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rt, Myth and Ritual》的原文摘录

  • 在这里,氏族或宗族的成员资格,是书写符号开始应用的唯一原因(在世界上的其他地区,书写符号的首次应用通常有经济事务等其他起因)。村落内部成员的等级划分或许建立在亲属关系的基础之上,这一渊源甚深的事务是古代中国社会的基准。随之而来的就是村落见的等级重组,这一进程可能在龙山文化形成期就已开始。 (查看原文)
    于甫赫 1赞 2019-12-04 12:51:28
  • 能预见未来自然是中国传统史学的根本目的。 占有知识是沟通过去和未来的关键,而历史学只是达到此目的的一宗正式途径。 (查看原文)
    世界的猫翻滚中 2013-07-11 14:18:09
    —— 引自第83页
  • 序9政治权力在中国的成长,为几个有着内在联系的因素所促动:亲族层序系统、统治者的道德权威、武装力量、对神与祖先沟通的独占(如借助祭祀、艺术和文字运用等手段)以及对财富本身的独占。 15城邑构成行政控制和财富分配的分级系统;城邑的分级体系大体上与氏族和宗族的分级分层相吻合。 31祭祀及有关物事有约束和警世作用,并作为氏族凝聚的象征,神话则赋予氏族徽章,以证明其存在的合理性。 《礼记·祭法》祭祀的原则 功德 46賓 啟上三嬪于天《山海經·大荒西經》、《海外西經》 張光直--賓含義可能是商王召喚一位離去的祖先或上帝 46注2 古代中國巫師溝通天地的工具:神山、若干種樹木、龜策(甲骨和八卦)、各種動物、舞樂、藥料(酒、大麻)、琮 55《國語·楚語》 物(動物犧牲) 器(祭祀用器) 天地之間或祖靈及其餘神祇與生者之間的溝通要仰仗巫覡,而祭器和動物犧牲則是天地溝通儀式中必須配備之物。《左傳·宣公三年》楚莊王問鼎 遠方圖物 鑄鼎象物(犧牲之物或助巫覡通天地之動物) 《左傳·莊公三十二年》有神降於莘 57商周青銅器上的動物紋樣有其圖像上的意義:它們是協助巫覡溝通天地神人的各種動物的形象。 73對帶有動物紋樣的青銅禮器的佔有就意味著對天地溝通手段的佔有,也就意味著對知識和權力的控制。 從巫覡的角度對商周藝術中的動物所坐的解釋說明商周時代以動物為助手或使者的巫師從事飛往祖先或神靈世界的任務 57 《山海經》二龍 二蛇 58 甲骨文 帝使鳳 88史官並非惟一佔有歷史知識者 巫師 102政治權力集中的各種條件 1個人在一個按層序構成的父系氏族和分支宗族的親族體系中所佔據的地位;2相互作用的區域性國家網絡,每個國家都控制著重要資源,他們形成連鎖的、互相加強的系統;3軍事裝備包括青銅武器和戰車4有德之行為(為大眾謀利益的品質),它為在位的... (查看原文)
    时间都哪儿去了 1赞 2017-05-09 20:57:14
    —— 引自第15页
  • 140譯者的話 張光直先生認為就世界範圍來看文明的產生即從原始社會向階級社會的轉變有兩種基本方式:1以人與自然關係的改變為契機,通過技術的突破通過生產工具和生產手段的變化引起社會的質變;2以人與人關係的改變為主要動力,在技術上並沒有大的突破,主要是通過政治權威的建立與維持開創一個新的時代。前者以兩河流域的蘇美爾文明為代表,其特征是金屬工具在生產和灌溉中的大規模運用,貿易的擴展,文字對經濟的促進,神權與國家分立等,它成為近現代西方文明的主要來源。? 後者以瑪雅--中國文化連續體為代表,其特征是金屬在141政治與宗教活動中的廣泛運用,政治分層系統與網狀結構的形成,文字和藝術成為宗教的附屬品,成為天人溝通的工具。如果說前者在興起的時候突破了自然生態系統的束縛,並與舊時代之間產生了斷裂,後者則從史前繼承了各種制度、觀點與儀式。 142張光直:中國文明的起源關鍵是政治權威的興起與發展,政治權力的取得主要依靠道德、宗教、壟斷稀有資源等手段,其中最重要的是對天地人神溝通手段的獨佔。 上天和祖先是知識和權力的來源。 巫術(特定工具) 巫師(特定人員) 三代統治具有強烈的巫術色彩 (查看原文)
    时间都哪儿去了 1赞 2017-05-09 20:57:14
    —— 引自第15页
  • 分支宗族的聚集核心,是城墙环绕的城邑。李约瑟(o seph Needham)认为:无论古代的或现代的中国城市(图7),都“不是人口自然集中,资本或生产设备自然集聚的结果它不单是,或者说本质上不是一个市场中心。它首先是一个政治心脏,是行政网络中的一个结,是官僚(或)…古代封建领主的据点”。2 就动机而论,城市构筑其实是一种政治行动,新的宗族以此在一块新的土地上建立起新的权力中心。 (查看原文)
