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版社: 人民文学出版社
原作名: Let the Great World Spin
译者: 方柏林
出版年: 2010-12
页数: 431
定价: 32.00元
装帧: 平装
丛书: 21世纪年度最佳外国小说
ISBN: 9787020082148
内容简介 · · · · · ·
在一个夏末的晨光里,下曼哈顿的人们鸦雀无声地站着,难以置信地盯着世贸双子塔。这是1974年8月,一个神秘的走钢丝者在双塔之间,在离地四分之一英里处,跑着,舞着,跳着。在下面的街道上,芸芸众生的平凡日子,也为之不凡起来。畅销小说作家科伦·麦凯恩以其如椽之笔,将纽约城和纽约人,以人们未曾见过的方式,联系到一起。《转吧,这伟大的世界》捕捉到了过渡时期的美国精神:非比寻常的希望,还有回首当中,那令人心碎的纯真。此书也唤醒了我们对于小说的认识,让我们看到小说可以达成怎样的成就,形成怎样的冲击,实现怎样的疗治。
作者简介 · · · · · ·
科伦·麦凯恩,1965年2月生于爱尔兰都柏林,后移居美国。他的主要作品有《卓丽》《舞者》《这个国家的一切都必须》《光明那面》《歌犬》和《在斯卢-布莱克河上捕鱼》等。《转吧,这伟大的世界》获2009年度美国国家图书奖。
目录 · · · · · ·
第一卷
不是我不想上天堂,我喜欢这里
米罗米罗墙上挂
爱的恐惧
让那伟大世界永远旋转而下
第二卷
标签
以太网
这个家是海马造
变化的刻槽
第三卷
零件中的零件
分币
哈利路亚齐欢呼
第四卷
向着大海咆哮而去
作者后记
· · · · · · (收起)
丛书信息
喜欢读"转吧,这伟大的世界"的人也喜欢的电子书 · · · · · ·
转吧,这伟大的世界的话题 · · · · · · ( 全部 条 )



转吧,这伟大的世界的书评 · · · · · · ( 全部 14 条 )



《周末画报》专访专访2009年美国国家图书奖得主Colum McCann
这篇书评可能有关键情节透露
采访、撰文/钟蓓 像很多“花心”的作家一样,科伦•麦凯恩(Colum McCann)在过去20年时间里,平均每3年换一个创作主题,完成一部不同的小说。2009年,第7部作品《让伟大世界旋转》(Let the Great world Spin)出版后,麦凯恩获得同年第60届美国国家图书奖。 2010年1月底... (展开)
SPINING WORLD

> 更多书评 14篇
-
"所有那些无缘经历的生活,无从认识的人们,无法体验的生命,遍布各地。这就是世界的本相。"---------亚历山大‘赫蒙《生死之间》 你低三下四服侍这些流浪汉、麻风病人、残疾人和大烟鬼。他们为什么不做点儿什么呢?因为他们只是把你吸干榨干。这就是原因。 不要纵容啊!求求你了,不过她的触摸是那么愉快。 为什么科里根愿意过一种伤痛的生活,一种时有失意的生活呢?他为什么就不能暂时逃离他的上帝呢?这简直是百般的折磨啊...
