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版社: 陕西师范大学出版社
副标题: Golden Bough
原作名: Golden Bough
译者: 赵昍
出版年: 2010-11-1
页数: 788页 (全2册)
定价: 68.00元
ISBN: 9787561351987
内容简介 · · · · · ·
本书是一部严肃的研究原始信仰和巫术活动的科学著作,是一部在世界范围内研究古老习俗极其有关信仰、观念的科学巨著,是闻名遐迩的学术必读著作,由于该书搜集了丰富的人类学资料,被称为人类学的百科全书。“金枝”是从古罗马作家所叙述的神话传说中转引而来的。本书由一早已不复存在的古老习俗而引起的,作者对此进行了全面深入的分析、研究和诠释。
作者简介 · · · · · ·
詹姆斯•乔治•弗雷泽,英国人,民族学家,宗教史学家, 享有世界声誉的文化人类学家,认为“巫术先于宗教”的第一人,早期进化学派人类学的代表人物之一。1920年始成为英国皇家学会会员和英国科学院院士。
目录 · · · · · ·
· · · · · · (收起)
原文摘录 · · · · · · ( 全部 )
-
对自我进行克制(禁欲)的做法本身对于振奋和加强人类的教养并非没有益处的。因为一个种族正如一个人,其品质的优劣,主要在于能否为了未来而牺牲目前,为了长远的永恒的幸福而抵制眼前短暂的欢娱引诱。这种能力表现得越突出,其品质就越高尚。 (查看原文) —— 引自第132页 -
在前面描述的例子中,人民允许神王或祭司掌权,直到他出现身体外形的缺陷、健康衰退,或出现某种可见的老年迹象,从而提醒人们他已经不能再继续履行神职的时候。这类迹象出现以前,是不会将他处死的。不过有些民族似乎认为连等到最小的衰弱迹象出现都不保险,宁可在国王还是年轻力壮的时候就把他杀掉。因此,他们订一个期限,超过期限他就不能统治,期限终结时,他必须死去,期限订得很短,可保在此期限内他不可能身体衰老。在印度南部有些地方期限订的是十二年。据一个古代旅行家说,在基拉卡尔邦,“有一个异教徒的祈祷殿,里面有一尊他们很尊重的偶像,每十二年为他举行一次大会,异教徒都到那里去,像参加欢乐的节日庆祝一样。这个庙有不少土地,很多收入:大会是一件很大的事。这个邦有一个君王,他的统治只限于十二年,从上一次节日到下次节日。他的生活方式是这样的,也就是说,十二年一满,无数的人在这个节日聚在一起,花许多钱给婆罗门供饭。国王做一个木架,上面铺挂丝织品;到这一天,在盛大仪式和乐声中,他走到一个木桶里沐浴,然后到偶像前祈祷,再登上木架,当着所有人的面,拿几把非常快的刀,开始割掉自己的鼻子、耳朵、嘴唇和四肢,尽可能从他身上多割些肉下来;并很快地扔开,直到他流血过多,开始昏迷,于是他就自己割断喉咙。他就是这样祭祀偶像的。任何人想在下一次的十二年里为王,并保证愿作这样的牺牲以示对此偶像的敬爱,就要在架上看着。人们就在那个地方立他为王。” 马拉巴尔海岸[属印度,位于印度半岛的西部海岸,北起潘吉姆港,南至科摩林角。]的卡利卡特的国王称为萨莫林或萨莫里。他“假充比婆罗门还高一级,只比看不见的神稍低一点;他的臣民承认他的冒充,婆罗门却认为是荒谬可恶的,他们只把他当作一个首陀罗[婆罗门教把人分为四等种姓:婆罗门(祭司),刹帝利(武士)、吠舍(农民和工商业者)、首陀罗(无技术的劳动者)。]”。从前,每十二年任期结束的时候,萨... (查看原文) —— 引自第257页
> 全部原文摘录
喜欢读"金枝"的人也喜欢的电子书 · · · · · ·
喜欢读"金枝"的人也喜欢 · · · · · ·
金枝的话题 · · · · · · ( 全部 条 )



金枝的书评 · · · · · · ( 全部 79 条 )
> 更多书评 79篇
-
……(前略)他自认为是在讲实际,因为他坚信他的理论和思考,以及所有类似的事并没有什么不妥;他也表示,自己并不会介意这些怀疑者,只是别来干扰他,让他忠于“事实”,他坚信自己迟早可以弄清事情的真相。 对我们来说,这种论调的错误性极其明显,因为在我们看来,他讨论的事实根本就是荒谬的,而且对我们毫无意义。然而,如果用类似的辩词来表述尚处于讨论阶段的问题,又有哪一位英国的听众可以对这言之有理的语言无动于衷...
2012-07-07 22:09 1人喜欢
-
Historia (PM5544)
交感巫术: 顺势巫术,接触巫术 巫术和专政在早期人类社会起到了一定的积极作用——突破了严格的古老规则限制,使人的本领显现,加快了社会发展进程。 巫术和科学的关系:都是探索自然普遍规律,但巫术错在错误地认识了控制规律的程序性质 巫术和宗教的关系:巫术早于宗教,缓慢地发展出了宗教。当人们意识到自己不再能掌控自然界后,就转而依赖神灵。 巫术与天气:经常采用顺势巫术模拟下雨。世界各地都有孪生子与降雨有关的说...2019-09-16 14:35 1人喜欢
交感巫术:
顺势巫术,接触巫术
巫术和专政在早期人类社会起到了一定的积极作用——突破了严格的古老规则限制,使人的本领显现,加快了社会发展进程。
巫术和科学的关系:都是探索自然普遍规律,但巫术错在错误地认识了控制规律的程序性质
巫术和宗教的关系:巫术早于宗教,缓慢地发展出了宗教。当人们意识到自己不再能掌控自然界后,就转而依赖神灵。
巫术与天气:经常采用顺势巫术模拟下雨。世界各地都有孪生子与降雨有关的说法。献祭动物时,黑色代表求雨,白色代表晴天。
巫师是拥有较为丰富的生活经验、具有随机应变能力的人的担任的。因为受人敬仰,很有机会成为酋长、国王
