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容简介 · · · · · ·
一本世界级的自我突破工具书!
独家披露改变全美150万人的“极限潜能计划”!
你是不是这样的人:
■凡事力求简便,只做最低程度的努力,即使是很重要的事情。
■做事不持久,常常徒劳无功。
■无法乐在其中,即使是面对你人生中重要的活动或人际关系。
■“订立”计划、“谈论”计划,但就是无法“贯彻”计划。
■接近成功的时候,就萌生放弃的念头。
■只参与低于你真正能力的工作,因为这样不必全力以赴。
■总是害怕无法达成自我或他人的期望。
■无法力争自己内心真正向往的东西,因为你不想失望或失败。
■老是分不清“机会”和“冒险”的差异,习惯性承担无谓的风险,或是太过害怕失败,或是在两者之间摇摆不定。
■把失败归咎于运气不好或是他人过失,不肯承认自己的错误。
■总有一种“快没时间了,自己却还没开始”的感觉。
■常陷入沮丧的情绪中。
如果你在这份清单中看见了自己,也不代...
一本世界级的自我突破工具书!
独家披露改变全美150万人的“极限潜能计划”!
你是不是这样的人:
■凡事力求简便,只做最低程度的努力,即使是很重要的事情。
■做事不持久,常常徒劳无功。
■无法乐在其中,即使是面对你人生中重要的活动或人际关系。
■“订立”计划、“谈论”计划,但就是无法“贯彻”计划。
■接近成功的时候,就萌生放弃的念头。
■只参与低于你真正能力的工作,因为这样不必全力以赴。
■总是害怕无法达成自我或他人的期望。
■无法力争自己内心真正向往的东西,因为你不想失望或失败。
■老是分不清“机会”和“冒险”的差异,习惯性承担无谓的风险,或是太过害怕失败,或是在两者之间摇摆不定。
■把失败归咎于运气不好或是他人过失,不肯承认自己的错误。
■总有一种“快没时间了,自己却还没开始”的感觉。
■常陷入沮丧的情绪中。
如果你在这份清单中看见了自己,也不代表你最终一事无成,或是被判出局,你可能是某种类型的“自我设限族群”。作者在研究“低成就”人群时发现,很多小时颇具天赋的人,长大后却变得庸碌无为,这些人身上有一个普遍的共性,就是习惯于“自我挫败”,他们无法发挥自己的潜力,只让它维持在最低限度。这些人似乎觉得拥有梦想是很尴尬的一件事,他们比较倾向捣毁梦想,而不是追求梦想。对于个人不足的地方,他们勇于承认,但却不敢面对内心真正的向往。本书将是一张地图、一套计划,也是一整组的工具,独家披露改变全美150万人命运的“极限潜能计划”,提供15个实用、有效的方法,让你可以突破障碍,了解自己的极限潜能!它被媒体誉为20年来最有影响力的自我突破工具书!
什么是“极限潜能计划”?
这项运动由享誉国际的心理学家肯尼斯•克利斯汀创立,目的是帮助所有被习惯性障碍困扰、潜能无法发挥的人,使他们能够建立新习惯,突破人生的瓶颈,一步一步实现自己的梦想。这项运动被普华永道、摩托罗拉、沃尔玛、通用电气等世界500强广泛推行,用于激发员工潜能,提振士气。
作者简介 · · · · · ·
【美】肯尼斯•克利斯汀(Kenneth W. Christian)
享誉国际的心理医生和企业咨询顾问,创办了“激发潜能计划”(Maximum Potential Project),致力于帮助那些自我设限、无法发挥潜力、惯性堕落、想改变却不得其门的人,“我想看着他们从槁木死灰,变得活力十足,全心投入生活。”多年来协助多无数人突破低成就的障碍,将潜力发挥到极致,顺利在事业和生活上成功起飞。这项计划改变了150万人的命运,他也经常受邀于美国、欧洲等国家演讲。
本书是他最重要的著作。书中提出的15个克服惯性障碍的法则,是他累积多年研究的心血结晶,出版后,引起极大的反响。被媒体誉为“20年来最有影响力的自我突破工具书!”
目录 · · · · · ·
★这是你要的自己嘛?