2012-12-18 23:46 1人喜欢
"所有那些无缘经历的生活,无从认识的人们,无法体验的生命,遍布各地。这就是世界的本相。"---------亚历山大‘赫蒙《生死之间》 你低三下四服侍这些流浪汉、麻风病人、残疾人和大烟鬼。他们为什么不做点儿什么呢?因为他们只是把你吸干榨干。这就是原因。 不要纵容啊!求求你了,不过她的触摸是那么愉快。 为什么科里根愿意过一种伤痛的生活,一种时有失意的生活呢?他为什么就不能暂时逃离他的上帝呢?这简直是百般的折磨啊:为这个世界操心,不得不应对各样的复杂,而他真正期望的,不过是普普通通的日子,简简单单的人生。。。。不过世界上也没有什么简单的东西,刻意简化也完全行不通。贫困,禁欲,服从。他一辈子服从这些。这一切对他不利的时候,他毫无防备。。。。。。我记得科里根还小的时候,一切都是那么单纯可靠。,,,都会啧啧称奇,那时候他的零星思考,也有迹可循,都可以写在香烟盒里侧的纸上。。。。告诉我,弟弟,该如何生活吧。 妈妈,对于天堂,我们的数学是无迹可寻的。。。。。-------------
每一个活物都有自己的逻辑。花有花的样式。人有人的规矩。水牛也有水牛的路数。空气有空气的规律。 引自 这就够了 -----------------他痛恨战争,可是竟然去参军了。 这一切的运作究竟怎么回事,她略知一二,有些直觉认识。毕竟她不是等闲之辈,毕竟她也是高学历。可是她不明白,为什么机器计算死亡人数就比人强呢?。。。。 有一种恐惧,是针对爱。 “没有人会跌落到一半。” 我他妈真是混蛋,没有比我更混蛋的了。不过,没有人知道这一点。这是我的秘密。我神气十足地在这个世界上行走,就好像世界是我的私人的那样。 身材好的无话可说。连亚当都会对夏娃说:我要离开你了,亲爱的。 我他妈的整个混蛋到底,可是我还是为自己的体型感到骄傲。 闻起来一个个都像是会走路的小坟墓。但是,他们需要爱。我就跟一个社工似的,天。 我不知道上帝是谁,但如果我见到他,我会把他堵在角落,逼他跟我说出真相来。 除了名誉之外,其他的一切都是虚的。。。。保姆式的官僚。。。。事实上,他是体制的一部分。他现在知道了。一个精巧复杂的庞然大物身上的一小块皮肤而已。一个齿轮之齿,带动一系列轮子在转。。。。他被困住了,成了系统的一部分,,他就是零件中的零件。。。。当初的理想主义情怀,已经塞进了廉价的黑袍子里。而现在,连在他这袍子最黑暗的缝隙里都找不到了。。。。他会想,怎么纽约城会在他的看管下成了这个一个可恶的怪物呢? 在耶鲁上大学的时候,他还年轻气盛,总觉得有朝一日会成为世界的轴心,他的一生,会给社会带来深远影响。不过,世上哪一个男人年轻的时候不这么想呢?年轻就是资本,自然会这样自以为是。你会给世界带来的改变!可是,人早晚会开悟。你会找到一个小小的地盘,将其据为己有。你尽力而为的过日子。回到家,到自己的掀起身边,尽量安抚她的神经。。。。感谢你的幸运星。 他也回以微笑,那一刻我们顿时明白,我们犯下了大错。 可是大部分有阅历的人都知道,爱是个日日会变化的东西,你可以得到它,可以维系它,也可以失去它,全看你投入了多少,不过有的时候,爱根本就不在那里。 有时候,我们入错行,却不肯承认。我们觉得这像是一件衣裳,耸耸肩衣裳就能掉抖落,问题是它并非衣裳, 而像是一层皮肤。我做这是,是大材小用了点儿,可我还是做了。我每天去赛马场,我想过几个星期,我就能换个其他的工作,现在这个,不过是过渡一下,让一个知道快乐为何物,却又不尽知其滋味的姑娘,暂时找找乐子。我22岁了。我只想过一段刺激的生活:将每一天的寻常事物,赋予别样的意义。我对过去没有义务。此外,我喜欢马蹄声。。。。我内心隐隐知道,或许我们在离开一个地方之后,我们还会在那里继续存在。。。。。。有时候,你得升到高处,才能看到过去对于现在,会产生什么样的影响。
有时候我们会迷失自我。我觉得心里空荡荡的,似乎有风在我体内游走,就如同街上吹的微风。 引自 这就够了 仿佛和她在一起呆上一会,他放松了些,他变成了一个不同的人。我想这就是婚姻,从古至今,从今往后。你卸下面具,你把疲倦放进来。你斜过身子亲吻岁月,因为这些东西才重要。。。。。我想,人想做一个从头到尾都一样的人也难。
世界在旋转,我们跌跌撞撞前进,这就够了。 引自 这就够了 回应 2012-12-18 23:46 -
致科里根 我们全部都躺在阴沟里,但是我们中的有些人在仰望星空。——王尔德 我在想,过上平常的生活,需要多少勇气呢?科里根也曾这样问过自己,答案终归是不能。 在飞速旋转的失控汽车里,在生命的最后分秒里,他有没有想起那个瞬间——艾德丽塔,他看着她,那眼神让人感觉如在诀别。 不是我不想上天堂,我喜欢这里。他说。 科里根跟哥哥这样说过,基督其实很容易理解的,该去哪里他就去哪里,哪里需要他就呆在哪里。他从不拒...
