豆瓣
扫码直接下载
“待岛村站稳了脚跟,抬头望去,银河好像哗啦一声,向他的心坎上倾斜下来。”
日本文学的温吞,是我所不能适应的。估计以后会尽量避开日本作家的小说了。每一拳都打进云朵中的无力感太难受。
描写方面,我果然还是喜欢日本小说家的文笔……
真是爱死了!
氛围,日本风味
“《雪国》收集了川端康成的《雪国》、《古都》、《千只鹤》等中长篇小说,均为川端代表作,在读者中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于我 浮躁的内心无法安静的阅读
古都和千只鹤似乎都表达一种奇妙的哲学沉思,哪些是真实哪些是幻影,苗子与千重子,文子与她母亲…… 一开始还真有点误读了,尤其是雪国,日本男人的YY不是美不是爱
美极
最喜欢 古都 故事写的好淡 却又如此美妙!
唯有读书是良方
印象中是看不懂的。
大学时期看的
“缀满银河的星辰,耀光点点,清晰可见,连一朵朵光亮的云彩,看起来也像粒粒银砂子,明澈极了。”
雪国的故事是静谧无垠的雪国和绵远流长的银河衬托出来的故事,是洗涤过的故事,是莺莺细语、空灵多幻的精神故事。
很干净很清澈的感觉。
我看的是13版,在书店翻的开头,在电子书里看到结局。日本的小说总能在细节处描写人性,很少看到日本小说里有宏观的世界观,这也是我说不上喜欢日本小说的原因,慕名而来,景很美,但或许我内心浮躁,难体会驹子之心
不了解日本文化,便难以理解书乃至作者的很多蕴含啊。 35-47的日本,正是朝军国主义前进,而以战败国收场的历程。其国民在这样的背景下难免有虚无感,不自觉的感念过去和渴求革新。岛村在雪国中,希望尼姑能继承传统绉纱,以戏剧作为百无聊赖的消遣。镜子浮现的叶子和驹子,恐怕虚无者会更倾向前者吧?叶子的朦胧感未褪,和岛村私奔的想法就抛了出来;驹子一腔豪情,却埋藏着不可排遣的哀伤,只借酒后笑言。可惜一场大火让叶子消亡,让驹子的表白戛然而止,只剩下倾斜的银河。彼时的日本,在作者心中是不是也有“内在的生命在变形”呢? 如果把岛村这虚无的家伙作为观察者,雪国的人儿,文化都有着传统日本的物哀之美,雪一样的清冷唯美也在随处可见的文字中。(ps:我阅读过程中衔接的断电也在随处可见的文字中)
实在很难不把“驹子”看成“驴子”。
这个写作风格爱了
> 雪国
106 有用 YAN 2014-06-13 11:42:17
“待岛村站稳了脚跟,抬头望去,银河好像哗啦一声,向他的心坎上倾斜下来。”
61 有用 Amish 2020-05-30 20:58:08
日本文学的温吞,是我所不能适应的。估计以后会尽量避开日本作家的小说了。每一拳都打进云朵中的无力感太难受。
11 有用 折断 2011-11-24 10:52:23
描写方面,我果然还是喜欢日本小说家的文笔……
5 有用 安彻 2013-03-29 12:45:11
真是爱死了!
2 有用 leleleo 2018-12-20 10:18:21
氛围,日本风味
2 有用 (๑⁼̴̀д⁼̴́๑) 2019-02-25 23:54:00
“《雪国》收集了川端康成的《雪国》、《古都》、《千只鹤》等中长篇小说,均为川端代表作,在读者中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1 有用 我爱甜草莓 2019-02-07 06:29:23
于我 浮躁的内心无法安静的阅读
1 有用 小苏3.0 2012-10-18 22:34:07
古都和千只鹤似乎都表达一种奇妙的哲学沉思,哪些是真实哪些是幻影,苗子与千重子,文子与她母亲…… 一开始还真有点误读了,尤其是雪国,日本男人的YY不是美不是爱
1 有用 神奇的克瑞普 2013-06-25 03:54:41
美极
2 有用 Yoman 2013-03-12 14:58:10
最喜欢 古都 故事写的好淡 却又如此美妙!
1 有用 王半妖 2013-09-06 19:19:56
唯有读书是良方
0 有用 我不知道 2020-04-21 20:57:44
印象中是看不懂的。
0 有用 cissy 2013-01-31 18:34:45
大学时期看的
2 有用 还没想好🆔 2021-04-03 17:33:32
“缀满银河的星辰,耀光点点,清晰可见,连一朵朵光亮的云彩,看起来也像粒粒银砂子,明澈极了。”
2 有用 jerry_2315 2021-04-07 12:47:34
雪国的故事是静谧无垠的雪国和绵远流长的银河衬托出来的故事,是洗涤过的故事,是莺莺细语、空灵多幻的精神故事。
0 有用 momo 2021-04-08 14:44:50
很干净很清澈的感觉。
0 有用 夕 2022-04-02 13:42:28
我看的是13版,在书店翻的开头,在电子书里看到结局。日本的小说总能在细节处描写人性,很少看到日本小说里有宏观的世界观,这也是我说不上喜欢日本小说的原因,慕名而来,景很美,但或许我内心浮躁,难体会驹子之心
0 有用 啊呀 💫 2022-03-11 10:28:23
不了解日本文化,便难以理解书乃至作者的很多蕴含啊。 35-47的日本,正是朝军国主义前进,而以战败国收场的历程。其国民在这样的背景下难免有虚无感,不自觉的感念过去和渴求革新。岛村在雪国中,希望尼姑能继承传统绉纱,以戏剧作为百无聊赖的消遣。镜子浮现的叶子和驹子,恐怕虚无者会更倾向前者吧?叶子的朦胧感未褪,和岛村私奔的想法就抛了出来;驹子一腔豪情,却埋藏着不可排遣的哀伤,只借酒后笑言。可惜一场大火让叶子消亡,让驹子的表白戛然而止,只剩下倾斜的银河。彼时的日本,在作者心中是不是也有“内在的生命在变形”呢? 如果把岛村这虚无的家伙作为观察者,雪国的人儿,文化都有着传统日本的物哀之美,雪一样的清冷唯美也在随处可见的文字中。(ps:我阅读过程中衔接的断电也在随处可见的文字中)
1 有用 唐郁 2022-02-13 20:34:08
实在很难不把“驹子”看成“驴子”。
0 有用 林艳 2022-02-13 10:12:39
这个写作风格爱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