思维与语言 短评

热门
  • 18 花衣云影 2019-08-03 05:01:49

    草草翻完第一遍。学龄前儿童的语言,和诗歌的语言性质相似。这种语言不是思维的,交流的,客观的而是感受的、自我中心的、暗示和象征的——这样就能更好地理解维果茨基的观点了。而且从维果斯基对于思维和言语的关系来看,机械背诵一些古诗、三字经、弟子规……之类,对儿童的思维能力不起任何促进作用。以及外语和母语的关系是,母语水平越高,外语水平才会越高。而且掌握外语之后,才能更好地理解母语。如果非专业读者要从这本书中找出对自己有用的东西,以上就是部分有启发性的结论。而且把维果茨基的理论用于观察孩子的语言发展,真的是一件挺有意思的事情:1岁左右时总是发出各种有趣的声音、2岁之后总是问“为什么”,背后都是挺复杂的心理发展过程。别去干涉和扭曲孩子的语言世界,因为孩子和成人是完全不同的。

  • 8 Yakuuult 2015-05-03 15:04:45

    = = 本来想说还是找英文版再读一次,忽然想起来原版是俄语的……

  • 9 Sulin 2015-06-05 19:10:37

    读的第一本心理学专著,难啃程度不堪回想,读完它简直是跟自己的一场较量。

  • 1 酣放自若·安奈 2018-11-21 19:28:08

    不行。可能是我的问题。看不下去。全书针对一种理论进行假设和驳斥。只有最后两页对我来说有点意义。撕下来了。这书可以捐了……

  • 1 败走恶犬 2013-09-01 11:20:38

    30年代的书,实验并不充分也没有详细描写,总体印象是同为文理交叉学科,心理学比语言学更依赖于思辨——至少在“语言与思维”这一课题上

  • 0 欢度末日 2020-02-12 22:12:54

    书中的观点已经得到普遍接受了,所以不觉新颖

  • 1 沙沫 2012-02-18 08:55:34

    定向思维、我向思维,尝试错误、复合思维、逻辑,儿童自我中心、假概念,教学先于发展,内部语言、外部语言,习惯于独立思考的人们不容易抓住别人的想法。

  • 1 书生:生活算法 2012-03-07 19:48:18

    理论经典,理解起来有些难。相对于哲学方面的比较多。关系到语言中的语法、语义、语用等信息。需要慢慢地体会才行。120307

  • 0 予秋 2016-12-24 23:29:56

    最后一章还好,其他都是关于皮亚杰的,我是外行就不懂了。

  • 1 汪良峰 2021-12-06 23:35:49

    最后一章关于思维言语在文学作品中的解释和分析案例对我而言颇具一定启发意义,在某种程度上这个世界上的所有人从出生到死亡来临之前,都不得不使用各自的思维和语言来去构建属于他们个人化的社会,而这也是心理学作为一门基础科学的重要意义所在。

  • 0 简单生活 2024-01-18 11:30:56 福建

    很难读,本来想研究幼儿语言,却被后面托尔斯泰和陀思妥耶夫斯基的作品赏析吸引

  • 0 西瓜然 2023-07-26 20:55:33 北京

    心理学和语言学总是密不可分的

  • 0 Howard–man 2024-08-09 17:47:30 江苏

    从发生学上,思维就是思维,语言就是语言,二者有不同的根源;但在发展的历程中,二者又不断地相交,互相影响,互相决定。维果茨基的研究特别有“多元决定论”的格调,这点上他的学术灵魂确是正统的马克思主义的。很赞叹这位苏联的心理学家竟如此地深入皮亚杰、格式塔、机能主义等心理学思想,并创造性地提出自己的理论,而且一点意识形态味道都没有。

  • 0 kkk77 2024-04-16 10:48:11 北京

    神奇 第一次读古早理论 跳了概念那两章 刷新了关于思维和语言的想法

  • 0 Rachel_ 2023-06-05 13:23:37 北京

    230605 哲学人类学 心理实验很多 第一次读这种心理学著作

  • 0 逸文721 2016-03-21 01:04:36

    虽说也不是全读懂了,但好像挺有道理的样子。这种学术著作我还是看中文版吧,之前看英语的所有的术语都混到一块没明白,也不知道我那会儿的literature review是咋掰扯完的。我总会被这种认真严谨做学问的姿态所折服。为什么我就不是这种人?

<< 首页 < 前页 后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