Chapter1 为何我们习惯自我挫败
你是不是这种人?/不跳舞的舞者,没写作的作家/逃避,真的可以换来永远的自在吗?/放弃机会,你敢保证将来不后悔?/故意选择“低成就”的人/就这样,你困住了自己/ 勇敢面对人生的问号
Chapter2 孕育平庸的摇篮
培养出一种新的“惯性”/一个迷人的微笑,就能争取到便利/你觉得你是谁?/离家,学习到怎样的第一步/这样的教育,败事有余/每个人多少有点叛逆/别被标签害了你/故意“不尽力”的人/编织借口,成了一种新兴习惯
· · · · · · (更多)
★这是你要的自己嘛?
Chapter1 为何我们习惯自我挫败
你是不是这种人?/不跳舞的舞者,没写作的作家/逃避,真的可以换来永远的自在吗?/放弃机会,你敢保证将来不后悔?/故意选择“低成就”的人/就这样,你困住了自己/ 勇敢面对人生的问号
Chapter2 孕育平庸的摇篮
培养出一种新的“惯性”/一个迷人的微笑,就能争取到便利/你觉得你是谁?/离家,学习到怎样的第一步/这样的教育,败事有余/每个人多少有点叛逆/别被标签害了你/故意“不尽力”的人/编织借口,成了一种新兴习惯
Chapter3 你的魔法怎么不见了
魔法不再的时刻/关于工作的12 个愿望/你该追寻什么样的工作?/为什么很多人喜欢当业务员/自己当老板,在家当SOHO /选择走自己的路/ 8 种上班族,有没有你的影子/总是彩排中的人生/什么?朝九晚五?溜吧/关键,就在细节/理财一团糟,没耐性也不切实际/老是累得跟狗一样/美好的人际关系/你是不是个好情人?/小心“后悔”这种感觉
★你变了!
Chapter4 谁说本性难移
放下你心中的抗拒吧/改变的秘密真理/三个管家的故事/珍惜改变的代价/你正在哪个改变的阶段?
Chapter5 改变,就是这么简单
地上的一条线/四脚朝天又怎样/咦,你怎么搞的?/找个可以商量的人/学习新知,会让你活力十足/想象一下,假如你是鲁滨孙/秩序,将带给你惊喜/太规律,就不好玩了?/失序会让你的生活一团糟/劈柴、提水的艺术/真正的效率,就是正确地“投资”时间/床这种东西,就留给睡眠与做爱吧/故意做些让你很烦的事/时间,以及“5 分钟定律”
Chapter6 你准备好了吗?
任务1:先找乐趣,快乐是不能省的东西/任务2:一件梦想很久,却没有付诸行动的事/任务3:下定决心,并且坚定到不近人情/任务4:在洪流中学习规划时间/任务5:想清楚,你到底是个什么样的人/任务6:自己有这些“弱点”吗?
Chapter7 6000 次!你敢不敢!
任务7:从现在起,别再自我设限/任务8:重复6000 次,建立新习性/任务9:改变你说话的模式/任务10:看一看,自己进步了吗?/任务11:打造一份梦想计划书/任务12:订立目标,别再“这样就可以了”/任务13:失误率不可能是“零”,拟好备用方案吧/任务14:使出浑身解数,选择并完成一个计划/任务15:终极大跃进
★成长的惊异之旅
Chapter8 与挫折面对面
放心,挫折是一定会发生的/坚持走在“正轨”上/ 别让自己故态复萌/太棒了,我进步了!/别被“意外的成功”吓到/不要光想着“美化”你的人生/极端目标/ 利用延迟的力量/ 慎防“没有智慧的野心”
Chapter9 生命,就是一所学校
活出自己的风格/专注每分每秒的每件事/尊重时间,就是提升生活质量/你是不是个“出卖时间”的人?/让自己充分休息与睡觉/学习,能带来不凡的能力/理财,得抛开“乞丐变富翁”的怪念头/没天分又不会怎样/让你的心,有个可以“呼吸”的空间
· · · · · · (收起)
原文摘录 · · · · · · ( 全部 )
-
如果不去尝试,当然就不会失败。不去尝试,则还是可以维持“要是我尽力,就会成功”的形象。如果尽力却失败了,就再也不能以此为借口,所以,最好还是不要尽力。就算最后被贴上“懒惰”、“散漫”,甚至“靠不住”的标签也无所谓,反正再怎么样,自己还都是属于高潜质族群。 (查看原文) —— 引自第65页 -