2012-02-12 16:02
致科里根 我们全部都躺在阴沟里,但是我们中的有些人在仰望星空。——王尔德 我在想,过上平常的生活,需要多少勇气呢?科里根也曾这样问过自己,答案终归是不能。 在飞速旋转的失控汽车里,在生命的最后分秒里,他有没有想起那个瞬间——艾德丽塔,他看着她,那眼神让人感觉如在诀别。 不是我不想上天堂,我喜欢这里。他说。 科里根跟哥哥这样说过,基督其实很容易理解的,该去哪里他就去哪里,哪里需要他就呆在哪里。他从不拒绝世界,如果他拒绝世界,他也就是在拒绝神秘,如果他拒绝了神秘,他就是在拒绝信心。 科里根需要的是一个完全可信的上帝,一个能从日常生活中看到的上帝。从肮脏、战争、贫困这些艰难而冷酷的真理里,他得到的安慰是,他能看到生活中小小的美丽。他对来世的荣华和天国的甜蜜都没有什么兴趣,在他看来,这只不过是地狱的更衣室;相反,让他感到安慰的是,在现实世界如果定神去看,他能在黑暗里看到光亮,这光亮或许残缺不全,但终归还是小小的光亮。他只是想让这世界变得更好,他也始终不渝地怀着这样的希望。 他所关注的生活主题都是快乐:快乐是什么,怎样会不快乐,在哪里能找到快乐,在哪里快乐会消失。 大家只觉得他来自另一个时代,一个时光缓慢的时代,一个不那么复杂的时代。人类彼此之间尽管有丧尽天良的恶行,也不会挫败科里根的信仰,或许他很天真,但他也无所谓。他说,他宁可不长心眼地死掉,也不愿让这世上再多一个犬儒出来。 他不知道他的出现让人满足,让人快乐,让人心生莫名的渴望,他对这一切视而不见,只是埋头向前。 他是那种听不到自己步子声都不相信自己在走路的人。现实如悬崖,他站在窄窄的崖边。他和痛苦有种默契,如果他不能治愈这痛苦,他就染上这痛苦。 一个疯狂而荒谬的天使。 这里是世界的边缘。 而他总是只身一人。 “我不知道这些是什么人。”同是修士的同行哭诉,他是个老好人。“他们是我的兄弟,但我真的不知道他们是谁,我让他们失望了。” 许多年前,他一个人在那里举办守夜纪念,没有照片,没有记者,只有他和铺在他地上的纸盒子。 许多年后,他还是只有自己。 “我再次回想起,多年前,我们一起去散步,他一个人走开被海潮包围那情景——科里根孤零零的,站在一片沙洲上,纷乱的电筒光从四周照向他,海滨的声音向他飘过来,叫着他的名字。 他抬起头挥挥手,从齐腰深的水里蹚回来。”他的哥哥这样回忆。 他是门下的一道光,可是这门却对他关闭着;他只能散发零零碎碎的自我,最终会被它所穿越的东西阻挡。 这里糟透了,就像哥哥对他的怒吼:人的希望,不过是双眼看到的这些。你不管有多少同情,他们这些本性也是改不了的。 醒醒吧,找个把你当回事的地方。 你要找到自己心中的穷人是不是?那干嘛不在富人脚前谦卑一回呢?难道你的上帝就专门喜欢这些人渣?你为什么不拿出你的慈善来,让富人难堪一下呢?去坐在一个阔太太的台阶上,也把她带到上帝面前?告诉我,如果穷人身上真有耶稣的形象,为什么这些人个个都这么惨不忍睹呢? 可是,终有什么是不一样了。 这般的荒凉里,还有没有什么希望,给我带来安慰? 有的,科里根用他的背影告诉这个世界,告诉心中那个上帝。 就连他的哥哥也不得不承认:那一瞬间,科里根似乎是对的,这里有需要去认可、需要去拯救的东西,这里也有一些快乐。 茶杯落地时,情书来了;最后的一声呼吸中,吉他激昂地响起。 人死的一瞬间,是不是就是这样呢?世界在喧嚣,人安静地离开这喧嚣。 安静地与艾德丽塔道别,科里根是否见到了他心中的上帝? 潮来,潮往,余下的,只有一些渣子。 文学提醒我们,不是所有的生命都已记载:人类还有很多的故事有待去讲
