调适与冲突 短评

热门 最新
  • 1 江东子弟 2012-09-29 08:54:43

    出关何必望封侯,白发筹边几度秋;   四海无家归未得,看山一醉镇边楼。      居夷已惯不知愁,北维南回一望收;   却怪当年班定远,生还只为一身谋。      丈夫耻为一身谋,饥溺难忘禹稷忧;   力障狂澜三万里,莫教海水向西流!      虎斗龙争未肯休,风涛万里一孤舟!   但期四海澄清日,我亦躬耕学买牛。 杨增新《题镇边楼》

  • 0 shevchenko 2023-05-15 23:28:08 四川

    "当比较古老和变化缓慢的文明在较现代和更有生气的文明面前步步退时,中国知识分子和官员中一代先行者寻求改革的目标,并逐渐形成对于世界以及中国在这个世界中的地位的新的观点。产生于季世的这种新观点,不可避免地缺乏它以前的传统观点的一致性。随着中央权力的衰落,思想领域的混乱增长了"

  • 0 唐宋ed微夏 2016-12-08 21:30:10

    史观还是陈旧了些,论述的新意还是少了些。目前学界对杨增新的研究很不够,这直接影响了我们对近代新疆问题重要性的认识。

  • 2 Jane 2010-08-25 16:30:47

    杨增新系云南蒙自人,晚清考取进士后,早年游宦甘肃,颇有政声,历练了执政能力,获得了对西北民情的体认,后来则成为20世纪结缘于新疆的政治家。他先后在新疆服官近22年,其中作为新疆最高行政长官长达17年。杨增新统治时期的新疆,社会政治相对稳定,民族与宗教关系缓和,有“塞外桃源”之誉。从统一的多民族国家发展的大局来看,杨增新所起到的历史作用是十分重要的,值得认真研究。 自20世纪80年代以来,关于杨增新的研究所发表的论文为数不少。但前人的研究多涉及杨增新的事功,研究其思想的则较少。作者认真总结了以往的研究状况,从杨增新的思想着手进行研究,对大量第一手资料和其他相关著作进行认真的解读和剖析,进而研究其思想,并将杨氏思想与其治新实践联系起来作了考察,力求实证近代社会转型中传统与现代性的冲突与调适在一个统治阶层人物身上的体现。该书是我国大陆学术界关于杨增新研究的较系统的学术专著,其关于杨增新思想方面的系统研究具有创新的性质,一定程度上弥补了杨增新思想研究方面的空白。因此,该书在历史与现实两方面都具有重要意义。中国社科院新疆发展研究中心主任、中国边疆史地研究领域的泰斗马大正教授听说作者即将出版该书,为之欣然作序,并在序言中对该书稿的学术价值给予了充分的肯定。

  • 0 阿里阿秃 2016-10-09 10:33:51

    保住阿尔泰,失去科布多

<< 首页 < 前页 后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