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说写作教程》的原文摘录
-
日常生活中被我们当做冲突的东西往往包括意见分歧、吵架辩论、侮辱诋毁、大喊大叫的对垒,以及拳脚相向但这些东西都不是我们这里所说的戏剧性冲突。………所有冲突都是麻烦事,但并非所有麻烦事都是冲突。
(查看原文)
-
除非这个局面有所改观,不然人物就无法继续容忍目前的生活。
(查看原文)
-
衡量这个渴望/障碍的最好办法就是想一想,假如故事里的人物根本不理睬这个障碍将会发生什么情况?你设置了一个障碍,假如人物既不理会它,也不采取行动,以致他在情感方面、身体方面、社会方面、经济方面就要遭受严重危害或者遭遇灭顶之灾,那么这个障碍就是一个戏剧性障碍。假如这个人物可以无所作为而且毫发无损,那么这个冲突就是个冒牌货。 (查看原文)
-
错误是发现之母。这是一场错误的游戏,艺术起源于错误……富有创意的人往往比别人拥有更多的金点子,同时,他们的馊点子也比别人多得多。他们的点子之所以比别人要多正是他们允许每种的情况都有发生的可能。 (查看原文)
-
另外,你还要牢记的事情是,要任由万事随机地发生。无论你遇到什么难题(困惑、担忧、犹疑、恐慌、空虚、麻痹),这都没有关系。这并不能反映你的真实处境,也不能说明你的能力出了问题。这些全是写作过程中自然而然的小插曲,每个作家都必须面对这些问题。并不是只有你一个写作者会受到这些难题的困扰。你总感觉唯有自己才备受其扰,其实,我可以告诉你,除了这些名目你再也不能给写作编造出什么新的症状了。这些全是前人经历过的症状而且它们也早被前人踩在了脚下。所以,请尽量不要指责自己或者惩罚自己。 (查看原文)
-
这篇习作又跟蜘蛛的事情有什么关系,或者难道说两者还有什么瓜葛吗?……假如你真的这么做了,指不定某个文学教授就会鼓捣岀一篇论文,探讨这只蜘蛛暗藏的深层意义,而且他还能说出这一部分与全篇习作有何种联系。比如说,故事里提到的那种蜘蛛是不是那种在交配之后会把雄蜘蛛吃掉的美洲黑寡妇蜘蛛呢? (查看原文)
-
我们爱人、帮助人、仇恨人,你死我活的拼命并非因为逻辑,而是因为激情。 (查看原文)
-
无论你感觉写作多么寂寞难耐,你都要坚持写下去。 (查看原文)
-
一个好的故事就像坠入爱河的体验一样。你根本来不及思考”我对这个人的感觉如何?“以及”我爱不爱他?“强烈的主观印象就早已把你的理智压垮了,你的心被情感的洪流裹挟而走,思维也一是不受自己主宰。好故事也引发同样的心理过程。
情感共鸣是让小说变得栩栩如生的秘密
当我们去看电影,体验影片人物的种种情感的时候,我们其实只是在体验自己的情感。如果我们天天待在家里,那么我们就不可能有这种体验方式。体验他们的情感,这让我们跟自己产生了某种联系,拓展了自我,自身的感受也越加丰富 (查看原文)
-
冲突是讲故事的核心机密
冲突的作用就在于迫使人物行动起来,强迫人物利用自身条件,以一种揭示他们自身性格特征的方式采取某种行动。人物以什么方式对待他们的麻烦是最能够彰显人物性格的东西。行动就是性格。
冲突+行动+结局=故事
之所以当你要给一个故事收尾的时候会遇到难题,正是因为你没有制造出一个真正的开端,一个真正的冲突。结尾的秘诀在于:结尾就埋伏在开局之中。假如故事的开局是正确的,人物就会推进故事情节的发展,直到故事收尾为止
故事是有关逆境或者苦难的,幸福没有任何戏剧性可言。幸福可能是故事的结局,却不能充当故事的主体。
记住:当你让人物享受快乐时光的时候,读者就该不高兴了。假如幸福没有尽头,那么故事情节就没有任何发展的余地了。
渴望+障碍=冲突。你必须同时拥有两者,而且两者都必须具有异常强大的力度。
故事情节必须由人物自身的能量和决心来驱动,而不能任凭作者驱使。作者首先要把渴望和障碍创造出来,然后让它们共同完成这项人物。
情感是终极关联生成的源泉。情感可以通过联想或者通过揣测被间接地表现出来。情感不一定非得说出来才行,不过我们必须明白,人物的情感每时每刻分别处于什么状态。如果人物不知道自己当时的感觉,甚至他也在琢磨自己究竟有什么感觉,他的情感让自己也迷惑不解。这很好,这也是人物的一种性格所在,我们也要跟着他一起琢磨。
充分展示
好的虚构故事就像电影一样是可以看在眼里的东西。无论什么时候,假如你的脑子里没有呈现出一幅栩栩如生的画面,你就遇到麻烦了。
如果做得好,经过优选的寥寥数笔细节描摹就足以创造出一幅完整的画面。 (查看原文)
-
当你遇到麻烦时,首先要回到渴望、障碍、行动上来,永远都如此。
首先问自己,什么人需要得到什么东西,先把人物的渴望建立起来,然后再问自己”障碍是什么“,最后问自己,人物要做什么事情才能克服这个障碍和实现他的渴望。
在故事里我们对每个事情都要问个”为什么“,目的是要探询它的最深层次,找到根子上的原因,捕获事物最底层的真相。这个层次就是人物的性格。
你必须一有机会就要尽力把笔下的人物推向极致,达到极致的办法之一就是对每件事情刨根问底,反复追问:为什么?
