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版社: 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
副标题: 名著珍藏版
原作名: Mao: A Biography
译者: 何宇光 / 刘加英
出版年: 2010-8
页数: 545
定价: 58.00元
装帧: 平装
丛书: 国外毛泽东研究译丛
ISBN: 9787300126210
内容简介 · · · · · ·
应该怎样认识毛泽东?毫无疑问,这是中国乃至世界历史上一位独一无二的军事家、战略家、政治家、革命家、思想家,也是一位颇有文采的诗人。我们承认人无完人,但在一味指责他的过失之前,我们必须正视他为中国带来的天翻地覆的变化,也必须足够客观地看待他作为一个领袖人物在世界上的巨大影响。这本《毛泽东传》,由西方著名学者兼记者罗斯·特里尔撰写,用相对真实客观的史料还原了毛泽东的一生,并侧重于探寻毛泽东的个人性格与心理特征,力图精准到历史的每个角度和时间,理解这位不朽人物的每一次决断乃至彷徨。
在本书中,作者罗斯·特里尔采取了通常以叙述为主的传记笔法,但在史料甄别、背景分析和观点评价等方面,都经过深思熟虑和精雕细琢,故而本书成为了西方数百种《毛泽东传》中的经典之作。这本书不仅体现出作者对于历史事件高度的敏感性,而且也渗透着政治学视角的理论穿透力,对于人物的情景分析更使...
应该怎样认识毛泽东?毫无疑问,这是中国乃至世界历史上一位独一无二的军事家、战略家、政治家、革命家、思想家,也是一位颇有文采的诗人。我们承认人无完人,但在一味指责他的过失之前,我们必须正视他为中国带来的天翻地覆的变化,也必须足够客观地看待他作为一个领袖人物在世界上的巨大影响。这本《毛泽东传》,由西方著名学者兼记者罗斯·特里尔撰写,用相对真实客观的史料还原了毛泽东的一生,并侧重于探寻毛泽东的个人性格与心理特征,力图精准到历史的每个角度和时间,理解这位不朽人物的每一次决断乃至彷徨。
在本书中,作者罗斯·特里尔采取了通常以叙述为主的传记笔法,但在史料甄别、背景分析和观点评价等方面,都经过深思熟虑和精雕细琢,故而本书成为了西方数百种《毛泽东传》中的经典之作。这本书不仅体现出作者对于历史事件高度的敏感性,而且也渗透着政治学视角的理论穿透力,对于人物的情景分析更使历史出神入化,引导读者体味“故事”背后的时代困惑和制度机制。书中配有大量历史资料图片、珍贵的旧照片以及毛泽东的诗歌或书信手迹,使历史以真切可感的形象出现在读者面前。
作者简介 · · · · · ·
罗斯·特里尔(Ross Terrill),1938年出生于澳大利亚。1962年毕业于澳大利亚墨尔本大学,获得历史政治科学一级荣誉学位,后来他获得奖学金去哈佛大学深造,并于1970年获得政治学博士学位。他的老师有美国前国务卿亨利·基辛格和著名历史学家、中国问题专家费正清等。
特里尔已出版数十部著作,其中大部分有关中国。1980年《毛泽东传》出版,随即被翻译成德文、意大利文、保加利亚文、西班牙文、葡萄牙文和希伯来文等,在中国乃至世界产生了广泛的影响,自译介到中国以来,畅销一百八十万册。
特里尔获得了美国重要的两项新闻奖,即美国国家杂志优秀报道奖和乔治·伯克纪念奖的最佳杂志报道奖。
近年来,特里尔担任澳大利亚莫纳什大学和美国得克萨斯大学奥斯汀分校客座教授,2008年被任命为华盛顿伍德罗·威尔逊中心公共政策学者。
目录 · · · · · ·
第一章 童年(1893—1910)
第二章 为何求知
第三章 北京和上海的广阔世界
第四章 组织工作
第五章 斗争
第六章 把握未来
第七章 抗日
第八章 圣人
第九章 即将成熟的桃子
第十章 “我们熟悉的东西有些快要闲起来了”
第十一章 改造
第十二章 建设
第十三章 怀疑
第十四章 修补体制
第十五章 俄国以及俄国之外
第十六章 退却
第十七章 乌托邦的愤怒
第十八章 高枝交易
第十九章 尼克松
第二十章 破碎的幻梦
第二十一章 飞镝即将坠落
· · · · · · (收起)
原文摘录 · · · · · · ( 全部 )
-
