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
[英] 托马斯·哈代
出版社: 译林出版社
原作名: Tess of the d'Urbervilles
译者: 孙法理
出版年: 2010-9
页数: 399
定价: 28.00元
丛书: 经典译林
ISBN: 9787544714426
出版社: 译林出版社
原作名: Tess of the d'Urbervilles
译者: 孙法理
出版年: 2010-9
页数: 399
定价: 28.00元
丛书: 经典译林
ISBN: 9787544714426
内容简介 · · · · · ·
这是作者最优秀的作品。纯朴美丽的农村姑娘苔丝曾遭富人奸污。新婚之夜她向新郎讲述自己的不幸遭遇,但新郎不能谅解弃她而去。为生计所迫,苔丝只好与富人同居。后新郎回心转意愿与苔丝言归于好。绝望中的苔丝认为富人毁了她一生幸福,便杀了他,自己也被处死刑。作品深刻反映了当时社会现实,揭露了正是虚伪的资产阶级道德造成了苔丝的不幸。
苔丝的创作者
· · · · · ·
作者简介 · · · · · ·
托马斯·哈代(Thomas Hardy,1840-1928),英国作家。生于农村没落贵族家庭。1861年去伦敦学建筑工程,并从事文学、哲学和神学的研究。当过几年建筑师,后致力于文学创作。他的小说多以农村生活为背景,对资本主义社会的文明和道德作了深刻的揭露和批判,但带有悲观情绪和宿命论色彩。晚年转向诗歌创作。代表作为两部长篇小说:《苔丝》和《无名的裘德》。
目录 · · · · · ·
第一阶段 处女第二阶段 失贞之后第三阶段 新生第四阶段 后果第五阶段 惩罚第六阶段 回头浪子第七阶段 大团圆
第一阶段 处女第二阶段 失贞之后第三阶段 新生第四阶段 后果第五阶段 惩罚第六阶段 回头浪子第七阶段 大团圆
· · · · · · (收起)
· · · · · · (收起)
原文摘录 · · · · · · ( 全部 )
-
她也许看清了是什么使她完全抬不起头来——是她心里以为人世间老在关心她的境遇——这种想法完全是建立在幻觉之上的。除了她自己而外,没有人关心她的存在、遭遇、感情以及复杂的感觉。对苔丝身边所有的人来说,他们只是偶尔想起她来。即使是她的朋友,他们也只不过经常想到她而已。如果她不分日夜地离群索后,折磨自己,对他们来说也不过如此——“唉,她这是自寻烦恼。”如果她努力快乐起来,打消一切忧虑,从阳光、鲜花和婴儿中获取快乐,他们就又会这样来看待她了——“唉,她真能够忍耐。”而且,如果她独自一人住在一个荒岛上,她会为自己发生的字情折磨自己吗?不大可能。如果她刚刚被上帝创造出来,一出世就发现自己是一个没有配偶而生了孩子的母亲,除了知道自己是一个还没有名字的婴儿的母亲而外,对其它的事一无所知,难道她还会对自己的境遇感到绝望吗?不会,她只会泰然处之,而且还要从中找到乐趣。她的大部分痛苦,都是因为她的世俗谬见引起的,并不是因为她的固有感觉引起的。 (查看原文) —— 引自第112页 -
生活的重要性并不在于从外表看来他们的经历是否丰富,而在于从内心体验的角度看他们的感受是否深刻。生活对于一个敏感的农夫就要比对于一个感觉迟钝的国王来的宽阔、充实和激动人心。 (查看原文) —— 引自第234页
> 全部原文摘录
丛书信息
· · · · · ·
经典译林(共281册),
这套丛书还有
《巴黎圣母院》《格列佛游记》《金银岛》《大卫·科波菲尔》《老人与海》
等
。
喜欢读"苔丝"的人也喜欢的电子书 · · · · · ·
支持 Web、iPhone、iPad、Android 阅读器
喜欢读"苔丝"的人也喜欢 · · · · · ·
苔丝的书评 · · · · · · ( 全部 685 条 )


因爱毁灭——《德伯家的苔丝》读后感
苔丝在五月节舞会上系着的红色发带,还在美丽的布莱克摩尔谷熠熠闪光。这个羞涩灵巧的少女,却早已沉入黑暗宁静的命运之海。 可怜的苔丝,为爱而生存,因爱而毁灭。 苔丝的一切都是静静的。五月节的舞会上她静静地看着自己钟情的男子挑选了另外的姑娘...
