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
[德国]
弗里德里希·席勒
/
[德国]
席勒
出版社: 商务印书馆
译者: 沈国琴 / 丁建弘
出版年: 2010-10
页数: 390
定价: 28.00元
装帧: 平装
丛书: 汉译世界学术名著丛书·历史地理
ISBN: 9787100070676
出版社: 商务印书馆
译者: 沈国琴 / 丁建弘
出版年: 2010-10
页数: 390
定价: 28.00元
装帧: 平装
丛书: 汉译世界学术名著丛书·历史地理
ISBN: 9787100070676
内容简介 · · · · · ·
弗里德里希·席勒(1759—1805)是德国著名文学家和历史学家。本书是席勒完成的唯一一部历史著作,探讨了1618—1648年间,由神圣罗马帝国内战演变而成的、全欧洲参与的大规模国际战争的状况。在书中,席勒强烈期盼德意志国家民族的统一和崛起,反对国内诸侯专政、国外势力侵吞,呼吁市民利益,表达了独特的英雄判断标准。此书是关于这场战争的经典著述,不仅是席勒历史研究的重头戏,而且全面体现了席勒开创的新历史研究的进步观。
目录 · · · · · ·
丛书信息
汉译世界学术名著丛书·历史地理 (共198册),
这套丛书还有
《试谈另一个中世纪》,《历史是什么?》,《蒙古帝国史》,《一六四〇年英国革命史》,《十五至十八世纪的物质文明、经济和资本主义(第三卷)》 等。
喜欢读"三十年战争史"的人也喜欢 · · · · · ·
三十年战争史的书评 · · · · · · ( 全部 13 条 )



翻译粗制滥造集大成者 没有之一
对三十年战争的了解,始于早先看的一篇网上文章,名字是《德意志三十年战争中的绝代双雄--古斯塔夫•阿道夫和华伦施泰因》,名字够长的!但是文章写得挺吸引人的,使我对德国有过三十年战争有了初步认识,后来又了解到三十年战争是全欧第一次大战,几乎所有的欧洲国家都卷入...
(展开)

获赠的汉译名著系列第一本,不是我想要的那本书
无疑是站在德国的视角去写这一段历史的,主战场在德国,但给人的感觉倘若是战争从头到尾都在德国的领土上进行,那就一定有偏重的因素存在。时间线也基本按照德国皇帝继位的先后顺下来,还有印象的比如马克西米利安皇帝、卢道夫皇帝、马蒂亚斯皇帝、斐迪南二世、三世皇帝,那时...
(展开)