回应 2012-02-12 16:02 -
SYLVA (每个人都有属于自己的一片森林)
-
哥哥,当你在转圈的时候,这个世界很大,可是如果你勇往直前,这个世界就很小。我想沿着辐条降到圆心,那里没有这些转动。 垃圾桶里,其他的垃圾当中,还有卫生纸,唇膏,牙膏帽,过敏药,眼线,心脏药,青春,剪下的指甲,牙线,阿司匹林,悲痛。 邪恶是个面具,掩饰着愚昧无知和爱的缺乏。即使有人嘲笑善良的概念,觉得它感伤,怀旧,这些都没有关系—善良根本不是这些,他说,善良是要去捍卫的。 有一种恐惧,是针对爱。 爱...
2021-02-09 12:16
哥哥,当你在转圈的时候,这个世界很大,可是如果你勇往直前,这个世界就很小。我想沿着辐条降到圆心,那里没有这些转动。
垃圾桶里,其他的垃圾当中,还有卫生纸,唇膏,牙膏帽,过敏药,眼线,心脏药,青春,剪下的指甲,牙线,阿司匹林,悲痛。
邪恶是个面具,掩饰着愚昧无知和爱的缺乏。即使有人嘲笑善良的概念,觉得它感伤,怀旧,这些都没有关系—善良根本不是这些,他说,善良是要去捍卫的。
有一种恐惧,是针对爱。
爱的一个奥秘,是我们附体于他人身上,重得生命。
有些人认为爱在道路的尽头,如果你有幸找到了,你就在那里待住。也有人说,路到尽头,就是跌落的悬崖,可是大部分有阅历的人都知道,爱是个日日都会变化的东西,你可以得到它,可以维持它,也可以失去它,全看你的投入多少了,不过有的时候,爱根本就不在那里。
我想这就是婚姻,从古至今,从今往后。你卸下面具。你把疲倦放进来。你斜过身子亲吻岁月,因为这些东西才重要。
人有必要热爱沉静,可是没听过噪音,也爱不了沉静。
唯一值得悲伤的,是生命中实在有太多美丽,多到让这个世界不堪承载。
世界在旋转。我们跌跌撞撞前进。这就够了。
回应 2021-02-09 12:16
-
赤壁 (gotta move on)
一个人,与一个城市相交,让那公共空间突然改变,突然被利用起来,把一个城市变成了艺术。在那上面行走,让城市焕然一新,成为一个不同的空间。 P124 破碎所营造的新建筑空间 P148 照相是他对他人无言的讲述,是一种回绝。P208 终于明白为什么要加入照相男孩这一章。因为他是城市影像记录者。如果说走钢丝的人是空间上串联城市,凝聚不同视角的话,最后一张孙女的出现不只是因为血缘,而是因为有照片来完成时间传递。 当你编程...2018-02-03 11:32
一个人,与一个城市相交,让那公共空间突然改变,突然被利用起来,把一个城市变成了艺术。在那上面行走,让城市焕然一新,成为一个不同的空间。 P124 破碎所营造的新建筑空间 P148 照相是他对他人无言的讲述,是一种回绝。P208 引自第1页 终于明白为什么要加入照相男孩这一章。因为他是城市影像记录者。如果说走钢丝的人是空间上串联城市,凝聚不同视角的话,最后一张孙女的出现不只是因为血缘,而是因为有照片来完成时间传递。
当你编程的时候,世界也一样变小,变安静了。你忘记了别的一切。你在战区。你不可掉头看。那些声音和灯光推着你前进。你的步伐越来越快。你不断前进。那些变异会统一。声音如反着看的爆炸一样,漏斗一般向内延伸。一切都归结到一个点。不论这是语音识别程序,象棋程序,还是给波音直升机的雷达编程,都一样:你只会关心下一行程序是什么。好的话,一天能写上千行里不好的话,你都不知道在什么地方出了问题 引自第1页 小说的有趣之处之一:可能我读的作品都属于以前的时代,当我看到这种融入了很多新技术新岗位的描写时,会觉得眼前一亮。此外,这里的人物都有自己的世界,但就像编程同战场一样,这些世界有时也是相似的
