豆瓣
扫码直接下载
作者致力于中古道教文学研究,不乏有趣的观察和思考,但论旨显得重复、枝蔓,有时失之浮泛。
先标记一下,评分随看随改。看了《唐代公主入道与〈送宫人入道〉诗》一篇,前言全在说《送宫人入道》诗是中晚唐特殊现象,正文五分之四都在写公主入道,两个现象关联并不大,结论这类作品是新型的宫词倒还挺对;直接默认入道就是入道,视唐律规定为无物;认为公主都是舍家入道太不现实,像唐代公主等皇室成员的入道和普通百姓的入道完全不是一个概念。
武陵桃花未曾落,挺好的切入点,可惜是个文章集,不是以时间为序的梳理
由《政大中文学报》2023年第39期林桂如《广列仙传》一文而来,辗转之间,林之广度胜李,李之深度胜林,但“传”之外,“仙、妓与洞窟”、“严肃与游戏”自名已无限贴近中古仙道,拜学之。
研究对象从姊妹作《仙境与游历》的传奇小说转向了诗歌。可能是囿于中国诗歌天然抗拒叙事的抒情本质,仙道诗与中古道教发展的牵绊并不很深,除了上清经的降真仙诗与灵宝斋法用到的步虚辞,差不多都仅为由道教信仰延伸出来的意象联想或意识情感,对中古诗歌最大的贡献恐怕是华夏文化里少有的创造性想象力。而道教群体在唐代与政权过分紧密的结合,尤其是对宫廷出身女性大量的接纳,其飘杳神秘的力量反而激发出普罗大众的淫猥想象,更由文士群体将道教的意象升华为某类特殊情色世界的公共的“你懂的”文学隐喻。
不错
平实。
“忧”与“游”为游仙文学研究之一大重要阐释框架,问题意识鲜明,文学史脉络清晰,方法视野亦广阔,细节之处略显冗杂。由于该系列原文刊发年代颇早,部分观点如今看来已不甚新鲜,但仍不失为道教与文学乃至宗教与文学界扛鼎之作,增一星。
翻翻
精彩,主要是来学习的。
自己对这个领域的文献、问题和著作都没有足够的积累和关注,为了写作业而强行阅读,我尽力了。就阅读感受而言,此书并不算特别高明。
经典。
抓住了中国人,道教精神,对生存的困顿,生命的困厄的隐忧,不似佛教的“苦”。李先生乃当今道教文学研究第一人,未有人能出其右。
《仙、妓与洞窟——唐五代曲子词与游仙文学》及《严肃与游戏:六朝诗人的两种精神面向》极好。文变染乎世情,刘勰所言甚是。
原来游仙诗是狎妓
看到多处错字...
论文集,有许多文学中与神道相关的隐喻都是以前没注意过的
神话、巫俗。学术功底强。
数《仙、妓与洞窟》与《严肃与游戏》二文最佳,其他多系文学本位,实在高深莫测。与其他道教文学论著相比,李氏显然深度有余而广度不足。其主张“仙道文学”比“道教文学”更为贴切,采信“修真女冠”与“宫观女冠”二分之说,似有商榷余地。他的《北宋崇道与词乐发展》一文,貌似迄今尚未刊发。其实,我更喜欢称《北宋音乐中的道教元素》。🙄
道教文学
> 忧与游
1 有用 或曰 2013-10-29 23:41:33
作者致力于中古道教文学研究,不乏有趣的观察和思考,但论旨显得重复、枝蔓,有时失之浮泛。
1 有用 鑑外觀 2022-04-19 19:05:20
先标记一下,评分随看随改。看了《唐代公主入道与〈送宫人入道〉诗》一篇,前言全在说《送宫人入道》诗是中晚唐特殊现象,正文五分之四都在写公主入道,两个现象关联并不大,结论这类作品是新型的宫词倒还挺对;直接默认入道就是入道,视唐律规定为无物;认为公主都是舍家入道太不现实,像唐代公主等皇室成员的入道和普通百姓的入道完全不是一个概念。
2 有用 草昧 2021-12-16 19:33:50
武陵桃花未曾落,挺好的切入点,可惜是个文章集,不是以时间为序的梳理
