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不是教你诈5》的原文摘录

  • 活人得感谢死人 哪位名医不是由实习医生干起?再说明白一点一一有几位“华佗”没做过“阎王”?有几位救人无数的医生,不曾犯过致命的错误? 经验是怎么来的?是由犯错当中得到的。如同两条路,怎么看都一样,那老经验的医师偏偏知道走左边一条对。那是因为他走过右边,或者他的老师走过右边,甚至他老师的老师走过右边——发现不对!搞不好,把人弄死了,于是把这惨痛的经验传下去。 所以“被救活的人”都得感谢那些“被弄死的鬼”;被医治的“活人”,都得感谢那些被解剖的“死人”。 (查看原文)
    你看不见我 2023-05-08 12:53:43
    —— 引自章节:老将出马
  • 所以明知抗生素得吃完一整个疗程——七天甚至两个礼拜,否则容易产生抗药性。他却不一次给你开足,只给你三天的量,三天之后再来、再挂号、再给你开药。 (查看原文)
    你看不见我 2023-05-08 14:54:43
    —— 引自章节:嘴里的阴沟
  • 要求先做评估 在访谈了许多医生之后,我终于可以整理出一套“良心的建议” 你去看牙医时,就算有某一颗牙疼死了,除了治那颗牙,你也应该要求医生做全口的检查,告诉你全部牙齿的情况。 这样做,一方面是为了如果有问题,能提早发现;更有个好处,是避免如同前面“想一想”里说的,才抽完这颗牙的神经,加了套子,又发现旁边一堆问题,结果前功尽弃。 美国医生说得很坦白:“如果牙医设有为病人做该做的检查,后来出了问题,病人是可以提出控告的。” 台湾的医生则说,有些牙科诊所,里面有最新的设备,可以伸进病人口腔,把里面的影像传到电视或计算机屏慕上,给病人看。然后一颗一颗牙,为病人分析。 这时候,病人可以问医生该如何处理,需要多少疗程,费用。 事先的沟通,绝对有利于双方。最起码,病人有权了解医生要在他嘴里“动什么工”。 (查看原文)
    你看不见我 2023-05-08 14:54:43
    —— 引自章节:嘴里的阴沟
  • 货问三家不吃亏。碰上大手术,譬如全口假牙、牙床再造、植牙,你可以先打听一下,同等级医院的价钱。 就算你很信任某家私人诊所,最好还是去公立医院看看。请那些跟“缴费”不直接发生关系的医生,客观地评估一下。 做错的医生不吭气 如果你发现问题,譬如抽神经,加了“套子”之后,还总不舒服,与其一直去找同一个医生,不如换家诊所、换位医生。 很可能那医生会告诉你,神经没抽好,甚至挖得太深,把牙齿下面挖穿了,所以你会一直觉得有些酸痛。 至于前一个医生,因为是他自己没搞好,往往不会对你说实话。 (查看原文)
    你看不见我 2023-05-08 14:54:43
    —— 引自章节:嘴里的阴沟
  • “杀头的买卖有人做,赔钱的买卖没人做。” (查看原文)
    你看不见我 2023-05-08 14:54:43
    —— 引自章节:嘴里的阴沟
  • 不要迷信偏方 “偏方”既然叫做“偏”方,就表示它不是正规的。 非正规的不见得就差,好比有些远动员,从来没上过体育科系、受过正规训练,但是一被发掘,练上两个月,就能赢过一堆“科班出身”的高手。 那是因为他资质好,他是天才。 问题是,并非人人都是天才啊!天才能有几个? 今天某人用偏方,可能正好对症,对了他特殊的体质。于是“正方”治不好、甚至医生宣布放弃的,居然能奇迹似的复元。 那也算是“天才”,最起码是“天佑”。 你凭什么认为自己跟他一样,一定会是少数中的少数呢? 这也好比在大赌场里,上千人拉“吃角子老虎”。 中了,上面的灯直亮,还发出动人的音乐,加上一个个硬币叮叮当当往外吐,中奖的人叉兴奋地大叫。 没中,则一点声音也没有,默默地,那“老虎”把你的“角子”吃到肚子里。 这时候你站在赌场里,是不是只觉得不断有人赢,却忽略了同一时间,大多数的人都在输? 同样的道理,某人喝醋喝油,拉出了胆结石。吃生机食物,癌细胞奇迹般地消失。 你可以学他,但千万记得: 你不是他! (查看原文)
