臺灣版序
這部《會友集》是香港明報出版社在二○○八年刊行的。兩年以來,臺灣的朋友們常向我抱怨,說他們在書店中遍覓不獲。幾個月前,陳宏正先生在電話中提議,希望我在臺灣印行一個增訂版,因為他發現了好幾篇失收的序,他的熱忱使我很受感動。但由於此書出版不久,我有點躊躇是否應該立即這樣做。又過了些時候,我忽然收到劉振強先生來信,慨然願意承擔刊行增訂版的任務,而且所陳述的理由和陳先生如出一口。我的當下直覺告訴我:這兩位老朋友一定交換過關於《會友集》的意見。好友關懷如此,我不能不認真地考慮他們的提議了。
《會友集》最初集結問世是出於明報出版社總編輯潘耀明先生的雅意,但出版以後,潘先生已離開出版社的崗位,專任《明報月刊》的編務了。這次為了印行臺灣版,我還是通過潘先生的幫助才取得明報出版社的同意,讓我在這裏表示最誠摯的謝意。
《會友集》原收序文三十八篇,這次增加了十三篇,相當於原版的三分之一;其中有幾篇較長的新作是我特別用心寫成的。增訂版所收序文仍非全豹,有些舊序一時尋不着,還有剛剛寫成的未刊稿現在還不便收入。不過比較而言,增訂版比初版畢竟完備多了。我很高興能有機會把這本書獻給臺灣的讀者。
臺灣版序
自 序
· · · · · ·
(
更多)
臺灣版序
這部《會友集》是香港明報出版社在二○○八年刊行的。兩年以來,臺灣的朋友們常向我抱怨,說他們在書店中遍覓不獲。幾個月前,陳宏正先生在電話中提議,希望我在臺灣印行一個增訂版,因為他發現了好幾篇失收的序,他的熱忱使我很受感動。但由於此書出版不久,我有點躊躇是否應該立即這樣做。又過了些時候,我忽然收到劉振強先生來信,慨然願意承擔刊行增訂版的任務,而且所陳述的理由和陳先生如出一口。我的當下直覺告訴我:這兩位老朋友一定交換過關於《會友集》的意見。好友關懷如此,我不能不認真地考慮他們的提議了。
《會友集》最初集結問世是出於明報出版社總編輯潘耀明先生的雅意,但出版以後,潘先生已離開出版社的崗位,專任《明報月刊》的編務了。這次為了印行臺灣版,我還是通過潘先生的幫助才取得明報出版社的同意,讓我在這裏表示最誠摯的謝意。
《會友集》原收序文三十八篇,這次增加了十三篇,相當於原版的三分之一;其中有幾篇較長的新作是我特別用心寫成的。增訂版所收序文仍非全豹,有些舊序一時尋不着,還有剛剛寫成的未刊稿現在還不便收入。不過比較而言,增訂版比初版畢竟完備多了。我很高興能有機會把這本書獻給臺灣的讀者。
臺灣版序
自 序
金春峰《周官之成書及其反映的文化與時代新考》序
黃仁宇《資本主義與廿一世紀》序
──資本主義的新啟示
唐翼明《魏晉清談》序
費正清《費正清論中國:中國新史》序
劉笑敢《兩極化與分寸感:近代中國精英****的病態心理分析》序
田浩《朱熹的思維世界》序
柳存仁《和風堂新文集》序
──明清小說與民間文化
張朋園《郭廷以 費正清 韋慕庭:臺灣與美國學術交流個案初探》序
《論學談詩二十年:胡適楊聯陞往來書札》序
金春峰《朱熹哲學思想》序
《朱子文集》序
──談宋代政治文化的三個階段
《中國文化的檢討與前瞻:新亞書院五十周年金禧紀念學術論文集》序
──新亞精神與中國文化
《俗文學叢刊》序
黃俊傑《東亞儒學史的新視野》序
倪德衛《章學誠的生平與思想》中譯本序
──通古今之變,成一家之言
何俊《南宋儒學建構》序
李建民《生命史學:從醫療看中國歷史》序
劉笑敢《老子古今:五種對勘與析評引論》序
李建軍《學術與政治──胡適的心路歷程》序
田浩《朱熹的思維世界》增訂本新序
陳方正《繼承與叛逆:現代科學為何出現於西方》序
──環繞着「李約瑟問題」的反思
《天祿論叢──北美華人東亞圖書館員文集》序
張充和《張充和詩書畫選》序
──從「遊於藝」到「心道合一」
· · · · · · (
收起)
6 有用 豆友46369297 2012-01-24 21:08:52
此書為英時先生贈
0 有用 五蠹子 2020-07-07 19:43:00
2014年读讫。
0 有用 薛定谔的概率云 2020-12-18 19:03:36
上册还是很好的,比下册强。除去本书自序极佳之外,于情,胡、杨信札那篇序文最好;于理,《朱子文集》序最佳。问题在于,学术著作序文中,本可不出现的“政治”意味太浓。余氏总是说,自己这一序文,以为读者阅读本书之一助,又偶尔存在固执的偏见与硬塞进去的政治映射,此“一助”怕是要有所减弱……
0 有用 ruarua 2018-11-26 23:24:55
真希望能有机会把先生写序的著作都看一遍
0 有用 小土豆 2019-07-17 21:21:41
前言中探文集讨序的流演历史,让我很受启发。有机会的话,能找余先生写序的那些书就好了,很想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