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容简介 · · · · · ·
《静静的顿河》通过对居住在顿河边麦列霍夫一家命运变迁的描写,揭示了战争给哥萨克人带来的巨大冲击及他们在这一系列社会变动中社会和思想上的矛盾与斗争。小说结构宏大,内容丰富,意蕴深邃,既展现了广阔而深厚的历史内容,有着史诗的沧桑与厚重,也入木三分地揭示了人性与爱情的深刻内涵,堪称世界文学史上的一朵奇葩。
作者简介 · · · · · ·
米·肖洛霍夫(1905-1984),苏联俄罗斯作家,其作品主要反映顿河地区哥萨克人民的生活。在苏联文学史中占有重要地位。1965年获诺贝尔文学奖。主要作品有《静静的顿河》、《被开垦的处女地》、《一个人的遭遇》。
目录 · · · · · ·
美好的悲剧形象
(上)
卷一(1-23章)
卷二(1-21章)
卷三(1-24章)
卷四(1-21章)
(中)
卷五(1-31章)
卷六(1-65章)
(下)
卷七(1-29章)
卷八(1-18章)
附录
授奖词
受奖演说
· · · · · · (收起)
(上)
卷一(1-23章)
卷二(1-21章)
卷三(1-24章)
卷四(1-21章)
(中)
卷五(1-31章)
卷六(1-65章)
(下)
卷七(1-29章)
卷八(1-18章)
附录
授奖词
受奖演说
· · · · · · (收起)
原文摘录 · · · · · · ( 全部 )
-
你说平分土地……布尔什维克就是用这些鬼话去骗那些糊涂百姓的。说了许多好听的话,引诱人们上钩,就像鱼吃钓饵一样!平等在什么地方啊?就拿红军来说吧:军队从村子里开过。你就看吧:排长穿的是铬鞣革皮靴,小卒却包着破裹腿。我看见一个政委,一身都是皮衣裳,皮裤子啦,皮上衣啦,可是别人却连做皮鞋都没有皮子。要知道,他们的政权才建立了一年,就搞成这个样子,如果他们在这儿生了——哪里会有什么平等可言呀?…当年在前线上就宣传:我们官兵平等。薪饷一样……不!全是骗人的!都骂老爷不好,那么奴才变的地主还要坏一百倍!旧军官们,那是坏得不用说啦,可是小兵ー旦当上了军——你就干脆躺下等死好啦!他能坏到头儿!这号军官受的教育跟普通哥萨克一样:只会攥牛尾巴,可是你瞧吧——他爬上台,一旦手里有了权,就晕乎啦,只要能保住自己官儿,就是剥别人身上的皮也下得了手。 (查看原文) —— 引自第977页 -
这以后,葛利高里又在离卡尔金斯克最近的村庄里接连喝了两夜,花天酒地混日子。连他的鞍褥上都浸满了酒味。多少娘儿们和失去了姑娘艳美的姑娘跟葛利高里做过露水夫妻,暧昧一时。但是一到第二天早晨,葛利高里享腻了这种习以为常的寻欢作乐的艳福,就像是在想别人的事情一样,清醒,冷漠地想:“这半辈子,我什么世面都见过啦,什么苦头也吃过啦。爱过许多娘儿们和姑娘,骑过多少匹好马……唉!……我践踏过草原,尝过当爸爸的滋味儿。杀过人,自己也过过几次鬼门关,也曾耀武扬威。生活还能给我什么新玩意儿呢?再也没有什么新玩意儿了!死也无憾啦,一点儿也么有什么可怕的啦。仗也可以像财主赔钱一样,不冒什么风险地去打。反正不会有什么大输赢!” (查看原文) —— 引自第111页
> 全部原文摘录
丛书信息
· · · · · ·
经典译林(共244册),
这套丛书还有
《约翰·克利斯朵夫》《十日谈》《伊索寓言全集》《蝴蝶梦》《飞鸟集 新月集》
等
。
喜欢读"静静的顿河"的人也喜欢的电子书 · · · · · ·
支持 Web、iPhone、iPad、Android 阅读器
静静的顿河的书评 · · · · · · ( 全部 222 条 )


勇士葛里高利的悲情人生
———题《静静的顿河》 葛里高利,一个刚成人不久的哥萨克, 生居在养育了他们民族的顿河边, 骨子里却流着遥远国度土耳其的血脉, 像祖先一样,桀骜不驯,凶猛好斗, 等待着战争来临好把荣耀争取。 对邻居司捷潘的妻子阿克西妮亚, 像一头顽强的小公牛,鲁莽的...