    你看不见我 2023-05-08 18:08:33
    —— 引自章节:中西合弊
  • 没痛用中药固本,急病用西药救命 时代不一样了。 今天的中医已经不是以前的中医。今天,你骨头断了,看中医,他也给你照X光;你血压高,他把脉再准,也给你用血压计量。 这跟老店家明明能打算盘,也改用电子计算器的道理一样。 中医绝对有学问,从种花我就有感触—— 中医是“固本”。当西药只是一枪一枪打,化肥只是氨、磷、钾三元素往里加的时候,中药则是全面,用各种元素去帮助你的身体。 问题是,你能因此就只信中医吗? 想想,我们的老祖宗,几千年来吃了多少中药、进了多少补品?却为什么说“人生七十古来稀”? 反而是那些吃大把西药的现代人,能活到八九十岁。你虽然可以嘲笑后者是药罐子,但不能否定他们长寿啊! 所以我要强调:别迷信偏方!没病时用中药固本,急病时用西药救命。 (查看原文)
    你看不见我 2023-05-08 18:08:33
    —— 引自章节:中西合弊
  • 降血脂药常不能与葡萄柚一起吃 马太大和她老公会不会因为认定红曲是营养食品、多服无害,所以没看说明书,也没停止他原先使用的西药? 因为就算那红曲是营养食品,说明书上也应该写得很清楚,红曲跟史塔汀(Statin)类药物的作用类似,都是在肝脏里阻止胆固醇的形成。所以吃史塔汀的人除非经过医生指示,不宜同时使用红曲。 说明书里甚至应该写明,无论服史塔汀或红曲,都不能同时吃葡萄柚,否则可能造成危险。 搞不好,你吃史塔汀类降血脂药物多年了,还不知道在服药三小时内不能吃葡萄柚。这要怪你没看药品说明书、怪你的医生没叮嘱,也怪药剂师没提醒。京被衢 (查看原文)
    你看不见我 2023-05-08 22:03:59
    —— 引自章节:套子怎么不见了?
  • 许多药不能切开吃 还有,你知道许多药是不能掰开来吃的吗? 治骨质疏松的一些药,因为非常酸,规定吃完药不能躺着,甚至不能坐着,如果吞一半,停在食道里,能造成食道穿孔。 阿司匹林也很酸,甚至能造成胃穿孔,所以现在许多阿司匹林外面都加了一层护膜,让药剂慢慢溶解。 还有些药是慢慢作用的,像是治“食道逆流”的某些药,因为慢慢作用,可以维持二十四小时稳定的药效。 又有些药,一层一层,每层的效果不同。譬如一种很普遍的安眠药,能帮助人入睡,却睡不久。最近他们改进了,药片分两层,一层先帮你入睡,一层慢慢溶解,使你继续睡得安稳。 如果你原先喜欢将那安眠药片切开服用,而今换服新药片,你还能那么做吗? 于是你可以猜想,马先生的“食道溃疡”可能因为他每天睡觉前吃“烟碱酸”之类的降血脂药物,又切开来吃,破坏了药丸外面保护膜造成。 (查看原文)
    你看不见我 2023-05-08 22:03:59
    —— 引自章节:套子怎么不见了?
  • 对症下药才有效 再让我们想想夏小姐。 她原先要买最普通的A酸,用来治痘子。药房介绍她第二代、第三代的果酸产品和杜鹃花酸。率黑意 药房介绍的这些药,都是好药,只是,脸上长痘子,都能用同样的药治吗? 有些痘子是脓疱,有些是白头和黑头粉刺;有些中老年人,角质层变厚、毛孔不通了;也有些少女因为荷尔蒙的问题,油脂分泌过量。 难道用最新的、最贵的药,就都能治好吗? 药再好,不对症也没用。 说不定夏小姐只要用最便宜的A酸,把角质层更新,让塞住的毛孔露出来,就成了。她犯得着多花许多钱,买第二代、第三代,甚至一边搽果酸,一边吃A酸,一边又用漂白的处方药吗? (查看原文)
    你看不见我 2023-05-08 22:03:59
    —— 引自章节:套子怎么不见了?
