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阿图医生·第1季》的原文摘录

  • 认知心理学家加里·克莱因(GaryKlein)致力于研究那些时常要面对不确定性的人们。他曾描述过一个消防队长的经历。有一次,一座平房失火了,这个消防队长带着手下的消防队员冲入火场。这次的火灾看起来和以往遇到的情况没什么两样,他带领队员拿着水管从前门突入,在后面的厨房遇到了大火。他们拼命浇水灭火,但火势依然不减。他们再把水开到最大,依然扑灭不了它。突然,队长下令大家立刻撤退,不能再待在屋内。大家都感到很奇怪,队长也说不上原因,就是觉得不对劲。他们刚跑出去,方才站的那块地板就塌陷下去。原来火源在地下室而不是厨房。如果他们再多待几秒钟,就要葬身火海了。 人类自身有一种能力,可以判断如何行事。克莱因指出,判断很少是经过计算、衡量一切之后的结果(计算本来就不是我们的强项),而是一种无意识的思维。那位消防队长反思了那次的事件之后告诉克莱因,他当时完全没有预料到会是这样的结果,他自己也不清楚为什么让队员撤退。那次火灾的确有点与众不同,但他当时并没有察觉到这些,只是凭运气或者说第六感下了决定。克莱因追问了那次火灾的一些细节后,发现有两个因素可能是让他选择撤退的原因,但是队长本人当时并没有注意到。一点是客厅特别热,一般房子如果是后面的厨房失火,客厅温度不会这么高;另一点是火燃烧时并没有发出声音,和平时不太一样。队长可能察觉到了这些不同,或许还有其他原因,迫使他立刻下令大家撤退。事实上,有时想太多反而会造成不好的结果。 (查看原文)
    闻夕felicity 4赞 2016-10-06 21:48:43
    —— 引自章节:难以言喻的直觉
  • 医学真的很奇妙,在很多方面难以去理解。风险那么高,病人却信任我们,将性命交付于我们,让我们自由发挥。不过,当你靠近我们时,近得可以看见我们皱起的眉头、看到我们不解的神情、看到我们的成功与失败,你就会发现,医学是如此混乱、如此麻烦和不确定。 (查看原文)
    长成大树 2赞 2013-01-30 22:29:18
    —— 引自第2页
  • 从医之后,你会发现,治疗中最大的挑战就是病症的未知性,而非如何去治疗。医学的本质就是不确定性面对不确定性要如何去做,就要看医生和病人的智慧了。 (查看原文)
    tiaah 2赞 2020-08-10 17:26:44
    —— 引自章节:第14章 成功会有时
  • 在医学世界里,我们不得不面对各种可能性。我们之所以被这门不完的科学所吸引,是因为我们迷恋可以妙手回春的那一刻——我们抓住每分每秒,用自己的知识能力去改变一个人一生的命运,让这个人过得更好。 (查看原文)
    tiaah 2赞 2020-08-10 17:26:44
    —— 引自章节:第14章 成功会有时
  • It was not just the blood and guts that enthralled me. It was the idea that a mere person would have the confidence to wield the scalpel in the first place . There is a saying about surgeons, meant as a reroof :" Sometimes wrong, never in doubt". But this seemed to me their strength. (查看原文)
    mengdream 1赞 2012-06-08 22:19:51
    —— 引自第15页
  • 其实病人并不知道,在他们身上做练习的同时,我们内心也一直受到道德观的谴责。 长期以来,医院都在被病人最好的照顾和给新人增加练习机会之间徘徊不定。……无论传统观点还是社会舆论(更不用说法律规定)都不赞同住院医生通过手术来练习和实践。……作为医生,我们也希望不必练习就能做到完美,但这是不可能的。没有接受过训练的医生对每个人都是伤害。 (查看原文)
    diduanyan 1赞 2016-03-25 10:36:16
    —— 引自第16页
  • 西方医学一直将“像机器一样完美”作为目标。从进入医院的第一天起,我们就明白医生是不被允许犯错的。花时间和病人搞好关系是好的,但必须是在X光片判断无误、每种药剂称量准确的前提下。医生不可以遗忘病人的过敏症或病史等问题,也不可以误诊。在手术室中,没有多余的动作,没有多余的时间,也没有多余的血可以被浪费。毕竟,这关乎人命。达到完美的关键是要多练习。心脏手术、血管手术以及其他各种手术的成功率与主刀医生的练习次数有直接关系。25年前,外科医生需要精通诸如子宫切除手术、肺部恶性肿瘤切除手术以及腿部动脉栓塞手术等各种手术。而现在,每一种手术都有专门的医生来做,他们日复一日地专攻自己要做的那一门手术。我在手术室中听过的最高赞赏就是:“葛文德,你简直就是机器!”在一些情况下,人类的确可以像机器一样完美。 …… 对医疗机械化的反对仍会持续一段时间。原因之一是有些医生没有远见,他们很顽固,不想改变做事的方法。另一个原因就是科学技术越来越发达,而人性色彩却显得愈加薄弱。现在的医学关怀已经很缺乏人性的温情,倘若继续技术至上,人类会感到越来越孤独,病人常常会感觉自己不过是一个病历上的数字。怜悯与科技并不是水火不容的,它们也可以相辅相成。从根源来看,病人和医生之间除了医疗错误外没有什么矛盾。然而医生不可能摆脱医疗错误,甚至机器也不可能是完美的,错误越多,病人对医生的信任度也越低。不过随着科技的不断发展,各种各样的医疗网络系统不断发展成熟,可以承担越来越多的医学技术工作,医生可能会摆脱医疗错误的困扰,转而更多地关怀病人,比如与病人聊聊天。医疗看护对我们来说生死攸关,我们总是需要医生帮我们了解发生了什么,为什么会发生,以及可能是什么或者不是什么。医生有义务引导病人,要成为病人的向导和知己。医疗网络系统可以诊断病症,但我们仍需要医生帮助病人恢复健康。 (查看原文)