很多低成就的人,是甘于平凡庸碌的。 人们总是对自己的生活设限 总之,低成就就是日常生活中“惯性堕落”的延伸,例如看不完一本书、老是拖延减肥计划、无法按时回信,等等 更糟糕的是,这个世界并不怎么重视在逆境中力争上游,或是坚持个人理想、长远奋斗这类的价值观。我们更喜欢有趣、快速和容易的事情。我们对天才和奇人比较感兴趣。而不是一步一步朝向目标迈进的人。电影电视剧中的超级英雄,也都是靠时髦科技或超能力取胜,从不需要吃苦耐劳。 为了避免辛勤耕耘的劳苦,于是我们降低了标准。我们任由这样的低标准俘获自己。 事实上,成功者和失败者最大的不同,就是他们选择面对困难的态度。无法突破个人障碍或社会氛围的人,渐渐变得麻木疏离,安于较低的品质,习惯于“有就好”的妥协。 改变是可能的,然而光是“想要”改变是不够的,你至少需要表明决心,并且承诺会持续努力一段时间。 为了发挥最大潜能,你一定要摒除积习,学习新的技巧。明确知道自己想要什么,并依计划循序渐进,就一定会成功。否则就像一只撞玻璃的苍蝇一样,永远都会遭遇无形的障碍 (查看原文) —— 引自第12页
> 全部原文摘录
喜欢读"这辈子,只能这样吗?"的人也喜欢的电子书 · · · · · ·
喜欢读"这辈子,只能这样吗?"的人也喜欢 · · · · · ·
这辈子,只能这样吗?的书评 · · · · · · ( 全部 59 条 )
> 更多书评 59篇
-
no more sorrow (无)
P172,任务1,寻找乐趣-----每天一小时快乐时光 P174,任务2,想做未做的事.-----找寻梦想 P182,任务3,下定决心----坚持不懈 P184,任务4,管理时间---------倒推法设立里程碑 P187,任务5,自我分析----- P193,任务6,找寻欠缺--- P197,任务7,自我设限 P199任务8,重复6000次-------建立新习性 P204,任务9,改变说话模式----禁止使用模糊,负面的词 P209,任务10,进步了吗?? P211,任务11,梦想计划书 P214,任务12,订目标 P216,任务13,备用方...2011-07-05 15:24:05 6人喜欢
P172,任务1,寻找乐趣-----每天一小时快乐时光 P174,任务2,想做未做的事.-----找寻梦想 P182,任务3,下定决心----坚持不懈 P184,任务4,管理时间---------倒推法设立里程碑 P187,任务5,自我分析----- P193,任务6,找寻欠缺--- P197,任务7,自我设限 P199任务8,重复6000次-------建立新习性 P204,任务9,改变说话模式----禁止使用模糊,负面的词 P209,任务10,进步了吗?? P211,任务11,梦想计划书 P214,任务12,订目标 P216,任务13,备用方案 P218.任务14,选择并完成一个计划 P220,任务15,终极大跃进-------时间管理
回应 2011-07-05 15:24:05 -
朽月 (顺境时不懈怠,逆境时不沉沦。)
“自我挫败行为”(self-defeating behavior ):有些人会有种莫名的倾向,面临机会时故意放弃努力而招致失败。 省略步骤的处事策略,可能会导致自我设限的行为模式。如果你不愿在必要时耐心且有系统地做事,那么,你就不会努力打拼,宁愿坐享其成。再伟大的事情都有它琐碎的部分,省略步骤绝对是不可行的。 面临重大抉择时,选择观望、退缩其实是人之常情,甚至是合理的反应。你会告诉自己,你就只有这么多时间、精力,为什么不...2015-07-01 20:42:15 2人喜欢
“自我挫败行为”(self-defeating behavior ):有些人会有种莫名的倾向,面临机会时故意放弃努力而招致失败。 省略步骤的处事策略,可能会导致自我设限的行为模式。如果你不愿在必要时耐心且有系统地做事,那么,你就不会努力打拼,宁愿坐享其成。再伟大的事情都有它琐碎的部分,省略步骤绝对是不可行的。 面临重大抉择时,选择观望、退缩其实是人之常情,甚至是合理的反应。你会告诉自己,你就只有这么多时间、精力,为什么不走轻松一点的路呢?更何况,人本来就无法在各方面都出类拔萃。有时你必须重视现实甚于热情。而且,如果你投入了心力,结果却失败了,那该怎么办?