此后几年,他仿佛还一直在那上面,软底鞋,黑黑的脚,浑身灵敏。这种记忆只会出现在一些古怪的时刻:在高速公路上开车的时候,风暴来临前他用半条堵住小屋窗户的时候,或是走在蒙大拿那日渐缩小、但野草茂盛的草原上的时候。在半空中,钢丝在他的脚趾间绷紧。风从四面八方吹来。一个突如其来的高度感。城市在他脚下。不管他在什么情绪之下,处在什么地方,那回忆都可能不期而至。或许他只是从他的木匠工具带上取出一颗钉子,将它钉到木头里,或是斜过身子,去打开车子的手套盒,或是在水下转着洗一只玻璃杯,或是在朋友的晚会上玩着什么把戏,突然间,他身体的一切都流走了,只剩下去迈出一步的冲动。这仿佛是他身体所拍的照片,接着那影集再次从他眼皮底下滑开,然后飞走。有时他回忆的是他所看到的开阔城市,那些光的巷道,拨弦古钢琴般的布鲁克林大桥,新泽西上方平平的、碗状的灰色烟雾,突然出现、悠悠然飞过的格子,还有下面的出租车。他从来没有想到自己会处于危险、或者极端的境地,所以他不会回想到他躺在钢丝上的时候,他单脚跳的时候,或是他从南楼到北楼跑一般走过的时候。相反,他回味那些平凡的步子,那些在平淡之中完成的步子。这些步子才显得完全真实,不会在他的记忆里踟蹰不前。P298 我并没有很快归来。我根本就没有归来。至少当时没有。我留在了北方,倒也没有野掉,而是在把头脑给了读书,把心灵给了一桩来去匆匆的婚姻,把灵魂给了伤痕,接着,把大脑和心灵给了三个儿子,再接着,和大家一样,让那光阴荏苒而过,看着自己的脚踝渐渐胖起来,下次真正回到家,回到密苏里,十多年以后的事情了。我坐车参加反隔离的自由长征,听人说警察拖出水炮冲向人群的事,我能听到母亲的声音在耳边响起:格洛丽亚,这么久了,你一无所成,虚度了光阴,你都去哪里了,都做了些什么,为什么不回来,不知道我在祈祷,在求雨吗? 一种迷失感在我心里点燃,还有一种愤怒感,我希望去看看纽约城。我听说这是一个舞动的城市。……我在窗口卖票。有时候,我们入错行,却不肯承认。我们觉得这像是一件衣裳,耸耸肩衣裳就能抖落,问题是它并非衣裳,而像是一层皮肤。我做这事,是大材小用了一点,可我还是做了。我每天去赛马场。我想过几个星期,我就能换个别的工作,现在这事,不过是过渡一下,让一个知道快乐为何物、却不尽知其滋味的姑娘,暂时找找乐子。我二十二岁了。我只想过一段刺激的生活:将每一天的寻常事物,赋予别样的意义。我对过去没有义务。 引自第1页 讲故事有人听吗?大家都在讲自己的故事,make it logical
回应 2018-02-03 11:32 -
退役手 (你有权保持沉默)
你为什么不拿出你的慈善来,让富人难堪一下呢?去坐在一个阔太太的台阶上,也把她带到上帝面前?告诉我,如果穷人身上真有耶稣的形象,为什么他妈的这些人个个都这么惨不忍睹呢?我想知道。这是虚荣心,是不是?爱邻如己。全是废话。你在听吗?你为什么不把这些妓女聚拢起来,让她们去唱诗班唱诗呢?高瞻远瞩教会。你为什么不让她们坐在教堂第一排?我的意思是,你低三下四服侍这些流浪汉、麻风病人、残疾人和大烟鬼。他们为什...2011-12-30 22:24
-
哥哥,当你在转圈的时候,这个世界很大,可是如果你勇往直前,这个世界就很小。我想沿着辐条降到圆心,那里没有这些转动。 垃圾桶里,其他的垃圾当中,还有卫生纸,唇膏,牙膏帽,过敏药,眼线,心脏药,青春,剪下的指甲,牙线,阿司匹林,悲痛。 邪恶是个面具,掩饰着愚昧无知和爱的缺乏。即使有人嘲笑善良的概念,觉得它感伤,怀旧,这些都没有关系—善良根本不是这些,他说,善良是要去捍卫的。 有一种恐惧,是针对爱。 爱...
