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国志 短评

热门
  • 3 易沛 2017-06-04 18:13:11

    三国志本身是一本非常好的书且不说,这个版本是文白对照,简体,又有各种类似:魏书,后汉书,世说新语,以及裴注等史料在后,算是比较丰富了,字小内容多,感觉血赚。阅读起来毫无障碍,有白话文读起来非常轻松。

  • 4 zwttt 2019-04-07 16:58:29

    正篇译文欠佳,低级的翻译错误实在太多。

  • 0 佛郎机馅饼 2022-02-09 23:06:09

    这个版本的裴注读起来不是很方便

  • 0 FABL1 2023-10-05 16:36:38 湖南

    高中memory,算是和史记构成了我对中国古代史书第一次系统初识(那时就买了这俩全本,其它都是些选集),所提供的知识(三国题材流行作品这么多,当时尤其是三国杀,本书和三国演义让不善言辞的我能与其他人交流相关知识,本身我是没太大兴趣因为那些流行作品就去了解的,看这本主要是因为便宜然后买了就看呗哈哈)和展现的文笔(我觉得前四史里史记三国志文笔最好,也是读它们[及一些其它古文书籍,史书方面主要它俩]让我逐渐领略古文魅力)对于当时只接触过些史书选段和三国演义的我来说还是很有价值,但今天再看(这次国庆回家整理图书时翻出来),对比新买的三国志裴松之注全文通译发现本书在点校和注译解方面逊色太多,瑕疵不少,已不再适合现在阅读获取新知识更别说用于研究参考,所以以后应该不会再读这版,重读会选择杜小龙的全文通译。

  • 0 艾罗斯特拉特 2020-11-27 16:37:31

    满满的人生经验 断断续续总算看完了

  • 0 eloin 2021-03-10 07:53:29

    实在读不下去了,先放放吧

  • 0 如月_恵 2021-02-17 12:23:34

    人生第一本花心思啃的史籍。英杰一生,史书几笔,我重要的精神之源。

  • 0 Caro 2021-01-25 16:01:07

    越看就越觉得,他的太多方面无从了解,喜欢也只能想象了。

  • 1 贝加尔 2021-09-08 09:29:17

    168万字,2021年1月1日开始,9月8日合上最后一页,读了251天。感觉性价比不如《资治通鉴》。全书共65篇,《魏书》里有不少人物枯燥乏味,徒有虚名;《蜀书》人物有点单薄,《吴书》里的人物丰富饱满。另外,感觉孙权格局不大,喜欢搞小动作拉拢人心,常策划些诈降计、反间计打击曹魏,无关大局。

  • 0 赵破贰仟卷 2019-04-23 11:11:07

    匪疚匪棘,王国来极。肇敏戎功,用锡尔祉。 身是张益德也,可来共决死。 曲有误,周郎顾。 白衣渡江

  • 0 Monica 2012-06-01 12:59:38

    不错,文白对照很方便

  • 0 Grubby Shinoda 2022-03-27 12:21:33

    正经的三国史。

  • 0 vc7/9 2019-04-22 18:10:43

    我来起立背诵一遍魏书十

  • 0 晸晸 2017-11-12 10:51:12

    对此书的兴趣最初来自易中天品三国。然因不能尽解原文意,故推荐此文白对照版,既能领略原著文辞精妙,又能有助力通解全书。书有两点甚妙。一是行文精练,单刀直入,且用词精妙,字字珠玑,叹为观止。二是评曰,虽寥寥数笔,实为点睛之作,亦是作者格局之现。不过莫非如此,亦作不了此等书,删繁择要,总揽全局如此评说。难得的是虽有偏爱,仍公允,“然亮才,于治戎为长,奇谋为短,理民之干,优于将略”,然后忍不住申辩几句,“亮之器能政理,抑亦管萧之亚匹也,而时之名将无城父韩信,故使功业陵迟,大义不及邪?盖天命有归,不可以智力争也“,所谓法理之外,亦有人理,非常可爱。论个人喜好,首推魏书十,谋者运筹帷幄,谋事在谋人,谋势亦在谋人,聚人心而成势。谋人者同理心第一,识人第二,可推知行事之异同。

  • 2 荣与 2019-02-24 20:10:43

    瑜时年二十四,吴中皆呼为周郎。 性度恢廓。 与周公瑾交,若饮醇醪,不觉自醉。 《三国志·吴书九》

  • 0 XiaoWil 2023-04-13 16:21:40 湖北

    看了魏书上,感觉跟裴松之版本还是有差距

  • 0 景行 2020-06-26 19:21:23

    终于通读一遍,只能算有个印象,未来还要不断翻阅

  • 1 玩点什么呢? 2011-11-29 18:10:49

    裴松之的注在后边啊,不是很方便

<< 首页 < 前页 后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