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朝梦忆 短评

热门 最新
  • 58 狸猫 2011-03-09 14:10:23

    不懂史学,但还是读得挺入味。对外行来说,我关心的不是史料是否真实详细,也不是分析是否缜密入理,而是通过张岱的故事,来描绘芸芸众生们在那个时代的冷暖。我有时候也有同样的疑问,为什么很多在后人看起来很糟糕的年代,经历过这年代的人甚至还会用一生去玩味呢?

  • 20 🍑 2013-01-07 12:21:33

    没必要翻译成中文

  • 14 malingcat 2010-11-26 16:32:31

    有些错误匪夷所思。

  • 20 毛秃秃和胖咕咕 2014-01-09 19:57:18

    文字非常浅显优美,所以非常适合高中生以及非文科生阅读,但是如果你不是上面那两类人,就别浪费自己时间了。。。。

  • 13 Sternhaufen 2013-08-15 19:23:25

    作为一个外国人能将晚明的士大夫心态读到这种程度已实属不易。“他在树下任风吹拂,红尘羁绊尽脱,与明月相伴相偎。”史景迁的叙述方式正是我所喜爱的,引人遐思。

  • 10 小岩井 2017-09-28 17:03:14

    读完也恍如一梦。风流本就是个梦。有人说丝不如竹,竹不如肉,唱得远比说得好听。张岱这辈子也是好福分,好的坏的都感受了,欣赏得了美,也承受住了悲,已识乾坤大,犹怜草木青。译者的用词太古涩了,好多词汇根本就是生造,影响阅读体验。

  • 9 🫀Psyche 2015-03-14 23:41:42

    结尾入骨!整本书看下来才知作者居心良苦。别的不说,起码让人理解了为什么《陶庵梦忆》是《陶庵梦忆》。一本浮光掠影式的抒情散文竟然是一个人暮年所依仗活下去的滋滋甜味,也许只有在写过以后,那些走马灯式的幻境才能歇息,好使人全身心地进入写史之境界。前半本依托《陶》所写,后半本多定睛在《张岱诗文集》与《石匮集》上,能深入分析体认张岱的思维发展和变化,对其治史之动机有很清晰的表达,能见史境迁之功力!好书!

  • 9 Peter Cat 2012-09-06 16:44:29

    “所以,史景迁果然如传言所说,虽然名气很大,却更像一个通俗史学读物的撰写者。”

  • 6 半隐 2014-04-24 12:31:35

    前半本。出版这么久,一直没引起兴趣,最后被梁文道哄来读了…确实会忽悠人………为英语世界的读者多加一星。

  • 6 Adieudusk 2015-10-14 08:37:08

    这次国内行,虽然处处繁华依旧,但是人心惶惶,颇见衰象。读史景迁张岱传,感触良深。史家筋骨,文学家笔墨,书写得好看。

  • 9 熊阿姨 2013-09-18 23:49:19

    我的古文水平跟英文世界的人没啥差别,所以读完觉得很有收获,激发了读张岱的渴求。

  • 4 万水千山皮皮虾 2016-02-29 17:13:55

    读起来有点隔,语言经过二次转译,与张岱原来的文字相比差距更大。但史景迁真是一个一流的叙述者,每一章的结尾都巧妙想象,让人恍倘于浮华梦境中感动不已,简直是优秀的通俗读物,而非历史著述。叙述视角和“距离”都与《王氏之死》及《康熙》略有不同。但这一系列的写作都意图通过对细节的描摹与人物心境的再现来还原历史,其心可嘉,但感觉路数并不一定对,至少这样的写作对于历史学科的建设有多少益处?更重要的,或者说更经典的传统在此处被忽略了。至少对张岱这一人物的处理,既不如文学领域的研读,也不如方以智晚节考之类偏于经学的考量。虽然我们不得不承认并感佩史景迁此作对西方更多人介绍中国的努力和成就。

  • 3 坚定躺平的锡兵 2012-12-07 21:51:46

    浮生一梦,换取秃笔一只。

  • 3 北溟鱼 2011-03-08 21:52:35

    本来只有三颗,多出来的一颗给译者温洽溢。

  • 3 littletwo 2011-09-13 22:51:49

    惭愧,著者和译者肯定花了不少心思,可是我读了一半就扔一边儿了。总觉得眼前雾蒙蒙地隔层纱,这不是我认识的那个张岱。更惭愧的是在飞机上读这本书,差点睡着了……

  • 2 V 2011-02-07 23:47:19

    我在思考中国的知识分子应有怎么样的情怀,我开始看到答案的轮廓啦

  • 1 蓝文青 2012-01-13 21:50:04

    其实,史景迁也八卦嘛,(*^__^*) 嘻嘻……。四星半,毕竟是老外,总对中国文人退而入道有些不解吧,回头慢慢补感想。。。

  • 2 2014-04-26 08:09:18

    : K825.6/1227-4

  • 3 久道 2012-09-17 21:45:15

    张岱好耍,他爹和他表叔比赛胀饭,一人吃了一只重十斤的肥鹅,他爹还就着卤汁吃了十几碗面,最后“表叔捧腹而遁”。他爹当鲁献王的陪臣,明亡后,献王侄儿继位为鲁监国。鲁监国到张岱家吃喝,吃喝完毕,又进入内廷梅园继续吃喝,著名画家就在鲁王面前呕吐。喝醉后,鲁王说:爷今日大喜!爷今日大喜!

  • 2 骨小头 2015-08-20 09:19:01

    财聚财散,家兴家败,竟如同在梦里看了场戏一般。“天下之看灯者,看灯灯外,看烟火者看烟火烟火外,未有身入灯中、光中、影中、烟中、火中,闪烁变幻不知其为王宫内之烟火,亦不知其为烟火内之王宫也”。

<< 首页 < 前页 后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