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风中的纸屑》的原文摘录

  • 最能使人从一种爱恋或怀念中摆脱出来的东西就是轻蔑。当你无意中发现那个你所爱恋和怀念的人做了一件让你真正瞧不起的事情,那么好了,你在失望的同时也就解脱了,那些在记忆中翠绿诱人的往事突然褪色凋谢了。 (查看原文)
    七七玖 8赞 2013-01-15 11:58:31
    —— 引自第138页
  • 好的爱情是双方以自由为最高赠礼的洒脱,以及决不滥用这一份自由的珍惜。 真正富有人道精神的人,所拥有的不是那种浅薄的仁慈,也不是那种空洞的博爱,而是一种内在的精神上的丰富。因为丰富,所以能体验一切人间悲欢。也因为丰富,所以对情感的敏锐感应不会流于病态纤巧。他细腻而不柔弱,有力而不冷漠,这是一颗博大至深的心灵。 比成功更宝贵的东西,是追求本身。追求即是青春本身,是一个人心灵年轻的最好证明。谁追求不止,谁就青春长在。一个人的青春是在他不再追求的那一天结束的。 上帝存在于人的局限性之中。 (查看原文)
    Happybeibei 5赞 2015-08-20 20:56:58
    —— 引自章节:通篇
  • 1:生命本身的享受(爱情,友谊,欣赏大自然,艺术创造等)皆依赖于心灵的能力。而心灵的能力是与钱包的鼓瘪毫不相干的。 2:如何花钱比如何挣钱更能见出一个人的品位高下。 3:生活质量的要素:一,创造。二,享受。三,体验。 4:光阴似箭,然而只是对于忙人才如此。相反,倘若并不觉得有非做不可的事情,心静如止水,光阴也就停住了。永恒是一种从容的心境。 5:性格无所谓好坏,好坏仅在于人对自己性格的使用,在使用中便有了人的自由。 6:人活在世上,第一重要的还是做人,懂得自爱自尊,是自己有一颗坦荡又充实的灵魂,足以承受住命运的打击,也配得上命运的赐予。 7:浮生若梦,何妨就当它是云,从容地观它千变。 8:大损失在人生中的教化作用:使人对小损失不再计较。 孤独中有大快乐,沟通中也有大快乐,两者都属于灵魂。 爱可以慰藉孤独,却不能也不该消除孤独。如果爱妄图消除孤独,就会失去分寸,走向反面。分寸感是成熟的爱的标志,它懂得遵守人与人之间必要的距离,这个距离意味着对于对方作为独立人格的尊重,包括尊重对方独立的权利。 当一个孤独寻找另一个孤独时,便有了爱的欲望。 幸福是一种苟且,不愿意苟且不可能幸福。 同情伤害痛苦者的自尊。 一个经历过巨大灾难的人就好像一座经历过地震的城市,虽然在废墟上可以建立新的房屋和生活,但内心有一些东西已经永远地堕落了。 我们不可能持之以恒地为一个预知的灾难结局悲伤。悲伤如同别的情绪一样,也会疲劳,也需要休息。 许多时候,人需要遗忘。有时候人还需要装作已经遗忘——我当然是指在自己面前,而不只是在别人面前。 所谓超脱,不过是寻找一种精神上的支持,从而较能够容忍,并非不需要忍了。 忍是一种自救,即使自救不了,至少也是一种自尊。以从容平静的态度忍受人生最悲惨的厄运,这是做人处事的基本功夫。 你要使自己的理性适合整体,适合一切的源,而不是适合部分,不... (查看原文)
    rexhrg 3赞 2013-02-21 13:27:20
    —— 引自第1页
  • 强者的无情是统治欲,弱者的无情是复仇欲。 (查看原文)
    七七玖 1回复 2赞 2013-01-09 07:35:47
    —— 引自第10页
  • 一颗平庸的灵魂,并无值得别人理解的内涵,因而也不会感受到真正的孤独。孤独是一颗值得理解的心灵寻求理解而不可得,它是悲剧性的。无聊是一颗空虚的心灵寻求消遣而不可得,它是喜剧性的。寂寞是寻求普通的人间温暖而不可得,它是中性的。然而,人们往往将它们混淆,甚至以无聊冒充孤独。。。 (查看原文)
    七七玖 2赞 2013-01-09 07:35:47
    —— 引自第14页
  • 世上有味之事,包括诗,酒,哲学,爱情,往往无用。吟无用之诗,醉无用之酒,读无用之书,钟无用之情,终于成一无用之人,却因此活得有滋有味。 (查看原文)
    北纬 1赞 2018-11-23 12:20:30
    —— 引自第4页
  • 一个人对待异性的态度最能表明他的精神品级,他在从兽向人上升的阶梯上处在怎样的高度。 (查看原文)
    七七玖 1赞 2013-01-09 07:42:42
    —— 引自第34页
  • 洗脑子和砍脑袋——除此之外,强权还能有什么别的法子消灭异端呢? (查看原文)
    北纬 1赞 2018-11-23 12:21:11
    —— 引自第187页
  • 就命运是一种神秘的外在力量而言,人不能支配命运,只能支配自己对命运的态度。一个人愈是能够支配自己对于命运的态度,命运对于他的支配力量就愈小。 "愿意的人,命运领着走。不愿意的人,命运拖着走。"太简单一些了吧?活生生的人总是被领着也被拖着,抗争着但终于不得不屈服。 大损失在人生中的教化作用:使人对小损失不再计较。 昔日的同学走出校门,各奔东西,若干年后重逢,便会发现彼此在做着很不同的事,在名利场上的沉浮也相差悬殊。可是,只要仔细一想,你会进一步发现,各人所走的道路大抵有线索可寻,符合各自的人格类型和性格逻辑,说得上各得其所。 上帝借种种偶然性之手分配人们的命运,除开特殊的天灾人祸之外,它的分配基本上是公平的。 (查看原文)