国家间体系的能动嬗变——对《三十年战争史》的简要分析
这篇书评可能有关键情节透露
席勒《三十年战争史》在详细描述四阶段战争的客观事实和国家间体系的演变基础上,向我们详细描绘了在这一关键时刻领袖们的主观政治思考和决策。因此,本文将因循历史脉络,针对战争的起因、实质、结果和历史地位,从结构性因素与能动性因素两方面浅析欧洲国家间由奥格斯堡体系... (展开)> 更多书评 13篇
读书笔记 · · · · · ·
我来写笔记论坛 · · · · · ·
在这本书的论坛里发言这本书的其他版本 · · · · · · ( 全部3 )
-
商务印书馆 (2009)7.2分 160人读过
-
光明日报出版社 (2014)6.1分 99人读过
在哪儿借这本书 · · · · · ·
以下书单推荐 · · · · · · ( 全部 )
- 已有译制类社科正版实体书 (远古朋克巨象)
- 德国奥地利文学I (一九八零)
- 汉译世界学术名著丛书 第十一辑 (瑚璉)
- 已买的书 (风间隼)
- [Book]历史与社会3 (最爱cheesecake)
谁读这本书?
二手市场
订阅关于三十年战争史的评论:
feed: rss 2.0
1 有用 柳京高塔 2020-08-22 20:09:37
翻译属实垃圾,连“电报”都出来了 我初二有段时间对三十年战争特别着迷,在公交车上都捧着这本书在看
4 有用 #Elysium# 2017-01-15 21:01:53
古斯塔夫特别苏(。感慨一下当时典运气真好,有一连串杰出的统帅这样——顺便对萨克森感情复杂,虽然还没转黑【 以及,翻译&校对我想糊你一脸( “麦丹战争”是什么鬼啊)席勒聚聚真心大手,文五颗星,扣的两颗星在于对读者阅读体验的不尊重。
10 有用 王紫 2015-06-15 00:28:07
席勒的文笔十颗星,屎一样的翻译扣九颗星!
0 有用 已注销 2016-08-11 14:55:55
对德意志的感情与对湖南的感情一样
0 有用 捩海花 2012-09-14 00:32:23
给翻译跪了
0 有用 脚后跟长传大师 2022-07-14 10:32:03
翻译太糟糕 实在是觉得谷歌改升级系统了 不是吗
0 有用 多阿多の 2022-05-25 14:01:46
原典论文的核心文献。席勒激扬的文字和民族激情充斥着书里每个字,书本身是德意志历史的一部分。对战争本身而言,本书不是出色的历史研究:没有注释,大多史料没有出处,人物形象心理状态的勾勒突出,但行文逻辑天马行空,宛如古典史学返照。不过仍是狂飙突进运动中一个绝佳的历史切片。 @2020-12-25 18:21:46
0 有用 啰啰啰啰 2022-05-20 21:15:02
原典论文的核心文献。席勒激扬的文字和民族激情充斥着书里每个字,书本身是德意志历史的一部分。对战争本身而言,本书不是出色的历史研究:没有注释,大多史料没有出处,人物形象心理状态的勾勒突出,但行文逻辑天马行空,宛如古典史学返照。不过仍是狂飙突进运动中一个绝佳的历史切片。 @2020-12-25 18:21:46
0 有用 野猪大将军 2022-04-18 01:37:26
翻译不通顺,欧式的语序没有调整过来,我读起来感觉踉踉跄跄的,以至于怀疑起席勒的写作能力来。
1 有用 天池一苇 2022-01-11 22:26:48
前面介绍背景的一些内容好似雾里看花,作者总喜欢拐弯抹角地进行叙述,或是进行一些暗示、隐喻,即使具备一定历史背景知识的读者,阅读起来也会觉得不够畅快。另外本书对时间线的梳理也不那么清晰,大概席勒本质上是一个作家而并非史学家。不过这也有利有弊,从第二章开始本书算是渐入佳境,因为需要对处于舞台中心的英雄人物进行刻画,烘托故事氛围。古斯塔夫二世大帝和华伦斯坦、梯利伯爵等人的斗争故事在一定程度上算是耳熟能详... 前面介绍背景的一些内容好似雾里看花,作者总喜欢拐弯抹角地进行叙述,或是进行一些暗示、隐喻,即使具备一定历史背景知识的读者,阅读起来也会觉得不够畅快。另外本书对时间线的梳理也不那么清晰,大概席勒本质上是一个作家而并非史学家。不过这也有利有弊,从第二章开始本书算是渐入佳境,因为需要对处于舞台中心的英雄人物进行刻画,烘托故事氛围。古斯塔夫二世大帝和华伦斯坦、梯利伯爵等人的斗争故事在一定程度上算是耳熟能详了,作者为我们呈现了更加丰富的细节,包括瑞典方面诸多杰出的将军如伯恩哈德、巴纳、托尔斯滕森、兰格尔等,德意志以及皇帝方面的巴本海姆、阿尼姆等等,以及崭露头角的一代名将蒂雷纳和大孔代。萨克森、普法尔茨、丹麦、瑞典、巴伐利亚、波西米亚、奥地利、法国众势力纷争的最后,只留下一个满目疮痍的德意志兰。 (展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