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
[英] 安东尼·伯克莱
出版社: 吉林出版集团
原作名: Trial and Error
译者: 王长江
出版年: 2010-10
页数: 428
定价: 32.00元
装帧: 平装
丛书: 古典推理文库
ISBN: 9787546338545
出版社: 吉林出版集团
原作名: Trial and Error
译者: 王长江
出版年: 2010-10
页数: 428
定价: 32.00元
装帧: 平装
丛书: 古典推理文库
ISBN: 9787546338545
这本书的其他版本 · · · · · · ( 全部3 )
在哪儿借这本书 · · · · · ·
以下书单推荐 · · · · · · ( 全部 )
- 我策划及参与策划的书 (张晓辉)
- 世界推理小说大观·西方部份 (RMR)
- 古典推理文库 (RMR)
- “路标的”海外本格推理名作榜单 (天蝎小猪)
- 有源好书『偏门书籍杂烩』 (马克爱马克)
谁读这本书? · · · · · ·
二手市场
· · · · · ·
订阅关于裁判有误的评论:
feed: rss 2.0
0 有用 钟山暮紫 2011-02-20 02:05:58
五颗星是因为有点被结局煽情到,其实可能并没有那么好——向喜欢法庭推理的读者推荐,就不推荐给那些本格谜了。
3 有用 倒理 2018-12-02 22:46:56
惊喜之作!当案件的经过直接呈现在眼前,读者将站在推理小说中的反面角色——“凶手”立场来证明自己才是真的犯人。模式新奇,文笔幽默,有反转有余味,还要啥自行车!
1 有用 林明冬 2021-12-11 20:41:46
感觉前期可以稍微缩短一点( 文风幽默,情节也很有趣,读起来有种一本正经在搞沙雕的感觉,有些段落直接笑了出来。 不得不感叹一句那个年代大师们的强悍,可以构思出这样的剧情设计。 法庭部分写得很精彩,最后的逆转也是加分。 死刑前的那段时间看得我都紧张起来了,不过最惨的还是那个绞刑吏hhh 摘抄最喜欢的一段(非泄底)↓ “唉,真是该死,”陶德杭特先生吼道,“我开枪打死了那个女人!我把这事从头到尾全部细说... 感觉前期可以稍微缩短一点( 文风幽默,情节也很有趣,读起来有种一本正经在搞沙雕的感觉,有些段落直接笑了出来。 不得不感叹一句那个年代大师们的强悍,可以构思出这样的剧情设计。 法庭部分写得很精彩,最后的逆转也是加分。 死刑前的那段时间看得我都紧张起来了,不过最惨的还是那个绞刑吏hhh 摘抄最喜欢的一段(非泄底)↓ “唉,真是该死,”陶德杭特先生吼道,“我开枪打死了那个女人!我把这事从头到尾全部细说了一遍,而你在五天之内,居然还无法证明这一点,你到底算是哪门子的侦探啊?” (展开)
0 有用 边城不浪 2014-01-12 20:55:09
切入点绝佳,故事非常有趣。一点儿也不觉得这种古典英式的风格啰嗦,倒是现在许多小说看似快节奏其实言之无物更像灌水
2 有用 Fuge Cantabile 2024-05-15 22:47:43 安徽
很强,故事解谜等等方面都是不属于1937这个黄金年代的杰作,相当浓厚的狄更斯味道,讽刺英国法庭戏联想到《荒凉山庄》,结局又联想到《德鲁德疑案》。 灌水并不多,不要因为前半本节奏慢就给作品披上“灌水”的评价,无论是第一次谋杀未遂还是与死者生前的社交描写,亦或是人物关系的勾连铺陈都是必不可少的,只有这样细致的文笔才能让读者读到后面时发出“多么稀罕!每个人物在任何时间点的所思所想都一目了然。”、“那是自... 很强,故事解谜等等方面都是不属于1937这个黄金年代的杰作,相当浓厚的狄更斯味道,讽刺英国法庭戏联想到《荒凉山庄》,结局又联想到《德鲁德疑案》。 灌水并不多,不要因为前半本节奏慢就给作品披上“灌水”的评价,无论是第一次谋杀未遂还是与死者生前的社交描写,亦或是人物关系的勾连铺陈都是必不可少的,只有这样细致的文笔才能让读者读到后面时发出“多么稀罕!每个人物在任何时间点的所思所想都一目了然。”、“那是自然!”、“那还用说!”的感叹。 翻译没有大问题,不建议当成法庭推理来看,线索是绝对公平的,有心的读者完全可以推出凶手。 (展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