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奥斯曼帝国闲史》的原文摘录

  • 突厥人的迁移正应了一句老话:游牧民族总会不知不觉地朝日落方向走去 (查看原文)
    Spitama 1赞 2013-05-26 15:38:40
    —— 引自第9页
  • 地中海之王和黑海之王,荣耀的卡巴和光耀的麦地那,高贵的耶路撒冷和稀世之宝埃及的宝座之君王。 (查看原文)
    蒹葭 2012-07-29 18:27:32
    —— 引自第74页
  • Kaaba,位于今日的尼日利亚。--译注 (查看原文)
    蒹葭 2012-07-29 18:27:32
    —— 引自第74页
  • Pest,指布达佩斯特的东部,占布达佩斯特的三分之二面积,与多瑙河对岸的布达遥遥相对。 (查看原文)
    蒹葭 2回复 2012-07-30 19:10:45
    —— 引自第80页
  • 苏丹原本想赏他个官衔,结果他竟拒绝出让儿子来满足苏丹的欲望,落得个满门抄斩 (查看原文)
    罗宁 2012-04-19 10:40:54
    —— 引自第41页
  • Pressburg,即今捷克的布拉迪斯拉发。 (查看原文)
    蒹葭 2012-07-30 19:17:59
    —— 引自第77页
  • 阿尔巴尼亚在他的英雄斗士斯加得贝格于1468年去世之后也俯首称臣。 (查看原文)
    蒹葭 2012-07-30 19:22:04
    —— 引自第71页
  • 那么最出色的奴隶毫无疑问要数切尔卡西亚人。 (查看原文)
    蒹葭 2012-07-30 19:33:53
    —— 引自第97页
  • 他们在每个巴尔干大城市都安下了家.......贝尔格莱德,莫纳斯提尔...... (查看原文)
    蒹葭 2012-07-30 20:06:22
    —— 引自第91页
  • Monastir,位于今天的突尼斯。 (查看原文)
    蒹葭 2012-07-30 20:06:22
    —— 引自第91页
  • 一位卡拉布里亚出生的海军元帅基里克·阿里帕夏则是唯一一位体面地脱逃了1571年勒班陀溃败的指挥官。他的舰队幸免于难,被编入一支新组建的舰队,成为其核心力量,船上的塞万提斯囚徒们则得到了礼遇。 (查看原文)
    蒹葭 2012-07-30 20:29:06
    —— 引自第112页
  • Cervantes,位于西班牙加利西亚地区。 (查看原文)
    蒹葭 2012-07-30 20:29:06
    —— 引自第112页
  • 西班牙,威尼斯,马耳他的骑士团,以及教皇领导下的几个意大利城邦国,共同组建了一支舰队,由奥地利的唐•约翰统帅,唐•约翰是查理五世的私生子。 (查看原文)
    蒹葭 2012-07-31 20:41:41
    —— 引自第142页
  • 土耳其人到来之前不久,“大塞尔维亚”的首领斯特凡·杜尚,所谓的“鲁米利亚皇帝、马其顿的热爱基督的沙皇“,沿拉古萨、阿德里安堡、贝尔格莱德和萨洛尼加之间的旧贸易路线建立了一个帝国。 (查看原文)
    阿布罗狄 2013-09-28 17:27:33
    —— 引自第14页
  • 1787年,一支绕过希腊驶来的俄罗斯舰队又突袭了他们––舰队并没有从博斯普鲁斯海峡穿过,但土耳其人对地理如此无知,以至于愤怒地谴责威尼斯人,认为是后者把俄罗斯人从一条通到亚德里亚海的秘密水路放了进来。 (查看原文)
    阿布罗狄 2013-10-09 12:43:30
    —— 引自第116页
  • 伊斯兰教的一年比太阳运行的一年要短,所以降临在夏天的斋月对于信徒们来说是最难熬的,从日出到日落,他们不吃不喝,这段时间人们免不了脾气暴躁。太阳总是个圆盘,但是月亮却会有阴晴圆缺。月亮暗示着时间本身的虚幻本质,因为月相只是表象,而它的本质却从未变化。 (查看原文)
    阿布罗狄 2013-10-18 23:16:12
    —— 引自第134页
  • 奥斯曼人不喜欢把所有财物都方方正正摆在四周;他喜欢把它们收在袋子里、挂在钩子上––事实上,任何过于扁平、固定或者直挺挺的东西都让他们觉得有死亡的气息。在奥斯曼人的观念中,甚至直接的提问都是无礼的。某次,一位奥斯曼大使出访西方宫廷,有人问他,土耳其人如何做爱。他机敏而谴责地回答,“我们不做爱。我们买现成的。”他们也会不惜一切代价避免做出直接的赞扬,认为赞美就相当于使用了所谓“魔眼”。如果你称赞某样东西,很可能你就会被迫收下它:因为魔眼看上了它,如果主人留下它,将遭至厄运(法国人玻璃珠一样的蓝眼睛尤其被认为阴险恶毒)。 ”没有什么颜色、花朵、杂草、水果、药草、卵石或者羽毛不拥有一首独属于它的诗歌,”18世纪早期,玛丽.沃特莱.蒙塔古夫人写道。在奥斯曼帝国,“你根本不需要使用笔墨,就可以吵架、谴责或者寄上表示激情、友谊或者礼貌的信件,甚至传递消息。“ (查看原文)
    阿布罗狄 2013-10-21 13:02:17
    —— 引自第119页
  • 德米特里·康特米尔在18世纪撰写奥斯曼历史时提出,帝国遵循抛物线的轨迹,呈现为一道从胜利走向失败的弧线。在帝国兴衰的过程中,每道曲线都是微妙的——在辉煌的顶峰,失败的种子便已播下,而失败的耻辱中亦不乏伟大的闪光点。 这种奇妙的弧线并非仅存于奥斯曼的历史中。在奥斯曼生活的方方面面,它都有表现。……在“我们那弧形的弯刀下”,某位帕夏曽得意洋洋地禀报,敌人“坠下了失败的深渊”。奥斯曼人的文字都是弯弯曲曲的,正如他们的胡子一样。他们的刀剑是弧形的。他们的信仰的标志就是一弯新月。女人——或者小厮——如果相貌美丽,往往都有着一对弯弓般的眉毛。据说奥斯曼建筑师从来不用铅垂线。…… (查看原文)
    阿布罗狄 2013-10-21 21:27:38
    —— 引自第118页
  • 1848年,爱德华·李尔就有过这种遭遇。他在爱尔巴桑安顿下来,试图画速写,却被人们团团围住,抗议被他‘写下’。 (查看原文)
    两耳不闻窗外事 2014-02-09 23:04:13
    —— 引自第101页
  • 奥斯曼人害怕坚硬的线条、固定的空间和尖锐的角度。他们在战场下骁勇无比,在家却害怕黑暗的角落:小鬼会聚集在那里,正如它们喜欢聚集在静止的水中一样(不过铁可以对付它们,甚至对着某个角落喊出“铁”这个词,也能起驱鬼之效)。奥斯曼人在房间角落摆上低矮的沙发、角柜,把角落遮蔽住,或者干脆取消角落,改成斜斜的通道。 (查看原文)
    两耳不闻窗外事 2014-02-09 23:10:53
    —— 引自第119页
<前页 1 2 后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