豆瓣
扫码直接下载
“本书原版无插图,为方便阅读计,此次出版选配了部分插图,重点在战争地图,图注皆为编者所加。” 这是好意,可是到底编者是谁,是责编还是特约编辑,没有说明,插图里的战争地图,来源何处,没注明,反正我不信是编辑画的。 另外,还有大家最关心的,是否有删改,也没有说明。 挺好的书,为什么就非得朝着鸡肋的方向去做呢?
我以为,即使是学术普及,也应该遵循学术规则。
lz的想法是好的。我是这么觉得:这套书的侧重群体不一样——它一个普及版本,也就是说它的受众是大学生(非历史专业)。就像我一样,我是非历史专业的,在我读这套书的时候,我受益了很多,不仅了解了中国历史的发展脉络,还了解了很多细节。这就是这本书的目的。
同意楼主。
同感! 我也覺得這本書是個雞肋。
唉。这让我想起了我爸他们那代人---没书看,能得到的任何书,都会在小范围内得到追捧。他们那个时代,一本书,就是个奢侈品。看书的目的也很简单,无非就是为了满足那种憋了好久的对于知识的渴求。谁还有功夫谈什么版本问题呢。喜欢他们那个时候的读书动机。读书就是读的书本身,而非其他。。。
这本书的最后两章删掉了,不得不删
请问是只删了最好两章吗?
> 去中国通史(上下册)的论坛
谁能告诉我和中信那版有什么差别吗?(奈)
一个故事(任平生)
最赞回应
我以为,即使是学术普及,也应该遵循学术规则。
lz的想法是好的。我是这么觉得:这套书的侧重群体不一样——它一个普及版本,也就是说它的受众是大学生(非历史专业)。就像我一样,我是非历史专业的,在我读这套书的时候,我受益了很多,不仅了解了中国历史的发展脉络,还了解了很多细节。这就是这本书的目的。
我以为,即使是学术普及,也应该遵循学术规则。
同意楼主。
同感!
我也覺得這本書是個雞肋。
唉。这让我想起了我爸他们那代人---没书看,能得到的任何书,都会在小范围内得到追捧。他们那个时代,一本书,就是个奢侈品。看书的目的也很简单,无非就是为了满足那种憋了好久的对于知识的渴求。谁还有功夫谈什么版本问题呢。喜欢他们那个时候的读书动机。读书就是读的书本身,而非其他。。。
这本书的最后两章删掉了,不得不删
请问是只删了最好两章吗?
> 我来回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