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光队伍 短评

热门
  • 5 锦衣夜行 2012-04-27 23:26:10

    “张德模,这次的旅行没有你。”第一句就震到我。如此情深。

  • 2 野次馬 2011-02-13 23:40:22

    “病至将死,所余唯风格而已。”流浪者的队伍缓缓前行,泪水漫漶之际,依旧是记忆中昨夜微霜初渡河的姿态。可惜云山仅容客中过,所谓的没有了抵达便无所谓家。于是用伪的认知来祭奠,来描摹。结下的是伪文本,伪戏码,演员早早散场,观众席清空——信用卡被吞的年代,有那么一瞬间似乎就连曾经的存在也是伪的。于是不断陌生化,把“我”外化为“你”,最决绝的对立。冷静而克制到自我压抑,让人无从怜悯,也无法击节——她这样抵死地与零落的记忆相抗衡,张德模,你听到了罢。

  • 3 布宜諾斯 2012-09-01 12:12:38

    怪怪的,不喜欢碎片式写作。

  • 1 MILK 2012-03-05 03:39:12

    死亦是生。希望至亲能陪伴久一点,再久一点。不喜欢文章里不停的出现括号…

  • 1 2012-10-19 20:24:23

    一年一读

  • 1 Gone。 2013-03-08 19:25:49

    好好的作家 不知道为什么这本书是这样的风格。满眼的括号。

  • 2 端木赐 2018-08-06 20:21:40

    “我们都不信死后的世界。曾经约定,谁要是先走,而果然有魂,就回来报个信,通知一下。方法是在对方的脚底瘙痒。所以直到如今我还会把脚伸出被子,心想,张德模,不要背约呀。”很多年前就想读,然而没想到那么琐碎那么难读,形散神散……一个哭脸……

  • 1 Aikaaa 2011-06-25 22:21:46

    我觉得我这辈子都不想再看苏伟贞的书了…

  • 1 [已注销] 2013-05-15 16:32:14

    写法类似《纪实与虚构》,百科全书式的伪考古。可惜她显然没有驾驭这种上天入地多线并行的宏大结构的能力。显得很乱很烦人很更年期。唯一出彩的就是对于死亡的忠实记录。

  • 0 𝘽𝙀𝙉 2012-02-11 20:47:45

    30页,来冒充一下,差评。

  • 0 无心柳 2012-02-13 13:27:57

    流浪与思念,死亡以及此前二十个世纪的沉睡。

  • 0 周鱼 2012-12-03 11:47:57

    有许多部分,还是没有啃下去。事件还是文笔的缘由?只能承认有距离感。对张德模的烈性心里喜欢,尊敬。走向死,而在在都是在生的人。

  • 0 张熊熊 2011-06-29 13:13:57

    再沉重的死亡,也不过是一本书的厚度和一滴泪的容量

  • 0 冒菜王 2011-02-04 13:33:26

    人生不如一行张德模,技巧绝对是用尽了吧

  • 1 看不见的城市 2020-10-13 19:13:08

    以书写来对抗死亡,思考与追忆,漫步与漫歌,生死无常,唯有记忆永恒。即便是在这种虚实交织的作品中,苏伟贞在书写上的实验性走得也要比朱家姐妹远得多。

  • 0 Meg.Mei. 2016-02-20 21:23:32

    悲痛而愤怒的絮絮叨叨。作者自己都说,‘此前不相信有灵,面对死亡时又不愿相信没有另一个世界’。可悲。

  • 0 芥太君 2013-03-13 19:29:57

    看过两本苏伟贞的 觉得都不行 读不下去 情节支离破碎 感情抽象 不明白女性的视角

  • 0 happyboss 2014-05-13 20:55:39

    前几十页完全无法在图书馆读、无法在有人的寝室读,三行就要抽纸巾。后来记住的却是那个「节制的父亲」张德模。一直喜欢苏伟贞的语感和节奏呀。#私人化评分没有参考价值#庄尚言的流浪,赖瑞和也曾还乡,「可惜此翁老天涯」。

  • 0 苏衍 2011-10-01 10:56:41

    果然还是更能接受《陪他一段》。太细腻了,我没那个耐心啊。。。

<< 首页 < 前页 后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