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容简介 · · · · · ·
《江湖丛谈》为连阔如先生遗著,是我国现今仅存的一部客观而又比较全面地介绍江湖行当、行话和内幕的书籍,以大量的篇幅记述和揭露了清末至20世纪30年代这一时期江湖行当的内幕以及危害社会的种种骗术,劝诫人们不要贪便宜上当受骗,通俗易懂,生动有趣,真实可信,影响深远。作者于上世纪30年代以云游客笔名在北平《时言报》连载书稿内容,1936年由时言报社结集出版。中华书局此次增订再版,请李滨声先生绘制彩色插图50余幅,补充了“小绺门”、“风门”、“雁门”等原书未及的几节文字,并选配多幅珍贵人物照片和历史资料照片。
1. 内容具有独占性:奇人写奇书——一代评书大师呕心沥血撰写的一部奇书。被誉为“空前绝后”的一本书。揭露江湖内幕,防止受骗上当。书中的所有故事趣味性强,通俗易懂。
2. 增补内容,适合典藏。与其他版本相比:
增补“小绺门”、“风门”、“雁门”等几节文字;...
《江湖丛谈》为连阔如先生遗著,是我国现今仅存的一部客观而又比较全面地介绍江湖行当、行话和内幕的书籍,以大量的篇幅记述和揭露了清末至20世纪30年代这一时期江湖行当的内幕以及危害社会的种种骗术,劝诫人们不要贪便宜上当受骗,通俗易懂,生动有趣,真实可信,影响深远。作者于上世纪30年代以云游客笔名在北平《时言报》连载书稿内容,1936年由时言报社结集出版。中华书局此次增订再版,请李滨声先生绘制彩色插图50余幅,补充了“小绺门”、“风门”、“雁门”等原书未及的几节文字,并选配多幅珍贵人物照片和历史资料照片。
1. 内容具有独占性:奇人写奇书——一代评书大师呕心沥血撰写的一部奇书。被誉为“空前绝后”的一本书。揭露江湖内幕,防止受骗上当。书中的所有故事趣味性强,通俗易懂。
2. 增补内容,适合典藏。与其他版本相比:
增补“小绺门”、“风门”、“雁门”等几节文字;
著名民俗画家李滨声绘制彩色插图50余幅;
选配作者照片、自传、日记、本书1936年初版封面等多幅珍贵历史图片。
3. 大家名家,联袂推荐。冯骥才热情褒扬、王蒙亲自撰写推荐语、苏叔阳作序。
王蒙说:
连阔如,是我小时候常常把耳朵贴着话匣子听的评书的播演者。与别人不一样的是他的社会意识和民主意识,他对于一些胡说八道会出面驳斥。他经营一个广告社。用现在的话来说,他应该算是个“有机艺人”,经风被雨,与“速成明星”大异其趣。果然,太有机了,解放后五七年他倒了霉。幸亏有他的闺女,受过很好的教育的连丽如继承了他的事业。他的《江湖丛谈》为我们打开了陈旧中国的一个全新世界,令人叹为观止。
苏叔阳说:
要写这样的书,必须具备以下的条件:
第一,身为江湖中人,而又内心纯正,所谓“出污泥而不染”,熟悉江湖内幕和行话以及一切行规。
第二,会写一手漂亮文章。所谓漂亮不是今日满篇舶来语、通篇新式名词,外加倒装句。而是通顺、通俗、生动有趣,且极具韵味,让人一看便明白这“江湖”所处时代的特色,了然当时北平报纸连载文章的风格。
第三,有拯人济世之心,无哗众取宠之意。鞭挞假恶丑,有勇气、有肝胆、有侠义之风。
这三点,除第三条之外,一、二两项今人都无法达到。自然的伟力将这本书推到上世纪30年代北平、天津江湖行当及报纸文风活化石的地位上。能写这书的人,没了,没啦!
