何处是“江南”?的书评 (14)

维舟 2010-09-14 12:15:21

思想史上的江南

此书是杨念群第一次介入清代前期史的研究。近年来学术的发展早已使这个领域成为与晚清史、民国史大为不同的一个领域,欧美学者已取得不少进展(所谓“新清史”),相比起来国内学者在此无论选题、研究方法,都已有滞后迹象,杨念群至少在一点上已获得了成功:抓住了一个很好的...  (展开)
竖子 2010-10-11 00:42:51

皇帝与士人的“共谋”:一个无关“江南”的故事

杨后主应该可以归类为学界中的“话题人物”,当年《再造病人》甫出,就引起热论,此次亦不例外,书7月份出版至今,比较正式的书评已有刘铮的《杨念群的新境》,豆瓣上书评也已不少,维舟的《思想史上的江南》,还有二郎神的“摘谬”,可以说都写的很详细,不过从江南研究...  (展开)
秋山雪見🍁 2023-10-15 11:55:28

从思想史到感觉史:读杨念群《何处是“江南”?》

一 杨念群曾经提到,在当代史学转向中,从思想史到感觉史的转向尤为重要。思想史研究的是一些公开发表的文本,而新史学方法中的精神史、心灵史研究的对象往往与对时代和环境的体验、感受和情绪有关,并且比思想史研究的内容更宽泛。“它延伸和拓展了思想史研究的边界,包括历史...  (展开)
笑笑和多多 2019-07-31 12:25:50

古代中国的国家正统观——读杨念群的《何处是江南》

一、空间、时间和种族 何为“正统论”?杨念群在其《何处是江南》中是从三个角度来解释的,即空间、时间和种族。所谓的空间,笼统地讲即是国家权力所覆盖的领土范围之内。“大一统”首先必须要有广阔的疆域,对于存在一个甚至是多个割据政权的王朝,是很难称的上“大一统”的,...  (展开)
YongtoriBodon 2017-06-30 09:11:24

帝王心术与“士人精神”——读《何处是江南》

这篇书评可能有关键情节透露

关于“道统”与“政统”的问题学界早已有过大量的研究,不约而同的,大家都会将目光聚焦于宋代。当“三代之治”早已不复之时,好像只有到了宋朝,尤其是北宋时期,才略微有了点三代的影子。邓小南教授的《祖宗之法》,将“与士大夫共天下”看作是一种政治空气,时刻弥散在当时...  (展开)
谷子 2011-01-03 12:33:10

《何處是“江南”?》

題目很吸引人。翻讀數頁,對作者行文頗不嚴謹,有不少文史硬傷這點有點失望。 P27:常常“賡和于殘山剩水之闲”。 原文必爲“閒”。這可能不是手民之誤,而是作者只知“閒”通“閑”,不知亦通“間”。 P24引用明遺民呂留良、吳之振原文,多次出現“残山胜水”,作者在P25页说...  (展开)
尘埃落定 2018-07-08 13:19:42

谁被推向墙角

承认失败从不是一件容易的事,而更难得的是不去编造某种借口聊以自慰。 小时候班里某个男生经常被欺负,有次打架来人力大,于是他从前排座位被推到墙角。这不甚光彩的记忆,在他口中却成了“我今天终于扬眉吐气一回,把人从我座位逼到了墙角。”幼小的心灵本能地做出了重新阐述...  (展开)
李克 2019-07-27 10:28:22

读《何处是江南》

有清一代,两个特点为人瞩目,一是以拓展西北疆土为主的事功,构成了当今所谓内亚史的一部分,另一也是以控制江南士人思想为特点的文化高压统治,也就是文字狱。诛心不诛人,或者诛人诛心并行,是满清异于其他传统王朝的一个特点。以多尔衮鳌拜等为首的满一代入关时,所作所为...  (展开)
蓝 田 2014-05-16 18:31:40

对道统话语权的争夺

清朝入主中原时凭的是金戈铁马的武力,然而毕竟因为”出身问题“始终在士大夫面前抬不起来头来,虽然他们也可以大大方方地杀一儆百,但碍于广大汉族群众作为旁观者与历史见证,怕以后说出去不好听,一方面也因为此前得益于”汉化“的浸润,懂得孔武有力之道有时反而会适...  (展开)
道旁儿 2012-03-19 16:16:30

这不是最好的著作 也不是最差的著作

这篇书评可能有关键情节透露

杨念群的文章,一向被人认为是理论重于事实。本书也未尝没有这样的毛病。但全书出彩的地方也甚多。比如论清末鼎革时代士人出处的难局、农村和城市的对立、学风的转移等等。与王汎森的《十论》相比,此书失之于空疏,不若王书之专以一人一事为计较,扎实推进,小中蕴大,但二书...  (展开)
繁塵微末 2024-06-05 16:18:52

跳出汉化论与内亚论框架的尝试

这篇书评可能有关键情节透露

如杨氏所言,其无意争论汉化论与内亚论的对错。以他的视角看,这两种角度都偏狭,不能很好地反映历史事实。其以为两种文化是相互影响,相互交织的。大体可以说,汉人文化具有影响其他地区的强大潜力;满族统治者又很好地利用汉族文化包装其政治目的。 尽管杨氏此论笔者亦赞同,...  (展开)

订阅何处是“江南”?的书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