人神——当人们发现自然力量无法掌控后,会感觉到自己的渺小。便开始寄希望于掌控自然力量的神。“迄今为止,我们已经了解到,原始人尚不清楚自己控制自然能力的局限性,他们认为自己和其他人都具有某些超能力。除了普遍相信受神的支配,人们还认为人在某一时期,可以在神灵的感召下,暂时拥有神祇的知识和能力。这种信念很容易演变成人们认为某些人身上会永恒地降临神灵,或者某些人接受了神灵以秘密方式赐予的超能力。于是这些人可以像神灵本身一样,接受信徒的祈祷与祭祀。这些人神有时只具有宗教职能,有时被赋予最高的政治权力,神权与王权统一,政府实行神权政治。”
人们对树木在宗教上的看法发生过改变。从最初认为树木是树神的身体,到后来只是树神来去自由的居所,这本身就是一个从泛神论到多神论的重大进步。换句话说,在过去,每棵树都被视作有意识的生命体,现在则仅被当作是既无生命,又不能行动的物体,是超自然生命,即脱离了树种的范畴,自由来去、占有或支配树木的“森林之神”某段时间的居所。这样一来,在某种程度上,树神便不再是具体的树木。而在人类早期的思想中,一切抽象的神都具有人的外形,所以它能立即转换成人的形象出现。因此,树神在古典艺术中总是被描绘成人的形态,而它们的森林特性则顺理成章地用树枝或其他同样明显的标志来体现。不过,树神的基本特性并不因形体的改变而发生变化,他的能力,也就是树木精灵所具有的能力,是体现在树身上的,所以他仍然具有树神的能力。我将在下文中依次说明:第一,树木被视为有生命的精灵,可以行云布雨、普降阳光,兴旺家禽牲畜、赐福妇女多子;第二,树神化身为人的形态,或被认定化为人身的树神,仍然具有以上能力。
。
古代欧洲习俗——五朔节,让人们扮成神明,保佑丰收
通过两性的婚配促进作物丰收
神婚——一种象征性婚姻。对象有凡人 (甚至是国王和祭司)和象征神灵的雕塑和其他物品 ,也有真人来扮成神灵。通常,因为国王具有一定的地位 ,被认为是与神结合的最好人选。那些神灵也多是掌控天气与丰收、繁衍之神,所以神婚是古代一种祈祷收成的仪式。
国王——被视作人民的保护者。人们认为国王的一举一动都影响着收成等大事。国王有许多禁忌限制行动。国王有“代价”。起初应是神权和王权一起掌握。后来神权和王权分离开,古老皇族掌握神权而丧失了世俗的政权。早期人们认为国王的衰老关乎国家兴衰,于是有这样一个残忍的习俗——在国王一出现衰老状态就杀死他,让健壮的新人继续领导国家。这和人们平时极力保护国王有矛盾又不矛盾
灵魂——睡眠时灵魂暂时离开,死亡是灵魂永远离开。前人的灵魂会传给继承者。
古时有族群自我毁灭的习惯,但我们万不可以现在的三观衡量当时人们的心理。
禁忌——陌生人,葬礼,女性
物品禁忌,武器(尖锐武器伤灵魂),铁器,血,(灵魂在血中)头,头发和指甲有触染关系。收到伤害,自己也会收到伤害。同时,也认为可以用来复活。扣。环。结。顺势巫术,有坏的有好的用处。如锁住爱人的心,防止逃跑
名字也被看作身体的一部分。两个名字。防止被施巫术。不能亲口说出名字。根据孩子的名字称呼。避免谈到死人的名字。和死人同名的改名。换和名字同义的的词语造成新词。对于名字同音都要避讳。S.盖希特先生在谈到克拉马特人的历史传说为何没有一个保存超过100年时,将其归结为“禁止直接说出死者名字”的戒律,这是一条严格被加利福尼亚人和俄勒冈人奉行的规定,违逆者会受到惩罚,甚至会被处死。“这就足以使一个民族所有的历史全被隐匿起来——写历史怎么能不写人名呢?”
阿多尼斯——叙利亚神。欧洲各地的谷神起源。不同的地方崇拜的职能相同的神灵,很可能源于一个神,衍生的各种神和神灵文化的传播和改变有关。欧洲气候适合种小麦,人们崇拜谷神,为它最后被磨碎表示伤心欲绝的悼念,以祈求谷神的息怒。在更早时期,谷物种植不发达时,阿多尼斯很可能是代表野草、果物的神灵。他的复活仪式很可能早于基督教复活节 ,且二者相似。即使晚于基督教,也是异教徒对基督教的一种干扰。还有埃及女神伊西丝怀抱荷鲁斯后来演变成基督教中圣母抱圣子。
安迪斯——芙尼吉亚代表松树的植物神。库伯拉女神的爱人。有一种说法是他在松树下自我阉割而死。他的祭司效仿这一行为,是因为生育女神需要受精才能履行职能,扮演安迪斯的祭司们通过这种代表性的献祭达到促进繁衍的目的。
(植物神都会每年死而复生的,这和作物的收成有关)
儒略历这个索思就是希腊人所说的赫耳墨斯神,这个神下棋赢了月亮,获得每天七十二分之一的时间,他用这些零碎的时间拼成了五个整天,加到埃及三百六十天年历里去,补在年尾,使太阳的时间和月亮的时间就一致了。这就是那个补足五天时间的神话的起源。
祭祀神灵的季节和时间常常能帮助我们了解这个神的本性。如果在月初或月望时祭祀这个神,那就能大致推测所纪念的是月亮神,或至少是与月亮有密切关系的神;如果在冬至或夏至祭祀,那就能推测纪念的是太阳神,或至少这个神与太阳有关;如果祭祀的时间恰逢播种或收获,可以推测这个神是谷物的化身。但若只是孤立地看这些推测,断不能做出准确的结论。
伊西丝和奥西里斯——埃及神灵
播种节上,在土里埋装满谷物的奥西理斯像,目的是加速种子生长;而在坟里放神的偶像,则是为了加速逝者复活,也就是要保证他们的灵魂不朽。
农民用表面的悲伤掩盖丰收的喜悦。
崇拜树神早于崇拜谷神
人们认为狄俄尼索斯的血溅出后变成石榴,就像阿多尼斯的血变成银莲花,安迪斯的血变成紫罗兰。所以在赛斯莫福利亚,节日里妇女们不吃石榴。