连阔如先生以一位评书艺人的身份,写出这样一本可以让后人饶有兴味地知道往事的奇书,本身就是奇迹。奇人、奇书值得我们好好地读一读。
4. 娱乐圈演艺界的必读书、枕边书。
5. 整理者是评书艺术家,知名度高,影响力大。
作者简介 · · · · · ·
连阔如(1903—1971),著名评书艺术家、曲艺活动家。北京人,满族,原名毕连寿。1927年开始说书生涯。他虚心好学,记忆力强,刻苦钻研,创立了自己独到的表演风格,人们称赞他“见识实在,胜人一筹”。20世纪30年代末,他在北京的商业电台连续播讲《东汉》,有“千家万户听评书,净街净巷连阔如”之誉。此外,他还在电台连播《三国》、《水浒》、《西汉》、《隋唐》、《明英烈》等评书,诸书书情严谨,人物性格鲜明灵动。他说书时台风潇洒,神完气足,语重声宏,口齿清晰。尤其是三大书目《东汉》、《三国》、《水浒》,经过他认真揣摩,反复加工,成为连派评书扛鼎之作。《东汉》的打功、《三国》的评讲、《水浒》的民俗,被公认为连派评书的经典标志。
连丽如,1942年出生,著名评书艺术家,连阔如之女。继承和发展连派评书艺术,曾在电视台、电台录制播出十几部长篇评书,被广电部评为“优秀...
连阔如(1903—1971),著名评书艺术家、曲艺活动家。北京人,满族,原名毕连寿。1927年开始说书生涯。他虚心好学,记忆力强,刻苦钻研,创立了自己独到的表演风格,人们称赞他“见识实在,胜人一筹”。20世纪30年代末,他在北京的商业电台连续播讲《东汉》,有“千家万户听评书,净街净巷连阔如”之誉。此外,他还在电台连播《三国》、《水浒》、《西汉》、《隋唐》、《明英烈》等评书,诸书书情严谨,人物性格鲜明灵动。他说书时台风潇洒,神完气足,语重声宏,口齿清晰。尤其是三大书目《东汉》、《三国》、《水浒》,经过他认真揣摩,反复加工,成为连派评书扛鼎之作。《东汉》的打功、《三国》的评讲、《水浒》的民俗,被公认为连派评书的经典标志。
连丽如,1942年出生,著名评书艺术家,连阔如之女。继承和发展连派评书艺术,曾在电视台、电台录制播出十几部长篇评书,被广电部评为“优秀演播艺术家”。曾四次出访新加坡,两次出访马来西亚,传播评书艺术。2002年出访美国,在哈佛大学、麻省理工学院等处做讲座及示范表演,并荣获“史密斯国际年会表演奖”。主持播讲大型电视艺术片《听书、看戏、话三国》,录制出版评书音像制品《东汉演义》、《三国演义》、《大隋唐》、《红楼梦》、《康熙私访》、《雍正剑侠图》、《鹿鼎记》等,口述并整理出版《东汉演义》、《评书三国演义》、《雍正剑侠图》、《康熙私访》等。
目录 · · · · · ·
第二章 算卦相面
第三章 挑方卖药
第四章 杂技戏法
第五章 保镖卖艺
第六章 评书流派
第七章 相声口技
第八章 坑蒙拐骗
第九章 大鼓竹板
附 录 小绺门、风门、雁门
· · · · · · (收起)
原文摘录 · · · · · · ( 全部 )
-
我问:“有使尖盘子的没有?”某江湖人说:“摆奇门卦使尖盘的实在太少,百里挑一,即或使的是尖盘,也未必能够挣钱。”我问:“怎么使尖盘倒不能挣钱哪?”某江湖人说:“世上的人都是认假不认真。江湖人常说,一天能卖十石假,十天卖不了一石真。由这两句话考查,还是假的能挣钱。”我问:“用过真功夫的人,使尖盘怎么不挣钱哪?”某江湖人说:“凡是会使尖盘得人,都是书香门第,当初家道饶裕,生活无忧,读些年书,闲着没事,研究医卦星象,买些个医卦星象的书,找几个高明人指教,消磨岁月,学成了术学,给人算着玩,消遣解闷。玩票成啦,凡是这种人,都不懂得卖卜挣钱。到了他们要摆卦摊挣钱的时候,必是家业衰弱,衣食两难,受了经济的压迫,才到街头卖卜。他们这种人,是文学丰富,术理精通;对于社会里的人情世故是不通的。就是将摊摆上也是没有人占的,偶尔有占卦的又能挣多少钱?他只知学理,不知道挣钱的诀窍,江湖管他们叫空八岔(也叫外行八岔子)。” (查看原文) —— 引自第59页 -
