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本书的其他版本 · · · · · · ( 全部2 )
在哪儿借这本书 · · · · · ·
以下书单推荐 · · · · · · ( 全部 )
- 想要的日版 (芝芝)
- 翻译史 (我是喵叔)
- 翻译史 (飘雪的海)
- 陈力卫《东来东往》提到的书 (废弃垃圾袋)
- 思想史上的中国与日本 (扶泛)
谁读这本书? · · · · · ·
二手市场
· · · · · ·
- 在豆瓣转让 有198人想读,手里有一本闲着?
订阅关于翻訳と日本の近代的评论:
feed: rss 2.0
2 有用 苦琴酒 2015-04-19 21:47:56
太有趣。主体性意识的产生同时作为两者的起因这一点得到了清晰的说明。
3 有用 大甜甜~~ 2022-05-12 11:43:22
能够让加藤周一这么认真当捧哏的,恐怕就是丸山真男了吧。感受到了知识带给人的巨大乐趣。日本才是真正的翻译主义,是翻译文化的绝胜大国。但正如丸山在最后一页,特别深刻地指出的,因为这种翻译文化,日本并没有实现和魂洋才,而是走上了和魂和才+洋魂洋才的路子。日本近代的成果在这个地方,它的失败其实也在这个地方。丸山这本书也给我解释了一个很大的疑问,为什么中国历史总和地理联系到一起,或者说地理何以成为文科。其实... 能够让加藤周一这么认真当捧哏的,恐怕就是丸山真男了吧。感受到了知识带给人的巨大乐趣。日本才是真正的翻译主义,是翻译文化的绝胜大国。但正如丸山在最后一页,特别深刻地指出的,因为这种翻译文化,日本并没有实现和魂洋才,而是走上了和魂和才+洋魂洋才的路子。日本近代的成果在这个地方,它的失败其实也在这个地方。丸山这本书也给我解释了一个很大的疑问,为什么中国历史总和地理联系到一起,或者说地理何以成为文科。其实,这都是明治日本为了开眼看世界的需要,当时的地理,其实就是今天的国别研究的概念,是为万国理解而服务的,当然和历史走到了一起。我的一个朋友就曾经和我讲,竺可桢对浙大的一个巨大贡献,就是把地理学独立出来,走上了科学研究的道路。这其实就是竺可桢所接受的美国学术文化,对日本学术文化的反叛。 (展开)
0 有用 丁萌 2014-11-28 06:48:37
略有意思
0 有用 dreamweiwei 2011-04-02 00:36:11
简短,但不能一遍读得明白.
0 有用 中关村村花🌸 2022-11-18 20:54:41 日本
有意思的对谈 何故・何を・如何に。近代日本确实远在明治维新之前就已是“翻译文化”了啊 (自己的思维里为什么会忽视这一点也很有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