五谷妈妈、女儿——欧洲种谷物,都会留下最后一捆。这最后一捆就代表了谷精,有时采下这一捆的人也被赋予谷精称呼,德玛特尔与帕尔瑟芙妮的原型是北欧的五谷妈妈和收获女儿,德玛特尔就是本年收获的成熟谷物,抽取她身上的种子秋天播下去,春天长出来的就是帕尔瑟芙妮。谷物既是母亲又是女儿的双重身份是一个古老的观念,这两种观念中很明显是前一种观念更古老一些 —— 泛灵论先于自然神论;也就是通常自然生命依赖于内部精灵的观点先于外在神灵控制自然的观点。欧洲的收获风俗似乎表明那里的农民这两种观点都有。另一方面,德玛特尔在希腊神话中被奉为谷神,而不是谷物精灵。是神、动物或无生命事物的拟人化促成了一种观念形式向另一观念形式的转变,这一思想过程表现为,万物之内的精灵逐渐具有越来越多人类的属性。
当比较里狄西斯的故事和欧洲收获风俗时,需特别注意三点:第一,比赛割谷以及把人裹在谷捆里;第二,杀死谷精化身;第三,接待拜访稻田或路过稻田的陌生人。
传说谷精躲在谷子里,人们不断收割,谷精也就只能不断换新的谷子寄居,直到躲在最后一根谷杆里。当割完最后一捆庄稼、捆完最后一捆谷子、打完最后一捆稻穗,谷精终于无处可躲,只能在谷秆之外,另觅安身之所。而被赶出谷子的瞬间,离它最近的那个人自然是它投靠的地方,这个人也就是最后割、捆和打最后一捆谷的人。所以这个人就是谷精的代表,捉住他或她就相当于捉住谷精。
谷精代表。谷子本身,人。动物。用谷子代表的偶像。
树精和谷精可以转换的
第一,庄严地献祭某种动物,而且每年只杀一次,其他时间里不杀,这通常表示这种动物是神灵,不杀说明敬重它;即使被杀,也是以神的身份。第二,如果一种动物是神的敌人,为祭神将其杀掉,那么可能在最早的时候,这个动物就是神本身,或者它一直都是神本身,这种推断存在先例,如狄俄尼索斯和德玛特尔。
原始人之所以将神吃掉的原因其实特别简单,在他们看来吃动物或人的肉,除了可以获得该动物或人体质上的特性外,还可以将其道德和智力上的特性据为己有,所以一旦质朴的原始人认定某生物有灵性,必然会希望把它的体质特性和灵性中的一部分吸收过来。有许多的例子可以说明这种信念的普遍性,而且其中有些对于食物是神的躯体或血这种托词,都一点不会提起。这些信念也是庞大的交感或顺势巫术体系的一部分。
日本阿伊诺
转移罪孽到其他人,动植物身上。
随时驱邪,到定期驱邪
焚烧是巫术的一种形式
生光和热的源泉 —— 太阳,进而人、畜、植物需要的阳光就可以得到了。第二种解释是爱德华 · 威斯特马克博士的“净化说”,认为举行篝火节仪式只是为了净化,不一定要将其与太阳联系起来,只要烧掉并且毁掉一切给人类带来消极影响的有害东西,可以是烧掉人的形式(如巫婆、魔鬼和妖怪),也可以是烧掉非人的形式(一种扩散的污秽或被污染的空气等)。
橡树凋谢,槲寄生依然翠绿
只要槲寄生健康安全,树神就不受侵害”。但这一秘密后来被一位狡猾的敌人知道了,割下橡树的槲寄生,由于树枝内已没有了火不能侵害的寄生物,从而杀死树神,所以当敌人焚烧橡树时,自然也就烧死了这棵神树。
森林之王”是橡树精灵的化身。所以,关于折下金枝表示精灵被杀死也就不难理解了:橡树精灵的生与死,同寄生在橡树上的槲寄生的生命相关,如同拜尔德一样,槲寄生活着,精灵也就不会死亡;反之,必须折断槲寄生才能杀死精灵,并且我们推测很可能也要用折下的槲寄生为工具才能杀死他,就像杀拜尔德那样。
古代的巫术、神话、宗教很混乱,但体现了人们生动的想象力。
要站在古代人的立场来看待这些巫术问题。
自己的生活经验:给小孩叫魂,烧纸钱,给死人做衣服并烧掉。把牙齿往上扔。发音近似
回应 2019-09-16 14:35 -
托拉杰人为了求雨,就把某种植物的茎放到水中,威胁植物,如果雨水没有降落,便不再种它,让它在干渴中死去;有时他们把几只淡水蜗牛用绳子吊在树上,并让这些蜗牛去求雨,威胁说,如果忤逆人的意思,就不把它们放回水里。蜗牛便会一边流泪,一边转动,而雨神就会动容,送来雨水。 →_→可怜的蜗牛。
2012-07-10 23:09
-
Historia (PM5544)
交感巫术: 顺势巫术,接触巫术 巫术和专政在早期人类社会起到了一定的积极作用——突破了严格的古老规则限制,使人的本领显现,加快了社会发展进程。 巫术和科学的关系:都是探索自然普遍规律,但巫术错在错误地认识了控制规律的程序性质 巫术和宗教的关系:巫术早于宗教,缓慢地发展出了宗教。当人们意识到自己不再能掌控自然界后,就转而依赖神灵。 巫术与天气:经常采用顺势巫术模拟下雨。世界各地都有孪生子与降雨有关的说...2019-09-16 14:35 1人喜欢
交感巫术:
顺势巫术,接触巫术
巫术和专政在早期人类社会起到了一定的积极作用——突破了严格的古老规则限制,使人的本领显现,加快了社会发展进程。
巫术和科学的关系:都是探索自然普遍规律,但巫术错在错误地认识了控制规律的程序性质
巫术和宗教的关系:巫术早于宗教,缓慢地发展出了宗教。当人们意识到自己不再能掌控自然界后,就转而依赖神灵。
巫术与天气:经常采用顺势巫术模拟下雨。世界各地都有孪生子与降雨有关的说法。献祭动物时,黑色代表求雨,白色代表晴天。
巫师是拥有较为丰富的生活经验、具有随机应变能力的人的担任的。因为受人敬仰,很有机会成为酋长、国王
人神——当人们发现自然力量无法掌控后,会感觉到自己的渺小。便开始寄希望于掌控自然力量的神。“迄今为止,我们已经了解到,原始人尚不清楚自己控制自然能力的局限性,他们认为自己和其他人都具有某些超能力。除了普遍相信受神的支配,人们还认为人在某一时期,可以在神灵的感召下,暂时拥有神祇的知识和能力。这种信念很容易演变成人们认为某些人身上会永恒地降临神灵,或者某些人接受了神灵以秘密方式赐予的超能力。于是这些人可以像神灵本身一样,接受信徒的祈祷与祭祀。这些人神有时只具有宗教职能,有时被赋予最高的政治权力,神权与王权统一,政府实行神权政治。”