2017-10-09 我称毛泽东是“半虎气”、“半猴气”。毛泽东身上的虎气懂得怎样从A点到达B点。他身上的猴气则怀疑到达B点的价值。毛泽东热衷于社会工程,因而也尝到了由于他动员中国人民做某些事而产生的令人失望的后果。 我还称毛泽东是半知识分子。虽然思想能吸引他,但是,行动同样能诱惑他。虽然他热爱历史,并吟诗作赋,但他也希望创造历史并在中国这块画布上画出新的社会主义图案。毛泽东过高地估计了他能够改变人的本性的程度。在毛泽东的生涯中,我们能看到政治如何改变世界,但没有看到政治改变了人心。 2017-10-09 法国哲学家孟德斯鸠说过:“社会形成之初,是领袖造就制度。”在中国,那就是毛泽东时代。他又说:“后来则是制度产生领袖。”这就是今天的中国。 2017-10-09 他觉得他的同学们同情那些暴乱者“只是站在旁观者立场上”看问题,“他们并不懂得这同他们自己的生活有什么关系”。而泽东则看到一个世界在颤动。“我却始终忘不掉这件事。我觉得造反的人也是些像我自己的家人那样的普通百姓,对于他们受到的冤屈,我深感不平。” 2017-10-09 来自欧洲的每一条消息,诸如凡尔登、兴登堡的战术、为保卫巴黎而征用出租车等,毛泽东总是举出中国历史中类似的事件加以说明。他是一个比较学“活历史”(这是他用来说明报纸的价值的术语)方面的顾问。 2017-10-09 毛泽东认为,组织者的天才就在于,他能够把各种人的长处结合起来。他不应暴露别人的弱点,或者反复指责别人的弱点,而应当鼓励把所有积极的因素联合起来。 2017-10-10 他把“工”字写在黑板上,在旁边又写了一个“人”字,两个字放在一起就是“工人”,然后写上“天”字。他微笑着向车夫们说明怎样把“人”字直接放在“工”字下面就成了“天”字。结论是:团结起来,工人的力量大如天。 2017-10-11 每一场新的革命都是一次未加预演的创造性行动。基于别处的... (查看原文) —— 引自第1页 -
毛泽东坚信过去的美景可以再现于未来,这激起了他最初的政治雄心。他的独特兴趣在于历史是如何演进的。他认为理想和非凡人物的坚强意志是历史的关键所在。 (查看原文) —— 引自第497页
> 全部原文摘录
丛书信息
· · · · · ·
喜欢读"毛泽东传"的人也喜欢的电子书 · · · · · ·
毛泽东传的书评 · · · · · · ( 全部 398 条 )






论坛 · · · · · ·
读到314页实在读不下去 | 来自豆豆豆豆 | 2023-01-10 14:44:03 | |
集5000年权谋于一身 | 来自天行健 | 3 回应 | 2023-01-02 19:33:41 |
年轻的他,也走了一些弯路 | 来自幻影丶龙学长 | 2022-12-05 23:37:12 | |
52页这里为什么把“的”和“众”框起来? | 来自五彩绳 | 2 回应 | 2022-12-02 19:02:13 |
不是完整的英文原版无法评价。 | 来自GCC | 3 回应 | 2022-09-17 22:36:12 |
> 浏览更多话题
这本书的其他版本 · · · · · · ( 全部8 )
-
Stanford University Press (2000)8.5分 32人读过
-
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 (2006)7.9分 8870人读过
-
河北人民出版社 (1989)7.9分 915人读过
-
河北人民出版社 (1988)7.6分 96人读过
在哪儿借这本书 · · · · · ·
以下书单推荐 · · · · · · ( 全部 )
- 37°暖书单(二) (37°暖)
- 闲着没事读读书(四) (鹿小羽)
- LIST笔记本 (恋秋一族茶颜酱)
- 传记·回忆录·口述史 (魏小河)
- 我的人物传记 (羊的门)
谁读这本书? · · · · · ·
二手市场
· · · · · ·
订阅关于毛泽东传的评论:
feed: rss 2.0
135 有用 [已注销] 2019-09-23 00:14:43
表面客观实则暗贬,看不下去了
37 有用 焚琴客 2014-03-25 22:11:10
