创业的国度 短评

热门 最新
  • 32 peterq 2010-09-29 15:04:17

    以色列高科技创业就像中国人开饭馆一样深入人心。

  • 28 伊卡洛斯 2011-06-17 22:11:01

    以色列充满着奇迹,他们能去追求比生命更宝贵的东西,他们敢于破坏一切,敢于在动荡的环境中挑战,也许只有在他们身上才能看到真正的自由。他们真正的懂得: 所有生物都有消亡的一天,人也不例外。生命就是从生到死的一个过程。一般说来,人的这个过程大约有两三万天。生命的意义和价值就是要活好这有限的天数,快乐祥和,富足充实,无怨无悔。不要追问生命的结果,生命的过程就是结果。读懂了生命,就不会惧怕死亡。生命,很简单。

  • 18 坚定躺平的锡兵 2015-08-09 08:39:15

    以色列的发展环境基本是不可复制的,巨大的生存压力、扁平的社会结构、深厚的集体认同和个人的成功欲望催生了勇于尝试、勇于失败、奖励创新、奖励成功的社会。

  • 11 一默 2014-03-08 17:34:19

    #恒阅# 以色列的创新之道:无权威的世界、军事部门的作用(包括技术迁移和服役过程中结成的精英交际网)、良好的教育、开放的体制(移民政策和海外旅行及投资)、风险投资体系、诚信经营的声誉、任务导向的思维方式、将困境化为优势的反资源诅咒思路。发人深省。

  • 2 Caicono 2012-02-17 23:45:46

    四面是敌的弹丸之地,造就了以色列人从小的军事化缜密思维和喜好外出游走摆脱压抑的传统,35岁前的以色列人平均游历13个国家,他们推崇:走久一点,停远一点,看透一点。并且,国家中每一个人,上至总理下至庶民都有绰号,极扁平化管理,平等的民主,以及讨论时对事不对人的针锋尖锐“刻薄”,都与最具创新精神的美国人相比,有过之而无不及。能造就众多的创新性初创企业,除开文化、社会原因,还有机制和资本要素,尤其是后者,以色列政府主导的风投基金Yozma 91年就成立,大获成功。就像埃尔维斯之前,无所谓摇滚,Yozma之前,无所谓风险投资。指出本书一些缺陷,有些数据偏向性明显,比如纳斯达克上市的非美国公司,以色列排名第一,中国一家没有,它完全忽视了百度等在开曼群岛注册的中国红筹公司,仅凭这一点,我对其很多数据表怀

  • 2 [已注销] 2016-05-19 11:53:26

    好讨厌中信 > <

  • 2 Lonely Highway 2016-03-20 20:10:26

    以色列整个国家就是一个创业公司

  • 3 骑羊的兔哥 2015-09-10 10:35:16

    对于这个只有700w人口和我所居的中部2线城市同样人口、面积也只大一倍却四周被虎视眈眈的阿拉伯国家包围(这可真的是货真价实的xx主义亡我之心不死哇)的贫瘠沙漠中的国家,你不得不肃然起敬。 长久以来,从《新闻联播》中报道的中东巴以冲突问题给人的印象是以色列是个好斗的、流血不断、让人厌烦的国度。看过书后,才知道人家的优秀。 创新绝对主要还是因为文化因素的关系,和国家财力、政策关系不是很大。“生于忧患”“灵活适应”可能是这个国度走在创新前沿的最大动力。对比之下,中国更应该学习和体会别人的那种文化,可问题是我们更像阿拉伯文化:青睐房地产、等级观念强、保守的文化........ 好书能引起人思考,这是本好书!

  • 1 2014-01-10 22:04:28

    : F138.24/3137

  • 1 杉九九 2012-03-30 07:46:21

    以色列有这么好吗,可能没有吧,去这么小这么乱这么危险的一个地方,只为那里有创业有创新,会后悔吧

  • 1 HD 2016-04-17 12:39:03

    前几天在以色列和其首席科学家聊天,他说以色列政府的创新基金只会支持风险最高的项目,其他的让风险投资机构投资就好了。他们不在乎投资回报,期待越来越多的优秀公司在以色列诞生。

  • 2 阅微草堂 2013-10-13 23:51:42

    让我想起建国时期的红旗渠,大寨,改革开放的大邱庄,国内这样的报告文学也很多啊

  • 2 星河~努力煮粥 2013-04-07 13:27:23

    以色列的创新史。危机感,立国原则,人才为王,梦想至上,军民兼利,重视个人特质,鼓励各种融合。

  • 0 Daneestone 2012-05-01 00:34:04

    出乎意料的是,改革的脚步被六日战争阻止了。1967年6月6日,在短短一周的时间里,以色列获得了约旦河西岸、加沙地带、西奈半岛和戈兰高地,总计起来,这些地区的领土面积相当于当时以色列的3倍还要多。以色列政府突然又开始忙于新的大规模基础设施项目 ... 新领土带来的大规模的基础设施建设,实际上抑制了以色列本土私营经济的发展,让以色列的腾飞有所延后;如果一个以色列男人想要与某个女人约会,他当晚就会叫她出来;如果一个以色列企业家在生意上有个想法,他本周就会付诸实施。一个人在冒险之前应该先积累经验的道理根本不存在,虽然这在生意场上或许真有些用处。过多的时间和经验只能教给你察觉现存或即将发生的问题,不会教会你创新和改革的能力。

  • 0 理性批判 2013-02-07 19:08:08

    one great case study. 2013年2月7日读完。

  • 1 刘贰 2016-05-09 15:42:05

    以色列,弹丸之地,危机四伏。什么造就了以色列的创业精神?因为以色列的建国,就是一次漂亮的绝地反击的创业;建国后的战争压力、每个年轻人能在服役期间直面战争的个人经历,容不得任何矫情,无论是民族的还是个人的。说干就干!回头想想,当我们的年轻人还在大学校园里坐着畅想创业梦、跟拖延症大战的时候,以色列的年轻人已经从站场上下来,以一种全世界罕见的成熟、战火阅历进入校园,而前路等待他们的则是全民皆兵、全民皆商。这样的民族这样的国,创业又何难。

  • 1 2012-12-11 22:50:31

    标准的精英主义,文武双全,真是个不折不扣的创业国度。这种精英文化对创业的帮助太大了,再加上兵役制度锻炼的执行力,非常强大

  • 1 化凡 2013-01-31 10:55:26

    简直就是以色列的宣传手册,缺乏学术理性和深度分析。前半部分写得还比较生动,鲜明地描述了犹太人为何如此具有进取和创新精神:生存威胁导致群族团结,重视教育,实用主义。同时,军事体制塑造了以色列人果断、担当,独立思考,独立解决问题的作风。部队友谊也部分地消除了人与人之间的等级和隔阂,成为关系网络的重要组成部分。文化中的包容性更是鼓励创新。在积极行动的同时,重视思辨,在体力战斗之外,“述职”成为另一场脑力战斗。

<< 首页 < 前页 后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