(展开)
论坛 · · · · · ·
力冈译本怎么样? | 来自开元🌈 | 15 回应 | 2023-01-12 19:46:46 |
我觉得力冈译本更顺畅 | 来自寻找无双 | 1 回应 | 2023-01-02 13:51:15 |
关于米沙和妲丽亚之间的矛盾,有些想法 | 来自只只. | 2022-09-27 23:24:11 | |
不太明白支线人物的用途 | 来自三石 | 3 回应 | 2022-04-20 19:43:30 |
请问大家看了多久? | 来自不系的舟 | 6 回应 | 2022-01-06 17:59:13 |
> 浏览更多话题
这本书的其他版本 · · · · · · ( 全部31 )
-
Vintage (1989)暂无评分 6人读过
-
人民文学出版社 (1988)8.7分 4335人读过
-
人民文学出版社 (2015)9.4分 1730人读过
-
限时抢
-
人民文学出版社 (1988)9.2分 1060人读过
在哪儿借这本书 · · · · · ·
以下书单推荐 · · · · · · ( 全部 )
- 历届诺贝尔文学奖作家代表作 (鱼知味)
- 2010年11.1~12.31大陆推出的外国文学新书 (Onetti)
- 编剧芦苇推荐书目 (闲人)
- 这列火车载满了书籍,将在夜晚途经你梦里⋯⋯ (张怒)
- 诺奖购书单 (Laika)
谁读这本书? · · · · · ·
二手市场
· · · · · ·
订阅关于静静的顿河的评论:
feed: rss 2.0
15 有用 江海一蓑翁 2015-03-28 11:12:58
本书堪称是苏联俄罗斯文学中20世纪版本的《战争与和平》,通过对顿河边麦列霍夫一家人命运变迁的描写,展现了第一次世界大战、十月革命和国内战争对哥萨克人带来的巨大冲击。在这种以小见大的史诗式描写之中,哥萨克人豪爽不羁、热爱自由的民族性尽显。全书格局宏大,描写生动,文笔细腻而优美,是苏联文学中当之无愧的瑰宝。
17 有用 流光容易把人抛 2019-03-02 15:47:21
打赢了并不是普天同庆的结束,而是清算的开始。
119 有用 马晓青 2011-12-02 10:56:42
当看到书的最后,诺贝尔文学奖的授奖词里说,肖洛霍夫开始写这部长篇巨制的时候只有21岁,我真的很吃惊。
11 有用 种树安橐驼 2014-02-03 13:35:49
作为纯文学性的流芳巨著,它的魅力是如今各种速食小说所不及的。从大家到小家,借由战争勾勒出的变革期俄国与哥萨克人民多舛的命运。小人物在大时代的洪流与漩涡中挣扎,无力选择亦无力挣脱,这是历史强制设定的悲悯结局。同时,作为理想主义者乌托邦式关于自下而上革命的幻想在哥萨克人民身上被很好的诠释与演绎,最终逃不过的还是依附性与妥协性,忽略农耕与游牧民族的差异,自下而上的斗争往往都是首先输给了自己,底层人民的种... 作为纯文学性的流芳巨著,它的魅力是如今各种速食小说所不及的。从大家到小家,借由战争勾勒出的变革期俄国与哥萨克人民多舛的命运。小人物在大时代的洪流与漩涡中挣扎,无力选择亦无力挣脱,这是历史强制设定的悲悯结局。同时,作为理想主义者乌托邦式关于自下而上革命的幻想在哥萨克人民身上被很好的诠释与演绎,最终逃不过的还是依附性与妥协性,忽略农耕与游牧民族的差异,自下而上的斗争往往都是首先输给了自己,底层人民的种种局限性被作者描摹得生动至极,挟着红色政权的是非对错全部埋在张弛有度的情节下交由读者自己思考。撇下与托尔斯泰的对比,打四星是因为第二、三卷某些地方结构略显凌乱,很多线索与表达过于虎头蛇尾。遗憾的是全书是听完的,好想找来原书走一趟哥萨克之路。 (展开)
7 有用 ynp 2016-04-28 11:35:28