    [已注销] 2011-04-30 19:47:52
    —— 引自第4页
  • 【享受生命本身】 1:生命本身的享受(爱情,友谊,欣赏大自然,艺术创造等)皆依赖于心灵的能力。而心灵的能力是与钱包的鼓瘪毫不相干的。 2:如何花钱比如何挣钱更能见出一个人的品位高下。 3:生活质量的要素:一,创造。二,享受。三,体验。 4:光阴似箭,然而只是对于忙人才如此。相反,倘若并不觉得有非做不可的事情,心静如止水,光阴也就停住了。永恒是一种从容的心境。 5:性格无所谓好坏,好坏仅在于人对自己性格的使用,在使用中便有了人的自由。 6:人活在世上,第一重要的还是做人,懂得自爱自尊,是自己有一颗坦荡又充实的灵魂,足以承受住命运的打击,也配得上命运的赐予。 7:浮生若梦,何妨就当它是云,从容地观它千变。 8:大损失在人生中的教化作用:使人对小损失不再计较。 孤独中有大快乐,沟通中也有大快乐,两者都属于灵魂。 爱可以慰藉孤独,却不能也不该消除孤独。如果爱妄图消除孤独,就会失去分寸,走向反面。分寸感是成熟的爱的标志,它懂得遵守人与人之间必要的距离,这个距离意味着对于对方作为独立人格的尊重,包括尊重对方独立的权利。 当一个孤独寻找另一个孤独时,便有了爱的欲望。 幸福是一种苟且,不愿意苟且不可能幸福。 同情伤害痛苦者的自尊。 一个经历过巨大灾难的人就好像一座经历过地震的城市,虽然在废墟上可以建立新的房屋和生活,但内心有一些东西已经永远地堕落了。 我们不可能持之以恒地为一个预知的灾难结局悲伤。悲伤如同别的情绪一样,也会疲劳,也需要休息。 许多时候,人需要遗忘。有时候人还需要装作已经遗忘——我当然是指在自己面前,而不只是在别人面前。 所谓超脱,不过是寻找一种精神上的支持,从而较能够容忍,并非不需要忍了。 忍是一种自救,即使自救不了,至少也是一种自尊。以从容平静的态度忍受人生最悲惨的厄运,这是做人处事的基本功夫。 你要使自己的理性适合整体,适合一切的源,... (查看原文)
    rexhrg 2011-06-03 17:52:10
    —— 引自第1页
  • 虔诚是对待信仰的一种认真的态度,而不是信仰本身。一个本无真正信仰的人做出虔诚的姿态,必是伪善的。歌德曾在相似的意义上指出:“虔诚是通过灵魂的最纯洁的宁静达到最高修养的手段,凡是把虔诚当做目的和目标来标榜的人,大多是伪善的。” (查看原文)
    J 小辣椒 2012-01-03 21:30:06
    —— 引自章节:不记得了
  • 我相信苏格拉底的一句话:“美德即智慧。”一个人如果经常想一些世界和人生的大问题,对于人世的利益就一定会比较超脱,不太可能去做那些伤天害理的事情。说到底,道德几坏是一种蒙昧。当然,这与文化水平不是一回事,有些识字多的人也很蒙昧。 (查看原文)
    J 小辣椒 2012-01-03 21:33:02
    —— 引自章节:不记得了
  • 有一定的意义上,人是教育的产物,因为所受教育的不同,人生的面貌也会不同。当然,这里说的教育是广义的,不限于学校教育。衡量一种教育的优劣,不但要用社会的尺度,看它能否为社会培养有用的人才,更要用人生的尺度,看它是拓展了还是缩减了受教育者的人生可能性。 做父母做得怎样,最能表明一个人的人格、素质和教养。 被自己的孩子视为亲密的朋友,这是为人父母者所能获得的最大的成功。 (查看原文)
    J 小辣椒 2012-01-03 21:42:49
    —— 引自章节:不记得了
  • 为何写作?为了安于自己的笨拙和孤独。为了有理由整天坐在家里,不必出门。为了吸烟时有一种合法的感觉。为了可以不遵守任何作息规则同时又生活得有规律。写作是我的吸毒和慢性自杀,同时又是我的体操和养身之道。 创造的快乐在于创造本身。 (查看原文)
    J 小辣椒 2012-01-03 21:51:35
    —— 引自章节:不记得了
  • 浮生如梦,何妨就当它是梦,尽兴的梦它一场? (查看原文)
    玉翱 1回复 2012-09-08 21:01:44
    —— 引自第7页
  • 世上有味之事,包括诗、酒、哲学、爱情,往往无用。吟无用之诗,读无用之书,终无用之情,终于成一无用之人,却因此活的有滋有味。 (查看原文)
    七七玖 2013-01-08 00:30:33
    —— 引自第3页
  • 倘若并不觉得有非做不可的事情,心静如止水,光阴也就停住了。永恒是一种从容的心境。 (查看原文)
    七七玖 2013-01-08 00:33:06
    —— 引自第3页
  • 爱是一种精神素质,而挫折则是这种素质的试金石。 (查看原文)
    七七玖 2013-01-09 07:35:47
    —— 引自第32页
  • 断肠人原是销魂客。 (查看原文)
    七七玖 2013-01-09 07:37:08
    —— 引自第33页
  • 能被失败阻止的追求是一种软弱的追求,它暴露了力量的有限。能被成功阻止的追求是一种浅薄的追求,它证明了目标的有限。 (查看原文)
    七七玖 2013-01-11 22:41:47
    —— 引自第51页
<前页 1 2 3 后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