人们对树木在宗教上的看法发生过改变。从最初认为树木是树神的身体,到后来只是树神来去自由的居所,这本身就是一个从泛神论到多神论的重大进步。换句话说,在过去,每棵树都被视作有意识的生命体,现在则仅被当作是既无生命,又不能行动的物体,是超自然生命,即脱离了树种的范畴,自由来去、占有或支配树木的“森林之神”某段时间的居所。这样一来,在某种程度上,树神便不再是具体的树木。而在人类早期的思想中,一切抽象的神都具有人的外形,所以它能立即转换成人的形象出现。因此,树神在古典艺术中总是被描绘成人的形态,而它们的森林特性则顺理成章地用树枝或其他同样明显的标志来体现。不过,树神的基本特性并不因形体的改变而发生变化,他的能力,也就是树木精灵所具有的能力,是体现在树身上的,所以他仍然具有树神的能力。我将在下文中依次说明:第一,树木被视为有生命的精灵,可以行云布雨、普降阳光,兴旺家禽牲畜、赐福妇女多子;第二,树神化身为人的形态,或被认定化为人身的树神,仍然具有以上能力。
。
古代欧洲习俗——五朔节,让人们扮成神明,保佑丰收
通过两性的婚配促进作物丰收
神婚——一种象征性婚姻。对象有凡人 (甚至是国王和祭司)和象征神灵的雕塑和其他物品 ,也有真人来扮成神灵。通常,因为国王具有一定的地位 ,被认为是与神结合的最好人选。那些神灵也多是掌控天气与丰收、繁衍之神,所以神婚是古代一种祈祷收成的仪式。
国王——被视作人民的保护者。人们认为国王的一举一动都影响着收成等大事。国王有许多禁忌限制行动。国王有“代价”。起初应是神权和王权一起掌握。后来神权和王权分离开,古老皇族掌握神权而丧失了世俗的政权。早期人们认为国王的衰老关乎国家兴衰,于是有这样一个残忍的习俗——在国王一出现衰老状态就杀死他,让健壮的新人继续领导国家。这和人们平时极力保护国王有矛盾又不矛盾
灵魂——睡眠时灵魂暂时离开,死亡是灵魂永远离开。前人的灵魂会传给继承者。
古时有族群自我毁灭的习惯,但我们万不可以现在的三观衡量当时人们的心理。
禁忌——陌生人,葬礼,女性
物品禁忌,武器(尖锐武器伤灵魂),铁器,血,(灵魂在血中)头,头发和指甲有触染关系。收到伤害,自己也会收到伤害。同时,也认为可以用来复活。扣。环。结。顺势巫术,有坏的有好的用处。如锁住爱人的心,防止逃跑
名字也被看作身体的一部分。两个名字。防止被施巫术。不能亲口说出名字。根据孩子的名字称呼。避免谈到死人的名字。和死人同名的改名。换和名字同义的的词语造成新词。对于名字同音都要避讳。S.盖希特先生在谈到克拉马特人的历史传说为何没有一个保存超过100年时,将其归结为“禁止直接说出死者名字”的戒律,这是一条严格被加利福尼亚人和俄勒冈人奉行的规定,违逆者会受到惩罚,甚至会被处死。“这就足以使一个民族所有的历史全被隐匿起来——写历史怎么能不写人名呢?”
阿多尼斯——叙利亚神。欧洲各地的谷神起源。不同的地方崇拜的职能相同的神灵,很可能源于一个神,衍生的各种神和神灵文化的传播和改变有关。欧洲气候适合种小麦,人们崇拜谷神,为它最后被磨碎表示伤心欲绝的悼念,以祈求谷神的息怒。在更早时期,谷物种植不发达时,阿多尼斯很可能是代表野草、果物的神灵。他的复活仪式很可能早于基督教复活节 ,且二者相似。即使晚于基督教,也是异教徒对基督教的一种干扰。还有埃及女神伊西丝怀抱荷鲁斯后来演变成基督教中圣母抱圣子。
安迪斯——芙尼吉亚代表松树的植物神。库伯拉女神的爱人。有一种说法是他在松树下自我阉割而死。他的祭司效仿这一行为,是因为生育女神需要受精才能履行职能,扮演安迪斯的祭司们通过这种代表性的献祭达到促进繁衍的目的。
(植物神都会每年死而复生的,这和作物的收成有关)
儒略历这个索思就是希腊人所说的赫耳墨斯神,这个神下棋赢了月亮,获得每天七十二分之一的时间,他用这些零碎的时间拼成了五个整天,加到埃及三百六十天年历里去,补在年尾,使太阳的时间和月亮的时间就一致了。这就是那个补足五天时间的神话的起源。
祭祀神灵的季节和时间常常能帮助我们了解这个神的本性。如果在月初或月望时祭祀这个神,那就能大致推测所纪念的是月亮神,或至少是与月亮有密切关系的神;如果在冬至或夏至祭祀,那就能推测纪念的是太阳神,或至少这个神与太阳有关;如果祭祀的时间恰逢播种或收获,可以推测这个神是谷物的化身。但若只是孤立地看这些推测,断不能做出准确的结论。
伊西丝和奥西里斯——埃及神灵
播种节上,在土里埋装满谷物的奥西理斯像,目的是加速种子生长;而在坟里放神的偶像,则是为了加速逝者复活,也就是要保证他们的灵魂不朽。
农民用表面的悲伤掩盖丰收的喜悦。
崇拜树神早于崇拜谷神
人们认为狄俄尼索斯的血溅出后变成石榴,就像阿多尼斯的血变成银莲花,安迪斯的血变成紫罗兰。所以在赛斯莫福利亚,节日里妇女们不吃石榴。
五谷妈妈、女儿——欧洲种谷物,都会留下最后一捆。这最后一捆就代表了谷精,有时采下这一捆的人也被赋予谷精称呼,德玛特尔与帕尔瑟芙妮的原型是北欧的五谷妈妈和收获女儿,德玛特尔就是本年收获的成熟谷物,抽取她身上的种子秋天播下去,春天长出来的就是帕尔瑟芙妮。谷物既是母亲又是女儿的双重身份是一个古老的观念,这两种观念中很明显是前一种观念更古老一些 —— 泛灵论先于自然神论;也就是通常自然生命依赖于内部精灵的观点先于外在神灵控制自然的观点。欧洲的收获风俗似乎表明那里的农民这两种观点都有。另一方面,德玛特尔在希腊神话中被奉为谷神,而不是谷物精灵。是神、动物或无生命事物的拟人化促成了一种观念形式向另一观念形式的转变,这一思想过程表现为,万物之内的精灵逐渐具有越来越多人类的属性。
当比较里狄西斯的故事和欧洲收获风俗时,需特别注意三点:第一,比赛割谷以及把人裹在谷捆里;第二,杀死谷精化身;第三,接待拜访稻田或路过稻田的陌生人。