反正你就是想得出一堆理由来说服自己,为什么要当个工作狂?为何 不好好享受人生? 一旦有了这种想法,下次面临抉择时,你会用同样的理由说服自己。然后你会养成习惯,选择比较不用付出太多、比较不具威胁的路,一次又一次地放弃机会,无形中限制了自己的满足和幸福,生命也渐渐失去光彩。如果你惯性放弃那种追求过程中才有的愉悦,不去学习对你有意义的东西,到最后你会变得呆滞无神。许多中年危机都源于自我认知而产生的焦虑,后悔当初错失了多少机会,不明白为什么就这样放弃自己的梦想。 你会持续一些没用的、自暴自弃的习惯,只因习惯成自然;也会拒绝一些有益的转变,只因为它们一开 始感觉很怪。 ■设定更高的目标,并投注更多的关心和努力经营自己在乎的事情。不再一味顺从,也不会抱持着“有就好”的心态,让自己屈就于平凡。 ■不再幻想,也不想赌上自己的人生,不再想着哪天会奇迹式地成功,不指望别人来收拾残局,不再找各种借口。相反的,开始向前走,接受挑战,从错误中学习,就算在实现理想的过程中有所恐惧,也能处之泰然;不再为自己设限,放弃那种自毁式、疯狂接受挑战的行为。 ■感觉更自由、更轻松、更快乐、更热情、更率直,同时对事情更有好奇心、更清醒、更认真投入。为了自我成长、测试自己的能耐,接受新的冒险,挑战自己的极限。原本充满疑惧的生活,转变成为以学习为驱动力的人生。 ■为了有更多时间从事自己感兴趣的事情,做事更有效率,对于该尽的义务和责任也能有条不紊地完成。你将体会到时间是生命中无法购买或挽回的宝物,所以对时间的运用也更加认真。 ■你将明白,不论自己多有才华、不论自己选择哪一条路,人生难免会有进退两难、困惑和受到考验的时候,你不一定解决得了所有问题,但不再惯性逃避,而是将其视为学习的机会。 关于“描述”本身,存在着一个重要的事实:无论如何它们都不会是中立的。所有的描述总是带有评价的意味。 重点是,我们的回应通常是针对描述所暗示的部分,而不是字面上的意思。这种含蓄的暗示通常会间接变成催眠性的建议。也就是说,人们对你的描述不只代表他们对你的看法,更代表他们对你的预期。如果你被描述成“随和”、“很棒”、“懒惰”,表示你将来很可能会更随和、更棒、更懒惰。 举例来说,“懒惰”这个词将会引导你, 1、认为将来自己做事很懒惰; 2、认为自己是个懒惰的人; 3、终于不出所料地变懒惰,并导致未来更严重的懒惰。 被形容成懒惰,等于是将这个概念注入你的认知世界,你将会对这个描述很敏感,不知不觉变成你处理事情的态度。不管你是否愿意变得更懒惰,你还是很容易被这类的信息所影响。如果你被描述成“开朗”、“才华横溢”、“精力充沛”或是“美丽”,这种内在的指引过程是一样的,要求和期望也会随之而来。 然而,一旦你认定自己是懒惰的,“懒惰”这个词还有另一个作用——现在你有正当理由可以不用奋斗了。这个新的概念将促使你去创造和寻找更多支持这个特性的证据。“你很懒惰”只是解释你懒惰的行为,但这些描述不断以循环的、自我增强的方式影响着你。很快你会将懒惰视为与生俱来的特质,就像天生的蓝眼珠一样,变得理所当然,而且不想改变。 在你每天无数的想法中,大部分都是关于“自我描述”。“我菜煮得真好”、“我实在太聪明了”、“我讨厌整理东西”、“我讨厌文书工作”、“我是个失败的人”、“我很害羞”等等,你做着符合这些描述的行为(好像不这么做,自己的存在就不够确定似的),并且不断强化这个想法。 “没有尽力”是人们维护能力形象的标准说法。测试的对象如果被告知,一旦这项能力测验表现不好,就会告诉其他人这个结果,而他们通常就会退缩,故意不好好完成该项测试,然后最后再说“反正我又没尽力”。 事实上很多毕业后马上投入职场的人,最后都很后悔当初自己没有稍事喘息。经过一段时间的歇息充电之后,大部分的人都会回来开始工作;然而, 对有些人来说,这种歇息反而造成更多对未来的彷徨和矛盾心态,也许这就是他们无法踏进成人世界的主因。 逃避比失败本身更危险。你逃走了,就等于是邀请别人介入接管,然而很快的,又会出现下一个你想逃避的状况。第一,因为这样的逃避很有效,它让你马上从焦虑中得到解脱,因此拖延者会养成习惯。第二,逃避会中断能量和动力。 这次没完成的事,下次就更难完成。必然的结果是: 1、如果你逃避去做某件事,下次很可能会再度逃避; 2、当你逃避某个人生的重大课题,就更难去面对下一个决定。 要小心“后悔”这种感觉,它是个狡猾的家伙。从中汲取教训就好,但千万不要沉溺其中,一不小心,它可能会诱使你为了抢救失去的时光,做出一连串错误的尝试。你会开始以最奇怪的角度,从最远的地方丢掷小沙袋。你也可能在自认无法弥补错误之后,彻底被击垮,从此动弹不得。很多“自我怀疑/自我打击者”,通常都会在这个地方倒地不起。 引自 全书精华 回应 2015-07-01 20:42:15 -
