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容简介 · · · · · ·
中国文化第一历史悬案
西汉景帝末年,孔子旧宅墙壁中发掘出一批古简,其中有一部孤本古文《论语》,无比珍贵,世称《孔壁论语》。孔子十一世孙孔安国将之献入宫中,虽然适逢武帝独尊儒术,儒家经籍也大多残缺不全,《孔壁论语》却深藏不见,从此失传……
挖掘两千年历史淤泥,钻探中国人精神古墓。
逆推出一场控扼两千年命运的骇人阴谋。
惊天秘密层层揭开,七十五次剧情急转,每三千字一道波澜。
最勇敢的历史小说,最刺心的民族悲歌。
◇一段惊心的历史探险:汉武帝为何独尊儒术?古本《论语》为何失传?《史记•武帝本纪》为何空缺?小说逆推权力的残酷逻辑,对历史发起合理质疑和严厉拷问。
◇一场肃杀的道义围剿:儒家源始的民本与仁爱,到汉代转换为君本与纲常,小说闯入儒家的命运迷局,用生命碰撞出一场鲜血淋漓的历史真相。
◇一幕悲怆的文化祭奠:春秋战国自由张扬的民族精神,到秦汉时期顿遭禁绝,...
中国文化第一历史悬案
西汉景帝末年,孔子旧宅墙壁中发掘出一批古简,其中有一部孤本古文《论语》,无比珍贵,世称《孔壁论语》。孔子十一世孙孔安国将之献入宫中,虽然适逢武帝独尊儒术,儒家经籍也大多残缺不全,《孔壁论语》却深藏不见,从此失传……
挖掘两千年历史淤泥,钻探中国人精神古墓。
逆推出一场控扼两千年命运的骇人阴谋。
惊天秘密层层揭开,七十五次剧情急转,每三千字一道波澜。
最勇敢的历史小说,最刺心的民族悲歌。
◇一段惊心的历史探险:汉武帝为何独尊儒术?古本《论语》为何失传?《史记•武帝本纪》为何空缺?小说逆推权力的残酷逻辑,对历史发起合理质疑和严厉拷问。
◇一场肃杀的道义围剿:儒家源始的民本与仁爱,到汉代转换为君本与纲常,小说闯入儒家的命运迷局,用生命碰撞出一场鲜血淋漓的历史真相。
◇一幕悲怆的文化祭奠:春秋战国自由张扬的民族精神,到秦汉时期顿遭禁绝,儒者殉道,侠者死节,小说饱蘸人性的光芒,哀悼慷慨与侠义的最后道别。
◇最重大的历史悬案:探寻《论语》版本流传真相,向中国文化的中枢神经开刀。
◇最过瘾的历史阅读:中国古典气派,文字凝练,笔力沉厚;好莱坞情节模式,悬念重重,危局连连。
◇最骇人的历史结局:99%读者猜不破的骇人阴谋,只要读罢,可能终生难忘。
◇最沉痛的历史悲歌:民族之殇,文化之悲,痛刺中国良心的悲剧撼动力。
作者简介 · · · · · ·
冶文彪,自由思想者,独立写作人,著有作品多部。痴迷历史,酷爱真相,痛恨不公,向往至善。才虽不济,但务求字字源于体认,句句发自真心,每一部作品都能有所解构和独创。力虽单弱,却愿尽一生之努力,保有求真悲悯之心,探求自我、民族和人类命运的来龙去脉。
目录 · · · · · ·
第二章 石渠天禄 11
第三章 潜越七星 19
第四章 星辰书卷 27
第五章 秘道夜探 35
第六章 绣衣金鸷 44
第七章 黄门诏使 54
第八章 失而复得 62
第九章 夹击之策 69
第十章 虞姬木椟 76
第十一章 高陵之燔 82
第十二章 巫术异法 90
第十三章 长陵圆郎 97
第十四章 午井小亭 103
第十五章 草野鏖战 110
第十六章 草洞杀敌 117
第十七章 申家童言 126
第十八章 栈道符节 135
第十九章 棺木囚车 143
第二十章 山野猛虎 150
第二十一章 锦江锦里 159
第二十二章 梅蝉双枕 166
第二十三章 箱底秘道 173
第二十四章 丝锯老鼠 180
第二十五章 九河日华 189
第二十六章 袖仙送福 197
第二十七章 御史大夫 205
第二十八章 孔壁论语 213
第二十九章 饥不择食 221
第三十章 御史自杀 228
第三十一章 生如草芥 236
第三十二章 南下荆州 244
第三十三章 游侠遗孤 253
第三十四章 孔府泪别 262
第三十五章 淮南疑案 273
第三十六章 孔氏遗孤 284
第三十七章 太液铜莲 292
第三十八章 自残毁容 300
第三十九章 秘传论语 309