黑门坎的人也不一样,他们各走一条线。据我所知道的,有“钻天”的贼人,有“入地”的贼人。那钻天的贼人也不一样,最有能耐的,练会了蹿房越脊的功夫,到富户人家找门户,取箱柜的东西,使人不知,那算江洋大盗。本领再次一点的摘天窗儿,他们到了房上,用全份的家具瓦挑顶子,弄个窟窿,使绳素捋着下去,到屋里偷东西。临走的时候,还把天窗抹饰了,外行看不出痕迹来他才走哪!钻窗户的,钻烟筒的,也到屋中偷盗,他们练的功夫有软的、可称轻身术,把一领席卷起来,有锅盖、茶盘粗细,放在桌上,由远远地一窜,把身子能钻进席筒,一钻而过。还能往回退,两只手一扶地,退回去,两条腿入席筒,再穿回来。这种功夫练成了,由窗户烟筒进屋子,眨眼之间,就能办到。还讲究腿上绑铁沙子,由坑内往上跳,练得一两丈高就能上房,不用梯子,一蹿而上。他们还有一种功夫,两只手的指头抓住了房椽子,把身子贴在房檐底下,两足登椽子,把身悬起来。清末时候,北域某茶馆有一人吃核桃,不用砸,两个指头一捏,核桃皮就开,被衙门中的鹰爪看见,捕了去,一过堂,就招出许多窃案。可见黑门坎的人练手指之力,是能抓住房椽子,悬得住身,不然捏核桃时,手指没那么大的劲儿。明挂(管练把式不偷窃的明挂子)练的鹰力、大力法,与他们的功夫不同。 (查看原文) —— 引自章节:挂子行之中的支杆挂子
> 全部原文摘录
喜欢读"江湖丛谈"的人也喜欢的电子书 · · · · · ·
喜欢读"江湖丛谈"的人也喜欢 · · · · · ·
江湖丛谈的话题 · · · · · · ( 全部 条 )



江湖丛谈的书评 · · · · · · ( 全部 46 条 )

《江湖丛谈》所记云游客之生平
> 更多书评 46篇
-
要写这样的书,必须具备以下条件: 1,身为江湖中人,而又内心纯正,所谓“出污泥而不染”,熟悉江湖内幕和行话以及一切行规。 2,会写一手漂亮文章。所谓漂亮不是今日满篇舶来语、通篇新式名词,外加倒装句。而是通顺、通俗、生动有趣,且极具韵味,让人一看便明白这“江湖”所处时代的特色,了然当时北平报纸连载文章的风格。 3,有拯人济世之心,无哗众取宠之意。鞭挞假丑恶,有勇气、有肝胆、有侠义之风。
2017-10-02 19:38
-
黑点小虎 (仍不失疯猴之位,岂不美哉!)
这记的,那叫一个清啊……完全掌握了一门儿外语…… 果子行、油行、肉行、估衣行、糖行、以及拉房纤的、骡马市里纤手,各行都有各行的术语,俗话说叫“调(diào)侃儿”。江湖艺人管他们所调的侃儿,总称叫做“春点”。今例举一事,阅者诸君便知那春点的用处。譬如,乡村里有个摇铃儿卖药的先生,正被一家请至院内看病。这卖药的先生原不知病人所患的是何病症?该病人院邻某姓是个江湖人,他要叫卖药的先生挣的下钱来,先向卖药的...2014-11-14 17:28
这记的,那叫一个清啊……完全掌握了一门儿外语……
果子行、油行、肉行、估衣行、糖行、以及拉房纤的、骡马市里纤手,各行都有各行的术语,俗话说叫“调(diào)侃儿”。江湖艺人管他们所调的侃儿,总称叫做“春点”。今例举一事,阅者诸君便知那春点的用处。譬如,乡村里有个摇铃儿卖药的先生,正被一家请至院内看病。这卖药的先生原不知病人所患的是何病症?该病人院邻某姓是个江湖人,他要叫卖药的先生挣的下钱来,先向卖药的先生说:“果食点”是“攒儿吊的粘啃”。卖药的先生不用给病人诊脉,便能知道这家有个妇人,得的是心痛之病。原来这“果食点”,按着春点的侃语便是妇人,“攒儿吊的粘啃”便是心口疼的病症。然后卖药的先生给病人一诊脉,把病原说出来,说的很对。病人哪能知道,他们院邻暗含着“春”给那卖药先生啊!花多少钱亦得买他的药啊。这卖药的先生,得了病人邻居用“春点”把病人所得的病春给他,能够不费劲儿挣的下钱来。