豆瓣
扫码直接下载
这个比《为何家会伤人》和《解读“疯狂”》更好!喜欢的部分不是对人物的分析,而是作者自己的论点。逻辑更清晰,观点更透彻和清澈。有些地方简直想强烈排,太赞同了。
没想到早读过笔者的《解读疯狂》。笔者用详尽的事实/一件件触目惊心的实事从原生家庭对幼儿心理的影响分析解读这些看似千奇百怪成因各异的案件,不抖书袋,没有充满优越感的态度,有理有据,也算是值得读的通俗心理读本。
所有的社会事件一旦揭露,众人口诛笔伐议论纷纷,从心理学的角度去看,可能会发现和别人不同的观点,这个视角很重要,解释了很多事情发生的深层心理动因。书很好,我很喜欢。
: B846/1142
浅显易懂,推荐~
写得太浅了,浅得够不着边。
读的时候很难受- -
还在用所谓“常人”心理做分析,没劲透了
略缺少脉络,但还是非常值得一读
充满自以为是的说教
可以想象,很多人会觉得这种书很心灵鸡汤,这出于一种幼稚的自大心理,按武志红的话说,属于「自恋幻觉」。觉得作者是个很有素养的人,知识面广且保持了适当的理想主义情怀,案例分析虽难免有主观臆测的成份,但基本上逻辑可说通,认可人性复杂的一面,也试图总结出简单的规律。读了武志红几本书,大体上心情是复杂而沉重的,书中发生的事情都是新闻披露的事实,而在解读过程中又不可避免的体会到人的可悲与可叹,这世界上的可怜虫从未少过,自己或身边都是映照这些可怜虫的极佳范例,认识别人可以更好地认识自己,人各有命,各有宿缘罪业,在尽可能与社会妥协的同时追求理想中的自己,是人生唯一目的。
没有期待中的优秀,平庸之作
武老师的文字一向都是一针见血
作者是有多喜欢《1984》?
不是说为杀人犯辩解,不过多少明白心理问题是怎样导致严重犯罪的
很好的一本书,每个案例背后的心理学,简单容易理解,不乏深刻
有专业背景的读者文摘 挑出几篇分开看还是很咋劲的 连着看 语气立场就显得古怪浅薄 书编的心不诚
不一定是绝望到要自毁的人才和案例里 的人产生共鸣。不过不要代入感太强了
社会热点新闻的评论文集,武志红作为心理学家,自然都从心理分析的视角进行评述,仍然是他独有的独辟蹊径式解析当代人的心理隐患与人格障碍,文笔好,思想深刻,但水准有些参差不齐(国内文集类畅销书普遍有这个缺点):有些文章非常好,分析深刻,发人深省(杨元元案、付成励案、郑民生案),有些文章明显是赶工写的,肤浅匆忙,最多就是知乎普通帖子的水平。PS:书中的新闻都是2007-2010年之间的,现在读有点过时了
媒体文的味道很浓,武志红的那套逻辑又出现了啊。可以参考,但仅代表一个角度,个人观点。25万字,小鸡啄米一样看那些分析案例还是挺享受的,可以随时拿起放下,他老人家思路就是清晰。
> 解读绝望
2 有用 予渊 2011-01-08 19:52:12
这个比《为何家会伤人》和《解读“疯狂”》更好!喜欢的部分不是对人物的分析,而是作者自己的论点。逻辑更清晰,观点更透彻和清澈。有些地方简直想强烈排,太赞同了。
3 有用 mOco 2013-07-15 20:56:09
没想到早读过笔者的《解读疯狂》。笔者用详尽的事实/一件件触目惊心的实事从原生家庭对幼儿心理的影响分析解读这些看似千奇百怪成因各异的案件,不抖书袋,没有充满优越感的态度,有理有据,也算是值得读的通俗心理读本。
2 有用 竹子_随波逐浪 2013-11-26 11:17:53
所有的社会事件一旦揭露,众人口诛笔伐议论纷纷,从心理学的角度去看,可能会发现和别人不同的观点,这个视角很重要,解释了很多事情发生的深层心理动因。书很好,我很喜欢。
0 有用 蝉 2014-02-27 20:49:23
: B846/1142
0 有用 天蓝蓝 2012-05-09 12:35:49
浅显易懂,推荐~
1 有用 百里红叶_ 2018-06-02 15:07:22
写得太浅了,浅得够不着边。
0 有用 11 2013-08-02 10:23:05
读的时候很难受- -
0 有用 嘻嘻嘻喜乐 2011-09-03 19:37:24
还在用所谓“常人”心理做分析,没劲透了
0 有用 风向未来吹去 2013-01-04 23:04:18
略缺少脉络,但还是非常值得一读
0 有用 袋鼠花 2013-10-02 05:01:54
充满自以为是的说教
0 有用 时间 2015-06-02 09:21:44
可以想象,很多人会觉得这种书很心灵鸡汤,这出于一种幼稚的自大心理,按武志红的话说,属于「自恋幻觉」。觉得作者是个很有素养的人,知识面广且保持了适当的理想主义情怀,案例分析虽难免有主观臆测的成份,但基本上逻辑可说通,认可人性复杂的一面,也试图总结出简单的规律。读了武志红几本书,大体上心情是复杂而沉重的,书中发生的事情都是新闻披露的事实,而在解读过程中又不可避免的体会到人的可悲与可叹,这世界上的可怜虫从未少过,自己或身边都是映照这些可怜虫的极佳范例,认识别人可以更好地认识自己,人各有命,各有宿缘罪业,在尽可能与社会妥协的同时追求理想中的自己,是人生唯一目的。
0 有用 七道客 2014-05-03 15:47:16
没有期待中的优秀,平庸之作
0 有用 峯 2012-04-25 00:03:01
武老师的文字一向都是一针见血
0 有用 Angela 2013-06-05 12:29:45
作者是有多喜欢《1984》?
0 有用 查姆查姆S 2013-10-12 09:24:10
不是说为杀人犯辩解,不过多少明白心理问题是怎样导致严重犯罪的
0 有用 天七 2014-03-09 21:06:24
很好的一本书,每个案例背后的心理学,简单容易理解,不乏深刻
0 有用 iYoV? 2012-12-16 14:19:21
有专业背景的读者文摘 挑出几篇分开看还是很咋劲的 连着看 语气立场就显得古怪浅薄 书编的心不诚
0 有用 小能今天不看书 2013-05-16 11:06:59
不一定是绝望到要自毁的人才和案例里 的人产生共鸣。不过不要代入感太强了
0 有用 笑望江湖 2018-06-25 20:11:14
社会热点新闻的评论文集,武志红作为心理学家,自然都从心理分析的视角进行评述,仍然是他独有的独辟蹊径式解析当代人的心理隐患与人格障碍,文笔好,思想深刻,但水准有些参差不齐(国内文集类畅销书普遍有这个缺点):有些文章非常好,分析深刻,发人深省(杨元元案、付成励案、郑民生案),有些文章明显是赶工写的,肤浅匆忙,最多就是知乎普通帖子的水平。PS:书中的新闻都是2007-2010年之间的,现在读有点过时了
0 有用 缪斯的左手 2014-08-24 09:47:43
媒体文的味道很浓,武志红的那套逻辑又出现了啊。可以参考,但仅代表一个角度,个人观点。25万字,小鸡啄米一样看那些分析案例还是挺享受的,可以随时拿起放下,他老人家思路就是清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