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容简介 · · · · · ·
《生命的品质》内容简介:人来到世上,首先是一个生命。生命,原本是单纯的。可是,人却活得越来越复杂了。许多时候,我们不是作为生命在活,而是作为欲望、野心、身份、称谓在活,不是为了生命在活,而是为了财富、权力、地位、名声在活。这些社会堆积物遮蔽了生命,我们把它们看得比生命更重要,为之耗费一生的精力,不去听也听不见生命本身的声音了。
作者简介 · · · · · ·
周国平,中国社会科学院哲学研究所研究员。1945年生于上海,1967年毕业于北京大学哲学系,1981年毕业于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生院哲学系。著有学术专著《尼采:在世纪的转折点上》、《尼采与形而上学》,散文集《守望的距离》、《各自的朝圣路》、《安静》、《善良•丰富•高贵》,纪实作品《妞妞:一个父亲的札记》、《岁月与性情——我的心灵自传》、《偶尔远行》、《宝贝,宝贝》,随感集《人与永恒》、《风中的纸屑》、《碎句与短章》,诗集《忧伤的情欲》,以及《人生哲思录》、《周国平人文讲演录》等,译有《尼采美学文选》、《尼采诗集》、《偶像的黄昏》等。 大学里曾流传一句话:“男生不可不读王小波,女生不可不读周国平。”周国平的作品以其文采和哲思赢得了无数读者的青睐,无论花季还是老年,都能从他的文字中收获智慧和超然。
1945年7月25日生于上海
1950年 上海市紫金小学
...
周国平,中国社会科学院哲学研究所研究员。1945年生于上海,1967年毕业于北京大学哲学系,1981年毕业于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生院哲学系。著有学术专著《尼采:在世纪的转折点上》、《尼采与形而上学》,散文集《守望的距离》、《各自的朝圣路》、《安静》、《善良•丰富•高贵》,纪实作品《妞妞:一个父亲的札记》、《岁月与性情——我的心灵自传》、《偶尔远行》、《宝贝,宝贝》,随感集《人与永恒》、《风中的纸屑》、《碎句与短章》,诗集《忧伤的情欲》,以及《人生哲思录》、《周国平人文讲演录》等,译有《尼采美学文选》、《尼采诗集》、《偶像的黄昏》等。 大学里曾流传一句话:“男生不可不读王小波,女生不可不读周国平。”周国平的作品以其文采和哲思赢得了无数读者的青睐,无论花季还是老年,都能从他的文字中收获智慧和超然。
1945年7月25日生于上海
1950年 上海市紫金小学
1956年 上海市成都中学读初中
1959年 上海市上海中学读高中
1962年 北京大学哲学系学习
1968年 从北京大学毕业,到湖南农场劳动一年半,然后分配到广西资源县工作
1978年 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生院哲学系,先后获哲学硕士、博士学位
1981年 从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生院毕业,进中国社会科学院哲学研究院工作至今
以上介绍摘自百度百科和维基百科
目录 · · · · · ·
内在生命的伟大
让生命充满内在意义
人生边上的智慧
最合宜的位置
我更愿意是我自己
经济危机下的生命反思
蓝色
第二辑 爱智之旅
做自己的朋友
与自己谈话的能力
认识你自己
性格就是命运
多听少说
宇宙公民
谁是真正的爱国者
做一个能够承受不幸的人
一无所需最像神
哲学家与钱财
自己身上的快乐源泉
从容面对生死
第三辑 为教育把脉
教育的七条箴言
为中国今天的教育把脉
守护人性
恢复常识和记忆
创造力的来源
书中的育儿世界
如果我是语文教师
写作上的从小见大
第四辑 幸福的醒客
让百科全书走近我们的孩子
让经典成为通识
幸福的醒客
我的好书观
文津图书奖感言
讲坛文化的兴起
第五辑 我们心灵中的“第一推动”