    闻夕felicity 1赞 2016-10-05 19:43:06
    —— 引自章节:像机器一样精准
  • As patients, we want both expertise and progress. What nobody wants to face is that these are contradictory desires. In the words of one British public report, “There should be no learning curve as far as patient safety is concerned.” But that is entirely wishful thinking. (查看原文)
    一锅脑浆粥 1赞 2016-11-17 22:14:41
    —— 引自第28页
  • The explanation of pain that has dominated much of medical history originated with Rene Descartes, more than three centuries ago. Descartes proposed that pain is a purely physical phenomenon - that tissue injury stimulates specific nerves that transmit an impulse to the brain, causing the mind to perceive pain. The phenomenon, is like pulling on a rope to ring a bell in the brain. It is hard to overstate how ingrained this account has become. Twentieth-century research on pain has been devoted largely to the search for and discovery of pain-specific nerve fibers and pathways. In everyday medicine, doctors see pain in Cartesian terms - as a physical process, a sign of tissue injury. We look for a ruptured disk, a fracture, an infection, or a tumor, and we try to fix what's wrong. The degre... (查看原文)
    ZZ 2018-02-04 10:36:33
    —— 引自第120页
  • Now, kindness will often involve respecting patients' autonomy, assuring that they have control over vital decisions. But it may also mean taking on burdensome decisions when patients don't want to make them, or guiding patients in the right direction when they do. Even when patients do want to make their own decisons, there are times when the compassionate thing to do is to press hard: to steer them to accept an operation or treatment that they fear, or forgo one that they'd pinned their hopes on. Many ethicists find this line of reasoning disturbing, and medicine will continue to struggle with how patients and doctors ought to make decisions. But, as the field grows ever more complex and technological, the real task isn't to banish paternalism; the real task is to preserve kindness. (查看原文)
    ZZ 1赞 2018-02-09 09:19:14
    —— 引自第224页
  • 医生属于一个孤立的世界,一个不断流血、不断实验、不断切开人体的世界。我们是活在病人群中的少数健康人。因此,我们很容易被孤立,就连我们的家人也很难了解我们所处的这个世界。住院医生训练结東之后,你就要准备好定居在“睡眼村”这种没几个人知道的鸟地方,或是寒冷的密歌根北部,当然也有可能待在车水马龙的曼哈顿。病人一个接着一个来,手术一台接着台做。到头来,你仍是孤零零的一个人。好不容易成功完成胃癌手术,而这种喜悦却不知道跟准分享。病人术后因并发症死亡,谁又了解你的感受?你一个人面对家属的指控、谩骂,一个人为了医疗赔偿跟保险公司据理力争。 (查看原文)