第四十一章 宫中刺客 322
第四十二章 壮志未酬 331
第四十三章 茂陵棺椁 337
第四十四章 天理不灭 343
· · · · · · (收起)
喜欢读"人皮论语"的人也喜欢的电子书 · · · · · ·
人皮论语的书评 · · · · · · ( 全部 100 条 )

道之所在,虽千万人吾往矣
这篇书评可能有关键情节透露
公元前1046年武王伐纣,奠定周朝基业。汤武革命,是顺受天命,还是以臣弑君?八百多年后的汉景帝年间,黄生与辕固生曾在景帝前辩论此事,黄生主张是以臣弑君,辕固生认为是顺应天命,本是一个学术辩论,直到辕固生反问道:“高祖帝代秦取天下是否也是以臣弑君?”景帝才发现这... (展开)
《论语密码》:最勇敢的历史小说,最刺心的民族悲歌
这篇书评可能有关键情节透露
从长安到扶风,只用了短短几个时辰。可是从扶风返回长安,区区二百里地的距离,为了完成一件使命却用了几乎八年的时间…… 受人之托,忠人之事。侠盗朱安世从老人手中接过驩儿时,这个信念就已经在他心里扎下了根。从宫中盗出汗血宝马,被官兵四处缉拿的朱安世此时并不知道,他... (展开)

如今存世的《论语》到底是哪一个版本?

一声叹息,论语背后竟然是这样一个故事......
这篇书评可能有关键情节透露
历经大约四小时,一本冶文彪老师的《论语密码》读完,大约26万多字,看起来不长,却足以道出两千年来的故事。谁又何曾知晓,自己从小就背的论语可能是假的呢? “本文故事基于推测 历史真相留待考证” 读到这一句的时候,意犹未尽,我只能说:“可惜,可叹,可敬。” 惜何?惜... (展开)论坛 · · · · · ·
什么时候再重版呢 | 来自人间失格 | 9 回应 | 2023-03-22 09:36:14 |
终于等到再版了! | 来自九你要吗 | 2021-12-12 17:20:07 | |
这个多线并进叙事手法颇为失败 | 来自豆友1174140 | 2021-11-15 11:14:35 | |
邢天评:历史小说的镶嵌工艺——评冶文彪长篇历史... | 来自胡桃 | 2011-04-09 13:36:08 |
这本书的其他版本 · · · · · · ( 全部4 )
-
江苏凤凰文艺出版社 (2022)8.3分 661人读过
-
大地出版社 (2011)8.2分 21人读过
-
大地出版社 (2011)暂无评分 16人读过
在哪儿借这本书 · · · · · ·
以下书单推荐 · · · · · · ( 全部 )
- 【謎詭·推理小説】五星級嚴選 (天蝎小猪)
- 书海无涯 (佾云)
- 含英咀华——总有一本适合你第1辑 (99.9%)
- 37°暖书单(二) (37°暖)
- 中国古代题材历史(时代)悬疑推理小说 (書衣偵探華斯比)
谁读这本书? · · · · · ·
二手市场
· · · · · ·
订阅关于人皮论语的评论:
feed: rss 2.0
17 有用 瓜田里仰卧起坐 2016-10-10 23:30:28
“于汝安乎?” “安。” “汝安,则为之。”
21 有用 安东 2016-04-13 00:26:13
《清明上河图密码》我没坚持读下去,但是这本《人皮论语》真是好,悲怆,壮烈,像冬天的朔风,像荆轲的背影,读到最后,竟心塞的说不出话来。得有酒,否则难浇胸中块垒。
14 有用 游手好弦 2017-01-06 04:08:16
本书真正唤起了我对于传统文化的敬畏,古代经典能流传至今,真可谓字字血泪,引人无线瞎想
81 有用 danyboy 2016-08-07 21:14:17