传说谷精躲在谷子里,人们不断收割,谷精也就只能不断换新的谷子寄居,直到躲在最后一根谷杆里。当割完最后一捆庄稼、捆完最后一捆谷子、打完最后一捆稻穗,谷精终于无处可躲,只能在谷秆之外,另觅安身之所。而被赶出谷子的瞬间,离它最近的那个人自然是它投靠的地方,这个人也就是最后割、捆和打最后一捆谷的人。所以这个人就是谷精的代表,捉住他或她就相当于捉住谷精。
谷精代表。谷子本身,人。动物。用谷子代表的偶像。
树精和谷精可以转换的
第一,庄严地献祭某种动物,而且每年只杀一次,其他时间里不杀,这通常表示这种动物是神灵,不杀说明敬重它;即使被杀,也是以神的身份。第二,如果一种动物是神的敌人,为祭神将其杀掉,那么可能在最早的时候,这个动物就是神本身,或者它一直都是神本身,这种推断存在先例,如狄俄尼索斯和德玛特尔。
原始人之所以将神吃掉的原因其实特别简单,在他们看来吃动物或人的肉,除了可以获得该动物或人体质上的特性外,还可以将其道德和智力上的特性据为己有,所以一旦质朴的原始人认定某生物有灵性,必然会希望把它的体质特性和灵性中的一部分吸收过来。有许多的例子可以说明这种信念的普遍性,而且其中有些对于食物是神的躯体或血这种托词,都一点不会提起。这些信念也是庞大的交感或顺势巫术体系的一部分。
日本阿伊诺
转移罪孽到其他人,动植物身上。
随时驱邪,到定期驱邪
焚烧是巫术的一种形式
生光和热的源泉 —— 太阳,进而人、畜、植物需要的阳光就可以得到了。第二种解释是爱德华 · 威斯特马克博士的“净化说”,认为举行篝火节仪式只是为了净化,不一定要将其与太阳联系起来,只要烧掉并且毁掉一切给人类带来消极影响的有害东西,可以是烧掉人的形式(如巫婆、魔鬼和妖怪),也可以是烧掉非人的形式(一种扩散的污秽或被污染的空气等)。
橡树凋谢,槲寄生依然翠绿
只要槲寄生健康安全,树神就不受侵害”。但这一秘密后来被一位狡猾的敌人知道了,割下橡树的槲寄生,由于树枝内已没有了火不能侵害的寄生物,从而杀死树神,所以当敌人焚烧橡树时,自然也就烧死了这棵神树。
森林之王”是橡树精灵的化身。所以,关于折下金枝表示精灵被杀死也就不难理解了:橡树精灵的生与死,同寄生在橡树上的槲寄生的生命相关,如同拜尔德一样,槲寄生活着,精灵也就不会死亡;反之,必须折断槲寄生才能杀死精灵,并且我们推测很可能也要用折下的槲寄生为工具才能杀死他,就像杀拜尔德那样。
古代的巫术、神话、宗教很混乱,但体现了人们生动的想象力。
要站在古代人的立场来看待这些巫术问题。
自己的生活经验:给小孩叫魂,烧纸钱,给死人做衣服并烧掉。把牙齿往上扔。发音近似
回应 2019-09-16 14:35 -
Liz (Rose is a rose is a rose)
在分析巫术思想时,发现可以把它们归纳成两个原则——“相似律”和“接触律” 巫师根据“相似律”推导出,他可以仅通过模仿来达到目的;以此为基础的巫术被称为“模拟巫术”或“顺势巫术”。后者是指相互接触的物质实体,哪怕被分开,仍然可以跨越距离发生相互作用;巫师基于此断定,自己可以通过一个人曾经接触过的物体来对这个人施加影响,无论这个物体是不是此人身体的一部分,此类巫术被称为“接触巫术”。 将“顺势”和“...2013-04-07 11:52
-
碧兰溪 (愁极本凭诗遣兴,诗成吟诵转凄凉)
第三章 交感巫术 第01节 巫术原理 在分析巫术思想时,发现可以把它们归纳成两个原则——“相似律”和“接触律”。前者是指同类相生,即同果必同因,以此为基础的巫术被称为“模拟巫术”或“顺势巫术”。后者是指相互接触的物质实体,哪怕被分开,仍然可以跨越距离发生相互作用,此类巫术被称为“接触巫术”。 然而,巫术的本质是一种伪科学,一种没有任何效果的技艺。它是一种对自然规律体系歪曲的认识,是一套错误的指导行动...2011-04-14 10:16
第三章 交感巫术 第01节 巫术原理 在分析巫术思想时,发现可以把它们归纳成两个原则——“相似律”和“接触律”。前者是指同类相生,即同果必同因,以此为基础的巫术被称为“模拟巫术”或“顺势巫术”。后者是指相互接触的物质实体,哪怕被分开,仍然可以跨越距离发生相互作用,此类巫术被称为“接触巫术”。 然而,巫术的本质是一种伪科学,一种没有任何效果的技艺。它是一种对自然规律体系歪曲的认识,是一套错误的指导行动的准则。作为自然法则体系的巫术,被称为“理论巫术”,是一种陈述世事发展顺序的规律;人们为达目的而采取手段的巫术,则被称为“应用巫术”。 巫术的两大原则其实只是“联想”的两大错误应用方式。基于“相似”的联想而建立的“顺势巫术”,其错误是把相似的事物看成同一个事物;基于“接触”的联想建立起来的“接触巫术”,错误之处在于把曾经接触过的事物看成是一直保持接触状态。在实践中,这两种巫术经常被结合起来应用,或者更准确地说,顺势巫术可以独立地进行下去,,但接触巫术则不然,我们经常会发现接触巫术往往需要在顺势原则的帮助下,才能顺利进行。 将“顺势”和“接触”巫术统称为交感巫术,可能更易于人们理解。因为二者都认为食物通过某种不为人知的交感相互联系,进而跨越远距离,产生相互作用,通过一种我们肉眼无法看见的“以太”把某物体的推动力传导给另一物体。这与现代科学如出一辙。现代科学假定有这样一种“以太”,是为了说明物体如何通过看似空无一物的房间发生物理作用的。
回应 2011-04-14 10:16
-
交感巫术: 顺势巫术,接触巫术 巫术和专政在早期人类社会起到了一定的积极作用——突破了严格的古老规则限制,使人的本领显现,加快了社会发展进程。 巫术和科学的关系:都是探索自然普遍规律,但巫术错在错误地认识了控制规律的程序性质 巫术和宗教的关系:巫术早于宗教,缓慢地发展出了宗教。当人们意识到自己不再能掌控自然界后,就转而依赖神灵。 巫术与天气:经常采用顺势巫术模拟下雨。世界各地都有孪生子与降雨有关的说...