  • 我写这个故事,真正的目的不是告诉你可以用这一招,而是其中最关键的一句话 药店学聪明了,他们只要见陌生人上门买“x他命”,一定拿真的出来;只有碰上熟面孔,确定不是打假人员,才可能拿假货骗人。 看到这句话,你心寒不心寒?天哪!不骗生人,骗熟人? 对!这世上常是自己人好欺侮! 因为你跟他熟,当他是老朋友;你信任他,认为他必定不会骗你。 而且,你心想他怎可能骗老邻居呢?被你发现,以后不跟他买了,谅他不至于那么笨。 可是我问你,如果你开药房,手上有足以乱真的假药,包装既无分别,含量也差不多,吃下去跟真的一样有效。而且那假药因为没有宣传、研发、税金等开销,便宜太多了。卖假的比卖真的多赚好几倍。你又听说同业中张三李四都卖;搞不好,你自己都吃,请问,你是不是可能动心? 我相信绝大多数的药房都是诚信的,但是不能不说那些不肖的药商愈是了解你、知道你的底细,甚至“相信你一定相信他”,他愈可能吃定你。 (查看原文)
    你看不见我 2023-05-08 22:31:51
    —— 引自章节:打假神龙不手软
  • 当然,也有些无私的好医生,会主动告诉你药名,建议你去外面的大药房购买。(例如,告诉“干眼症”的患者:“我们医院的人工泪液是大瓶的,里面添加了防腐剂,你可以去外面买小管即抛式的,不含防腐剂,比较好。”)…… (查看原文)
    你看不见我 2023-05-08 22:31:51
    —— 引自章节:打假神龙不手软
  • 买药时须看清药品的包装标示 说实话,那些伪劣药品,往往不必打开,只要看外包装就能分辨了。 请看看“行政院卫生署”提供民众辨识的重点: 依据《全民健保法》第45条、《药事法》第75条及《优良药品调剂作业规范》的专业标准,完善药品包装标示与说明应包括:药品名称、许可证字证、成分、浓度剂量、适用症状、使用方法、副作用、制造商、代理商、批次号码、制造日期、保存期限。可阅读药品包装上之简便数据,包括成分、适应症、用法与用量、保存方式;也可选择阅读药品包装盒内之仿单(说明书)包括更详细之数据,如副作用、交互作用、警语等。 其中最简单的方法是,你先检查上面有没有制造商、代理商的名称。那些负责的药厂往往非但写上名称地址,而且包括电话和网址,使你能打电话或上网查询。相反地,如果不但外包装上只写个厂名,连里面说明书上也没写清楚:或虽然是进口药品,却完全没有代理商资料的,你就最好小心一点。 这时候,你可以进一步问药剂师,听听他的说法、看看他的表情… “他很可能建议你买另一种“信得过”的。 仔细阅读药品说明 严谨的药厂通常会在药盒里附一张字很小,而且写得密密麻麻的说明。上面非但列出成分、分子式,而且把各种实验、对照的结果列出来。譬如,百分之多少试吃这药的人会头晕、便秘、恶心…服用之后血液里的药剂浓度变化,半衰期是多久;甚至列出来那些服用过量的人会有的反应和对胎儿、乳汁造成的影响。 也有些药厂对医生、药剂师提供这些数据,但在一般药盒里只附一张较简单的说明。 我建议你就算眼力不够好、又忙,也把前面“卫生署”列出的重点,尤其适用症状、服用方法、副作用和警语看清楚。你不但可以因此避免吃错药,而且可以用你读到的东西来验证你的医生和药剂师。 会不会有很重要的事,医生和药剂师没告诉你? 会不会上面说的跟药房说的不一样,药房只为促销... (查看原文)
    你看不见我 2023-05-08 22:31:51
    —— 引自章节:打假神龙不手软