    Jingyu 1赞 2020-06-16 20:41:50
    —— 引自章节:4. 医学嘉年华
  • 施耐德发现医生在情感上会比较冷静,能理性地看待所有不确定的事 情,不会因为恐惧或感情用事而歪曲事实。这是他们的职业性造成的,他接受过专业训练,了解如何才能做出更好的决定,除此之外,他们还能集思广益。他们的标准来源于学术文献和精良的训练,还有重要的相关经验。 (查看原文)
    tiaah 1赞 2020-08-10 17:18:19
    —— 引自章节:第13章 医疗决定谁来做
  • 行医有行医的艺术,生病也有生病的艺术。你生病的时候,必须保持理智,知道什么时候该听取别人的意见,什么时候该表达出自己的看法;即使选择不自己做决定,也应该向医生间清楚事情的来龙去脉。 (查看原文)
    tiaah 1赞 2020-08-10 17:18:19
    —— 引自章节:第13章 医疗决定谁来做
  • 现代医学不断发展,技术日新月异,真正的考验已不再单单是祛除病人的病痛,而是医生能否以将心比心的态度提供热情亲切的服务。 (查看原文)
    tiaah 1赞 2020-08-10 17:18:19
    —— 引自章节:第13章 医疗决定谁来做
  • 在我看来,如今病人能够自己下决定,就是一个了不起的变化了。大概在10年以前,都是医生在做决定,病人只能照医生的话去做。医生不会问病人希望怎么样;也不会去了解病人优先考虑的是什么;有时还会对病人隐瞒一些重要资料,比如吃的是什么药、接受的是什么治疗以及诊断的依据;甚至会禁止病人翻阅自己的病历记录。医生说,病历并不属于病人。医生把病人当成一个孩子,认为病人过于脆弱而且头脑简单,不能直接面对事实,更不要说自己做决定了。病人也为此受到了不少伤害,以医疗器械维生,吃不想吃的药,勉强自己进手术室。如果他们能够选择,也许一切都会不一样。病人并未得到自己想要的结果。 (查看原文)
    so what 1赞 2021-08-30 21:18:06
    —— 引自章节:第13章 医疗决定谁来做
  • 很多医疗伦理专家错误地把病人的自主权当作医学的典范。史耐德发现,病人最希望从医生那儿获得的并非自主权,而是希望能够看到他们的能力,并感受到他们亲切的态度。亲切感包括尊重病人的自主权,保证他们自己做重大决定的权利,另一方面,在病人不想做决定的时候,我们要为他们承担做决定这个沉重的责任,或是引导病人选择正确的方向。即使是病人自己做的决定,有时我们也不得不提出一些意见,比如让病人接受令他们不安的手术或治疗,或是要他们放弃一些执迷不悟的想法。现代医学不断发展,技术日新月异,真正的考验已不再单单是祛除病人的病痛,而是医生的热情亲切的服务以及将心比心的态度。 (查看原文)
    Zoey 2011-05-20 20:33:19
    —— 引自第181页
  • 治疗中最大的挑战就是病症的未知性,而并非如何去治疗。医学的本质就是不确定性。面对不确定性,要如何去做,这就要看医生和病人的智慧了。 (查看原文)
    Zoey 2011-05-20 21:06:35
    —— 引自第186页
  •   难道我们告诉他有手术这个选择错了吗?现代医学的规则要求我们重视病人的自主权,密切配合他们的要求。但是,很多时候我们还是得引导病人,告诉他们怎么做才是最好的。   这种建议正确与否很难说。病人完全可以怀疑医生的说法,但好医生也不会眼睁睁地看着病人做出错误或伤害自己的决定而不闻不问,尤其是病人的决定和愿望相悖的时候。 (查看原文)
    Dr. 林森 2012-11-03 15:15:29
    —— 引自第175页
  •   很多医疗伦理专家错误地把病人的自主权当做医学的规范。史耐德发现,病人最希望从医生那儿获得的并非自主权,而是希望能够看到他们的能力,并感受到他们亲切的态度。亲切感通常包括尊重病人的自主权,保证他们自己做重大决定的权利,另一方面,在病人不想做决定的时候,我们要为他们承担做决定这个沉重的责任,或是引导病人选择正确的方向。即使是病人自己做的决定,有时我们也不得不提出一些意见,比如让病人接受令他们不安的手术或治疗,或是要他们放弃一些执迷不悟的想法。现代医学不断发展,技术日新月异,真正的考验已不再单单是祛除病人的病痛,而是医生热情亲切的服务以及将心比心的态度。 (查看原文)
    Dr. 林森 2012-11-03 15:20:42
    —— 引自第182页
  •   在医学世界里,我们不得不面对可能性。我们之所以被这门不完美的科学所吸引,是因为我们迷恋可以妙手回春的那一刻——我们抓住每分每秒,用自己的知识、能力去改变一个人一生的命运,让这个人过的更好。在现实生活中,我们也许会遇到一个刚诊断出得了癌症、陷入极度悲哀的女人,或者是一个伤势严重、血流不止、呼吸困难的病人,又或是有一条腿又红又肿的20岁的女孩,同事征求你的意见。我们不知道自己能否抓住时机、改变眼前糟糕的局面,也不知道我们所做的决定对病人是否有利。有时,成功实在出乎我们的意料。虽然不一定每次都能成功,但总会有成功的时候。 (查看原文)
    Dr. 林森 2012-11-03 15:28:41
    —— 引自第207页
<前页 1 2 3 4 5 6 后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