只需倾听 短评

热门 最新
  • 0 C •ᴗ• 2023-06-14 09:26:57 江苏

    谈话的对象是大脑,大脑分三层,影响想法与行为。沟通时,需要和高级脑对话,若暂时还不能,就需要朝该目标前进。核心在于,对自己情绪管理(压力下保持镇定,清空成见,主动示弱/自我揭短),对他人情绪照应(避免杏仁核劫持,镜像神经元反馈,使感受到有趣/重要/被理解)。实用好书,翻译流畅,应该还会多看几遍。

  • 0 V 2023-09-26 13:08:28 四川

    人们说服、鼓励,争论、敦促,在这个过程中,让对方产生了抗拒心理。与此做法相反——你倾听、提问、体察映照对方的情绪,把你听到的话如实反馈给对方。当你这样做的时候,他们会感觉到你的关注和理解,知道你与他们感同身受。 “理解他人的渴望,并作出回应。”这是最强有力的沟通工具之一,有了它,你将可以与工作和生活中遇到的任何一个人对话。

  • 0 泫然 2024-04-13 17:45:47 浙江

    我觉得写剧本的人很需要这本书,会写出那些感人的台词,都说原谅容易,可真诚的道歉又谈何简单。书中这种沟通是从负一到零甚至一的策略,因而常含戏剧性,需要补充的是以上的各种方式可能一不小心就变成了自恋,特别是在我们东亚文化的氛围下,很多人都有镜像神经匮乏,得不到理解的苦衷。

  • 0 梅子 2022-09-21 17:38:48 广东

    偶然看到的一本书,讲得很实用、很多方法能让自己更从容一些

  • 0 宠儿 2020-08-12 21:35:44

    人是如此的自恋,以至于只要在谈话中让对方感觉到自己被理解、被认可,你们的关系就成功了99%。

  • 0 小心人类 2019-07-02 10:04:06

    让人感到他们被理解,是重要的,是有趣的

  • 0 住居海上 2019-10-31 16:00:05

    有启发,实践还要再读

  • 0 Adam 2020-01-01 19:01:57

    对外销售、对内管理、对己修身,无非就是'沟通'两字。沟通的方法,看完此书即可。

  • 0 baby 2015-02-11 13:46:41

    2014年读过最好的书之一。

  • 0 晓文兄 2017-09-07 21:42:16

    “镜像神经元接受匮乏”解释了为什么每个人都渴望得到别人的理解,书中有三条基本原则:一、让人们觉得自己很有趣;二、让他们觉得自己很重要;三、让他们感受到你的理解。回想自己每一次伤心、难过、委屈、生气、愤怒等等不良情绪的产生,好像还真是因为觉得自己没有被人理解,或是被误解了。

  • 0 latte 2016-03-17 16:43:10

    仔细读完一遍发现很多业务和生活中的问题都得到了一些答案和解决的办法,值得再看几遍

  • 1 白之物语 2020-02-04 00:54:04

    我们应该如何倾听? 首先,我们要调整好自己的情绪,摘下对他人有色眼镜、放下偏见,做好倾听前的准备。 其次,我们要培养自己的“同理心”,要学会站在别人的角度看待问题,在这里作者建议我们掌握倾听的三大原则——“让别人感到被理解”“让别人感到我们对他感兴趣”“让别人感到自己有价值”; 最后,我们还要学会倾听的四大技巧:第一是“替别人说‘不’”,第二是“主动示弱、自我揭短”,第三是要学会“在聊天的氛围里提问”,第四是要“善用简单的言语帮别人平复心情”。

  • 0 Ivaness 2019-02-20 20:51:33

    一本对亲密关系、子女教育、职场管理都有指导意义的书。“看一个多自信,就看他对别人的兴趣有多深、多诚挚;看一个人多没有安全感,就看他多么努力地想给别人留下深刻印象”

  • 0 Faye 2013-07-31 18:07:26

    管理情绪,老板员工家庭主妇全适用的功能性读物。但动机都是善意的,所以推荐给大家

  • 0 d2 2011-10-10 20:06:53

    取胜之道,在于压力下保持镇定。 问别人问题,让别人回答FTD(我感觉/我认为/我做过)以显示对别人感兴趣。 站在对方的角度说:我敢说,我打赌,你……是不是? 让对方先说是。

  • 0 gioia45 2014-06-12 15:09:56

    they don't look up at the sky.所有的最终目的都是为了和真正的对方交流,倾听对方真正的向往,仰望的天空,这样我们都和真正的自己交流,然后真正地展示自我。

  • 0 valuepool 2011-06-10 09:42:35

    值得读!真知灼见!

  • 0 就是小思佳呀 2020-04-30 11:52:04

    有一本书叫《赢在转念间》,里面有句话:“人生基本是个感知问题,但错误的感知要更多些。 如何的沟通应该是放下当下的工作,全身心的投入去倾听,放下成见,专注需求。

  • 0 小鱼的自留地 2019-08-22 14:18:12

    要重看:1、对别人感兴趣,而不是显得自己多有趣;2、让别人觉得ta自己很重要;3、感谢and道歉的细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