思想境界高,应该是此小说最大的优点,作者不是经史专业,却较好的切入了经学史上一些有趣又晦暗的历史事件,从而营造出了一个汉代中前期学术力量反抗君主专制的正义故事。最大的优点是作者的叙事结构,他严守历史节点和人物的真实性,又在正史没有交代之处大胆虚构,写出了一个兼有历史、悬疑、罪案和文化的小说。不足之处呢,线索虽然有两条,但朱安世送孔驩这一主线却过于单薄,全靠反复出现的意外情况来支撑,缺乏深度,容易造... 思想境界高,应该是此小说最大的优点,作者不是经史专业,却较好的切入了经学史上一些有趣又晦暗的历史事件,从而营造出了一个汉代中前期学术力量反抗君主专制的正义故事。最大的优点是作者的叙事结构,他严守历史节点和人物的真实性,又在正史没有交代之处大胆虚构,写出了一个兼有历史、悬疑、罪案和文化的小说。不足之处呢,线索虽然有两条,但朱安世送孔驩这一主线却过于单薄,全靠反复出现的意外情况来支撑,缺乏深度,容易造成审美疲劳,对人皮刻字这一题眼也不够突出。另外从经学史的角度“苛求”,以论语在当时的地位不可能引起汉廷这么大的动静,而且,儒学的微言大义首先还是春秋。我觉得需要学习的地方,一个是语言,足够平易通俗,也足够有古意,这个我觉得非常难做到。一个是叙事,过一段就抖一个包袱,不断破解前面设置的悬疑。 (展开)
27 有用 成知默 2016-08-17 10:37:36
2016年已读087:先前已追完作者的三部《清明上河图密码》,颇有些“食之无味,弃之可惜”的鸡肋之感,个人觉得这部比《清明上河图密码》好看得多。至少比起前者的“鸿篇巨制”、各色人物的你方唱罢我登场,这部在人物塑造方面要丰满生动许多。仍旧是作者擅长的多线并进,围绕孔壁古本《论语》,在正史的罅隙中展现了作者恣肆汪洋的想象与重构,荒唐错乱、礼乐崩坏的时代中那样一群人近乎痴愚的道义坚守,仿佛真实还原了被掩... 2016年已读087:先前已追完作者的三部《清明上河图密码》,颇有些“食之无味,弃之可惜”的鸡肋之感,个人觉得这部比《清明上河图密码》好看得多。至少比起前者的“鸿篇巨制”、各色人物的你方唱罢我登场,这部在人物塑造方面要丰满生动许多。仍旧是作者擅长的多线并进,围绕孔壁古本《论语》,在正史的罅隙中展现了作者恣肆汪洋的想象与重构,荒唐错乱、礼乐崩坏的时代中那样一群人近乎痴愚的道义坚守,仿佛真实还原了被掩埋在历史洪荒中的可能的真相。侠者舍生取义,儒者以身殉道,读来真是壮怀激烈、荡气回肠。 (展开)
0 有用 阿濛 2023-03-18 17:45:03 北京
刘老彘
0 有用 王杨浩哲 2023-03-17 21:42:43 湖北
冲击波
0 有用 OVERNIGHT RUSH 2023-03-10 05:12:26 美国
狗屎感情戏充满了男作家的自以为是,而且整部书是一个个男宝为了儒国经典奋不顾身,怎么说,很好笑
0 有用 猪骑朕 2023-03-09 23:41:45 广东
这本书给我最大的震撼是在书的结尾,我查了一下朱安世居然真的存在过(其实标题已经说过了),只是在历史里只留下了他的名字阳陵大侠朱安世,他做过什么已经无从得知了,在回想这本书的情节,这些事情仿佛真的发生过一样。 阳陵大侠朱安世(汉朝的侠的意思和现在的不一样)但是还是给我一种这本书就是司马迁为还朱安世清白记录他的侠义而写就后偷偷藏匿的传记,他记述了他的侠义,他身上的刺青论语,他的江湖朋友等等。 ... 这本书给我最大的震撼是在书的结尾,我查了一下朱安世居然真的存在过(其实标题已经说过了),只是在历史里只留下了他的名字阳陵大侠朱安世,他做过什么已经无从得知了,在回想这本书的情节,这些事情仿佛真的发生过一样。 阳陵大侠朱安世(汉朝的侠的意思和现在的不一样)但是还是给我一种这本书就是司马迁为还朱安世清白记录他的侠义而写就后偷偷藏匿的传记,他记述了他的侠义,他身上的刺青论语,他的江湖朋友等等。 这本书悬疑的地方在我看来比较少,阅读的时候也大致能猜到后面的剧情,他更像是一本武侠小说,一本传记,感觉作者很有点想还原那段历史,往这面靠的想法,里面大段大段详细的表情和动作的描写,如果我是奔着读一本精彩的推理小说的话,会觉得有点过于啰嗦和疲劳了。 (展开)
0 有用 低绿枝 2023-03-09 21:55:21 四川
读来非常顺畅,丝丝入扣,高潮部分太悲壮了,一个个人物接连死去,但是他们信念和精神长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