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居易文集校注(全四冊) 短评

热门
  • 5 已注销 2016-08-27 23:14:05

    每每到此,都想大叫一声,我乃蛮夷也

  • 5 秦桑 2014-09-11 20:16:07

    和诗集放一起实在太多了,想吐。

  • 1 阿尔吉侬 2024-02-03 13:51:38 安徽

    较之诗集更立体的集合。墓志奏表,记铭状判,更长的篇幅,更舒展的文体让白氏能够更详细地载述时事,更深地剖陈内心。大概在白氏看来,那些序于前列的应制文章才是其一生珠璧吧,但相反的是,这类作品多已沦近于证史材料,反而是晚年常写的那些诚抒襟怀的篇什还有动人心魄的生命力。当然,归于白氏的超拔才气,即使是应景作品,他也自有其章法文采。也许诗歌更为玄妙,因此难以把捉,但阅读白文,也深深感到“如何说”本身就是“说什么”的一个组成部分。

  • 1 松虛居士 2023-09-30 00:57:39 北京

    白居易的文與詩相比,作注的難度大增,因為白居易文的主體是制誥、奏狀、策林、判文,所涉內容甚廣,多跟具體的社會政治事件有關,非具備多門知識不能注好。《文集校注》保有《詩集校注》的優點,着重利用日本舊鈔本作校勘,訓釋字詞典故也頗精當。在此基礎上,《文集校注》注意利用墓志,對作品涉及到的唐代典章制度也力圖解釋清楚,並吸收文學、歷史學者的成果,很見功力。總之,簡單來說就是注得太好了。

  • 0 一只沉默的骆驼 2022-07-05 11:28:56

    翻看目录和部分相关内容。

  • 2 某某佳哇 2023-08-12 11:28:52 广东

    四册里有近一册半都是制敕文书,史料价值极为丰富,不过收入文集的时候并未完全保留原貌,告身经常缺漏具官原衔,而放在标题中。也有一些被考证出来是拟制,问题在于是否还有一些拟制未考证出来而被视为正制,这是很麻烦的问题。不过白居易写的墓志碑铭倒是相对比较少。给元稹的祭文的确情真意切,悲痛溢于言表。百道判也是研究日常政务运行和法制史的极佳材料。官员在仕宦中更多的是处理这些琐碎事务,为人聚焦的政治斗争反而不是日常,有些案件都可以放进今天的头条热搜,比如妻子在婆婆面前骂了一条狗,丈夫就要休妻;女方收了彩礼后悔婚但是又不想退钱;隐士拒绝征辟后,儿子竟想拿他爹拒绝的官职来恩荫;刺史帮贫民渡河,被观察使斥责说行此小惠为啥不修桥……本集校注非常好,这才是校注的典范。

  • 3 策之 2021-08-18 23:15:33

    卷帙浩繁。

  • 0 请勿打扰 2025-01-25 04:09:44 云南

    我现在改变想法了,我觉得那些古典文学文集是一座巨大屎山。只是偶有佳篇。

  • 0 沧灵海 2018-05-07 12:41:16

    这学期课程在读白居易文集...看了一点点

<< 首页 < 前页 后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