巴黎伦敦落魄记 短评

热门
  • 12 阿梦 2013-01-10 21:32:21

    奥威尔或许不是一个文笔卓越的作家,但是却是一个关心大众生活质量的人。从<动物农场>到<1984>再到<巴黎伦敦落魄记>,从社会主义到资本主义,各种制度都有它的缺陷,但是真正可怕的是生存在其中的人,适应它接受它渐渐成为它生活的走狗。贫穷是没有尊严的,当你失去你最后一身看起来体面的衣服,因饥寒而面如枯槁,缺乏洗漱用具整理仪容,就连你自己都会觉得自己低人一等,你失去的不仅仅是做为人最基本的日常生活更甚性。没人会去想你究竟因为什么沦落如此,失业或者横祸,疾病或者其他,总之你是失败的人,如瘟疫般惟恐避之不及,渐渐、渐渐,你好像不再是你了,不再是有血有肉有需求的人,不被需要不被关爱,渐渐、渐渐,你变得好像是社会谋求进步急需踢开的绊脚石。人们有时忘了,他人的过去或许就是我们的未来。

  • 8 张天翼 2012-06-01 14:54:55

    太爱这书的调调了哈哈哈。总把读者的快乐放在心间的作者是多么可人。晚上六点半挤在一号线地铁的人酱里,把书高举着浑身大汗地笑着看完,乔治的笑脸在字行之间探出来,轻声说:Mon ami,my sugar plum,咱们穷人的日子就是这样,不过看了这书你就要开心点,因为那是我希望的。

  • 8 Luke 2012-12-07 22:25:04

    13年再版,故再看一遍。依然感动,永远喜欢。

  • 7 欢乐分裂 2013-07-12 17:02:24

    此书和他另两本大名鼎鼎的著作路数不同,几乎完全写实,大量采集的真实素材,将饥饿和贫穷刻画到已然超乎真实,甚而有趣迷人;尤其是巴黎那一段,各色底层奇葩人物令人忍俊不禁,能将贫困描摹至此,也真是豁达;全书通畅无比。

  • 4 近巫 2018-01-10 17:53:13

    被奥威尔的描述能力震惊到合不上嘴。 每个文字都活了起来,有了动作、言语、神情,一切如临其中。 贫穷不是一件体面的事,放下尊严更容易过活。流浪不是一件浪漫的事,放下体面更容易喘息。但地下生存,各有各的快活。这是活下去的支撑,这是活过去的法则。

  • 4 godannar 2011-11-30 00:03:38

    这是那种你无法参与进去的,或者说你无法以经验去改造的小说,因为你绝无可能成为George Orwell那样的人。就当下而言,做一个有良心的知识分子和做一个挣扎中的穷人都是极度困难的,更何况要在两者间找一个平衡。

  • 3 羲和 2018-06-22 21:03:31

    生存,只是生存。巴黎的喧嚣,伦敦的灰颓。书里描绘了上个世纪欧洲两大都市底层人物的生存境况,了解到底层劳工承受的高强度劳作对人的思想意志力和未来感的剥夺,城市对流浪者的管制体系给流浪者带来的种种困境,更重要的是,通过靠近他们,理解他们是困境中的平凡人,而不是大多人想象中的危险怪物。(巴黎做洗碗工的经历打破了主角认为法国人对美食有鉴赏力的观念,让我想起我一个高中同学,假期在雪糕厂打工,之后再也没吃过雪糕的事…)

  • 1 成知默 2015-08-31 12:39:47

    2015年第99本:读的“译言古登堡计划”版,从巴黎挣扎于贫民窟的社会底层,到伦敦无家可归的流浪汉,奥威尔赤裸裸地展示了贫穷、饥饿与肮脏,那些如丧家犬一般、在贫穷面前不知所措、为了生计殚精竭虑的古怪众生,他们的钻营、恐惧与卑微尽在这字里行间了。

  • 1 57 2012-09-23 01:27:08

    笔法、结构都无甚特别,但这样的底层经验太难得了。平铺直叙里,贫穷从一种奇观还原为一个选择——“跟大多数现代人比起来,他并未更多地出卖尊严,无非是错选了发不了财的这一行。”最后甚至连同情都很稀薄,因为作者不仅亲眼所见,而且身处其中,除了面对,情绪又有何用。

  • 0 远子 2012-10-01 16:02:08

    尽管有《一九八四》和《动物庄园》,本书仍然不失为一部杰作,尤其是对底层生活事无巨细地描写,可谓生动鲜活,一气呵成。

  • 1 艾弗砷 2013-09-15 21:55:45

    原来奥威尔流浪街头的时候曾经每天做体力活17小时啊!并且有时周末也不休息……顿时觉得我的实习太小菜一碟了。但是,这种活计毕竟是没用的:“我想弄清楚洗碗工、流浪汉和河堤路上的露宿者心灵深处真正的思想,结果,我觉得自己只不过认识了贫困而已。”因为这些工作者过多的“被日常生活所束缚,使得思考成为了不可能。”

  • 1 cicibourquoi 2019-06-14 23:27:33

    感动于最后一章对流浪汉的体察和反思

  • 0 方悄悄 2013-09-08 12:13:11

    搞毛,我读的是这个版本,不是上一个。译文佳。

  • 0 海洋小饼干🍪 2012-05-04 18:31:30

    奥威尔才是真正支持共产主义的人。

  • 0 艾小玛 2014-04-15 20:58:35

    智慧,不做作,没有泛滥的同情心和煽情。

  • 0 占士鯊 2011-12-28 00:15:47

    不可思議的幽默口吻將苦難一一道來。

  • 0 五月微蓝 2014-01-25 17:23:04

    社会最低层人物的生活日志。奥威尔真的是非常特别的一位作家,他的写作总是如此诚恳而真实,甚至看完觉得闹心,让人印象特别深刻。对于奥威尔,无论你喜欢喜欢,都不可能忽视他。 <2>

  • 0 神威 2013-02-10 14:16:28

    休憩59th.全书白描,震撼人心,如果这是奥威尔有过的生活,他哪来的时间读书思考,他怎样成为这样厉害的人的呢?

  • 0 熊仔面 2012-01-14 23:52:25

    一旦你身无分文,等待你的就是这个世界。

  • 0 双丁路原节子 2013-06-08 17:22:31

    良好的叙事能力,深刻的观察,认真的思考,简直作家良心。并且这本书也可以摆脱对作者完全“老大哥”那样的政治标签,奥威尔还是一个人,一个作家,一个讲故事的人。

<< 首页 < 前页 后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