2021-02-09 12:16
哥哥,当你在转圈的时候,这个世界很大,可是如果你勇往直前,这个世界就很小。我想沿着辐条降到圆心,那里没有这些转动。
垃圾桶里,其他的垃圾当中,还有卫生纸,唇膏,牙膏帽,过敏药,眼线,心脏药,青春,剪下的指甲,牙线,阿司匹林,悲痛。
邪恶是个面具,掩饰着愚昧无知和爱的缺乏。即使有人嘲笑善良的概念,觉得它感伤,怀旧,这些都没有关系—善良根本不是这些,他说,善良是要去捍卫的。
有一种恐惧,是针对爱。
爱的一个奥秘,是我们附体于他人身上,重得生命。
有些人认为爱在道路的尽头,如果你有幸找到了,你就在那里待住。也有人说,路到尽头,就是跌落的悬崖,可是大部分有阅历的人都知道,爱是个日日都会变化的东西,你可以得到它,可以维持它,也可以失去它,全看你的投入多少了,不过有的时候,爱根本就不在那里。
我想这就是婚姻,从古至今,从今往后。你卸下面具。你把疲倦放进来。你斜过身子亲吻岁月,因为这些东西才重要。
人有必要热爱沉静,可是没听过噪音,也爱不了沉静。
唯一值得悲伤的,是生命中实在有太多美丽,多到让这个世界不堪承载。
世界在旋转。我们跌跌撞撞前进。这就够了。
回应 2021-02-09 12:16 -
年轻就是资本,自然会这样自以为是。你会给世界带来的改变!可是,人早晚会开悟。你会找到一个小小的地盘,将其据为己有。你尽力而为地过着日子。 事实上,他是体制的一部分。他现在知道了。一个精巧复杂的庞然大物身上的一小块皮肤而已。一个齿轮之齿,带着一系列轮子在转。或许这只是一个衰老的过程吧。
2020-10-22 10:33
-
赤壁 (gotta move on)
一个人,与一个城市相交,让那公共空间突然改变,突然被利用起来,把一个城市变成了艺术。在那上面行走,让城市焕然一新,成为一个不同的空间。 P124 破碎所营造的新建筑空间 P148 照相是他对他人无言的讲述,是一种回绝。P208 终于明白为什么要加入照相男孩这一章。因为他是城市影像记录者。如果说走钢丝的人是空间上串联城市,凝聚不同视角的话,最后一张孙女的出现不只是因为血缘,而是因为有照片来完成时间传递。 当你编程...2018-02-03 11:32
一个人,与一个城市相交,让那公共空间突然改变,突然被利用起来,把一个城市变成了艺术。在那上面行走,让城市焕然一新,成为一个不同的空间。 P124 破碎所营造的新建筑空间 P148 照相是他对他人无言的讲述,是一种回绝。P208 引自第1页 终于明白为什么要加入照相男孩这一章。因为他是城市影像记录者。如果说走钢丝的人是空间上串联城市,凝聚不同视角的话,最后一张孙女的出现不只是因为血缘,而是因为有照片来完成时间传递。
当你编程的时候,世界也一样变小,变安静了。你忘记了别的一切。你在战区。你不可掉头看。那些声音和灯光推着你前进。你的步伐越来越快。你不断前进。那些变异会统一。声音如反着看的爆炸一样,漏斗一般向内延伸。一切都归结到一个点。不论这是语音识别程序,象棋程序,还是给波音直升机的雷达编程,都一样:你只会关心下一行程序是什么。好的话,一天能写上千行里不好的话,你都不知道在什么地方出了问题 引自第1页 小说的有趣之处之一:可能我读的作品都属于以前的时代,当我看到这种融入了很多新技术新岗位的描写时,会觉得眼前一亮。此外,这里的人物都有自己的世界,但就像编程同战场一样,这些世界有时也是相似的
