豆瓣
扫码直接下载
从时态运用、叙述人称、叙述聚焦和复调性修辞结构四个方面论证了库切小说的开放性、对话性对封闭独白式的历史话语的挑战。(这本书不愧为2010年百优博论文。这篇学术论文的问题意识和对话意识是这两年来看过的论文中做得最好的。材料充足,紧扣主题,论证精密,值得吸收消化借鉴。)
略读了(期望比较大 但是……//总之第一部分history&novel的界定学到很多 会觉得整个大框架 有点头重脚轻了
切入角度还是比较新颖的。叙事学理论需要学习一下。个人比较青睐对于《耻》《八堂课》的解读两章,《耻》中女性话语的缺失,露西的沉默——被定义为一种反抗的力量,像《福》中的星期五一样;从"沉默"的他人,去解读也可以是一个角度。 《八堂课》中,对于作家是否要经受撒旦的诱惑——对罪恶进行再现的疑问仍然是个开放的疑问。我认为,用巴赫金的复调或是对话对之进行评判和探讨,似乎恰如其分。
> 历史话语的挑战者
2 有用 穀物 2017-08-31 21:50:26
从时态运用、叙述人称、叙述聚焦和复调性修辞结构四个方面论证了库切小说的开放性、对话性对封闭独白式的历史话语的挑战。(这本书不愧为2010年百优博论文。这篇学术论文的问题意识和对话意识是这两年来看过的论文中做得最好的。材料充足,紧扣主题,论证精密,值得吸收消化借鉴。)
0 有用 Ginkgo 2021-11-18 00:19:46
略读了(期望比较大 但是……//总之第一部分history&novel的界定学到很多 会觉得整个大框架 有点头重脚轻了
0 有用 Estrellita 2022-04-26 17:19:47
切入角度还是比较新颖的。叙事学理论需要学习一下。个人比较青睐对于《耻》《八堂课》的解读两章,《耻》中女性话语的缺失,露西的沉默——被定义为一种反抗的力量,像《福》中的星期五一样;从"沉默"的他人,去解读也可以是一个角度。 《八堂课》中,对于作家是否要经受撒旦的诱惑——对罪恶进行再现的疑问仍然是个开放的疑问。我认为,用巴赫金的复调或是对话对之进行评判和探讨,似乎恰如其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