复活 短评

热门 最新
  • 27 凉茶 2012-07-01 23:29:04

    在我大二在校的最后一天,从下午一点待到晚上9点,就是为了把这本看了一半被中途考试耽误了的书看完。实在不想拖到下学期了。

  • 19 料理录 2020-04-13 23:01:24

    结局给我的感觉是什么呢,是无能为力以后的精神胜利。

  • 3 翱云 2015-09-28 17:29:19

    涅赫柳多夫的重生

  • 1 X 2022-11-14 16:31:25 山东

    涅赫柳多夫的复活之旅并没有打动我,这部书里那个人几乎都在自说自话,自导自演,他对卡秋莎的救赎实在是多余,一个这样的姑娘经了这么多事情依旧如此本就不知道比这个公爵强了多少,居然还需要这个无聊的男人来救赎?

  • 2 砚涸 2018-02-04 20:37:37

    “给这本书打五星是因为满分只有五颗星。”

  • 1 我是猫 2019-12-19 14:53:29

    没有宗教信仰让我始终无法理解马太福音中的训诫。“一个人打你的左脸,你便将右脸也向他伸去。”“尊敬你的敌人,爱你的敌人。”所以我觉得涅赫柳多夫的复活显得有点飘渺,又有些不耐推敲。 这是一个多么好的小说题材啊,却以宗教信仰的空白让人觉得意兴阑珊。

  • 1 楽萸 2014-07-01 20:13:19

    每个人都活在自己的幻觉里啊,但是不去相信的话就失去了存活的意义。玛丝洛娃对聂赫留朵夫说「你今生利用我来消遣取乐,来世还要用我来拯救你自己」的时候,她一直封锁在记忆深处不愿触碰的痛苦和对眼前这个人的不解和愤怒在此刻达到了顶点,让人非常难过。但是庆幸的是最后她并没有接受聂赫留朵夫,自己完成了拯救。当然,对聂赫留朵夫而言这也是最好的结果,最终完成了包括托尔斯泰自己在内的三个人的复活。

  • 0 強子機器劉威廉 2011-09-05 22:14:27

    聂赫柳多夫在拯救玛斯洛娃的同时~他也来了一次华丽丽的复活~至于后来怎么样~我们谁也不知道~

  • 0 草帽.児 2014-03-25 21:50:22

    读来不免有点心惊肉跳,虽在不同的社会中,但是很多本质的东西还是不变的。幸运的是,人的意识和精神可以复活可以苏醒。 #2014第4本#

  • 0 黄海 2013-01-19 12:48:45

    从人的角度重新审视这个社会。让我有了坚持这种质朴的决心

  • 0 咸鹅 2011-07-16 15:31:40

    第二次读,与过去的感觉不太相同。

  • 0 无反问句专员 2012-04-11 12:34:50

    开头都好 结尾什么玩意

  • 0 六道轮回 2015-10-27 20:40:27

    复活,用来隐喻一个人泯灭的良知在某种精神力量的感化下可以获得重生,可能乍看上去主角涅赫柳多夫的重生显得十分突兀,但深入研究他的历史则会发现这是很自然的事情。这整本书可以看作是他不断认清自己、不断"清扫"自己灵魂的过程。小说最后涅赫柳多夫成了一个新的人,不仅因为他步入一个新的生活环境,而且因为他从此以后遭遇的一切,对他来说都具有一种与过去截然不同的意义。

  • 0 人间喜剧 2012-04-19 23:22:21

    经典中的经典。其实故事本身并不复杂。但是在这本书里,整个俄国社会都成了故事的背景蓝图,这样的功力,可不是随随便便哪个作家可以企及的境界。对人性的拷问和反思,发人深省。精彩!

  • 0 2020-09-28 19:33:06

    用她肉身的复活来复活他的灵魂。

  • 0 Cpt.Haddock 2018-07-10 16:02:17

    读完托爷小说后起码得回味半年。这本书要不是说取材自真人真事,我就不会相信世上还能有这么号人。托爷的脑洞超越了时代,或者是基督教文化里常有的反思?只是我们没有在那种文化里出生成长,所以觉得新鲜?除了上帝之外,谁都没有资格审判他的同类,因为众生皆有罪。

  • 1 不定期熬夜 2021-04-07 18:47:25

    复活这个书名取得真好啊,是聂赫留朵夫的复活。抛开人类个体的美好品德不谈,书中描写的人类某些群体可真是太恶心了。

  • 0 健康学习30年 2022-04-04 19:22:20

    流放部分会想和《死屋手记》对比,陀是混乱的激情,托呢?循序渐进道出真理,复活是两个人的复活,其实我很喜欢那个老头的发言,“相信自己的灵魂”,但在托的眼里只是觉醒的第二步,当然理念还是很伟大的,但实际只是个体的觉醒,对于时代和他人依旧无能为力。读的时候很难不对比,托的特色描写是众生,形形色色的人,爱写百态。

<< 首页 < 前页 后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