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
[美] 科伦·麦凯恩
出版社: 人民文学出版社
原作名: Let the Great World Spin
译者: 方柏林 / 南桥
出版年: 2010-12
页数: 431
定价: 32.00元
装帧: 平装
丛书: 21世纪年度最佳外国小说
ISBN: 9787020082148
出版社: 人民文学出版社
原作名: Let the Great World Spin
译者: 方柏林 / 南桥
出版年: 2010-12
页数: 431
定价: 32.00元
装帧: 平装
丛书: 21世纪年度最佳外国小说
ISBN: 9787020082148
内容简介 · · · · · ·
在一个夏末的晨光里,下曼哈顿的人们鸦雀无声地站着,难以置信地盯着世贸双子塔。这是1974年8月,一个神秘的走钢丝者在双塔之间,在离地四分之一英里处,跑着,舞着,跳着。在下面的街道上,芸芸众生的平凡日子,也为之不凡起来。畅销小说作家科伦·麦凯恩以其如椽之笔,将纽约城和纽约人,以人们未曾见过的方式,联系到一起。《转吧,这伟大的世界》捕捉到了过渡时期的美国精神:非比寻常的希望,还有回首当中,那令人心碎的纯真。此书也唤醒了我们对于小说的认识,让我们看到小说可以达成怎样的成就,形成怎样的冲击,实现怎样的疗治。
转吧,这伟大的世界的创作者
· · · · · ·
作者简介 · · · · · ·
科伦·麦凯恩,1965年2月生于爱尔兰都柏林,后移居美国。他的主要作品有《卓丽》《舞者》《这个国家的一切都必须》《光明那面》《歌犬》和《在斯卢-布莱克河上捕鱼》等。《转吧,这伟大的世界》获2009年度美国国家图书奖。
目录 · · · · · ·
观者噤声
第一卷
不是我不想上天堂,我喜欢这里
米罗米罗墙上挂
爱的恐惧
让那伟大世界永远旋转而下
第二卷
标签
以太网
这个家是海马造
变化的刻槽
第三卷
零件中的零件
分币
哈利路亚齐欢呼
第四卷
向着大海咆哮而去
作者后记
· · · · · · (收起)
第一卷
不是我不想上天堂,我喜欢这里
米罗米罗墙上挂
爱的恐惧
让那伟大世界永远旋转而下
第二卷
标签
以太网
这个家是海马造
变化的刻槽
第三卷
零件中的零件
分币
哈利路亚齐欢呼
第四卷
向着大海咆哮而去
作者后记
· · · · · · (收起)
丛书信息
· · · · · ·
21世纪年度最佳外国小说(共119册),
这套丛书还有
《蜂王飞翔》《天空的皮肤》《麻木》《我们是姐妹》《活在你手机里的我》
等
。
喜欢读"转吧,这伟大的世界"的人也喜欢 · · · · · ·
转吧,这伟大的世界的书评 · · · · · · ( 全部 15 条 )


《周末画报》专访专访2009年美国国家图书奖得主Colum McCann
这篇书评可能有关键情节透露
采访、撰文/钟蓓 像很多“花心”的作家一样,科伦•麦凯恩(Colum McCann)在过去20年时间里,平均每3年换一个创作主题,完成一部不同的小说。2009年,第7部作品《让伟大世界旋转》(Let the Great world Spin)出版后,麦凯恩获得同年第60届美国国家图书奖。 2010年1月底... (展开)

SPINING WORLD
格洛里亚在在结束克莱尔家的聚会后这样想,每个人都守着自己的小小世界,心里都怀有与人交流的深层愿望,人人都有自己的故事,每个故事都从某个奇怪的中间部分开始,讲述着努力想全部表达出来,让它一下子充满意义,充满逻辑,充满终极感。 克莱尔想讲的故事是关于儿子,或者说...
(展开)
> 更多书评 15篇
论坛 · · · · · ·
在这本书的论坛里发言这本书的其他版本 · · · · · · ( 全部12 )
-
Random House (2009)8.5分 86人读过
-
山东文艺出版社 (2013)8.5分 162人读过
-
人民文学出版社 (2018)8.6分 175人读过
-
Bloomsbury Publishing PLC (2010)暂无评分 3人读过
以下书单推荐 · · · · · · ( 全部 )
- 新周刊深夜读书2011 (default:)
- 美国国家图书奖——最佳小说 (加比)
- 21世纪年度最佳外国小说(人文社) (鲸岛)
- 2011年1.1~2.28大陆推出的外国文学新书 (Onetti)
- 谁说爱尔兰没文学?扁他! (鱷魚飛行曹亞瑟)
谁读这本书? · · · · · ·
二手市场
· · · · · ·
订阅关于转吧,这伟大的世界的评论:
feed: rss 2.0
0 有用 惜狐 2012-03-15 19:57:38
近年来看过的最好看最伟大的小说。对它的赞叹,我虽欲不吝言辞,却无法言说。
0 有用 abby 2011-12-14 13:11:42
多谢秋叶相赠,其实刚能爬起床那阵子就读完了呢
0 有用 苏莫 2011-10-27 00:08:01
它内容的包容性和语言的变化,远远超过了作者自己比较满意的“结构主义写法”,除了个别章节的人物有点游离,基本很完美。
0 有用 Philex 2017-08-17 14:20:12
看的时候我一直想,有没有什么事情在不知不觉中把你我相连。有时候感觉和你那么近,已经能听到你心慌时的窘迫,但有时候却又那么远,你就在几个街区之外,可我却心如陈冰,割出无法穿越的暗沟。
7 有用 SYLVA 2011-09-28 10:32:33
世贸双塔走钢丝的人,凯兰(科里根的哥哥,科里根和爵士琳车祸丧生),克莱尔.索德伯格(越战丧子母亲们的聚会,有格洛丽亚...),莱拉(车祸肇事者),走钢丝的人;涂鸦者,为走钢丝打赌的黑客,蒂莉(爵士琳的母亲),走钢丝的人被捕;法官索德伯格(审理蒂莉、爵士琳案子和走钢丝案子);艾德丽塔(科里根的爱人),格洛丽亚(收养了爵士琳的两个孩子);爵丝琳看望克莱尔(爵士琳的女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