。(230417-230421,5d,19.3h)
地理学与地理学家---1945年以来的英美人文地理学. 171115
总体上神清气爽的学科史。二战前力求覆盖理论和实践意义,少谈区域分化;脱离了对计量作为人文地理研究方法论的辩论后玄学色彩更重,个人认为是把二战前后对于人文地理学学科性质的定义在后现代的政治经济环境中无限细分。激进派读得头秃,隐喻真精彩。不再有“饱和溶液中析出的晶体”——towards a democratic geography.
主体是战后西方(美英主体)地理学史。对“范式”的反思。旁征博引真的挺吓人…。
学科基础~但缺少了前期的发现感觉缺点什么
英国人对学科的反思,与Hartshorne行文的风格就不太一样,没想到的是对第一章的安排,从职业结构的角度来写这个学科性质,是否也与当时学科去殖趋势一致?
对从探险、环境决定论和可能论、区域地理学传统是如何演化到三种世界观/学科基底(实证主义的空间科学、人本主义地理学、现实主义-马克思主义的激进地理学)做了非常详尽的描述。可惜详尽讲述了后现代地理学和酷儿地理学的新版一直没有翻译。有机会一定要重读,把这本书读成辞典。
三十年前的文献综述,这本相对于作者的另一本书来说,有更多别人的观点和引文,总的来说对较不熟悉的部分阅读难度较大,当然有所收获,但对此前了解的观点是更好的定位和补充。遗憾在于视角仅在于英美,对以法国为代表的欧洲思想界于英美地理界的影响介绍不够,例如伯格森,福柯等,这种视角的缺失让社会环境对理论发展的影响显得过于明显。但总的来说,依旧是很棒的读物,感谢约翰斯顿!
二战后英美人文地理学流派、范式介绍,旁征博引,资料翔实,若有人指点读来会比较轻松。
我太难了,想捋一捋这些思想流派,看了之后更乱了。一个推翻一个,一个diss一个。
> 地理学与地理学家
8 有用 替替No.4 2018-03-26 23:35:13
里面引康德:“地理学与历史学一起构成了我们感觉的全部,地理学研究空间,历史学研究时间。”人呐,就是时间与空间交汇处的那一点。感谢这些学科教给我对待这个世界的方式。读此书,真是开心啊。
0 有用 一克氰化钾 2016-06-11 09:08:27
为什么英美地理学理论色彩这么重。
0 有用 星海瞭望 2024-03-12 22:19:43 福建
很多东西只有地理专业的人才能看得懂罢,主要是了解一个梗概。
0 有用 冬白夏青 2022-07-16 13:06:16
信息量有点大,需要记笔记的那种读教科书的感觉,可以作为学科索引
0 有用 空 2024-09-20 12:23:03 广东
在读这本书之前,我以为我大概知道地理学是什么,读完之后我对地理学是什么反而疑惑了。这是一本很难读的书,到后面基本跳读了。回过头来看序言,作者把这本书限定为英美人文地理学的范畴,这就不难理解为什么和日常概念的自然地理学差异很大了。地理学家为了保住地理学作为一门学科的努力,不断打造自我范式,为了能有口饭吃,研究方向随着研究基金而调整,人文地理学的边界变得越来越模糊。地理学到底是什么呢?是研究人和空间关系的学科。怎么研究呢?从历史,从计量学,从文化,从个人。从实证主义到人本主义。输出什么呢?政策方案。从这本书里,我总觉得地理学家就像一个无所不能的咨询机构,在证明自己存在的泥沼中不断挣扎。
0 有用 泊濤 2023-03-14 17:36:29 湖南
谁对什么同意或不同意占据了大部分篇幅,但少有详细论述他们基于何种分析得出了这样的结论。读起来有点累。
0 有用 啦啦啦 2023-06-04 12:14:09 河南
看简介,作者前两年去世了。这本书对于我这么一个地理专业本科毕业的学生而言有难度。
0 有用 沈周 2023-04-21 12:45:58 湖北
一部重要的有示范意义的学人、学术、学科历程的社会学式前史研究。读到中间确实有点晕头转向,读完发现又确实很好,对以“范式”三个层级(范例、学科基底、世界观)下的三种极不相同又难以调和的概念有从历史概括到微观争论的清晰呈现。从一个学科史透视一个行业的历程及其演变形式,有助于定位和认识自己当代所处的行业境遇,如个人学术偶然性命运如何嵌入到历史趋势与历程中,有助于去审视自己研究所处的位置。另外,如今之学科研究范围、方法、范式皆非天然所就,而是有一个历史发展中的取舍过程,也有一个竞争之中辗转相成的过程。在这一视野和脉络之中,可知范式各层次之所从起与湮灭,知变革之关节,明一学科之起承转捩,终不至于迷信当世眼前而至于盲从矣。(230417-230421,5d,19.3h)
0 有用 其修 2017-11-15 23:00:19
地理学与地理学家---1945年以来的英美人文地理学. 171115
2 有用 冷库鲨首 2019-10-14 00:44:48
总体上神清气爽的学科史。二战前力求覆盖理论和实践意义,少谈区域分化;脱离了对计量作为人文地理研究方法论的辩论后玄学色彩更重,个人认为是把二战前后对于人文地理学学科性质的定义在后现代的政治经济环境中无限细分。激进派读得头秃,隐喻真精彩。不再有“饱和溶液中析出的晶体”——towards a democratic geography.
0 有用 滚动的夜猫子 2018-11-28 17:55:04
主体是战后西方(美英主体)地理学史。对“范式”的反思。旁征博引真的挺吓人…。
0 有用 momo 2018-10-08 10:30:14
学科基础~但缺少了前期的发现感觉缺点什么
0 有用 y 2019-08-11 09:56:44
英国人对学科的反思,与Hartshorne行文的风格就不太一样,没想到的是对第一章的安排,从职业结构的角度来写这个学科性质,是否也与当时学科去殖趋势一致?
1 有用 桃火生 2021-01-29 02:19:43
对从探险、环境决定论和可能论、区域地理学传统是如何演化到三种世界观/学科基底(实证主义的空间科学、人本主义地理学、现实主义-马克思主义的激进地理学)做了非常详尽的描述。可惜详尽讲述了后现代地理学和酷儿地理学的新版一直没有翻译。有机会一定要重读,把这本书读成辞典。
0 有用 nassse 2021-07-17 13:10:07
三十年前的文献综述,这本相对于作者的另一本书来说,有更多别人的观点和引文,总的来说对较不熟悉的部分阅读难度较大,当然有所收获,但对此前了解的观点是更好的定位和补充。遗憾在于视角仅在于英美,对以法国为代表的欧洲思想界于英美地理界的影响介绍不够,例如伯格森,福柯等,这种视角的缺失让社会环境对理论发展的影响显得过于明显。但总的来说,依旧是很棒的读物,感谢约翰斯顿!
0 有用 momo 2019-05-27 10:08:46
二战后英美人文地理学流派、范式介绍,旁征博引,资料翔实,若有人指点读来会比较轻松。
0 有用 游远行 2019-11-01 10:48:43
我太难了,想捋一捋这些思想流派,看了之后更乱了。一个推翻一个,一个diss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