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容简介 · · · · · ·
读者们看见这本书的书名叫做《物理学》,一定以为这里面讲的是力学、电学、声学、光学之类,翻开扉页一看,里面却看不见一个公式、图表或数字,一定会感到奇怪。再一看作者是著名古希腊哲学家亚里士多德,所讲的又都是一些难懂的话,你大概就会猜到这是一本哲学著作了。
的确是的,这是一本哲学著作。不过《物理学》不是一门纯哲学,亚里士多德的纯哲学著作是《形而上学》。《物理学》是一门以自然界为特定对象的哲学。因此,它不同于我们现在的物理学,但却包括了现在的物理学,也包括了化学、生物学、天文学、地学等等在内,总之,涉及整个自然科学。但它又不是近现代以实验为基础的分门别类的自然科学,它只研究自然界的总原理,论述物质世界的运动变化的总规律。所以说它是一门哲学,是自然哲学。
书名原打算译为《自然哲学》。那么,为什么现在译做《物理学》呢?这里有一个翻译的历史问题。《物理学》原来希腊...
读者们看见这本书的书名叫做《物理学》,一定以为这里面讲的是力学、电学、声学、光学之类,翻开扉页一看,里面却看不见一个公式、图表或数字,一定会感到奇怪。再一看作者是著名古希腊哲学家亚里士多德,所讲的又都是一些难懂的话,你大概就会猜到这是一本哲学著作了。
的确是的,这是一本哲学著作。不过《物理学》不是一门纯哲学,亚里士多德的纯哲学著作是《形而上学》。《物理学》是一门以自然界为特定对象的哲学。因此,它不同于我们现在的物理学,但却包括了现在的物理学,也包括了化学、生物学、天文学、地学等等在内,总之,涉及整个自然科学。但它又不是近现代以实验为基础的分门别类的自然科学,它只研究自然界的总原理,论述物质世界的运动变化的总规律。所以说它是一门哲学,是自然哲学。
书名原打算译为《自然哲学》。那么,为什么现在译做《物理学》呢?这里有一个翻译的历史问题。《物理学》原来希腊文是Φυσικῆ (我们且不论这个书名是亚里士多德自己取的,还是他的学生或更后来的编书者加上的),从词源角度理解,Φυσικῆ 来自Φυσιs(自然),应译为《自然哲学》或《自然论》。早期叙利亚文和阿拉伯文是怎样译的没有见过,我们知道中世纪拉丁文也由希腊文音译为Physics。但到近代译成欧洲各民族语文时出现了两种情况,一种按希腊文或拉丁文音译,另一种则用本民族语文中现成的词译,后者如英文译名就用了Physics(物理学)一词。我们中国接受西方古典文化大抵从英文,由英文译成中文时书名成了《物理学》。由于这是一本名著,书名早已在历史书和哲学史书籍中屡屡出现,有了定译,现在也就只得约定俗成了。幸好,从中文固有词义理解,“物理”二字本来就有“关于物的原理”之意,而且大物理学家如牛顿、爱因斯坦等的物理学说也都涉及自然哲学,所以终于决定译为《物理学》了。
物理学的创作者
· · · · · ·
-
亚里士多德 作者
作者简介 · · · · · ·
亚里士多德(前384—前322),古希腊最伟大的哲学家、科学家和教育家之一,堪称希腊哲学的集大成者。本书研究的是自然,但并非现如今分门别类的自然科学,其实质是自然哲学概论。按亚里士多德所说,“自然是事物运动的根源”。本书探讨了存在物的本原,将其确定为质料和形式,并提出著名的四因说(质料因、形式因、运动因、目的因)。运动是《物理学》的主体部分,包括运动及与之相关的时间与空间,连续与非连续,有限与无限,运动的分类等等。其中许多结论以现今物理学观之已经过时,但在哲学史和科学史上,亚里士多德最早将一般哲学与自然哲学区分开来,研究自然哲学和自然科学的一般原理和方法。他提出的问题,至今仍令人惊叹不已。
目录 · · · · · ·
第一章
第一节 本书的对象和方法
第二节 问题:自然本原的数目和特征
第三节 驳他们的论证
第四节 对自然哲学家主张的叙述和考察
第五节 本原为对立
第六节 本原的数目为二或三
第七节 本原的数目和本性
第八节 解决早期哲学家疑难问题的正确意见
第九节 关于自然本原问题的进一步的想法
第二章
A
第一节 自然和自然物
B
第二节 自然哲学家和数学家、理念论哲学家的区别
C 变化的原因
第三节 本因
第四节 别的学者关于偶然性和自发性的主张
第五节 偶然性和自发性是否存在?什么是偶然性,它有哪些特点?
第六节 偶然性和自发性的区别,以及它们两者和变化的本因间的区别。
D 自然哲学中的证明
第七节 自然哲学家用变化的四因解释
第八节 自然活动有目的吗?
第九节 自然物里的必然性的涵义
第三章
A运动
第一节 运动的本性
第二节 运动的本性
第三节 推动者和被动者
B无限
第四节 早期哲学家的主张
第五节 对毕达哥拉斯派和柏拉图派相信有分离存在的无限的主张的批判
第六节 无限是存在的,以及,无限在什么意义上存在
第七节 各种无限
第八节 驳主张有现实的无限的论证
第四章
A空间
B虚空
C时间
第五章
第一节 运动和变化的分类
第二节 因本性的运动的分类
第三节 “在一起”、“分离”、“接触”、“间介”、“顺联”、“顺接”、“连续”的涵义
第四节 运动的同种和不同种
第五节 运动的对立
第六节 运动和静止间的对立
……
第六章
第七章
第八章
· · · · · · (收起)
原文摘录 · · · · · · ( 全部 )
-
我们这样地研究了这些问题之后,可以看得很明白:一切变化和一切运动事物皆在时间里。因为,快和慢是包括一切变化的,在所有的变化里都可以看到有快慢。我们说的一个运动比另一个运动快,意思就是说,以匀速运动通过同一距离时,一个变化比另一个变化先达到预定的状态,例如在位移方面,两事物皆沿着圆周线运动或皆沿着直线运动时有这种情况,在别种变化里也有这种情况。但是“先”是在时间里的。因为我们说“先” 和“后”,就是说该事物达到预定状态的时间和“现在”之间有一段距离,而“现在”是过去和将来之间的限,因此,既然“现在”是在时间里的,那么“先”和“后”也是在时间里的,因为“现在”在什么里,和“现在”之间的距离也就应在什么里。(但是“先”在过去的时间里和在将来的时间里用法相反:在过去的时间里,我们把离“现在”较远的叫做“先”,把离“现在”较近的叫做“后”;而在将来的时间里,我们则把离“现在”较近的叫做“先”,把离“现在”较远的叫做“后”。)因此,既然“先”在时间里,而一切运动都有“先”,那么显然,一切变化和一切运动都是发生在时间里的。 (查看原文) —— 引自第135页 -
时间是如何和意识发生关系的呢?以及,时间为什么被认为存在于陆地上、海洋里和天空里的一切事物呢?这些都是值得研究的问题。至于说到后一问题,那是因为时间作为运动的数,它是运动的性质或状况,而所有这些地方的事物都能运动(因为它们都在空间里),时间和运动无论在潜能上还是现实上都是同在的。 可能有人要问:如果意识不存在,时间是否存在呢?所以会产生这个问题是因为,如果没有计数者,也就不能有任何事物的被数,因此显然不能有任何数,因为数是已经被数者或能被数者。如果除了意识或意识的理性而外没有别的事物能实行计数的行动,那么,如果没有意识的话,也就不可能有时间,而只有作为时间存在基础的运动存在了(我们想象运动是能脱离意识而存在的)。但运动是有前和后的,而前和后作为可数的事物就是时间。 (查看原文) —— 引自第135页
> 全部原文摘录
物理学的书评 · · · · · · ( 全部 22 条 )