1 有用 半局 2024-11-13 02:02:15 四川
由《政大中文学报》2023年第39期林桂如《广列仙传》一文而来,辗转之间,林之广度胜李,李之深度胜林,但“传”之外,“仙、妓与洞窟”、“严肃与游戏”自名已无限贴近中古仙道,拜学之。
1 有用 ΡΙΝΓΠΑΠΕΡ 2024-08-28 20:45:41 广东
研究对象从姊妹作《仙境与游历》的传奇小说转向了诗歌。可能是囿于中国诗歌天然抗拒叙事的抒情本质,仙道诗与中古道教发展的牵绊并不很深,除了上清经的降真仙诗与灵宝斋法用到的步虚辞,差不多都仅为由道教信仰延伸出来的意象联想或意识情感,对中古诗歌最大的贡献恐怕是华夏文化里少有的创造性想象力。而道教群体在唐代与政权过分紧密的结合,尤其是对宫廷出身女性大量的接纳,其飘杳神秘的力量反而激发出普罗大众的淫猥想象,更由文士群体将道教的意象升华为某类特殊情色世界的公共的“你懂的”文学隐喻。
1 有用 Fishmore 2011-11-10 01:58:38
不错
0 有用 事有難言齋主人 2023-08-03 00:19:52 辽宁
平实。
1 有用 流谢 2023-11-03 22:58:32 北京
“忧”与“游”为游仙文学研究之一大重要阐释框架,问题意识鲜明,文学史脉络清晰,方法视野亦广阔,细节之处略显冗杂。由于该系列原文刊发年代颇早,部分观点如今看来已不甚新鲜,但仍不失为道教与文学乃至宗教与文学界扛鼎之作,增一星。
0 有用 兰巴克 2022-12-14 22:38:18 日本
翻翻
1 有用 飞飞在田野 2023-08-04 15:14:00 广东
精彩,主要是来学习的。
0 有用 思适斋中小学生 2022-06-09 02:20:29
自己对这个领域的文献、问题和著作都没有足够的积累和关注,为了写作业而强行阅读,我尽力了。就阅读感受而言,此书并不算特别高明。
1 有用 文孟先生 2024-03-04 00:16:50 湖北
经典。
2 有用 Still Water 2015-11-08 14:55:12
抓住了中国人,道教精神,对生存的困顿,生命的困厄的隐忧,不似佛教的“苦”。李先生乃当今道教文学研究第一人,未有人能出其右。
0 有用 俱往矣 2019-07-03 15:03:26
《仙、妓与洞窟——唐五代曲子词与游仙文学》及《严肃与游戏:六朝诗人的两种精神面向》极好。文变染乎世情,刘勰所言甚是。
0 有用 青椒肥肠 2016-12-13 05:43:38
原来游仙诗是狎妓
0 有用 突突 2019-07-11 23:51:29
看到多处错字...
0 有用 瑜声余韵 2016-08-01 15:30:26
论文集,有许多文学中与神道相关的隐喻都是以前没注意过的
1 有用 Leviathan 2021-07-05 17:44:28
神话、巫俗。学术功底强。
1 有用 三清喵 2021-09-18 16:03:44
数《仙、妓与洞窟》与《严肃与游戏》二文最佳,其他多系文学本位,实在高深莫测。与其他道教文学论著相比,李氏显然深度有余而广度不足。其主张“仙道文学”比“道教文学”更为贴切,采信“修真女冠”与“宫观女冠”二分之说,似有商榷余地。他的《北宋崇道与词乐发展》一文,貌似迄今尚未刊发。其实,我更喜欢称《北宋音乐中的道教元素》。🙄
0 有用 江州穆瑾 2024-07-29 00:54:22 四川
道教文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