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三年的书评 (57)

热气球批发商 2019-01-24 17:25:05

郭万想要的世界里,每个公民都是贵族

这篇书评可能有关键情节透露

我没看过《巴黎圣母院》和《悲惨世界》,初中的时候世界名著是我的噩梦,根本不敢碰。高中不让看课外书。很遗憾,我对法国大革命那段历史知道得最多的时候,应该是高中学历史的时候,最起码知道大概的时间轴和主要人物,所以说那个时候是看这个书的最佳时机,会对思维有很大的...  (展开)
枕前冰 2022-06-05 19:04:22

五月末重读笔记

重读《九三年》,比初读细致很多,更为它的艺术魅力所倾倒。小说中仍有雨果惯用的两极对立的模式,只是对立的两极往往呈现在同一角色身上,而不是如他先前的作品中,卡西莫多之丑与艾丝美拉达之美的对立,冉阿让的高尚与其周遭环境的卑劣的对立,是不同角色之间的矛盾冲突。小...  (展开)
就想摸鱼 2021-10-31 15:20:23

唯有维克多·雨果,能化身席卷万物的山火

如果说陀思妥耶夫斯基是让人喘不过气来的雷霆暴雨,那么维克多·雨果则是席卷世间万物的山火。他把文字变成火药,读者胆敢阅读一个字,就会被这些干燥、狂热、激烈的火焰烧得粉身碎骨。 《九三年》,1793年—— 法国大革命爆发第四年、法兰西共和国成立第二年、法王路易十六被...  (展开)
寻常 2019-11-14 18:51:45

革命=人道主义?

[九三年] 什么是人道主义? 如果人道主义只是单纯的对人的宽恕,那么它与革命原则上完全对立。因为革命是政治的极端表现,政治以身份和立场为先,在推崇绝对性和必然性的革命这里,人变成了一个个黑白分明的政治立场。我之阵营可谈人道,彼之阵营绝不留情,就像朗克纳多和西穆...  (展开)
水衣公 2022-08-07 20:29:58

一些感想

这篇书评可能有关键情节透露

读《九三年》的一些感想 一、 人道主义的超越性 书中的三个主要人物:朗德纳克、西穆尔登、郭文无疑具有着极强的象征意味,残忍无情的封建时代、激越恐怖的革命时期、浪漫美好的未来被分别刻印在了三个人的思想之中,也造就出了三个截然不同的人物。然而在书中,高尚的人道主义...  (展开)
考林 2022-07-23 11:08:30

可以宽大,也可以饶恕

如果浏览一遍情节,最大的疑问可能就是:在“绝不宽大,绝不饶恕”的九三年,哪来的机会释放这奢侈的善意? 众所周知,在革命的九三年,意识形态横扫一切,压倒一切,包括人性和人道。 不过这一次算是读懂了雨果。他确实更应该算做伟大的诗人多过于一个小说家虽然我从未读过他...  (展开)
我是小秋 2022-03-21 16:59:53

【《93年》阅读攻略,不熟悉大革命的看这里 | 附全书经典语录摘抄】

这本书,搭进去了一整个周末。所以,我要给此书开攻略! 首先,相较其他著作,此书没有那么长,24w字左右,所以打开前没那么大心理负担。接下来说说,它的组成。共三卷,第一卷,是一个英勇人士从海上登陆旺代地区的故事,没有大背景做铺垫,就是简简单单一个刻画主人公有勇有...  (展开)
黍离 2022-03-04 23:43:46

毁灭与新生

1793,法国大革命的宏大历史,通过一场激烈的战斗,几位典型人物展现。 1793,是法国撕裂的年代,是内战激烈的年代,是杀戮残酷的年代,是资本主义与封建主义、共和派与保王派两种社会制度、两种政治力量的殊死斗争。保王派的口号是“决不饶恕”,共和军的口号是“绝不宽大”,...  (展开)
阿魁 2021-11-14 22:17:12

谢谢你,雨果。

这篇书评可能有关键情节透露

很不可思议,没想到读完的这一天正好是标记想读这本书的整好两个月后。 这是我读雨果作品的第一部。最让我佩服的不是人物关系的设置和三个主人公各自的结局,而是雨果借郭万之口,娓娓道来了他对于革命暴力的反思。 这样的反思让我想到了狄更斯的《双城记》,断头台、失去理智...  (展开)
武寻欢 2020-11-29 11:57:02

为什么说雨果是大师?