  • 这是根据上海女医师陈晓兰的真人实事改编的。 故事还没完呢!后续的发展是:陈晓兰离开她揭弊的那家医院之后,发现上海市还有好几家医院仍然使用“光量子治疗仪”,于是地又去告发。 可是主管单位说她不是那些医院的病人,她不能告。 陈晓兰居然为了取得证据,也为了成为那些医院的“病人”,趁自己正好扭伤脚,跑去那几家医院求诊,亲自“以身试针”。 有几个敢说不的病人? 这就是前面故事一开头写的情节—— 陈晓兰缴了钱,拿到收据,再去做光量子,由那位正剥橘子的护士“动手”。 陈晓兰再用计,取得注射用的玻璃管和里面残留的注射液,作为证据。 那些医院真是倒霉,碰上这位个性耿直又单身的专业医师。她不但“取证”,而且回去做实验,发现经过紫外线照射的药液,在管子里产生“絮状”沉淀。怪不得许多人注射之后会发抖,搞不好,可能会出人命的! 经她拿着“铁证”再去告发,上海市卫生局终于下令不准再用这种机器,据统计,一下子禁了上千台。 问题是,上海不用了,别处用不用?中国多大啊!连上海这么进步的城市都“敢”,那些“焦点”以外的城市又如何? 有几个陈晓兰?有几个人敢在被砸、被批、被恐吓之后,仍然勇往直前?又有几个病人敢持怀疑的想法,拒绝使用“不清不楚”的机器? 叛徒医,救世英雌 说到这儿,还没完。 陈晓兰后来在另一家医院找到工作,她进去,又有故事了: 她发现那家医院在用另一种不合法的伪劣机器。 于是,好戏一幕幕展开—— 从一九九七年,陈晓兰一个一个发掘、一样一样揭弊,为了举发,她由上海去北京告状,前后有几十次。 直到今天,陈晓兰还在做。她虽然丢了差事,落得“叛徒医生”的称号,被同行骂、被人事部门批,但因为她有证据,而且坚持到底,中国国家医疗主管机关终于取缔和查处了七种已经被... (查看原文)
    你看不见我 2023-05-08 23:02:47
    —— 引自章节:打假神龙不手软
  • 使你常常去缴钱 还有一点是:他不给你做足,使你慢慢好,才能常常来。吃药也一样,他给你只开三天,明明是抗生素,必须一次吃完一个疗程(七天到十天,甚至十四天),否则会产生抗药性。你如果三天之后不继续服用,这抗药性就可能产生,那种药会愈来愈不管用,只怕有一天,连万古霉素都救不了。 你如果知道这一点,三天之后能不去报到吗?于是你又得挂号、又得缴钱。更糟糕的是,那医生舍不得你,希望与你“常常再见”,于是…… (查看原文)
    你看不见我 2023-05-08 23:02:47
    —— 引自章节:打假神龙不手软
  • 看病时少说废话 我在《把话说到心窝里》这本书里说过,许多人在看医生的时候都犯了个毛病——说太多话。 对医生说自己的问题当然没错。错在许多人明明是去看医生,自己却在扮演医生。 譬如你胸痛。一见医生就说这是老毛病了,每次提了重东西,就会胸痛。前天刚旅行回来,大概提行李,伤到了。 如果你这么清楚,何必去看医生呢?你看医生就是因为自己不确定,当你这么确定地先“自我诊断”,不是矛盾吗? 结果原本医生听你说胸痛,应该往胃、心脏甚至“食道”想,说不定要求你做许多进阶检查。而今听你自已说这是老毛病,他可能就忽略了。 要知道,医生病人太多,他本来就不太可能为你细看。更重要的是,医生判病,常常要把你的“病史”,甚至你家族的病史,作为重要的参考数据。 你家族有直肠癌、乳癌的病史,儿个直系旁系血亲都是这么死的。当你告诉医生,明明没什么病,他也可能要求你定期检查。 相对的,当你对医生说这是几十年的老毛病,每次都如何如何就好了的时候,医生很容易就放松防线。 所以记住:看医生的时候,只说自己的病情,其余的话少说,由“他”去想、去猜、去发现。等他检查完了,如果没有想到你“自己猜想”的问题,你再提出来。(这很重要!你可以不先提,但千万别到最后“忘了提”。) (查看原文)
    你看不见我 2023-05-08 13:27:53
    —— 引自章节:琳琳的大眼睛
