豆瓣
扫码直接下载
溫馨懷舊有如「幸福的三丁目」,令人既感動又感傷!
六段美好的時光剪影,一串令人永難忘懷的青春歲月!
不只是東京,任何地方,任何時空,
年輕的味道大概永遠都是這樣吧!
青春結束了,人生才要開始……
這句話,如果久雄還是當年那個十八歲的小夥子,一定不會同意。記得第一天到東京的時候,陪他來的母親感嘆地說:「十八歲了,真好,正青春呀!」他長這麼大,還是第一次聽母親講出心底話。
母親依依不捨地離去那一刻,久雄覺得自己的人生終於開始了!這裡可是離家三百多公里遠的東京呢!接下來一年,他將獨立生活、準備重考大學,還會交一個和偶像明星山口百惠一樣可愛的女友,他要穿上最PA的老爺褲,請她去時髦的咖啡廳喝美式咖啡,不加奶也不加糖。他再也不用哀嘆在家鄉看不到搖滾演唱會,只能存一堆黑膠唱片過乾癮,因為所有外國樂團都會來東京,而他離夢想中的樂評家之路也越來越近!還有,喬治盧卡斯...
(展开全部)
母親依依不捨地離去那一刻,久雄覺得自己的人生終於開始了!這裡可是離家三百多公里遠的東京呢!接下來一年,他將獨立生活、準備重考大學,還會交一個和偶像明星山口百惠一樣可愛的女友,他要穿上最PA的老爺褲,請她去時髦的咖啡廳喝美式咖啡,不加奶也不加糖。他再也不用哀嘆在家鄉看不到搖滾演唱會,只能存一堆黑膠唱片過乾癮,因為所有外國樂團都會來東京,而他離夢想中的樂評家之路也越來越近!還有,喬治盧卡斯的「星際大戰」、史蒂芬史匹柏的「第三類接觸」……最新的電影都先在東京上映,他可有得向那群土包子死黨吹噓了!
十八歲的他,正有用不完的青春呀!他怎麼可能想得到,一年後,自己才終於嚐到初吻的滋味;兩年後,他因父親破產而不得不休學;未來的樂評家,現在卻成了廣告公司的老闆。
他怎麼可能想得到呢?多年後當他來到了青春的尾聲,才發現開展在眼前的,是與背後截然不同的全新人生……
奧田英朗
一九五九年生於岐阜縣。曾從事雜誌編輯、企畫、廣告創意人、文案等工作,一九九七年以《盂蘭盆的森林》出道成為作家。二○○二年以《邪魔》榮獲「大藪春彥賞」,二○○四年以《尖端恐懼》贏得「直木賞」,二○○七則以《家日和》榮獲第二十屆「柴田鍊三郎賞」,二○○九年再以《奧林匹克的贖金》獲頒「吉川英治文學賞」。
另著有《最惡》、《持續勃起》、《一郎二郎》、《六宅一生》、《粉領族》、《無理》等書。
青春结束的宣告,奔向30岁的人生
三星半啦,就是青年的奔三时代肯定会做的那几件事
两趟地铁通勤加上一个早上的摸鱼看完了,我比书中的主人公差了将近20年,不过考虑到中国和日本在那段时间社会发展的差距恰好又补上了这个时间差,所以很多地方还是有点儿共鸣。奧田英朗厉害的地方就在于各种类型的小说都比较得心应手,应该还是对人的观察和体会比较深刻吧,虽说他的这类非黑色作品多少都有点儿“向着夕阳奔跑”的那种感觉。相比那些黑色作品,只要作家的手腕一转,类似的困境给书中人带来的命运和读者的感觉是两... 两趟地铁通勤加上一个早上的摸鱼看完了,我比书中的主人公差了将近20年,不过考虑到中国和日本在那段时间社会发展的差距恰好又补上了这个时间差,所以很多地方还是有点儿共鸣。奧田英朗厉害的地方就在于各种类型的小说都比较得心应手,应该还是对人的观察和体会比较深刻吧,虽说他的这类非黑色作品多少都有点儿“向着夕阳奔跑”的那种感觉。相比那些黑色作品,只要作家的手腕一转,类似的困境给书中人带来的命运和读者的感觉是两个极端。这应该是手头没看过的最后一本台版的奧田英朗,他的书也许过个几年就会忘得一干二净,不过也是在没有特别的必要反复读了。 (展开)
这本故事的有趣程度有点弱。倒是每个章节的标题设计比较有趣。
看完後,只想回家看看老爸老媽...
这篇书评可能有关键情节透露
> 更多书评 1篇
> 4人在读
> 34人读过
> 101人想读
订阅关于東京物語的评论: feed: rss 2.0
0 有用 星影龍三 2023-07-31 10:52:07 云南
青春结束的宣告,奔向30岁的人生
0 有用 江白菜 2013-02-14 00:11:29
三星半啦,就是青年的奔三时代肯定会做的那几件事
0 有用 一曲微茫 2023-06-09 10:03:00 北京
两趟地铁通勤加上一个早上的摸鱼看完了,我比书中的主人公差了将近20年,不过考虑到中国和日本在那段时间社会发展的差距恰好又补上了这个时间差,所以很多地方还是有点儿共鸣。奧田英朗厉害的地方就在于各种类型的小说都比较得心应手,应该还是对人的观察和体会比较深刻吧,虽说他的这类非黑色作品多少都有点儿“向着夕阳奔跑”的那种感觉。相比那些黑色作品,只要作家的手腕一转,类似的困境给书中人带来的命运和读者的感觉是两... 两趟地铁通勤加上一个早上的摸鱼看完了,我比书中的主人公差了将近20年,不过考虑到中国和日本在那段时间社会发展的差距恰好又补上了这个时间差,所以很多地方还是有点儿共鸣。奧田英朗厉害的地方就在于各种类型的小说都比较得心应手,应该还是对人的观察和体会比较深刻吧,虽说他的这类非黑色作品多少都有点儿“向着夕阳奔跑”的那种感觉。相比那些黑色作品,只要作家的手腕一转,类似的困境给书中人带来的命运和读者的感觉是两个极端。这应该是手头没看过的最后一本台版的奧田英朗,他的书也许过个几年就会忘得一干二净,不过也是在没有特别的必要反复读了。 (展开)
0 有用 普罗米修斯 2016-05-15 22:14:44
这本故事的有趣程度有点弱。倒是每个章节的标题设计比较有趣。
0 有用 泰式電影請上菜 2011-05-30 21:01:01
看完後,只想回家看看老爸老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