恒星的孩子
以西方科学传统为镜
我们心灵中的‘第一推动”
你爱动物有几分
第六辑 无趣的时代
无趣的时代
再谈无趣的时代
心平气和看于丹现象
纠错媒体
我就说葡萄是酸的
文学新人:“这一个”,而不是“下一个”
纪实类刊物切忌侵权和造假
中国今天最需要的是信仰和法治
第七辑 我们都是幸存者
我们都是幸存者
震灾中的札记
爱生命比爱国更根本
保存大地震的真实历史
爱国的平常心
中国人的“比赛精神”
不谈奥运
第八辑 小杂感一束
第九辑 把心静下来
圆满的平安夜
春节,把心静下来
一曲有保留的赞歌
资源八年半:寂寞而珍贵的岁月
第十辑 心灵的桥梁
真实,为人心架一座桥梁
当生命遭遇政治
都市里的清泉
小资也大器
友谊照耀心路
心的境界
一个老朋友的祝贺
书店是他的教堂
保存原生态的历史
闲情的分量
诚实和超脱
第十一辑 宋人弦歌
序:唯美的欢娱
闹灯
问春
叹花
邀月
悲秋
伤别
相思
记梦
醉酒
咏史
抒怀
第十二辑 访谈辑录
讲演中有我的另一面
中国出不了尼采
研究生院三十年
哲学让我拥有一个更高的自我
找到最合宜的位置
今日文化杂谈
孤独无法被人分享
教育的道理就是你自己做人的道理
哲学对人生和文化的价值
第十三辑 讲演辑录
青年与幸福
直接向大师学习
· · · · · · (收起)
原文摘录 · · · · · · ( 全部 )
-
春节,把心静下来 人最宝贵的东西,一是生命,二是灵魂。人生最美好的享受,一是生命的祥和,二是灵魂的安宁。如果说独处是享受灵魂的安宁,那么,团圆便是享受生命的祥和。 (查看原文) —— 引自第158页 -
说到底,人活的就是一个价值观,不同的价值观造就不同的人生。我自己觉得,我的价值观已经相当明晰而简单,围绕着两个词,即人最宝贵的两样东西,一是生命,二是灵魂。老天给了每个人一条命,一颗心,把命照看好,把心安顿好,人生即是圆满。把命照看好,就是要保持生命的单纯,珍惜平凡生活。把心安顿好,就是要积累灵魂的财富,注重内在生活。平凡生活体现了生命的自然品质,内在生活体现了生命的精神品质,把这两种生活过好,生命的整体品质就是好的。 (查看原文) —— 引自第2页
> 全部原文摘录
生命的品质的话题 · · · · · · ( 全部 条 )



生命的品质的书评 · · · · · · ( 全部 2 条 )
> 更多书评 2篇
-
-
CiCi学会爱了 (多希望你在)
“我们看到,她不依据任何已有的理论或者教义,完全依靠自己的生活经验和独立思考,一步步的自问自答,能证实的予以肯定,不能证实的存疑。” 看到这里,我不禁想,读书是很重要没错,它是获得理论知识一个重要的途径。但是,我觉得在生活中观察,体验,思考和感悟更为重要。因为生活才是最好的老师! 而知识是人们生活经验和智慧的累积。它来源于生活。所以读书固然重要,但是生活更重要。所以,千万别拼命花光所有的时间去读...2012-11-14 23:22
“我们看到,她不依据任何已有的理论或者教义,完全依靠自己的生活经验和独立思考,一步步的自问自答,能证实的予以肯定,不能证实的存疑。” 看到这里,我不禁想,读书是很重要没错,它是获得理论知识一个重要的途径。但是,我觉得在生活中观察,体验,思考和感悟更为重要。因为生活才是最好的老师! 而知识是人们生活经验和智慧的累积。它来源于生活。所以读书固然重要,但是生活更重要。所以,千万别拼命花光所有的时间去读书而忘记了生活。变成个书呆子。我相信我们读那么多书掌握那么多的知识无非是希望生活的更好!我想这也是知识之所以存在的意义。 罗素说:高尚的生活是由爱激励由知识导引的生活。 所以,我们要在知识的导引下回归生活,尽情去体验生活给予我们的一切,到生活中去实践,探索,思考,感悟,然后一点点的累积自己的经验。这经验其实就是智慧。 因此, 我的感悟是:书能给我们带来知识,但生活能给我们带来智慧!生活是最好的老师!
回应 2012-11-14 23:22
-
迪哥 (Never say never.)