人生不设限 (豆瓣是一伟大发明)
很多低成就的人,是甘于平凡庸碌的。 人们总是对自己的生活设限 总之,低成就就是日常生活中“惯性堕落”的延伸,例如看不完一本书、老是拖延减肥计划、无法按时回信,等等 更糟糕的是,这个世界并不怎么重视在逆境中力争上游,或是坚持个人理想、长远奋斗这类的价值观。我们更喜欢有趣、快速和容易的事情。我们对天才和奇人比较感兴趣。而不是一步一步朝向目标迈进的人。电影电视剧中的超级英雄,也都是靠时髦科技或超能力取胜...2013-01-01 09:43:00 2人喜欢
很多低成就的人,是甘于平凡庸碌的。 人们总是对自己的生活设限 总之,低成就就是日常生活中“惯性堕落”的延伸,例如看不完一本书、老是拖延减肥计划、无法按时回信,等等 更糟糕的是,这个世界并不怎么重视在逆境中力争上游,或是坚持个人理想、长远奋斗这类的价值观。我们更喜欢有趣、快速和容易的事情。我们对天才和奇人比较感兴趣。而不是一步一步朝向目标迈进的人。电影电视剧中的超级英雄,也都是靠时髦科技或超能力取胜,从不需要吃苦耐劳。 为了避免辛勤耕耘的劳苦,于是我们降低了标准。我们任由这样的低标准俘获自己。 事实上,成功者和失败者最大的不同,就是他们选择面对困难的态度。无法突破个人障碍或社会氛围的人,渐渐变得麻木疏离,安于较低的品质,习惯于“有就好”的妥协。 改变是可能的,然而光是“想要”改变是不够的,你至少需要表明决心,并且承诺会持续努力一段时间。 为了发挥最大潜能,你一定要摒除积习,学习新的技巧。明确知道自己想要什么,并依计划循序渐进,就一定会成功。否则就像一只撞玻璃的苍蝇一样,永远都会遭遇无形的障碍 引自 你到底怎么了 回应 2013-01-01 09:43:00
-
1、那些低成就的人会养成习惯,选择比较不用付出太多,比较不具威胁的路,一次又一次地放弃机会,无形中限制了追求目标过程中才能得到的满足和幸福,生命也渐渐失去光彩。 2、工作参与感和成就感的最大来源: 意义)兴趣)认同)环境)影响力)收入)创意) 3、造成自我设限和低成就的原因就是害怕失败,因为害怕失败,所以不去冒险。
2011-07-11 22:47:05 7人喜欢
-
老张 (悦读)
你无法改变过去。 如果你还没有做好准备、还不够敞开心胸、还没有全神贯注,那么,即使做了努力,改变的成效也有限。因为准备不足而导致失败,就像木匠没有测量好,却怪罪于他的工具一样 我们必须坚持与以下两种痴狂对抗:相信自己无所不能;相信自己一事无成。(《亚伦论幸福》) 你必须对后悔施以反击,否则它就会毁了你。 你是自己生命的守门人,每一天,你都可以自己决定要怎么活。 当你停止怪别人、怪环境、怪运气,不把自...2012-07-27 15:09:45 1人喜欢
你无法改变过去。 如果你还没有做好准备、还不够敞开心胸、还没有全神贯注,那么,即使做了努力,改变的成效也有限。因为准备不足而导致失败,就像木匠没有测量好,却怪罪于他的工具一样 我们必须坚持与以下两种痴狂对抗:相信自己无所不能;相信自己一事无成。(《亚伦论幸福》) 你必须对后悔施以反击,否则它就会毁了你。 你是自己生命的守门人,每一天,你都可以自己决定要怎么活。 当你停止怪别人、怪环境、怪运气,不把自己的人生归咎于他人,那么,你一定会进步。 如果真的是这样,那我岂不是在临死之前才认识到,我搞砸了上帝赋予我的一切,如今已经无可挽回,怎么办呢?(托尔斯泰《伊凡伊里奇之死》) 如果你也认为一段美好的关系应该轻轻松松、没有负担,那么你就忽略了“复杂”的美好和价值。 经营美好的关系,需要智慧、真诚、自省、宽容、耐性和时间。 好好计划这个星期天的假期,而且,无论如何都要好好实行。然后,把规划假期的这份专注同样用在工作上,努力实行。致力于这样的联系,可以让你的人生更加美好。 创造快乐的人生就跟完成工作目标一样,需要技巧,所以寻找能让自己身心满足的休闲,也是一门学问。 事先要考虑清楚:什么才是你真正想坐的?需要花多少钱?什么时候可以成行?要怎么做? 要享受休闲时光,首先,你得先把时间空出来,而且绝不能妥协。