(展开)

杀死一个女人,总共分几步?
这篇书评可能有关键情节透露
《漫长的告别》里面说,每一次告别,都是死去一点点。这或许是在说,死亡有时候和衰老一样,不是一个一瞬间完成的动作,而是一个过程,是一点点,一步步达到的。 《德伯家的苔丝》讲述的就是一个这样的故事,苔丝一步步地被杀死,她死时也不过才二十岁的年纪,是我们认为的一个... (展开)论坛 · · · · · ·
如果苔丝的母亲聪明一些,告诉安琪儿女儿去做情妇... | 来自oop | 3 回应 | 2025-03-02 09:35:20 |
谁tmd编的恶臭目录 | 来自ASK | 2025-03-02 09:34:49 | |
无望 | 来自雪山上的彩虹 | 2 回应 | 2024-10-08 22:36:46 |
亚雷后面娶了苔丝,还是让她当情妇? | 来自。 | 2024-06-22 03:54:36 | |
家人们谁懂啊碰到圣母了 | 来自我的璀璨人生 | 2024-03-10 23:29:19 |
> 浏览更多话题
这本书的其他版本 · · · · · · ( 全部118 )
-
Wordsworth Editions (1992)8.6分 616人读过
-
人民文学出版社 (1984)7.9分 19809人读过
-
译林出版社 (1994)7.8分 8671人读过
-
上海译文出版社 (2006)8.2分 4744人读过
在哪儿借这本书 · · · · · ·
以下书单推荐 · · · · · · ( 全部 )
- 闲着没事读读书(四) (鹿小羽)
- 豆瓣高分读书榜 (smile)
- 经典译林 (译林出版社)
- 经典译林(译林出版社) (Anatole)
- 文艺是一场病 (魔鬼的情诗)
谁读这本书? · · · · · ·
二手市场
· · · · · ·
订阅关于苔丝的评论:
feed: rss 2.0
19 有用 Poseidon 2019-04-20 09:54:08
人们总喜欢把所有非内生的因素都归结于宿命,而忽视掉社会,文化与宗教等在悲剧发展中起的决定性作用。从某种程度上看,这比莎士比亚时期的tragic flaw setting更令人难以接受。但反过来说,这种悲观的宿命论本身又源于几代人挣扎与反抗的失败。在现实的牢笼里,连希望都是被血染红的颜色。 世界有罪于我,而我却谴责命运。 抛开主旨不谈,《苔丝》的文笔真是无与伦比。“你像是被阳光烘暖的起伏的海浪”... 人们总喜欢把所有非内生的因素都归结于宿命,而忽视掉社会,文化与宗教等在悲剧发展中起的决定性作用。从某种程度上看,这比莎士比亚时期的tragic flaw setting更令人难以接受。但反过来说,这种悲观的宿命论本身又源于几代人挣扎与反抗的失败。在现实的牢笼里,连希望都是被血染红的颜色。 世界有罪于我,而我却谴责命运。 抛开主旨不谈,《苔丝》的文笔真是无与伦比。“你像是被阳光烘暖的起伏的海浪”。这样浪漫的句子,我大概一辈子都写不出来吧。 (展开)
14 有用 熹 2014-11-05 09:25:24
很多事就这么操蛋,是天使安琪儿和魔鬼阿力克一起把苔丝送上了祭台,哈代的小说里有很多让人脊背发凉的设定和超自然的预言象征
4 有用 Do 2018-09-04 14:50:07
2018.09.04于清水河。真好看,真难受。爱的时候让人恨不得是其中一方,享受那些甜蜜;分的时候也恨不得是其中一方,替他解决这些问题。心理描写非常使人入戏,跟着度过了一段非常悲惨/圣洁/的经历。
6 有用 戴洛奇 2021-03-03 16:47:53
结局那个叫个屁的大团圆 总是有人喜欢写女人的悲剧的故事 通常在这种故事里总有个懦弱无能的男人 一个纯洁又愚蠢的女人 一个懦弱又肮脏的男人 看完让人生气 里面就那些挤奶场的女工好点
23 有用 毒舌女王的哲学 2020-03-14 17:51:29
说实话看不下去。在性开放的当下看那些旧时代的女人因失贞而一生悲哀,仿佛一个笑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