简捷地说,这就是江湖人用春点的意义。往浅处说是那个意思;往深处说,如同长江大海,用莫大焉。可是这春点用在一处,成为三种名词,前说江湖人调侃的术语为春,至于点之用处和意义,容谈到艺人的艺术类再为详谈。今将江湖中的春点先行录出,然后再分门别类述谈。 管男子,调侃叫“孙食”,媳妇叫“果食”,老太太叫“苍果”,大姑娘叫“姜斗”,小姑娘叫“斗花子”,小男孩叫“怎科子”,管父亲叫“老戗”儿,管母亲叫“磨头”,管哥哥叫“上排琴”,管兄弟叫“下排琴”,管祖父叫“戗儿的戗”,管祖母叫“戗的磨头”,管妓女叫“库果”,管良家妇女叫“子孙窑儿”,管男仆叫“展点”,管女仆叫“展果”,管当兵的叫“海冷”,管侦缉探访叫“鹰爪”,管小绺叫“老荣”,管和尚叫“治把”,管老道叫“化把”,管尼姑叫“念把”,管做官的叫“冷子点”,管大官儿叫“海翅子”,管外国人叫“色(shǎi)唐点”,管乡下人叫“科郎码”,管傻人叫“念攒子”,管疯人叫“丢子点”,管嘎人叫“朗不正”,管好人叫“忠样点”,管好色的人叫“臭子点”,管有钱的财主叫“火点”,管穷人叫“水码子”,管好赌钱的人叫“銮把点”,管天叫“顶”,管地叫“躺”,管东叫“倒”、西叫“切”、南叫“阳”、北叫“密”,刮风叫“摆丢子”,下雨叫“摆金”,下雪叫“摆银”,管房叫“塌笼”,管店叫“窑儿”,管阴天叫“牖棚儿”,管打雷叫“鞭轰儿”,管吃饭叫“安根”,管挨饿叫“念啃”,管拉屎叫“抛山”,管“走吧”叫“窍”,管打架叫“鞭托”,管害怕叫“攒稀”,管肉叫“错齿子”,管马叫“风子”,管牛叫“岔子”,管驴叫“金扶柳”,管买酒叫“肘山”,管喝酒叫“抿山”,管喝醉了叫“串山”,管烧酒叫“火山”,管黄酒叫“幌幌山”,管茶馆叫“牙淋窑儿”,管娟窑叫“库果窑儿”,管水叫“龙宫”,管兔儿叫“月宫嘴子”,管老虎叫“海嘴子”,管龙叫“海条子”,管蛇叫“土条子”,管桥叫“悬梁子”,管梦叫“团黄粱子”,管牙叫“柴”,管字叫“朵儿”,管笔叫“戳子”,管刀叫“青子”,管枪叫“喷子”,管放枪叫“喷子升点儿”,管药叫“汉壶”,管跑了叫“扯活”啦,管人死了叫“土了点啦”,管妇人怀孕叫“怀儿怎啦”,管寡妇叫“空心果”,管麻子脸叫“梅花盘”,管俊品人物叫“盘儿嘬”,管人长的丑陋叫“盘儿念嘬”,管野妓叫“嘴子”,管车叫“轮子”,管衣裳叫“挂洒”,管穿的阔绰叫“挂洒火”,管穿破衣裳的叫“挂洒水”,管当铺叫“拱页瓤子”,管卖当票的叫“挑拱页子”的,管表叫“转枝子”,管帽子叫“顶笼”,管大褂儿叫“通天洒”,管裤子叫“登空子”,管鞋叫“踢土儿”,管袜子叫“熏筒儿”,管瞎子叫“念招点”,管社会里的人不明白江湖事的叫“空(kòng)子”。 引自 第一章 江湖规矩 回应 2014-11-14 17:28
-
要写这样的书,必须具备以下条件: 1,身为江湖中人,而又内心纯正,所谓“出污泥而不染”,熟悉江湖内幕和行话以及一切行规。 2,会写一手漂亮文章。所谓漂亮不是今日满篇舶来语、通篇新式名词,外加倒装句。而是通顺、通俗、生动有趣,且极具韵味,让人一看便明白这“江湖”所处时代的特色,了然当时北平报纸连载文章的风格。 3,有拯人济世之心,无哗众取宠之意。鞭挞假丑恶,有勇气、有肝胆、有侠义之风。
2017-10-02 19:38
-
要写这样的书,必须具备以下条件: 1,身为江湖中人,而又内心纯正,所谓“出污泥而不染”,熟悉江湖内幕和行话以及一切行规。 2,会写一手漂亮文章。所谓漂亮不是今日满篇舶来语、通篇新式名词,外加倒装句。而是通顺、通俗、生动有趣,且极具韵味,让人一看便明白这“江湖”所处时代的特色,了然当时北平报纸连载文章的风格。 3,有拯人济世之心,无哗众取宠之意。鞭挞假丑恶,有勇气、有肝胆、有侠义之风。
2017-10-02 19:38
-
黑点小虎 (仍不失疯猴之位,岂不美哉!)