此后几年,他仿佛还一直在那上面,软底鞋,黑黑的脚,浑身灵敏。这种记忆只会出现在一些古怪的时刻:在高速公路上开车的时候,风暴来临前他用半条堵住小屋窗户的时候,或是走在蒙大拿那日渐缩小、但野草茂盛的草原上的时候。在半空中,钢丝在他的脚趾间绷紧。风从四面八方吹来。一个突如其来的高度感。城市在他脚下。不管他在什么情绪之下,处在什么地方,那回忆都可能不期而至。或许他只是从他的木匠工具带上取出一颗钉子,将它钉到木头里,或是斜过身子,去打开车子的手套盒,或是在水下转着洗一只玻璃杯,或是在朋友的晚会上玩着什么把戏,突然间,他身体的一切都流走了,只剩下去迈出一步的冲动。这仿佛是他身体所拍的照片,接着那影集再次从他眼皮底下滑开,然后飞走。有时他回忆的是他所看到的开阔城市,那些光的巷道,拨弦古钢琴般的布鲁克林大桥,新泽西上方平平的、碗状的灰色烟雾,突然出现、悠悠然飞过的格子,还有下面的出租车。他从来没有想到自己会处于危险、或者极端的境地,所以他不会回想到他躺在钢丝上的时候,他单脚跳的时候,或是他从南楼到北楼跑一般走过的时候。相反,他回味那些平凡的步子,那些在平淡之中完成的步子。这些步子才显得完全真实,不会在他的记忆里踟蹰不前。P298 我并没有很快归来。我根本就没有归来。至少当时没有。我留在了北方,倒也没有野掉,而是在把头脑给了读书,把心灵给了一桩来去匆匆的婚姻,把灵魂给了伤痕,接着,把大脑和心灵给了三个儿子,再接着,和大家一样,让那光阴荏苒而过,看着自己的脚踝渐渐胖起来,下次真正回到家,回到密苏里,十多年以后的事情了。我坐车参加反隔离的自由长征,听人说警察拖出水炮冲向人群的事,我能听到母亲的声音在耳边响起:格洛丽亚,这么久了,你一无所成,虚度了光阴,你都去哪里了,都做了些什么,为什么不回来,不知道我在祈祷,在求雨吗? 一种迷失感在我心里点燃,还有一种愤怒感,我希望去看看纽约城。我听说这是一个舞动的城市。……我在窗口卖票。有时候,我们入错行,却不肯承认。我们觉得这像是一件衣裳,耸耸肩衣裳就能抖落,问题是它并非衣裳,而像是一层皮肤。我做这事,是大材小用了一点,可我还是做了。我每天去赛马场。我想过几个星期,我就能换个别的工作,现在这事,不过是过渡一下,让一个知道快乐为何物、却不尽知其滋味的姑娘,暂时找找乐子。我二十二岁了。我只想过一段刺激的生活:将每一天的寻常事物,赋予别样的意义。我对过去没有义务。 引自第1页 讲故事有人听吗?大家都在讲自己的故事,make it logical
回应 2018-02-03 11:32
这本书的其他版本 · · · · · · ( 全部12 )
-
Random House (2009)8.6分 77人读过
-
山东文艺出版社 (2013)8.7分 132人读过
-
每满99减50
-
暂时无货, 5天前曾上架
-
人民文学出版社 (2018)9.2分 40人读过
-
每满99减50
-
Bloomsbury Publishing PLC (2010)暂无评分 3人读过
以下书单推荐 · · · · · · ( 全部 )
谁读这本书?
