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 《鸟哥的Linux私房菜》————报告
1.阅读初体验与内容简介
很荣幸能在老师的推荐读到鸟哥的Linux私房菜这本书,这是一本适合Linux初学者的入门书籍,鸟哥在书中的表达方式跟我们以往接触的教科书不同,普遍的教科书都是用了特别多的专业术语,让读者学起来特别枯燥,乏味,翻读鸟哥的这本书,我发现他有一种让我接着往下读的欲望,抛开所读的内容能不能理解不说,因为对于我们Linux初学者来说,书中的很多概念都是头回听到,想要弄懂其中的一二我想没花上时间好好实践一番是做不到的呀。但是呢,鸟哥以他通俗易懂的表达方式,加上他的亲身经历,向我们这些初学者娓娓道来,着实增加我这个初学者阅读的兴趣。
全书分为5个部分:第一部分着重说明Linux的起源及功能,如何规划和安装Linux主机;第二部分介绍Linux的文件系统、文件、目录与磁盘的管理;第三部分介绍文字模式接口shell和管理系统的好帮手shell脚本,另外还介绍了文字编辑器vi和vim的使用方法;第四部分介绍了对于系统安全非常重要的Linux账号的管理,以及主机系统与程序的管理,如查看进程、任务分配和作业管理;第五部分介绍了系统管理员(root)的管理事项,如了解系统运行状况、系统服务,针对登录文件进行解析,对系统进行备份以及核心的管理等。
2.表达方式
最引起我的兴趣就是鸟哥通俗易懂的叙述方式了,鸟哥以他的方式向我们解释Linux操作系统的内密,尽最大可能让我们把一个Linux完整呈现给我们。然后就是每一章后面都有章总结,看到后面也许前面会记不清,回头来看看章总结会帮助我们唤醒遗忘的记忆。还有书中每章都附有章后习题,让我们能更了解Linux操作系统下可能出现的问题,还有Linux中其他的地方。
3.书中深刻难忘的部分
书中有太多另我难忘的部分,在这里就列举一下几点。首先是开篇就讲的硬件篇,鸟哥向我们展示了各个硬件的名称与作用,并且也提到了硬件与操作系统,软件之间的关系。鸟哥把计算机的运作比作一个人体,在这里我想把书本的一些内容写下来,因为鸟哥比喻得实在是太恰当了。
CPU=脑袋瓜子:每个人会作的事情都不一样(微指令集的差异),但主要都是透过脑袋瓜子来迚行判断不控制身体各部分的活劢;
主存储器=脑袋中的记录区块:在实际活的过程中,我们的脑袋瓜子能够将外界的互劢暂时记录起来,提供CPU来进行判断;
硬盘=脑袋中的记忆区块:将重要的数据记录起来,以便未来将这些重要的绊验再次的使用;
主板=神经系统:好像人类的神经一样,将所有重要的组件连接起来,包括手脚的活动都是脑袋瓜子发布命令后,透过神绊(主板)传导给手脚来迚行活动啊!
各项接口设备=人体不外界沟通的手、脚、皮肤、眼睛等:就好像手脚一般,是人体不外界互动的重要关键!
显示适配器=脑袋中的影像:将来自眼睛的刺激转成影响后在脑袋中呈现,所以显示适配器所产生的数据源也是CPU控制的。
电源供应器(Power)=心脏:所有的组件要能运作得要有足够的电力供给运行!这电力供给就好像心脏一样,如果心脏不够力,那么全身也就无法懂弹的!心脏不稳定呢?那你的身体活动可能断断续续的~不稳定
很神奇电脑的运作就跟我们的身体活动一样,我们身体离不开每一个部件,任何一位置损伤,就会生病。而我们的身体从小时候到青壮年,身体器官都在慢慢长大,慢慢成熟,硬件的发展也是如此,cup从早期的四位处理器发展到现在的32及64位处理器,现在的酷睿处理器就是比较成熟先进的处理器了。鸟哥也跟我们介绍练习Linux系统的硬件基本配置,根据不同的用途再结合自身情况选择不同配置。比如用作游戏机或工作机,配置就要高点,cpu可以用Intel 的Core2 Duo及AMD的Athlon64 X2等,不过用作一般的Linux练习机配置不用很高,像早期淘汰的Pentun-III 500,或比这个还要新的,就可以拿来用作练习机硬件配置,所以说cpu的配置不用很高,P-III就非常好用了。另外就是显示适配器了,如果我们不需要X Window,也是就图型管理界面,显示器就不是很重要了,能让计算机启动就行了。但如果需要,显示适配器至少要有32MB的内存容量了,网络卡好一点的10/100Mbps就够用了,好一点的有Intel/3Com网卡。总的来说,配置要求不高,能够支撑系统的基本运作就可以了。不过我也一个小疑问,这本书是09年出版的,十几年过去了,硬件发展非常迅速,就是鸟哥介绍的这些硬件配置会不会有影响与变化。
接着就是鸟哥在书中提到的学习Linux了,我们都知道万事开头难,学习新事物的时候心态尤其重要,鸟哥在书中能特别花笔墨来强调这个问题对我们初学者来说是非常不错的。从中我们能帮助我们更加清楚地定位自己的目标,明确我们学Linux是要干嘛用的。鸟哥在书中说到Linux的俩个作用,一是对于表层学习的人群来讲的,就是学Linux之后用于办公,懂得桌面计算机的操作;二是对于深层学习的人群来说的,就是Linux 的网络架设,这是很难的东西,需要弄懂Linux操作系统的各个精髓才能玩得好来。