    伊萨卡 2020-10-16 14:13:29
    —— 引自章节:第一章 氏族、城邑与政治景观
  • 于是,政治王朝的覆没是由于君王无道,失去了统治的资格;新王朝的建立者推翻旧王朝,成就了功业,这是符合民众心愿的行动。古代中国的王朝循环与文明的盛衰并无干系,它仅仅意味着个别社会集团政治命运的变幻,其领袖取得或失去建立统治的道德权威。 显然,把“功”说成建立统治的基础,这大概是儒学的理想。3然而,商周两朝的确曾借这个观念来证明自己统治的合理性。因此,这个观念可视为古代中国权术的一个组成部分。对此,只要读一读《尚书》便可明了。此外,前文所引书》的文字已说得很清楚:新王朝的道德权威仅是金币的面,另一面便是恫吓:“尔不从誓言,予则孥戮汝,罔有攸放。”使统治集团能够将其威胁付诸实行的强制力量,主要根源于何处? (查看原文)
    伊萨卡 1赞 2020-10-16 14:32:06
    —— 引自章节:第三章 巫觋与政治
  • 粗略计算,仅此一座贵族墓葬中,青铜制品总重量可达约10000千克,需要100吨矿石。如此,我们便不会对古代铜矿早已被开发殆尽而感到惊讶了。寻找和保护铜、锡矿藏势必需要动用相当可观的武装力量,这可能是夏商都城频繁迁移(历史文献记载,夏代迁都9次,商代迁都13次)的动因之一。铜矿石在矿山熔炼后,可能需要铸成铜锭,以便运回铸造作坊,运输路线毫无疑问会经常有军队护卫。(P110) 多数学者认为,合范铸器的过程极具中国特色且很有可能起源于中国本土。当用此法铸造纹饰繁缛的大型器物时,作坊内的大规模协作、完美精准的计时和作坊内部分工专业化,绝对必不可少。拥有此类青铜器,是掌控权力的强有力象征。事实上,制作工艺如此复杂的青铜器,或许是古代中国的典型强权政治产生的主要原因之一。(P111) (查看原文)
    cc修文 1赞 2021-07-07 17:42:49
    —— 引自章节:第六章政治权威的获取途径
  • 当青铜时代的农具仍然由石头、木头、鹿角和骨头制造之时,青铜则大量地用来制造兵器、礼器(食器、酒器和乐器)、饰品和诸如斧、锛、凿等木工用具。木工用具大概为建造战车这一青铜时代最强大的武器所必需。这种应用模式在中国青铜时代尤为突出,青铜时代的青铜器主要用于“国之大事”祭祀和战争。换言之,如果青铜可以作为古代中国应用稀缺资源的缩影,那么政治文化在中国文明起源之初就发挥着核心作用。(P116) 龙山文化形成期的年代为公元前3千纪到三代时期,恰好与中国传说历史中的英雄先贤的出现时间相一致。历史学家们曾一度认为整个传说时代系汉代哲学家所杜撰。近年来,因为考古资料尤其是出土文献的相继发现,我们对古代文献和历史传说的真实性越来越有信心。古代部落首领、英雄先贤的传说可以作为我们解读龙山文化形成期考古学资料的有益线索。 这些神话传说对政治文化的描述十分具有说服力。中国的不同地域由不同的氏族所占据,如黄帝的姫姓氏族(周人之氏族)、子姓和姒姓氏族、淮河流域的嬴姓氏族、山东的风姓氏族、长江中游的祝融六姓及其他规模地位各异的氏族。部落建立在氏族及氏族联盟的基础之上,各个部落均有其独特的部落文化。我们可以尝试将某些传说部落与某些龙山文化进行对应。虽然在文字材料出现之前,这些对应都无法形成定论。但迄今为止,考古学材料与神话图景之间并没有相互抵触。(P127) 考古学与传说历史在三代时期开始会合。如前文所述,夏代暂时只能与二里头文化相对应,但是商周历史的概况和部分细节已经可以为考古学资料所证实。我们再也不会怀疑三代时期政治文化的存在:二里头文化中已经找到了除文字之外所有关于政治文化的考古学表现。(P129) 遗憾的是,不论马克思、韦伯或是魏特夫,都没有接触过三代时期的考古材料,他们对东方社会性质的描述以及对东方社会成因的推测皆由后期... (查看原文)
    cc修文 1赞 2021-07-07 17:42:49
    —— 引自章节:第七章政治权威的崛起
  • 古代中国的每个“国”,都是一个由若干等级不同的城邑构成的网状组织。 (查看原文)
    连木木 1赞 2021-12-03 16:53:19
    —— 引自章节:第一章 氏族、城邑与政治景观
  • 随着时光流转,经过一段攻伐吞并的过程,国的数目减少,而每个国内的城邑却增加了。 (查看原文)