二手市场
订阅关于转吧,这伟大的世界的评论:
feed: rss 2.0
0 有用 琴 酒 2011-07-08
南橋的讚譽過了。多線索的敘述方式很老套,不是偵探小說那種純敘詭的興奮。紐約在這裡也只是背景音,在我看來它不夠紐約。但他很動人,和上帝失去了聯繫的科裡,妓女那個視角真是生生催下了我幾行老淚。
4 有用 SYLVA 2011-09-28
世贸双塔走钢丝的人,凯兰(科里根的哥哥,科里根和爵士琳车祸丧生),克莱尔.索德伯格(越战丧子母亲们的聚会,有格洛丽亚...),莱拉(车祸肇事者),走钢丝的人;涂鸦者,为走钢丝打赌的黑客,蒂莉(爵士琳的母亲),走钢丝的人被捕;法官索德伯格(审理蒂莉、爵士琳案子和走钢丝案子);艾德丽塔(科里根的爱人),格洛丽亚(收养了爵士琳的两个孩子);爵丝琳看望克莱尔(爵士琳的女儿)
0 有用 Woland 2011-07-21
"The world spins. We stumble on. It is enough."
0 有用 劈头士》睁木 2011-07-09
喜欢,虽然没有特别惊艳的地方,但是读了很舒服~~地铁涂鸦者那篇的想法很有创意啊~
0 有用 阿郎的江湖骗子 2016-03-11
2011年阿球送我这本书,那是dourun欢乐时光的尾声阶段。没记错的话,这书也是罹患SLE之前读完的最后一本书(或者末尾留了几页没读完也不一定),一切都被中断,连登记“读过”也没有。转眼就是4年过去,幸运的是这伟大的世界仍在旋转。二阅后补记。
0 有用 无锡鼓燊 2021-01-02
书名来自丁尼森的诗句。旋转着的网状结构。故事围绕1974年一神秘男子在纽约世贸双塔间走钢丝事件展开。基督教修士、妓女、越战中失去儿子的母亲们、法官、电脑黑客、画家……那些被生存和死亡击溃的人,有的沉沦,有的重生。叙事在时间和空间上的延伸,使小说获得不同凡响的厚度、广度和深度。文笔优美。许多细节,催人泪下。“所有那些无缘经历的生活,无从认识的人们,无法体验的生命,遍布各地。这就是世界的本相。”
0 有用 清光愁玉箫 2020-11-29
“让这世界继续旋转,而我们在跌跌撞撞中前行。” 小说以在双塔间走钢丝者的行动串联起纽约各个角落的故事,关注到边缘群体的生命历程和越战带来的创伤。文风细腻沉静,不经意间让人心酸动容。作者既融入美国生活,又带着冷眼旁观这样一座看似冷酷,却又充斥着星星点点的光芒、具有温情和可能的城市。第一人称的叙事让事件的每个侧面都被重视,真实可感。几个人物的命运若即若离地交织在一起,寻找着世俗中可努力触及的救赎,如同... “让这世界继续旋转,而我们在跌跌撞撞中前行。” 小说以在双塔间走钢丝者的行动串联起纽约各个角落的故事,关注到边缘群体的生命历程和越战带来的创伤。文风细腻沉静,不经意间让人心酸动容。作者既融入美国生活,又带着冷眼旁观这样一座看似冷酷,却又充斥着星星点点的光芒、具有温情和可能的城市。第一人称的叙事让事件的每个侧面都被重视,真实可感。几个人物的命运若即若离地交织在一起,寻找着世俗中可努力触及的救赎,如同长长的叙事诗。时间推移,他们在默默地疗救自己和他人。 (展开)
0 有用 茶壶 2020-07-04
平行的世界,各自生活,因为走钢丝有了交集
0 有用 Audrey 2020-03-19
第一次读好像还是在初中,那个时候Colum来上海开读书会。他说,每去一个城市,都会去最破落的地方走一走。当时听完觉得很有意思,就想看看他笔下的世界。刚开始读,觉得很灰暗,读不进去…于是就躺在了我的书柜里。再翻开,已经是大学了…一根钢丝,把公园大道和那栋灰色大楼串联起来,也连带着穿连着纽约不同世界的人们……很奇妙的感受…每个人都会有不同解读。
0 有用 AhFloyd 2020-01-21
碎珠之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