  • 有病先找家医科医师 往更上一层想,很可能你在找医生的时候,已经犯了自我诊断的错误。举个例子,如果前面故事中的琳琳,不是一开始就去找那心脏科的医生,而是去找家庭医学科的大夫,很可能结果完全不一样。 什么是家医科? 家医科的医生是什么科都看,也可能什么都不专精。 他可以给你看看喉咙有没有发炎、摸摸淋巴有没有肿大,压压肝脾肾脏有没有异常,听听心跳呼吸有没有问题,量量血压有没有不对。 他也可以帮你抽个血、验个尿,甚至照个简单的超音波、测个一般的心电图。当他发现有问题,需要进一步检查的时候,则可能把你介绍给其他专科的医师。意音 也可以说,家医科的医生是负责“把关”和“过滤”的,把那些“没什么事”,却爱大惊小怪的病人“挡下来”;也把自以为没什么事,却可能有大毛病的人“移上去”。 正因如此,许多美国的保险公司规定,任何人看专科医师之前,先得去找家医科的医生,通常也就是你选定的“家庭医生”,由那医生开转诊单(Referral),才能去看专科医师。 问题是,在国内人们常有个错误的想法,认为家医科的医生太“家庭化”,于是像琳琳一样,先“自作主张”,直接找专科的医师。 岂知家医科医生能以客观的立场,做整体的检查、全面的怀疑。如同打仗之前,先整个了解地形。如果琳琳一开始去看家医科,很可能那医生会先给她验血,或直接介绍到内分泌科、心脏科,甚至精神科。 琳琳先去看过这三科,还能不早早发现甲状腺功能亢进吗? (查看原文)
    你看不见我 2023-05-08 13:27:53
    —— 引自章节:琳琳的大眼睛
  • 家医科的限度 但也不是说什么病都非找家医科。 今天你眼睛红肿,当然可以直接找眼科;你鼻子发炎,当然可以直接找耳鼻喉科。如果都先去找家医科,可能多跑了冤枉路,也可能因为家医科的医生不够专门,给你开出的药,不能见效。 所以家医科的医生能看到什么程度,成为一门很大的学间。也可以说,家医科的医生必须“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 当他发现自已没有能力应付的时候,不可以勉强,而应该立刻把病人介绍给专科医师,以免延误了病情。 (查看原文)
    你看不见我 2023-05-08 13:27:53
    —— 引自章节:琳琳的大眼睛
  • 专家就是专家 举两个最近发生在我身边的例子: 我的女儿在树丛里玩,大概碰上了毒藤,皮肤红肿起来,我不确定,带她去看小儿科医生。医生看了又看,还把另一位医生也叫来看,仍不能确定是不是毒藤造成,于是介绍我把女儿带去皮肤专科。酷面女儿走进皮肤科医生的诊疗室,刚进门,还距离一丈开外呢,那医生居然已经很确定地说:“碰上毒藤了!” 家医科与专科的联合诊断 另一个例子:有位家医科医生的太太,眼睛突然觉得模糊,丈夫不能确定,要她去找眼科医生。眼科医生放大瞳孔之后看了又看,还不确定,又介绍给很远的另一位“视网膜”专科医生。视网膜专科医生一看就说视网膜血管破裂,还有轻微的剥离,立刻用镭射做了手术。 这位医生的太大回家了,对丈夫说视网膜血管有破裂。丈夫先一怔,立刻给太太验血糖。结果出来,他太太居然血糖奇高。可能因为糖尿病造成视网膜血管硬化、破裂。 从此,她控制饮食。 (查看原文)
    你看不见我 2023-05-08 13:27:53
    —— 引自章节:琳琳的大眼睛
  • 知之为知之 从以上这两个例子可以知道,家医科医生必须自知不足,及时把病人介绍给别的专家。 别的专家,还可能“自知不足”,再把病人介绍给更专门的医师。 专科医师就是专科医师,一般医生许久都不能判定的病情,专家很可能一眼就看出来。但是,那专看“视网膜”的专科医生,除了视网膜,常不看其他眼疾。也可以说,可能你眼晴其他地方出问题,找他是没用的。 至于家医科的医生,虽然不像专科医生,对“某一小项”特别精通,却能综合整理,做出关键的判断,发现那些专家没发现的问题。 最后让我再强调一次:“家医科”与“专科”都非常重要,他们一样伟大,但是同样有限! (查看原文)
    你看不见我 2023-05-08 13:27:53
    —— 引自章节:琳琳的大眼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