这记的,那叫一个清啊……完全掌握了一门儿外语…… 果子行、油行、肉行、估衣行、糖行、以及拉房纤的、骡马市里纤手,各行都有各行的术语,俗话说叫“调(diào)侃儿”。江湖艺人管他们所调的侃儿,总称叫做“春点”。今例举一事,阅者诸君便知那春点的用处。譬如,乡村里有个摇铃儿卖药的先生,正被一家请至院内看病。这卖药的先生原不知病人所患的是何病症?该病人院邻某姓是个江湖人,他要叫卖药的先生挣的下钱来,先向卖药的...2014-11-14 17:28
这记的,那叫一个清啊……完全掌握了一门儿外语……
果子行、油行、肉行、估衣行、糖行、以及拉房纤的、骡马市里纤手,各行都有各行的术语,俗话说叫“调(diào)侃儿”。江湖艺人管他们所调的侃儿,总称叫做“春点”。今例举一事,阅者诸君便知那春点的用处。譬如,乡村里有个摇铃儿卖药的先生,正被一家请至院内看病。这卖药的先生原不知病人所患的是何病症?该病人院邻某姓是个江湖人,他要叫卖药的先生挣的下钱来,先向卖药的先生说:“果食点”是“攒儿吊的粘啃”。卖药的先生不用给病人诊脉,便能知道这家有个妇人,得的是心痛之病。原来这“果食点”,按着春点的侃语便是妇人,“攒儿吊的粘啃”便是心口疼的病症。然后卖药的先生给病人一诊脉,把病原说出来,说的很对。病人哪能知道,他们院邻暗含着“春”给那卖药先生啊!花多少钱亦得买他的药啊。这卖药的先生,得了病人邻居用“春点”把病人所得的病春给他,能够不费劲儿挣的下钱来。简捷地说,这就是江湖人用春点的意义。往浅处说是那个意思;往深处说,如同长江大海,用莫大焉。可是这春点用在一处,成为三种名词,前说江湖人调侃的术语为春,至于点之用处和意义,容谈到艺人的艺术类再为详谈。今将江湖中的春点先行录出,然后再分门别类述谈。 管男子,调侃叫“孙食”,媳妇叫“果食”,老太太叫“苍果”,大姑娘叫“姜斗”,小姑娘叫“斗花子”,小男孩叫“怎科子”,管父亲叫“老戗”儿,管母亲叫“磨头”,管哥哥叫“上排琴”,管兄弟叫“下排琴”,管祖父叫“戗儿的戗”,管祖母叫“戗的磨头”,管妓女叫“库果”,管良家妇女叫“子孙窑儿”,管男仆叫“展点”,管女仆叫“展果”,管当兵的叫“海冷”,管侦缉探访叫“鹰爪”,管小绺叫“老荣”,管和尚叫“治把”,管老道叫“化把”,管尼姑叫“念把”,管做官的叫“冷子点”,管大官儿叫“海翅子”,管外国人叫“色(shǎi)唐点”,管乡下人叫“科郎码”,管傻人叫“念攒子”,管疯人叫“丢子点”,管嘎人叫“朗不正”,管好人叫“忠样点”,管好色的人叫“臭子点”,管有钱的财主叫“火点”,管穷人叫“水码子”,管好赌钱的人叫“銮把点”,管天叫“顶”,管地叫“躺”,管东叫“倒”、西叫“切”、南叫“阳”、北叫“密”,刮风叫“摆丢子”,下雨叫“摆金”,下雪叫“摆银”,管房叫“塌笼”,管店叫“窑儿”,管阴天叫“牖棚儿”,管打雷叫“鞭轰儿”,管吃饭叫“安根”,管挨饿叫“念啃”,管拉屎叫“抛山”,管“走吧”叫“窍”,管打架叫“鞭托”,管害怕叫“攒稀”,管肉叫“错齿子”,管马叫“风子”,管牛叫“岔子”,管驴叫“金扶柳”,管买酒叫“肘山”,管喝酒叫“抿山”,管喝醉了叫“串山”,管烧酒叫“火山”,管黄酒叫“幌幌山”,管茶馆叫“牙淋窑儿”,管娟窑叫“库果窑儿”,管水叫“龙宫”,管兔儿叫“月宫嘴子”,管老