鸟哥以过来人的身份给我们的建议就是要么就不要拿Linux来架站,跟Windows一样,玩玩X-Window就很开心了,要么就得多花一点时间来玩一玩比较深入的东西,深入研究才能懂得其中的奥妙。看到鸟哥的学习心态分析我就问自己一个问题,我学Linux干嘛用,大概就跟鸟哥说的跟Windows一样,上网、实时通迅、聊天打发时间;做做文书工作,处理电子电子表格;玩Game及其他休闲娱乐了吧。明确了自己的学习目标,也端正了学习心态,对我自己来说是一件好事,尽管目标不是多大,但我觉得足够了。
4. 个人喜欢的部分。
这本书中喜欢的地方有很多,下面简单列举一些。
(1)第零章的硬件篇,自己之前也是对电脑的各个部件有过简单了解,也会去关注一些这方面的新闻,比如Intel又研发新cpu之类的,而在这一章向我们介绍的各个硬件的作用,在后续的阅读对Linux需要的硬件配置也就有了一定的了解,自己学习安装Linux有了大致把握。
(2)鸟哥的采坑经历。鸟哥很清楚地向我们讲了他初学Linux是的经历,给我们这些新手有了一个很好的警示作用。大神也是从一个个的坑经历过来的,在犯错改错的过程中进步。更多需要的是不放弃,不气馁的精神。这是我在鸟哥的采坑经历中看到的,提升了我对Linux认识的同时也让我看到了坚持的力量。
(3)第三章的磁盘分区。磁盘分区我们要考虑的有很多,比如数据的安全性与系统的效能,磁盘分区对于Linux系统的安装很重要,也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我们新手没有多练习几次是学不会的。
(4)第十章的vi/vim程序编辑器。vi比其他的的文书编译器强大的功能在于很多个别软件的编辑接口会主动呼叫vi,vim可以看做是vi 的进阶版本,用起来比较方便,功能多了点。这俩个编辑器是学习Linux必须要掌握的。
(5)第十四章的ACL权限设定。通常我们对于计算机的使用都需要设置一定的权限来防止信息的泄露以及外来的入侵,这关系到了我们的隐私问题,所以这一本分我比较有兴趣。ACL的设定技巧为getfacl和setfacl,前者是取得某个目录的ACL设定项目,后者是设定某个目录的ACL规范。学号这一个对我们Linux系统的管理是十分有帮助的。
(6)第18章的系统服务(daemons)。我们知道服务叫service,service的执行需要一个程序,达成这个service的程序就叫做daemons。daemons分为stand_alone和super daemon俩类,而且后者是常驻内存的;工作状态也可分为俩大类,分别是signal-control跟interval-control,前者是透过讯号来管理的,后者则是每隔一段时间主动去执行某一项工作。了解这个能让我们更好理解Linux的进程执行操作,系统的所有功能也都是某些程序所提供的,所以用处很大。
(7)第二十二章的软件安装。了解到原来Linux的软件安装是这么一回事,在windows下理解的软件安装就是去各个官网或应用商城找资源下载。Linux上面的软件几乎都是GPL的授权,每个软件几乎都提供开源代码,我们可以自行修改程序代码,以符合自身的需求,这一点我觉得很人性化。
(8)每章的章末总结与练习。鸟哥章末总结非常到位,这本书的内容很多,看到后面前面的难免会忘记,回头去阅读章末总结,能迅速帮我们找回记忆,对号入座。而章末练习就是加强我们知识的掌握了,很细心的设定。
·
5.对书的评价与观感
前面有提到的这本书作者以通俗易懂的方式,亲切的口吻向我们展示Linux这个操作系统,非常适合初次接触Linux的小伙伴学习,如果你是刚学习Linux,那读这本书是最好不过的了,绝对会喜欢上的。书中还有很多的扩展内容,作者花了很多时间与精力整理出来的部分内容的扩展网站,假设你读到某个地方特别感兴趣,而鸟哥对此的笔墨并不足,那这时的扩展网站就是不二选择了,既省去你去网上搜寻的时间,又能满足你的兴趣,我觉得这个作者一个非常贴心的安排了。所以在这呢强力推荐给其他初学者去读。不过本书有一个不足的地方就是没有提供相关问题解答的途径了,这一点就需要我们自己去探索与认知了。
6. 读后感
(1)书中内容引起的疑问
我觉得也算不上是疑问,更多的是好奇,毕竟是头次接触Linux操作系统,所有的疑问没有通过实践去解决也得不到很好的答案,所以也就没想提其他的问题了。在本书的第5章讲到Linux指令,引起我好奇的就是Linux指令与windows指令有什么不同了。身边没有Linux操作系统可用,好在强大的程序员已经开发了网页Linux在线模拟器,加上自己就有windows系统可用,所以这个问题就能比较好地得到实践解决了。通过书本的基本指令、网上的搜查,还有实操练习,我的问题得到基本解决。