说到底,人活的就是一个价值观,不同的价值观造就不同的人生。我自己觉得,我的价值观已经相当明晰而简单,围绕着两个词,即人最宝贵的两样东西,一是生命,二是灵魂。老天给了每个人一条命,一颗心,把命照看好,把心安顿好,人生即是圆满。把命照看好,就是要保持生命的单纯,珍惜平凡生活。把心安顿好,就是要积累灵魂的财富,注重内在生活。平凡生活体现了生命的自然品质,内在生活体现了生命的精神品质,把这两种生活过好...2012-08-01 16:54
-
-
-
CiCi学会爱了 (多希望你在)
“我们看到,她不依据任何已有的理论或者教义,完全依靠自己的生活经验和独立思考,一步步的自问自答,能证实的予以肯定,不能证实的存疑。” 看到这里,我不禁想,读书是很重要没错,它是获得理论知识一个重要的途径。但是,我觉得在生活中观察,体验,思考和感悟更为重要。因为生活才是最好的老师! 而知识是人们生活经验和智慧的累积。它来源于生活。所以读书固然重要,但是生活更重要。所以,千万别拼命花光所有的时间去读...2012-11-14 23:22
“我们看到,她不依据任何已有的理论或者教义,完全依靠自己的生活经验和独立思考,一步步的自问自答,能证实的予以肯定,不能证实的存疑。” 看到这里,我不禁想,读书是很重要没错,它是获得理论知识一个重要的途径。但是,我觉得在生活中观察,体验,思考和感悟更为重要。因为生活才是最好的老师! 而知识是人们生活经验和智慧的累积。它来源于生活。所以读书固然重要,但是生活更重要。所以,千万别拼命花光所有的时间去读书而忘记了生活。变成个书呆子。我相信我们读那么多书掌握那么多的知识无非是希望生活的更好!我想这也是知识之所以存在的意义。 罗素说:高尚的生活是由爱激励由知识导引的生活。 所以,我们要在知识的导引下回归生活,尽情去体验生活给予我们的一切,到生活中去实践,探索,思考,感悟,然后一点点的累积自己的经验。这经验其实就是智慧。 因此, 我的感悟是:书能给我们带来知识,但生活能给我们带来智慧!生活是最好的老师!
回应 2012-11-14 23:22
0 有用 もののあわれ 2013-04-10
越来越觉得他不行了~
0 有用 花空老 2011-05-19
生命的说辞,人各有命。
2 有用 司小马 2014-12-25
5岁脑子稍微成点儿形的时候,就在考虑死这件事情。因为意识到既然活着,就一定有一天会死。并且它可能来得突然的我还计划着明天后天大后天的事儿呢。郁闷惶惑过一阵子后,放开了。决定之争朝夕的活。凡人总是趋利避害,于是我给了自己充足的理由,在可以的时候,想干嘛干嘛,想到的事情一定不会等。终于,走到死而无憾的一天。然后又担心,作为一个孤家寡人,死是一件挺尴尬的事情。似乎已经看到自己的肉体被编号放在医院冷柜,等... 5岁脑子稍微成点儿形的时候,就在考虑死这件事情。因为意识到既然活着,就一定有一天会死。并且它可能来得突然的我还计划着明天后天大后天的事儿呢。郁闷惶惑过一阵子后,放开了。决定之争朝夕的活。凡人总是趋利避害,于是我给了自己充足的理由,在可以的时候,想干嘛干嘛,想到的事情一定不会等。终于,走到死而无憾的一天。然后又担心,作为一个孤家寡人,死是一件挺尴尬的事情。似乎已经看到自己的肉体被编号放在医院冷柜,等着亲属认领这件事。于是总想死不见尸。若真能这样,就真的是一场造化了。 (展开)
0 有用 十三姨 在扒犁 2016-02-01
#2016#
0 有用 Nice to meet U 2013-06-16
一个不能承受不幸的人是真正的不幸的。
0 有用 四季豆一般好吃 2021-02-24
大概跟我是学生有关,印象最深的还是关于教育的探讨。初一看时,只对其中揭露的弊端深表赞同,自以为窥得了天机。高一再看,才读懂了更多的权衡与无奈。也许我再长大点又能看出不一样的花儿来。当然不止这些,书中还有很多有趣的观点和评价,值得一读再读。非常感谢老妈将这本书放在我的床头,给我贫瘠的精神世界开了扇明窗。
0 有用 飞鸿 2020-11-24
赤条条来,赤条条归,让生命回归单纯。 但在充满欲望的现实中,想保留心灵的净土谈何容易。
0 有用 ooo 2020-11-23
在非常迷茫的一个阶段偶然在书店读到这本书,关于为什么活,怎么活,带给我很大的启示。也许现在的我真是眷恋着生命,执着着人生,却又已收拾好了行囊,随时准备和生命告别。
0 有用 笑西西 2020-11-07
可以长读的一个作家。喜欢简介:人来到世上,首先是一个生命。生命,原本是单纯的。可是,人却活得越来越复杂了。许多时候,我们不是作为生命在活,而是作为欲望、野心、身份、称谓在活,不是为了生命在活,而是为了财富、权力、地位、名声在活。这些社会堆积物遮蔽了生命,我们把它们看得比生命更重要,为之耗费一生的精力,不去听也听不见生命本身的声音了
0 有用 蓝色兔子 2020-05-25
有些篇幅好看,提出新东西。更多篇幅很无聊,感觉来凑数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