2020-06-07 10:00
交感巫术:
顺势巫术,接触巫术
巫术和专政在早期人类社会起到了一定的积极作用——突破了严格的古老规则限制,使人的本领显现,加快了社会发展进程。
巫术和科学的关系:都是探索自然普遍规律,但巫术错在错误地认识了控制规律的程序性质
巫术和宗教的关系:巫术早于宗教,缓慢地发展出了宗教。当人们意识到自己不再能掌控自然界后,就转而依赖神灵。
巫术与天气:经常采用顺势巫术模拟下雨。世界各地都有孪生子与降雨有关的说法。献祭动物时,黑色代表求雨,白色代表晴天。
巫师是拥有较为丰富的生活经验、具有随机应变能力的人的担任的。因为受人敬仰,很有机会成为酋长、国王
人神——当人们发现自然力量无法掌控后,会感觉到自己的渺小。便开始寄希望于掌控自然力量的神。“迄今为止,我们已经了解到,原始人尚不清楚自己控制自然能力的局限性,他们认为自己和其他人都具有某些超能力。除了普遍相信受神的支配,人们还认为人在某一时期,可以在神灵的感召下,暂时拥有神祇的知识和能力。这种信念很容易演变成人们认为某些人身上会永恒地降临神灵,或者某些人接受了神灵以秘密方式赐予的超能力。于是这些人可以像神灵本身一样,接受信徒的祈祷与祭祀。这些人神有时只具有宗教职能,有时被赋予最高的政治权力,神权与王权统一,政府实行神权政治。”
人们对树木在宗教上的看法发生过改变。从最初认为树木是树神的身体,到后来只是树神来去自由的居所,这本身就是一个从泛神论到多神论的重大进步。换句话说,在过去,每棵树都被视作有意识的生命体,现在则仅被当作是既无生命,又不能行动的物体,是超自然生命,即脱离了树种的范畴,自由来去、占有或支配树木的“森林之神”某段时间的居所。这样一来,在某种程度上,树神便不再是具体的树木。而在人类早期的思想中,一切抽象的神都具有人的外形,所以它能立即转换成人的形象出现。因此,树神在古典艺术中总是被描绘成人的形态,而它们的森林特性则顺理成章地用树枝或其他同样明显的标志来体现。不过,树神的基本特性并不因形体的改变而发生变化,他的能力,也就是树木精灵所具有的能力,是体现在树身上的,所以他仍然具有树神的能力。我将在下文中依次说明:第一,树木被视为有生命的精灵,可以行云布雨、普降阳光,兴旺家禽牲畜、赐福妇女多子;第二,树神化身为人的形态,或被认定化为人身的树神,仍然具有以上能力。
。
古代欧洲习俗——五朔节,让人们扮成神明,保佑丰收
通过两性的婚配促进作物丰收
神婚——一种象征性婚姻。对象有凡人 (甚至是国王和祭司)和象征神灵的雕塑和其他物品 ,也有真人来扮成神灵。通常,因为国王具有一定的地位 ,被认为是与神结合的最好人选。那些神灵也多是掌控天气与丰收、繁衍之神,所以神婚是古代一种祈祷收成的仪式。
国王——被视作人民的保护者。人们认为国王的一举一动都影响着收成等大事。国王有许多禁忌限制行动。国王有“代价”。起初应是神权和王权一起掌握。后来神权和王权分离开,古老皇族掌握神权而丧失了世俗的政权。早期人们认为国王的衰老关乎国家兴衰,于是有这样一个残忍的习俗——在国王一出现衰老状态就杀死他,让健壮的新人继续领导国家。这和人们平时极力保护国王有矛盾又不矛盾
灵魂——睡眠时灵魂暂时离开,死亡是灵魂永远离开。前人的灵魂会传给继承者。
古时有族群自我毁灭的习惯,但我们万不可以现在的三观衡量当时人们的心理。
禁忌——陌生人,葬礼,女性
物品禁忌,武器(尖锐武器伤灵魂),铁器,血,(灵魂在血中)头,头发和指甲有触染关系。收到伤害,自己也会收到伤害。同时,也认为可以用来复活。扣。环。结。顺势巫术,有坏的有好的用处。如锁住爱人的心,防止逃跑
名字也被看作身体的一部分。两个名字。防止被施巫术。不能亲口说出名字。根据孩子的名字称呼。避免谈到死人的名字。和死人同名的改名。换和名字同义的的词语造成新词。对于名字同音都要避讳。S.盖希特先生在谈到克拉马特人的历史传说为何没有一个保存超过100年时,将其归结为“禁止直接说出死者名字”的戒律,这是一条严格被加利福尼亚人和俄勒冈人奉行的规定,违逆者会受到惩罚,甚至会被处死。“这就足以使一个民族所有的历史全被隐匿起来——写历史怎么能不写人名呢?”
阿多尼斯——叙利亚神。欧洲各地的谷神起源。不同的地方崇拜的职能相同的神灵,很可能源于一个神,衍生的各种神和神灵文化的传播和改变有关。欧洲气候适合种小麦,人们崇拜谷神,为它最后被磨碎表示伤心欲绝的悼念,以祈求谷神的息怒。在更早时期,谷物种植不发达时,阿多尼斯很可能是代表野草、果物的神灵。他的复活仪式很可能早于基督教复活节 ,且二者相似。即使晚于基督教,也是异教徒对基督教的一种干扰。还有埃及女神伊西丝怀抱荷鲁斯后来演变成基督教中圣母抱圣子。
安迪斯——芙尼吉亚代表松树的植物神。库伯拉女神的爱人。有一种说法是他在松树下自我阉割而死。他的祭司效仿这一行为,是因为生育女神需要受精才能履行职能,扮演安迪斯的祭司们通过这种代表性的献祭达到促进繁衍的目的。
(植物神都会每年死而复生的,这和作物的收成有关)
儒略历这个索思就是希腊人所说的赫耳墨斯神,这个神下棋赢了月亮,获得每天七十二分之一的时间,他用这些零碎的时间拼成了五个整天,加到埃及三百六十天年历里去,补在年尾,使太阳的时间和月亮的时间就一致了。这就是那个补足五天时间的神话的起源。
祭祀神灵的季节和时间常常能帮助我们了解这个神的本性。如果在月初或月望时祭祀这个神,那就能大致推测所纪念的是月亮神,或至少是与月亮有密切关系的神;如果在冬至或夏至祭祀,那就能推测纪念的是太阳神,或至少这个神与太阳有关;如果祭祀的时间恰逢播种或收获,可以推测这个神是谷物的化身。但若只是孤立地看这些推测,断不能做出准确的结论。
伊西丝和奥西里斯——埃及神灵
播种节上,在土里埋装满谷物的奥西理斯像,目的是加速种子生长;而在坟里放神的偶像,则是为了加速逝者复活,也就是要保证他们的灵魂不朽。
农民用表面的悲伤掩盖丰收的喜悦。
崇拜树神早于崇拜谷神
人们认为狄俄尼索斯的血溅出后变成石榴,就像阿多尼斯的血变成银莲花,安迪斯的血变成紫罗兰。所以在赛斯莫福利亚,节日里妇女们不吃石榴。
五谷妈妈、女儿——欧洲种谷物,都会留下最后一捆。这最后一捆就代表了谷精,有时采下这一捆的人也被赋予谷精称呼,德玛特尔与帕尔瑟芙妮的原型是北欧的五谷妈妈和收获女儿,德玛特尔就是本年收获的成熟谷物,抽取她身上的种子秋天播下去,春天长出来的就是帕尔瑟芙妮。谷物既是母亲又是女儿的双重身份是一个古老的观念,这两种观念中很明显是前一种观念更古老一些 —— 泛灵论先于自然神论;也就是通常自然生命依赖于内部精灵的观点先于外在神灵控制自然的观点。欧洲的收获风俗似乎表明那里的农民这两种观点都有。另一方面,德玛特尔在希腊神话中被奉为谷神,而不是谷物精灵。是神、动物或无生命事物的拟人化促成了一种观念形式向另一观念形式的转变,这一思想过程表现为,万物之内的精灵逐渐具有越来越多人类的属性。