不过说这个问题之前我想说的是这俩个系统优缺点的对比,这个我也是挺好奇的。Linux有底下的优点:稳定的系统、免费或少许费用、安全性,漏洞的快速修补、多任务,多使用者、相对比较不耗资源的系统、适合需要小核心程序的嵌入式系统、整合性佳且多样的图形用户接口;缺点是Linux需要指令列的终端机模式进行系统的管理而且没有特定的支持厂商。
而Windows呢,直观、高效的面向对象的图形用户界面,易学易用,Windows用户界面和开发环境都是面向对象的,这种操作方式模拟了现实世界的行为,易于理解、学习和使用,且在数量与质量上占据优势,不过大多是收费软件。相比之下个人理解就是一般玩家大多数是会倾向Windows系统的,毕竟我们现在几乎家家户户都有电脑,且上面装的就是Windows系统了;而Linux则是受资深玩家的青睐了吧,安全免费,网络功能强大等等。
课本介绍了几个简单的指令,分别是:
显示日期与时间的指令:date
显示日历的指令:cal
简单好用的计算器:bc
而windows系统下的为 显示日期:date 计算机:calc 除了这些之外,我还在网上找了一些其他指令,部分也有实作过了。比如以下这些:
Command Linux Windows
批处理 .sh .bat
帮助 cmd --help / -h help
列出目录文件 ls/ ls -l dir
改变当前目录 cd cd
进父目录 cd … cd …
复制 cp copy
删除 rm file_name del file_name
建目录 mkdir folderName md folderName
建文件 touch fileName touch fileName
删目录 rmdir folderName rmdir folderName
显示进程信息 ps-auxf
杀死进程 kill proc_id
杀死所有 kill proc_id
暂停中断当前前台任务 ctrl - z
恢复任务到后台 bg
恢复任务到前台 fg
显示启动的网络服务 netstat -anli less netstat
显示路由表信息 netstat -r netstat -r
显示ip ip a/ifconfig ifconfig
清除屏幕 clear cls
设置环境变量 export PATH=SPATH:~/binset
显示信息/环境变量 echo $HOME echo
我还找到了一些windows下自己用到的指令:
写字板:write
画图板:mspaint
记事本:notepad
启动计算机:calc
任务管理器:taskmgr
放大镜实用程序:magnify
60秒倒计时关机命令: tsshutdn
15秒关机: rononce -p
打开资源管理器:explorer
计算机性能检测程序: perfmon.msc
注销命令:logoff
DVD播放器:dvdplay
以上是我找的部分命令,不过也了解到像这些命令也是不用背的,有工具可以查找,像Linux系统可以在线求助 man page与info page。不过每一次都得等到用到再去查,也很麻烦,记住一些总不错。像我电脑开始那里点不开,一些程序像关机,记事本等点不开,用命令的这个方式同样可以解决,所以我认为是有必要熟悉这些指令的,特别像我们学计算机的,不懂基本指令的也说不过去了。
(2)书中引起的联想
阅读这本书最大第联想就是学习态度了,学习态度一直是我们所强调的东西,坚持很难,但是坚持下去结果很美好。说实话这一本很不好读,特别是对于下次像我这样刚接触LInux系统的,很多的概念都是头次听到,尽管鸟哥的叙说方式很通俗易懂,他把我们最容易理解的说辞都用上,但是内容还是很多,读起来难免会枯燥。所以我不得不感慨像鸟哥这样的工作者的态度与精神了,让人敬畏。我现在所能达到恐怕不及鸟哥的百分之一,需不断努力与坚持。
第二感想就是作为软件工程专业与计算机打交道的学生,这本书让我对计算机有了更深的了解,操作系统是介于硬件与软件之间的,属于比较内核的东西了,学习这个对以后的学习有更好的帮助,像之后的数据库学习,总之计算机的学习之路是不停歇的,都在跟着时代的变化,我们要做的还是保持好学习态度,一点一点累积地学。
(3)本书令我引发的期望
不出意外以后是应该从事计算机行业的工作了,对各个岗位算是有初步的了解,但也只是初步的了解,我之前有学过后端跟算法,学是学了但是没啥成就,学了没什么动力,方正我就是往网页制作一块了,想学前端,做前端网页效果的进步是看得比后端明显的,但我也知道前端的难度不比后端低,框架随着技术的变化,需要不断的学习,不过我觉得在在学习某一东西的前期很重要,既然后端给不了我想看到的进步,所以想去学前端。
7.本书对我的提醒,启发以及反思
本书对我最大的启发就是学习心态与学习态度这一部分了,不光是读这本书,关联到生活的事与物,我学到的是了解任何的新事物都必须清楚地知道自己的目标,调整好自己的学习心态是学习新鲜的开始,极为重要。反思就是自己缺乏动手操作能力,担心实践做不好,浪费时间,以及达不到预期的效果。
> 我来回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