虎叫“海嘴子”,管龙叫“海条子”,管蛇叫“土条子”,管桥叫“悬梁子”,管梦叫“团黄粱子”,管牙叫“柴”,管字叫“朵儿”,管笔叫“戳子”,管刀叫“青子”,管枪叫“喷子”,管放枪叫“喷子升点儿”,管药叫“汉壶”,管跑了叫“扯活”啦,管人死了叫“土了点啦”,管妇人怀孕叫“怀儿怎啦”,管寡妇叫“空心果”,管麻子脸叫“梅花盘”,管俊品人物叫“盘儿嘬”,管人长的丑陋叫“盘儿念嘬”,管野妓叫“嘴子”,管车叫“轮子”,管衣裳叫“挂洒”,管穿的阔绰叫“挂洒火”,管穿破衣裳的叫“挂洒水”,管当铺叫“拱页瓤子”,管卖当票的叫“挑拱页子”的,管表叫“转枝子”,管帽子叫“顶笼”,管大褂儿叫“通天洒”,管裤子叫“登空子”,管鞋叫“踢土儿”,管袜子叫“熏筒儿”,管瞎子叫“念招点”,管社会里的人不明白江湖事的叫“空(kòng)子”。 引自 第一章 江湖规矩 回应 2014-11-14 17:28
论坛 · · · · · ·
点解迟迟没有kindle版,怨念 | 来自唯詹不破 | 2018-10-05 | |
感想是:买好书要乘早! | 来自pill | 1 回应 | 2014-11-16 |
是好书 但是这个版本的太贵了 推荐现代世界出版社... | 来自luolikong | 2 回应 | 2012-06-03 |
新印本价格不菲呀。 | 来自狼族吾生 | 6 回应 | 2010-11-10 |
苏叔阳:一本不可多得的奇书 | 来自敬惜字纸 | 2010-08-20 |
> 浏览更多话题
这本书的其他版本 · · · · · · ( 全部11 )
-
当代中国出版社 (2005)8.6分 1632人读过
-
暂时无货, 5天前曾上架
-
-
中华书局 (2011)9.1分 432人读过
-
暂时无货, 4天前曾上架
-
当代中国出版社 (2007)8.3分 107人读过
-
中华书局 (2019)8.0分 76人读过
-
每满100-50
-
暂时无货, 11天前曾上架
在哪儿借这本书 · · · · · ·
以下书单推荐 · · · · · · ( 全部 )
谁读这本书?
二手市场
订阅关于江湖丛谈的评论:
feed: rss 2.0
0 有用 微笑迦朵 2011-08-23
行话真逗。
0 有用 andarta 2010-09-05
讀的是舊版,這新版也太貴了吧。
1 有用 #阿子# 2017-09-09
骗术大全
0 有用 fishbird 2012-12-13
非常好,防骗大全,江湖掌故
2 有用 Tripa 2010-09-11
李翰祥一定喜欢。。
0 有用 wjpo 2021-02-26
前无古人应该也后无来者吧。
0 有用 燕子陵 2021-01-06
拐子最恶,其次卖野药的,其他的看着都有点心酸。江湖岂是那么好跑的,用命换钱啊。
0 有用 行影瞳 2021-01-03
民间文化瑰宝!
0 有用 言不易 2020-10-25
精彩
0 有用 Amlty 2020-10-14
江湖中的曲艺杂谈以及坑蒙拐骗,都是谋生手段,在法治不健全情况下,犯罪成本低,所以延伸出了各种暗号,各种手艺和门道,对江湖凶险有了新的认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