回应 2012-07-27 15:09:45
-
我发现人们总是对自己的生活设限。事实上,人们似乎觉得拥有梦想是很尴尬的一件事;他们比较倾向捣毁梦想,而不是追求梦想。对于自己不足的地方,他们勇于承认,但却不敢面对内心真正的向往。明明心里想做得更多,但还是消极以对。而且,越来越多人定好计划后,很快又以各种形式退缩。总之,低成就是日常生活中@惯性堕落”对延伸,例如看不完一本书、老是拖延减肥计划、无法按时回信,等等。
2019-02-21 13:46:05
论坛 · · · · · ·
跟台版的封面设计差距怎么这么大- - | 来自魏斯理 | 2018-07-01 14:51:20 | |
貌似我从小就不聪明~ | 来自大魔卐 | 2 回应 | 2014-04-27 20:01:52 |
同类书如果你买了没去做,再买这本也没意义。 | 来自Elact | 9 回应 | 2013-11-26 11:18:45 |
其实,看再多的励志书,不做都白搭 | 来自Alto | 3 回应 | 2012-10-25 11:18:44 |
这是说我么? | 来自小小 | 9 回应 | 2012-10-22 21:56:55 |
> 浏览更多话题
这本书的其他版本 · · · · · · ( 全部2 )
-
文化发展出版社 (2018)7.3分 32人读过
在哪儿借这本书 · · · · · ·
以下书单推荐 · · · · · · ( 全部 )
- 灵修/心理/哲学/思维/情感/婚姻书单 (蓝蓝的紫)
- 欣频老师创意书单 (蓝蓝的紫)
- 经营管理类书籍 (navashiva)
- 2010读书防身计划... (Yuyii)
- 个人提升励志术 (DeeDee)
谁读这本书?
二手市场
订阅关于这辈子,只能这样吗?的评论:
feed: rss 2.0
0 有用 阿肉肉肉 2010-12-07 22:46:11
梳理一下状态
10 有用 伊卡洛斯 2012-12-02 11:57:55
一切的励志成功,都是想帮你从惯性堕落中拉出来,例如光说不做,拖延犹豫,恐惧焦躁,害怕失败,左右为难,浑浑噩噩,沮丧抱怨,空虚失落…心灵鸡汤的作用,就是告诉你不要纵容自己的低标准,低成就。力争自己内心真正向往的东西。
0 有用 jimmy的脑库 2012-02-11 20:41:24
怎么说呢?本来想找一些能帮我克服拖延症的书。谁知道这是一本成功学的书。
0 有用 交易者卓远 2012-03-12 16:42:45
很不错的
8 有用 水湄物语 2010-11-11 17:29:20
我觉得还蛮有几个看点的,尤其是对于自诩聪明但是一直不肯努力的人来说。
0 有用 书中乌托邦 2022-05-28 17:56:44
人是可以改变的。需要你有全新的认知和心理准备,面对挫折而不逃避,有耐心的坚持不懈重复,针对目标切实而行。
0 有用 小满花开 2022-05-04 11:16:28
这本书讲的内容实际上就是,如何将习得性失败变成终身成长。
0 有用 艾小玛 2022-05-02 22:08:06
不和自己卷了,再见
0 有用 拽拽的never 2022-01-28 21:44:01
好啰嗦
0 有用 林静仪 2022-01-18 15:19:58
因为书名和标题吸引了我,低成就高潜能确实是挺有趣的,但看了一半就不想看下去了。文不对题,标题和内容说的不是一回事,即使说的是一回事也太多例子,也说得不够深入,只是说到了很浅的层面,感觉像高中生写作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