亚里士多德 《物理学(phusikes akroaseos)》小摘要

【转】王玉峰:亚里士多德《物理学》中的“四因说”——从方法到存在

【转】聂敏里:《物理学》B2的研究主题和论证结构

2014.Jul 《Aristotle's Physics》

【转】王纬:亚里士多德论动物的自我运动和宇宙的永恒性——对《物理学》8.6(259b1-20)的一种解读

李猛 | 亚里士多德的运动定义:一个存在的解释

【转】朱清华:亚里士多德《物理学》中υπokεíμενoν意义分析

【转】聂敏里:《物理学》第一卷中亚里士多德对巴门尼德存在论的批判(上)
> 更多书评 22篇
论坛 · · · · · ·
在这本书的论坛里发言这本书的其他版本 · · · · · · ( 全部22 )
-
商务印书馆 (2006)8.7分 603人读过
-
预售
-
Oxford University Press (01 June, 1936)暂无评分 10人读过
-
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 (2003)7.6分 69人读过
-
Rutgers University Press (1995)10.0分 23人读过
在哪儿借这本书 · · · · · ·
谁读这本书? · · · · · ·
二手市场
· · · · · ·
- 在豆瓣转让 手里有一本闲着?
订阅关于物理学的评论:
feed: rss 2.0
0 有用 Ainy 2024-09-08 11:17:33 湖北
正如译者前言所言,这是一本被书名耽搁的哲学著作,这里的物理,不仅仅是现在的物理,而是关于物的原理。全书共八章71节,内容涵盖自然本原、变化、运动、空间、时间、变化。第二章第三节探讨了四因:事物始终存在的东西、形式或原型、变化或静止的最初源泉、终结或目的。2009年版的珍藏本。pdf