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本书的其他版本 · · · · · · ( 全部2 )
在哪儿借这本书 · · · · · ·
以下书单推荐 · · · · · · ( 全部 )
谁读这本书? · · · · · ·
二手市场
· · · · · ·
- 在豆瓣转让 有125人想读,手里有一本闲着?
订阅关于論佛洛伊德的「群體心理學與自我的分析的评论:
feed: rss 2.0
订阅关于論佛洛伊德的「群體心理學與自我的分析的评论:
feed: rss 2.0
0 有用 念纸 2012-03-06 22:14:18
有意思
1 有用 明 2018-08-13 12:38:33
有一句话翻译的很妙:弗洛伊德开启了探测人类心灵的诸多道门。借由自恋和客体关系,自个人转向群体心理的自然过渡——新的道门在这篇文章中孕育自生。 论文主要围绕比昂对此道门的发展,最受启发的是《群体心理学与精神分析群体》,作者借自己的语言“纯熟群体”和“原始群体”,清晰地描绘了弗本人长大后像父亲式的“友善认同”,和俄狄浦斯式的“敌意认同”,亦是比昂的“基本假设群体”和“工作群体”;婴孩徘徊在现实和全能... 有一句话翻译的很妙:弗洛伊德开启了探测人类心灵的诸多道门。借由自恋和客体关系,自个人转向群体心理的自然过渡——新的道门在这篇文章中孕育自生。 论文主要围绕比昂对此道门的发展,最受启发的是《群体心理学与精神分析群体》,作者借自己的语言“纯熟群体”和“原始群体”,清晰地描绘了弗本人长大后像父亲式的“友善认同”,和俄狄浦斯式的“敌意认同”,亦是比昂的“基本假设群体”和“工作群体”;婴孩徘徊在现实和全能幻想之间的张力,决定了是否能让主体和客体间既显现差异,又不至于边际泯灭,互相被吞噬。 同时从分析与被分析二人群体的视角审视安娜和克莱茵之争,究竟是信任关系促进诠释的效用?还是诠释赢得信任促进修通?作者认为既要接纳原始群体带来的情感激发,也要注重温和的弥散并让其源动力转化为确切的经验。 (展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