无论在什么时候,揭示人物的性格永远是你永无止境的远大目标
你必须对自己的人物狠心一点儿,这是你唯一的出路。
所有的冲突都是麻烦事,但并非所有的麻烦事都是冲突。
戏剧性的渴望:除非这个局面有所改变,不然人物就无法继续容忍目前的生活。
障碍必须跟渴望一样强大。问问人物如果不理会这个障碍会怎么样
障碍是第一位的
思想活动也是行动的一部分。思想活动是最深刻、最贴心的的情感共鸣。
在故事的每一个场景、每一个章节结束的时候,情势必须雪上加霜才行,这意味着戏剧性因素正在逐渐积累。
为了精确定位人物眼下有什么感觉,我们可以问以下几个问题:他担心什么,他害怕什么,他希望什么? (查看原文)
-
推动事情发生的动因是激情,而非理性。
思想是肉体的先行官。
情感、思想、肉体的反应迅如闪电,我们感觉它们似乎是同时发生的。在小说中,我们往往要把这个过程用慢镜头呈现出来,一步一步地捕捉到人物对于那种经验有什么感觉(真相)。
在书面故事中,思想占有一席之地,而且作用尤其重要。因为书面故事是唯一能够把脑海里的情况很好地描述出来的故事形式。
在书面故事中思想活动是可以预期而且必不可少的组成部分。
所有伟大的故事都涉及人物内心世界的冲突
关联割裂;否认危险;面对现实;讨价还价;替代效应;正面思考;提问质询;谋略策划;
情感是最为棘手、最为复杂的东西。在这方面面你肯定要遇上麻烦,假如你真的遇到了麻烦,请不必惊慌失措,你的故事的这个部分往往是最后时刻才写出来的。
你只管注意哪些你需要知道的东西,然后继续写下去。当你下一次独到这里时候,自然就会对此有更多的了解。
当你通读自己的故事的时候,每逢那些可能会适用的地方,你就问自己,人物的担心、害怕、希望分别是什么?
荒诞的幻想也是一种希望,而且特别能够揭示人物的性格。
我们很少会在一个时间只有一种感觉,假如他可能有这种感受你就应该让他有这种感受。
愤怒之前一定会有伤害和痛苦,如果没有把经验完整地告诉读者,愤怒就成了表面的东西。
身份认同感来自于我们自身的易受攻击性。
写你熟悉的东西吗?不,写你可以想象的东西,写你能够搞明白的食物。
无论人的行为有多么反常,在他自己眼里这些全都是明智之举,问自己:什么情况会让我做出那样的行为?我的内心世界要有什么样的念头才能催迫我、驱使我做出那样的事情?这样塑造的人物就会有更高的可行度。
只有在万不得已的时候保留肉体反应。 (查看原文)
-
哪怕只是一点点地展示也比一箩筐一箩筐的讲述要好。
运用讲述,你的思想内涵本身就得是卓尔不群的东西。
在写作方面,最经常让你不知不觉地陷入讲述状态的就是情感世界。 (查看原文)
-
不排除任何情况;万事不容易;反其道而行之;多重任务;
塑造人物是虚构故事的首要目标 (查看原文)
-
太阳底下没有什么新乡市,但这些事情还没有以你独有的方式被做过。你不是在讲述别人的故事,因为你只能讲述你自己的故事——关于这个世界如何运转的故事版本。 (查看原文)
-
循序渐进,坚持不懈
不写一句,白活一天
放松后开始每天5分钟的写作练习+就寝时间联络:现在写到哪儿,接下来怎么写 (查看原文)
-
只要你添加进来的每个人物都能给故事里的人物组合增加一个难题、一个复杂化因素、一个必须克服的障碍,那么你的故事会被越来越长,直到它变成一部长篇小说
在创作方面,你唯一应该做的就是有效的事情。 (查看原文)
-
没有搬到纸面上来的东西都是无用的。不要在你的脑海里工作,除非你有一种特别的天才,否则永远、永远不要在脑海里编辑稿子。
任何标语都不及行动
你自己就像你最好的作品一样好,假如你坚持下去,无论你陷入多深的泥潭,你都会恢复到你最高水平ing有所超越。 (查看原文)
-
假如你让两个人物相处融洽、步调一致,那么,你就不能揭示人物的真面目,除非他们同是一丘之貉。你有两种选择,要么你挑起矛盾、离间两人,要么你干脆去掉其中一人。故事里没有搭顺风车的人。 (查看原文)
-
人们往往有一种先入为主的错误看法,即把历史事实或者人物传记告诉读者是塑造人物的一种途径。你要通过展现人物眼下的行为方式,对待自身难题的态度来塑造人物。行动就是性格。 (查看原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