4.8分。扣掉的0.2分给罗伯斯庇尔丹东和马拉。 作为雨果生前的最后一部长篇小说,本书中无时无刻不在表现出雨果的人道主义和世界主义的精神。从开头,一位单亲的母亲带着三个嗷嗷待哺的孩子,到最后郭万和他的老师西穆尔丹说到,希望能够建立一个男女平等、穷人拥有权利的世界。...  (展开)
正经人r 2019-12-15 00:56:41

共和派与保皇派,谁才是真理?

这本书读到一半,真是有点懵。不知道是翻译的事还是作者就是想这么表达。很多地点看着就跟绕口令一样。 例如:农民们把这场战争称为圣米歇尔和魔王贝尔泽布之战。你也许知道圣米歇尔是本地的一个天神。海湾当中还有一座圣米歇尔山。相传他打倒了魔王,把它埋在离这儿不远...  (展开)
青何 2019-11-26 10:22:25

潮水依旧汹涌,但定会被真、善、美影响和改变

今天是2019年11月26日,读完了《九三年》。经典总是在现实中被反复印证。 我的思想经历了完全的转变,拉图尔格、西穆尔丹、郭万在现在的世界里有了各自的代表人物,暴力、仇恨、不理解席卷着不同营垒的人们。 和平呢?鲜花呢?爱呢?郭万想着的未来呢?残忍的大革命使法国走向...  (展开)
Gaiseric 2019-06-30 15:43:18

革命在何方?

这篇书评可能有关键情节透露

什么是伟大的著作?伟大的著作就是能给所有人类带来发自内心的震撼的著作。 什么是浪漫主义著作?浪漫主义著作是电影和一切视觉、听觉无法表现出来的思想所铸成的著作。 什么是革命?革命就是一些人为了理想而不得不杀掉另一些人、摧毁另一种灵魂的悲剧。 什么是救赎?救赎就是...  (展开)
琪官 2019-03-04 02:26:13

打掉王冠,放过脑袋

这篇书评可能有关键情节透露

托克维尔在《旧制度与大革命》中提到,革命并不是在那些中世纪制度保留得最多、人民受其苛政折磨最深的地方爆发,恰恰相反,革命是在那些人民对此感受最轻的地方爆发。当时的法国国民公会显然敏锐地觉察出了革命在城市和农村的步调不合拍,巴黎的革命讯息对农村的渗透相当缓慢...  (展开)
Hnoss 2024-03-09 11:42:10

地牢中的对话

地牢里异常安静,两个人促膝谈心。 郭文说: “伟大的事情正在酝酿之中。目前革命所做的事情是神秘的。在看得见的工作后面,有看不见的工作。一个掩盖着另一个。看得见的工作是残酷的,看不见的工作是崇高的。此时此刻,一切我都看得非常清楚。这真奇特而又美好。这需要利用过...  (展开)
花梗不梗 2023-10-25 13:25:12

真正的人道主义

悲惨世界看作是雨果的一个转折,不是巴黎圣母院而是悲惨世界和九三年让雨果成为雨果。 巴黎圣母院里的克洛德是一个完完全全忠实的教徒,不是他信仰天主教,而是天主教包含了他。他本身只是天主教的一个有机成分,这个成分没有自己的意识,而完全归属于一个意识形态机器。所以他...  (展开)
在下徐俠客 2023-10-18 19:43:02

九三年 摘要

 好奇心是女性勇敢的一种表现。  人死的时候就没有意见不同的区别了。临死的人应该互相握手。 第二部 在巴黎  赶走外敌只要十五天就够了。推翻帝制却要一千八百年。  我们死,因为人民睡着了,你们将要死,因为人民就要醒过来。  一个公民的自由是以另一个...  (展开)
雪洛琪鸢 2023-03-25 00:59:19

2023 No.7 九三年

⭐️⭐️⭐️⭐️ 维克多 雨果 星星仅代表个人喜爱度 不代表文学价值评判 雨果的收官之作 · 九三年围绕三组人物讲述他们在法国大革命时期的生活 有革命党的领头人郭万 神父西摩尔丹 寻找儿女的母亲和她的三个孩子 保王党的伯爵 · 目前为止读过最多的是狄更斯...  (展开)
夜色温柔 2023-03-09 00:49:23

人道与制度

雨果在《九三年》中这样说到:在王权之上、革命之上、人世的一切问题之上,还有人心的无限仁慈……雨果认为人道主义应该是一种凌驾于王权、阶级之上的一种人的本真精神。 其实我觉得他说的也对也不对,这样一种追求无限仁慈的本真精神确实完完全全地贯穿于人类社会发展,从部族...  (展开)
<前页 1 2 3 后页> (共57条)

订阅九三年的书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