#哥萨克的壮美与命运的深情:谁想到是1400多页的书啊,拖整两年看了一半实在弃了#哥萨克人不是农奴不需要土地,不是工人不需要布尔什维克,军功、荣誉和顿河就能满足生活的一切,悲剧剧情和史诗时代,激荡命运转换的群像和忧伤,每个人都好生动啊,前一半好多人物简直一个接一个死,读到后面简直心都平静,这就是旁观中的大时代和悲剧文学么。另:伟大小说总是从写故事->写人物->写时代->写人性->写命运、沧桑和悲剧... #哥萨克的壮美与命运的深情:谁想到是1400多页的书啊,拖整两年看了一半实在弃了#哥萨克人不是农奴不需要土地,不是工人不需要布尔什维克,军功、荣誉和顿河就能满足生活的一切,悲剧剧情和史诗时代,激荡命运转换的群像和忧伤,每个人都好生动啊,前一半好多人物简直一个接一个死,读到后面简直心都平静,这就是旁观中的大时代和悲剧文学么。另:伟大小说总是从写故事->写人物->写时代->写人性->写命运、沧桑和悲剧性,环境描摹和温柔笔锋也赞极了;比如还记得读到“科舍沃伊说完那句话,然后仰脸躺倒地上,长久默默地凝视着高远的苍穹”等时格外喜欢...;格里高利们,既是英雄,又是受难者,错的不是你们错的是世界呀;阿克西妮娅和娜塔丽娅,有缘我再读完后一半吧。 (展开)
0 有用 玳安 2023-02-06 21:13:42 广东
读到三分之一时觉得行文过长进度拖沓,读到最后几章又实在是舍不得读完。作者没有对任何人/事进行美化,无论丑陋或是美好书中都是详尽无遗地表现出来,毫不掩盖,毫不矫饰,但与此同时,又没有任何意识形态的说教,读者翻阅着顿河哥萨克们血泪斑斑的历史,感受着主人公格里高力数次主动选择或又被逆流的命运裹挟。书里几乎每一个人物,都是形象丰满灵动,这100万+的文字,是一整幅雄厚画卷【人生……想找出一条正确无误的道路... 读到三分之一时觉得行文过长进度拖沓,读到最后几章又实在是舍不得读完。作者没有对任何人/事进行美化,无论丑陋或是美好书中都是详尽无遗地表现出来,毫不掩盖,毫不矫饰,但与此同时,又没有任何意识形态的说教,读者翻阅着顿河哥萨克们血泪斑斑的历史,感受着主人公格里高力数次主动选择或又被逆流的命运裹挟。书里几乎每一个人物,都是形象丰满灵动,这100万+的文字,是一整幅雄厚画卷【人生……想找出一条正确无误的道路是很困难的呀……】 (展开)
0 有用 小鹅妙妙屋 2023-01-31 15:55:47 福建
阿克秀莎和娜塔什卡是苦难的大地上最明净的星星。
0 有用 程灵胡 2023-01-30 02:33:43 福建
D。波澜壮阔!在宏大的历史背景当中,细微地雕刻四季轮转的自然环境,还有每一个细致入微的人物,除了男女主角,包括父母亲、传令兵……每个人物都有非常闪耀的人性光辉。不管是战斗、爱情,似乎也是在强调集体的意识下,剑走偏锋。十四年的创作,越到后面真的雕刻得越好(特别是第六卷,完全被抓住),其中哥萨克们的「节俭」细节,《七武士》;传令兵的啰嗦和幽默,让人想到桑丘;在将每个主要人物写死时,也都是寂静的。
0 有用 兰夏 2023-01-29 20:44:44 山东
俄国战争史诗,哥萨克田园生活画卷。人类是酷爱自相残杀的动物,不停倒戈的格里高利像一颗被各方利益推来推去的旗子,在稀里糊涂的厮杀中获得了一切,也丢失了一切。景物描写很美,战争场景一个接着一个,受益于篇幅,阿克尼西亚、彭楚克、娜塔莉娅、彼得罗、杜尼亚、坦丽亚等等主要人物的人生故事讲的很完整,虽然关系确实混乱。战争不是感兴趣的题材,读一本管一年。
0 有用 暮云 2023-01-25 18:52:19 广西
利用春节假期看完了最后两本,一共三部。大部头,写的太棒了,景物描写真美,后几卷的笔力更老道,其中的心理描写很深刻。整个叙述功力太深厚,像自己亲自走过了主角这几年的历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