幼年抗父,少年抗师,青年做过劳工、教师、新闻人(文笔相当扎实),中年履任广州国民党部长。国共破裂后,进军长沙时被地主逮捕,险遭枪决。逃命后自立山头,拉拢地痞,与中央李立三遥相对峙,并挖来了朱德。从莫斯科来的王明、博古顺水推舟,建政瑞金,毛当选主席,后又失势(疑似遭到软禁)。李德反围剿失败后,朱毛建军功、夺遵义,与张闻天一并上位。抗战期间结识江青、走上神坛、延安整风、搞垮张国焘王明、推出毛思想。之后... 幼年抗父,少年抗师,青年做过劳工、教师、新闻人(文笔相当扎实),中年履任广州国民党部长。国共破裂后,进军长沙时被地主逮捕,险遭枪决。逃命后自立山头,拉拢地痞,与中央李立三遥相对峙,并挖来了朱德。从莫斯科来的王明、博古顺水推舟,建政瑞金,毛当选主席,后又失势(疑似遭到软禁)。李德反围剿失败后,朱毛建军功、夺遵义,与张闻天一并上位。抗战期间结识江青、走上神坛、延安整风、搞垮张国焘王明、推出毛思想。之后便是赢得内战,建都北京,然后,就没有然后了……另:翻译得有点硬,且语焉不详之处太多,隔靴搔痒,未能解馋,期待看到全本。 (展开)
15 有用 辽远 2019-07-23 17:50:25
毛泽东牛逼。天下唯庸人无咎无誉
12 有用 小乔 2017-09-28 23:37:04
看的很入迷。青年时代彷徨期的选择那一段,很有感染力。暮年时的描写,看不懂,但是感慨万千。
69 有用 阿尔达的星空 2020-04-05 06:13:16
很失望,不明白这种水平的书怎么成为经典。建国前的部分细节的缺失、逻辑不通,可以说是删节的问题。但是大量用“有一天”、“有一次”举例,让我怀疑作者作为一个学者的专业程度。对毛泽东所谓“虎性”和“猴性”的分析,怎么看都像是作者意淫出来的,把复杂问题简单化。建国后的部分稍好,但是专注于“斗争”,而对毛领导集体如何在危机四伏的国际环境里给新中国杀出一条血路,和对国际关系的权衡与谋略,叙述少得可怜,看不出毛... 很失望,不明白这种水平的书怎么成为经典。建国前的部分细节的缺失、逻辑不通,可以说是删节的问题。但是大量用“有一天”、“有一次”举例,让我怀疑作者作为一个学者的专业程度。对毛泽东所谓“虎性”和“猴性”的分析,怎么看都像是作者意淫出来的,把复杂问题简单化。建国后的部分稍好,但是专注于“斗争”,而对毛领导集体如何在危机四伏的国际环境里给新中国杀出一条血路,和对国际关系的权衡与谋略,叙述少得可怜,看不出毛有什么过人之处,还是读一读基辛格的《论中国》吧,水平比这本高得多。通过琐碎的八卦放大毛的错误,对他的成就却避而不谈,可以窥见作者对毛是什么态度,然而终究是蚍蜉撼树而已。好处就是,梳理了一下毛的一生,提供一些背景知识,以及强调了毛是一个鲜活的有缺点的人,也正因如此,才显示出他的了不起。 (展开)
0 有用 iChange 2023-02-07 21:33:46 甘肃
读的稀里糊涂的!
0 有用 Robinn17 2023-02-07 14:53:02 浙江
对每个中国人来说,毛主席是个很难忽略的伟人。但对他的情感也是非常复杂的,他军事指挥一流,文学素养一流,但是搞经济建设确实一塌糊涂。作为一个富农的儿子,很难想象他会相信亩产上万斤? 我有个高中化学老师说过,如果他的生命停留在1959年,就是一个完人了。可能出于对这片土地的热爱,再有就是对自己的超常自信,可能还有对权利的留恋,他想在自己有生之年,完成整个民族的再造,并快步进入共产主义。实际上共产主义不... 对每个中国人来说,毛主席是个很难忽略的伟人。但对他的情感也是非常复杂的,他军事指挥一流,文学素养一流,但是搞经济建设确实一塌糊涂。作为一个富农的儿子,很难想象他会相信亩产上万斤? 我有个高中化学老师说过,如果他的生命停留在1959年,就是一个完人了。可能出于对这片土地的热爱,再有就是对自己的超常自信,可能还有对权利的留恋,他想在自己有生之年,完成整个民族的再造,并快步进入共产主义。实际上共产主义不是一蹴而就的,经济基础才能决定上层建筑,让老百姓把日子过好一点,有何不可呢? (展开)
0 有用 嗜书の恺风 2023-02-05 23:53:56 广东
相当详细涵盖人生历程。第一次读完的人物传记。主因2023.1.5又梦见主席了
0 有用 黄药师 2023-02-05 13:55:48 浙江
很值得一读,张口就要向毛爷爷学习,你真的向他学习到什么了吗?毛爷爷值得学习的地方有几个精髓,你自己的看吧,哈哈哈
0 有用 Lucas 2023-02-05 13:18:39 云南
写的好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