当比较里狄西斯的故事和欧洲收获风俗时,需特别注意三点:第一,比赛割谷以及把人裹在谷捆里;第二,杀死谷精化身;第三,接待拜访稻田或路过稻田的陌生人。
传说谷精躲在谷子里,人们不断收割,谷精也就只能不断换新的谷子寄居,直到躲在最后一根谷杆里。当割完最后一捆庄稼、捆完最后一捆谷子、打完最后一捆稻穗,谷精终于无处可躲,只能在谷秆之外,另觅安身之所。而被赶出谷子的瞬间,离它最近的那个人自然是它投靠的地方,这个人也就是最后割、捆和打最后一捆谷的人。所以这个人就是谷精的代表,捉住他或她就相当于捉住谷精。
谷精代表。谷子本身,人。动物。用谷子代表的偶像。
树精和谷精可以转换的
第一,庄严地献祭某种动物,而且每年只杀一次,其他时间里不杀,这通常表示这种动物是神灵,不杀说明敬重它;即使被杀,也是以神的身份。第二,如果一种动物是神的敌人,为祭神将其杀掉,那么可能在最早的时候,这个动物就是神本身,或者它一直都是神本身,这种推断存在先例,如狄俄尼索斯和德玛特尔。
原始人之所以将神吃掉的原因其实特别简单,在他们看来吃动物或人的肉,除了可以获得该动物或人体质上的特性外,还可以将其道德和智力上的特性据为己有,所以一旦质朴的原始人认定某生物有灵性,必然会希望把它的体质特性和灵性中的一部分吸收过来。有许多的例子可以说明这种信念的普遍性,而且其中有些对于食物是神的躯体或血这种托词,都一点不会提起。这些信念也是庞大的交感或顺势巫术体系的一部分。
日本阿伊诺
转移罪孽到其他人,动植物身上。
随时驱邪,到定期驱邪
焚烧是巫术的一种形式
生光和热的源泉 —— 太阳,进而人、畜、植物需要的阳光就可以得到了。第二种解释是爱德华 · 威斯特马克博士的“净化说”,认为举行篝火节仪式只是为了净化,不一定要将其与太阳联系起来,只要烧掉并且毁掉一切给人类带来消极影响的有害东西,可以是烧掉人的形式(如巫婆、魔鬼和妖怪),也可以是烧掉非人的形式(一种扩散的污秽或被污染的空气等)。
橡树凋谢,槲寄生依然翠绿
只要槲寄生健康安全,树神就不受侵害”。但这一秘密后来被一位狡猾的敌人知道了,割下橡树的槲寄生,由于树枝内已没有了火不能侵害的寄生物,从而杀死树神,所以当敌人焚烧橡树时,自然也就烧死了这棵神树。
森林之王”是橡树精灵的化身。所以,关于折下金枝表示精灵被杀死也就不难理解了:橡树精灵的生与死,同寄生在橡树上的槲寄生的生命相关,如同拜尔德一样,槲寄生活着,精灵也就不会死亡;反之,必须折断槲寄生才能杀死精灵,并且我们推测很可能也要用折下的槲寄生为工具才能杀死他,就像杀拜尔德那样。
古代的巫术、神话、宗教很混乱,但体现了人们生动的想象力。
要站在古代人的立场来看待这些巫术问题。
自己的生活经验:给小孩叫魂,烧纸钱,给死人做衣服并烧掉。把牙齿往上扔。发音近似
回应 2020-06-07 10:00 -
因此,随着知识的增长,宗教从一开始对超人力量的些许认可,发展为承认人绝对地依赖神灵。人类自在的风度,刹那间转变为对神的臣服,而他的最高道德准则自然地转变为我对神意志的屈从,甚至认为平安健康都存在于神的意志之中。但是,这种虔诚的、深层次的宗教观念,只对那些掌握较高知识水平的人起作用,因为,只有他们具有足以理解宇宙浩瀚和人类弱小的智慧。伟大的思想不可能被渺小的心灵掌控,以他们那种迟缓的理解力和短浅...
2020-04-13 13:35
因此,随着知识的增长,宗教从一开始对超人力量的些许认可,发展为承认人绝对地依赖神灵。人类自在的风度,刹那间转变为对神的臣服,而他的最高道德准则自然地转变为我对神意志的屈从,甚至认为平安健康都存在于神的意志之中。但是,这种虔诚的、深层次的宗教观念,只对那些掌握较高知识水平的人起作用,因为,只有他们具有足以理解宇宙浩瀚和人类弱小的智慧。伟大的思想不可能被渺小的心灵掌控,以他们那种迟缓的理解力和短浅的眼光,根本无法认可,除了自己,竟然还存在真正伟大的东西,这种人注定无法发自内心、彻底地接受宗教,他们只是在长辈的教诲下假装虔诚,表面上遵从教义,口头上承认教条,但真正在他们心中生根发芽的还是古老的巫术。尽管表面上这种迷信被禁止,却并不能被宗教根除,因为,它在许多人的心中深深扎根。 回应 2020-04-13 13:35 -
人们逐渐意识到,原以为是动因的某些事物,其实并不是。他据此付出的一切,也就注定徒劳;他的心血和智慧被虚耗浪费,他曾努力地提拉过的,只是一条没有系住任何东西的绳索;他一直认为自己在朝目标前进,然而自己只不过是在一个狭小的空间里不停地转圈而已;他努力营造的效果仍会出现,不过他已经知道,那并不是他营造出来的:雨水滴落,和风轻拂,太阳东升西落,月亮高悬夜空,光影之中,乌云和阳光之下,四季的更迭仍然悄无...
2020-04-13 13:34
人们逐渐意识到,原以为是动因的某些事物,其实并不是。他据此付出的一切,也就注定徒劳;他的心血和智慧被虚耗浪费,他曾努力地提拉过的,只是一条没有系住任何东西的绳索;他一直认为自己在朝目标前进,然而自己只不过是在一个狭小的空间里不停地转圈而已;他努力营造的效果仍会出现,不过他已经知道,那并不是他营造出来的:雨水滴落,和风轻拂,太阳东升西落,月亮高悬夜空,光影之中,乌云和阳光之下,四季的更迭仍然悄无声息。人们仍然繁衍生息,劳作生活,经历痛苦和欢乐,之后回到父辈居住的坟墓中。尽管一切进程并未有什么不同,然而,他眼中的迷雾已经散去,因此,一切都与从前不同了。他必须停止愉快的幻想,承认控制着自然发展的并不是他,即使他撤离这些控制,它们也不会停止运行。在敌人和朋友的死亡过程中,他终于发现自己仇敌的法术并非不可阻挡;现在他终于意识到,无论是朋友还是敌人,都不得不屈从于那种更为强大的力量,面对这种无力控制的命途,大家唯一能做的,就只有可怜地服从。 回应 2020-04-13 13:34 -
巫术最致命的缺陷,在于它错误地认识了控制规律的程序性质,而不在于它假设是客观规律决定事件程序的。通过分析,我们不难发现,它们是对思维两大基本规律的错误运用,即错误地对空间或时间进行“相似联想”以及“接触联想”。错误的“相似联想”是产生“顺势巫术”的根源,错误的“接触联想”则是产生“接触巫术”的根源。联想本身具有无可比拟的优越性,它也无愧为人类最基本的思维活动。联想得合理,科学就有望取得成果。稍...