    连木木 1赞 2021-12-03 16:53:19
    —— 引自章节:第一章 氏族、城邑与政治景观
  • 夏、商、周三国只是它们那个时代最显赫的国家,却决不是当时唯一的国家。 (查看原文)
    连木木 1赞 2021-12-03 16:53:19
    —— 引自章节:第一章 氏族、城邑与政治景观
  • 总之,有关三代的可靠证据向我们展开了这样一幅图画:在古代中国的政治景观中,分布着成百上千个为不同氏族和宗族所占据的城邑;它们按照亲族关系和聚落互动模式,在政治分层系统中彼此联结在一起。 (查看原文)
    连木木 1赞 2021-12-03 16:53:19
    —— 引自章节:第一章 氏族、城邑与政治景观
  • 城邑、氏族和宗族的分级分层,组成了一幅理想化的政治结构图。一般情况下,这个系统可能正常运转,但它的平衡终究是脆弱的。每个氏族都宣称自己是神的后裔,并为统治权而奋斗;就神话的意义来讲,它们即非全部,至少大多数都有资格取得这种权力。氏族内部的宗族也分化为很多等级,它们日益分散,相互间的地位差别日益缩小,变得相对而无明显的界限。换言之,亲族制本身已不能严格维持层序体系,不得不把其他因素引入这个平衡面中来。 (查看原文)
    连木木 1赞 2021-12-03 16:53:19
    —— 引自章节:第二章 道德权威与强制力量
  • 如果说祭祀及有关的物事如祖庙、牌位和礼器有加强与叮咛的作用,并作为氏族凝聚的象征,神话则赋予氏族典章,以证明其存在的合理性。英雄神话几乎总是千篇一律地讲述宗族祖先的功德行为,他们正因此而在祭祀时受人赞颂。 (查看原文)
    连木木 1赞 2021-12-03 16:53:19
    —— 引自章节:第二章 道德权威与强制力量
  • 亚瑟·瓦立:在古代中国,鬼神祭祀时充当中介的人称为巫。据古文献的描述,他们专门驱邪,预言,卜卦,造雨,占梦。有的巫师能歌善舞。有时,巫就被释为以舞降神之人。他们也以巫术行医,在作法之后,他们会像西伯利亚的萨满那样,把一种医术遣到阴间,以寻求慰解死神的办法。可见,中国的巫与西伯利亚和通古斯地区的萨满有着极为相近的功能,因此,把“巫”译为萨满是……合适的。 (查看原文)
    连木木 1赞 2021-12-03 16:53:19
    —— 引自章节:第三章 巫觋与政治
  • 商周青铜器上的动物纹样有其图象上的意义:它们是协助巫觋沟通天地神人的各种动物的形象。 (查看原文)
    连木木 1赞 2021-12-03 16:53:19
    —— 引自章节:第四章 艺术——攫取权力的手段
  • 商周动物纹样的两个典型特征——常常在器物上作对称的排列,并偶尔与人同时出现。 (查看原文)
    连木木 1赞 2021-12-03 16:53:19
    —— 引自章节:第四章 艺术——攫取权力的手段
  • 历史学家……是古代中国有条件占有知识的一个集团;当东周以前知识为贵族集团更多成员所掌握时,尤其是如此。换言之,占有知识是沟通过去和未来的关键,而历史学只是达到此目的的一种正式途径。占有历史知识与占有文字具有同等的效用;能否掌握文献,是能否从古代统治术中获得预言能力的关键。 (查看原文)
    连木木 1赞 2021-12-03 16:53:19
    —— 引自章节:第五章 文字——攫取权力的手段
  • 史学的功能也同样表现在许多商周青铜利器的铭文当中。东周时的人说得很明白:铭刻金文与其说是为了先祖,不如说是为了子孙。 (查看原文)
    连木木 1赞 2021-12-03 16:53:19
    —— 引自章节:第五章 文字——攫取权力的手段
  • 总之,我们已经看到,史官并非唯一占有历史知识者(其实,史书中经常描写他们在向统治者进谏时所表现出的极度被动);而且,充当商代与西周知识载体的器物,大部分都已不复存在。但是甲骨卜辞和青铜铭文证明:商代确有专职者能运用文字对历史和人间事物进行归纳,并握有为统治者的利益而作指导的权力。这种能力至少有一定宗教渊源;它可能从专职者作为宗教媒介的原始角色演变而来,从文字所充当的与祖灵沟通的角色演变而来。 (查看原文)
    连木木 1赞 2021-12-03 16:53:19
    —— 引自章节:第五章 文字——攫取权力的手段
<前页 1 2 3 4 5 6 7 8 后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