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哪儿借这本书 · · · · · ·
以下书单推荐 · · · · · · ( 全部 )
- 少数民族,边疆 (隐名)
- architecture (Expialidocius)
- 西南建筑 (tracy)
- 已购书单20- 中国古代城市,建筑,城市规划,园林 (花)
- 书单|闲着没事读读书(六) (鹿小羽)
谁读这本书? · · · · · ·
二手市场
· · · · · ·
- 在豆瓣转让 有70人想读,手里有一本闲着?
订阅关于西藏民居的评论:
feed: rss 2.0
0 有用 何足 2014-10-01 00:14:33
可以感觉到作者对西藏的感情很深。
0 有用 厚切西红柿 2011-06-28 23:23:35
只是翻翻,然后还了,作者写的超级用心,对于西藏的历史和风土也好讲的很耐心,和市面上专家们著述不同,朴素而有效的观点,叫人喜欢。
0 有用 tracy 2024-04-30 14:02:53 四川
翻阅,目前是我看过的这个系列丛书中最靠谱的一本~
0 有用 Sakura 2025-04-26 12:35:12 四川
在西藏的历史环境下去讨论“民居”这个问题总的来看是很“微妙”的,漫长的奴隶社会和客观存在的自然条件,使得即便是有技术传入,也会在本地化上遇到很多的难度(关于这一点,尤其体现在书籍提了两笔的建国后沿海地区过来做的早期援藏项目,因为对本地的生活习惯和自然条件理解不到位以至于照搬以往经验造出来一下不太实用的砖混结构建筑)。总体来说就是,长期只能采用土夯的最基本结构,以至于特定的土层已经被消耗殆尽了(书中... 在西藏的历史环境下去讨论“民居”这个问题总的来看是很“微妙”的,漫长的奴隶社会和客观存在的自然条件,使得即便是有技术传入,也会在本地化上遇到很多的难度(关于这一点,尤其体现在书籍提了两笔的建国后沿海地区过来做的早期援藏项目,因为对本地的生活习惯和自然条件理解不到位以至于照搬以往经验造出来一下不太实用的砖混结构建筑)。总体来说就是,长期只能采用土夯的最基本结构,以至于特定的土层已经被消耗殆尽了(书中专门提及的布达拉宫的修缮用料问题)。而对于本地居民来说,土能垒多高用多久,是一种家族历史的象征。(不过说起来,25年年初的日喀则地震,从新闻报道来看,在偏远地区,还是倾向采用这种较为传统的方式) (展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