2020-04-13 10:22
巫术最致命的缺陷,在于它错误地认识了控制规律的程序性质,而不在于它假设是客观规律决定事件程序的。通过分析,我们不难发现,它们是对思维两大基本规律的错误运用,即错误地对空间或时间进行“相似联想”以及“接触联想”。错误的“相似联想”是产生“顺势巫术”的根源,错误的“接触联想”则是产生“接触巫术”的根源。联想本身具有无可比拟的优越性,它也无愧为人类最基本的思维活动。联想得合理,科学就有望取得成果。稍有偏差,收获的只是科学的伪兄弟——巫术 science is magic𓆡𓆝𓆟𓆜𓆞𓆝𓆟𓆜𓆞
我所谓的宗教,是被认为能够影响和控制自然与人生进程的,超自然力量的信仰或抚慰。这就将宗教分为理论与实践两大方面:一是对超自然力量的信仰,二是讨神欢心、安抚愤怒。 … 统治世界的力量,究竟有没有独立的意识?宗教的答案是肯定的。人们绝对不会去讨好那些无生命的东西,也不会去讨好那些在特殊情况下,受到绝对限制的人。总而言之,宗教同巫术以及科学在这一方面是完全对立的;它认定世界的控制者是那些有意识、可以被说服的“人”。 …既然宗教包含的首先是对神灵的信仰,其次才是取悦他们,那么这种宗教认定的自然进程的主要特点就是可塑性与可变性。人们努力去说服或诱惑这些控制自然的神,让他们有利于人类社会发展。但在原则方面,这种理论与巫术和科学是完全相悖的,因为,后二者认定自然的运转是固定的,无法通过说服、哀求或恐吓来改变,而宗教却在某种程度上是可塑和可变的。 巫师对待神的方式与对待无生命的物体无异——它是强迫甚至胁迫神,而不是如宗教那样讨好神。因此,巫术认为,无论是人还是神,只要具有人性,都要从属于一种控制一切的超自然力量。通过适当的仪式和咒语,这种力量可以被所有的人操纵利用。 回应 2020-04-13 10:22
论坛 · · · · · ·
我不知道为什么至今没有人提到这本书的翻译,而且... | 来自◇ | 21 回应 | 2020-10-03 |
在海图看到打折的本书,泪流满面啊。。。。 | 来自f234f234 | 12 回应 | 2019-10-21 |
这本书的其他版本 · · · · · · ( 全部28 )
-
大众文艺出版社 (1998)9.0分 2152人读过
-
暂时无货, 4天前曾上架
-
-
Oxford University Press, USA (1998)9.0分 42人读过
-
新世界出版社 (2006)8.8分 2225人读过
-
暂时无货, 2天前曾上架
-
-
商务印书馆 (2013)8.6分 563人读过
-
【Q4AVZU】新人(满64-15包邮)
-
暂时无货,预计2天到货
在哪儿借这本书 · · · · · ·
以下豆列推荐 · · · · · · ( 全部 )
- 各学科领域入门书籍推荐 (磐丘)
- 高评分kindle电子书 (厚生)
- 每月一本大部头 (野原新之助)
- 【2013 LRC Summer School X 上海】导师推荐书单 (lovique)
- 非主流相声界 (感官盛宴)
谁读这本书?
二手市场
订阅关于金枝的评论:
feed: rss 2.0
0 有用 f234f234 2011-06-18
考据癖当如此。逻辑,例证,以及诗意的表达。
0 有用 蜜缇 2014-02-21
差评仅针对翻译。草草读了几十页,翻译实在惨不忍睹。我认为好的翻译会增加读者在阅读时的愉悦感,与之相反的则是那些用生涩、非常见语言描述、拖慢阅读速度、阻碍读者阅读的作品。弃。真心不如抱着kindle啃原著。
3 有用 [已注销] 2012-06-14
真累…………………看完了
0 有用 Pharmakon◬ 2015-06-09
為什麼有種流水帳的感覺。是因為翻譯嗎次奧。
0 有用 秦桑 2014-11-11
翻了翻,自己看还不如本科时小熊给我讲的好玩,嘻嘻。
0 有用 一只小海绵 2020-12-25
前前后后读了11个小时。这本书很长,但很有趣,人类花里胡哨风俗大赏,收集资料应该很难吧。早期人类探索世界的发现,有道理的变成了科学,没道理的就是巫术。 “人类思想发展最初的网织物是黑白交织的格子图案,穿插着各种是非观念,那时并无宗教的红线。当顺着时间轴推行,就发现黑白交织的格子图案中,已赫然出现一片殷红,而且位于网的中心,显示出宗教的出现和深化。但时间继续推进,科学白线增多,红色渐渐暗淡。三种颜... 前前后后读了11个小时。这本书很长,但很有趣,人类花里胡哨风俗大赏,收集资料应该很难吧。早期人类探索世界的发现,有道理的变成了科学,没道理的就是巫术。 “人类思想发展最初的网织物是黑白交织的格子图案,穿插着各种是非观念,那时并无宗教的红线。当顺着时间轴推行,就发现黑白交织的格子图案中,已赫然出现一片殷红,而且位于网的中心,显示出宗教的出现和深化。但时间继续推进,科学白线增多,红色渐渐暗淡。三种颜色相互编织在一起,这张不断展开的网的颜色和图案也不断变化。这恰好吻合了不同宗旨意图彼此趋向矛盾的现代思想的状况。” (展开)
0 有用 粒粒晨 2020-12-15
4.5 翻译让人读的心累
0 有用 绿音儿&外星兔 2020-12-07
又是一个大部头。 读人类起源的故事时,你被古代基因组学的证据说服,人类是一个混杂的大家庭,读一百多年前讲述人类传说传统的金枝时,你被文化的神似说服,人类是一个社群。槲寄生,西欧人文化中的金枝,晕染着令作者那个群体熟稔的色彩,承载着同所谓原始未开化人群体同等叙事的,对自然规律的初步猜想。
0 有用 OzonM 2020-10-31
爱因斯坦说:“我信仰那个在事物和谐有序中显示出来的上帝,而不相信那个同人类的命运和行为有牵连的上帝。”同理我相信有神,但我不相信宗教。
0 有用 Hooorah 2020-10-18
老师很早就推荐了,到现在才看真是对不起(。读起来很有趣。人类活着总要找点东西填充虚无感,并且没什么卵用。献祭牺牲的人命看起来不比被狮子老虎吃掉的动物要高贵多少 @2019-07-25 08:59: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