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残游记的书评 (195)

Manwe 2008-01-17 11:20:39 人民文学出版社1982版

《老残游记》,或《中国小说类型大观》

这本书能成为大众文学常识的一部分,还得归功于英明的人民教育出版社高二语文课本“明湖居听书”一课,其中黑妞白妞的唱功如“钢丝”般抛入天际、回环曲折的描写,相信曾经的语文课代表们定然记忆犹深。 通读全书,你会惊叹刘鹗对于自己作品体裁定位的洒脱与随意。正篇加续集短...  (展开)
艾弗砷 2014-02-06 12:53:36 人民文学出版社1982版

咱济南人都喜欢老残

  这两年过年回家,我常看一个叫“济南老残”的人的博客,博客页面一打开,迎面是一片拆迁后的废墟,后头竖着一排高楼,废墟的残砖断瓦里孑立着一个四合楼建筑,孤零零的,旁边六个黑体红字:老济南守望者。这人大概是生活日报的,写一些老济南的专栏,常有人赠他些关于济南...  (展开)
从嘉 2008-05-07 16:54:11 人民文学出版社1982版

江湖夜雨付残生

〈老残游记〉是一部还算比较有阅读快感的小说。薄薄一本小册子,二十来回篇目,读完略有意犹未尽之感。小说吸引读者之处,有的在情节,有的在语言,有的在环境氛围塑造,有的在作者独特的叙述方式。〈老残游记〉吸引我的则是书中人物。 〈孽海花〉和〈老残游记〉同是“游记小...  (展开)
dellizheng 2013-05-03 20:27:11 上海古籍出版社2005版

江湖文侠、半个官人和现代侦探

在《老残游记》的自叙中,刘鹗如此表明自己写作的目的:“吾人生今之时,有身世之感情,有家国之感情,有社会之感情,有种教之感情。其感情愈深者,其哭泣愈痛:此鸿都百炼生所以有《老残游记》之作也”。这是中国古代文论中悲愤传统的延续。书中的老残,即是现实中刘鹗的影...  (展开)
Laetitia 2012-04-03 12:26:19 齐鲁书社1981版

老残游记吐槽贴

槽点一:诡异的宇宙观 刘鹗在老残游记里制造了一个独一无二的宇宙格局,第十一回中申子平与黄龙子辩论,就提出了一个“上帝”之观念,然他明显把佛教的那一套神学系统与基督教的上帝观混为一谈了,认为西方之上帝是中国之玉帝无疑,其下黄龙子更提出佛教“阿修罗”一说,说上帝...  (展开)
虞多 2012-04-14 23:41:54 齐鲁书社2010版

中国文人的意淫之旅

老残这个人算是把中国文人的所有梦想都涵盖了大半。 有才:家里是世家,会诗会文,喜欢在墙上来两笔,管你是如何疑难杂症,管你是多会儿失传的技艺,咱有高人指点,都是浮云。 有钱:因为会给姨太太治病,身上总有那些个用不完的盘缠。 有朋友:真是到处开花啊,各行各业的...  (展开)
曾阿牛 2015-03-05 16:06:48

老残游记、包青天与福尔摩斯

这篇书评可能有关键情节透露

“我觉得最赞的,还是老残游记。” 每回与友人聊起章回体小说,他都要这样说一句。引得小生也是跃跃欲试,于是去图书馆借了来一睹究竟。一看才知道,原来是老熟人。 为什么这么说?原来不仅部分段落中学课本上有(听黑妞白妞说鼓书),而且它的核心故事被改头换面后成了某部大...  (展开)
Fal Conde 2021-05-25 19:49:52 人民文学出版社1982版

刘鹗与“养天下”的太古学派

谜一般的刘鹗 晚清刘鹗是一个“谜”一般的人物。知道刘鹗的人为数不少,因为无论是1949年之前,还是1949年之后的中学语文课本中都选有《王小玉说书》这一段文字。这一段对声音出神入化的描绘让人们记住了《老残游记》及其作者刘鹗。 研究刘鹗的人为数亦不少,1889年刘鹗因治理...  (展开)
沈灯 2020-03-01 20:27:59 人民文学出版社1982版

清政府的挽歌、市民的万象演绎——《老残游记》读后感

这篇书评可能有关键情节透露

起意读《老残游记》,是因为在读王小波的杂文时,他经常会提起《老残游记》里的经典句子,本着追根溯源的精神,在kindle上搜出来,暂时将王小波的书放下,开始读这本小说。最终花458分钟(7h38min)读完一遍,天数跨度大约1周。 看第一章时,真以为就是一本游记小说,说不定能...  (展开)
Sirene。 2008-08-11 11:52:51 上海古籍出版社1991版

济世终成梦

老残大约是作者理想的化身,医术神奇,行侠仗义,而且低调做人,心怀隐逸。 老残手中摇着串铃飘然自得,由南到北风景旖旎然而世道黑暗。老残所到之处,昏暗的天地中辟出一条细细的光亮。 前二十回之后还有九回的续集,却是越来越玄乎,从姑子庙跑到阴间地府去了。说佛还...  (展开)
七团面巾纸 2014-03-22 09:43:05 中华书局2013版

山水一生

今日在等待牙医的时候把这本平日信手拿来消遣的书读完了。在此不得不承认我大部分读这本书的状态:如我看肥皂剧的时候一样,就这样安安静静地,让情节在我眼前一点一点流过,倘若记着不好点,都不清楚在讲什么。其实我觉得这也是文学的享受之处中的一种。我记得我曾惭愧自己...  (展开)
Archer 2012-01-28 03:41:41 人民文学出版社1982版

管中窥豹——些许外谈怪论

中华文化至宋而极。而诸道百家荣于秦前,枝枝蔓蔓,和光同尘,光而不耀,融于各朝主流文化以绵延千年。晚清民国期间略有复兴,《石头记》一书成其巅峰,非佛非道非儒,满纸寓言机锋。故晚清民国间奇书甚多,《老残游记》乃其中之一,借阅残卷至老残游记二集九回,学识浅薄,未...  (展开)
乌龙茶 2009-04-22 13:49:51 人民文学出版社1979版

人心

官本都是好官,但只因从了那为官的条框戒律,加之时势的腐朽,更要严加遵从世俗的规矩本分,却实不知这些戒律何以成、何以守。知其然而未知其所以然,所以读书虽多,戒守虽严,无奈丧失了还原本真之心去看世事人情,实看不到本质,体察不到人心啊…… 入世难,难在人心的持守不...  (展开)
塔拉胡 2009-12-28 11:30:34 人民文学出版社1982版

读书也要看时机

这篇书评可能有关键情节透露

以前老姐总是让我少看小说,多看名著,我回嘴说名著不好看、实在不懂为什么会成为名著。姐姐只说“现在你不懂,到了合适的时候你自然会明白,了解名著为什么会成为经典。” 现在我依然不怎么爱看所谓“名著”,却开始懂得老姐讲的时机。 看书,认人,做事,都讲求一个时机。 比...  (展开)
海若 2008-02-16 16:09:54 岳麓书社2003版

“清官尤可恨”(转载)

觉得这篇写得非常不错,转之,如有版权问题,我随时删除... http://www.chinazawen.com/blog/user1/15/archives/2007/24893.htm “清官尤可恨” □/徐强 然创此议之人却也不是坏心,并无一毫为己私见在内,只因但会读书,不谙世故,举手动足便错。……天下大事,坏于...  (展开)
Cherian 2014-05-21 23:26:37 人民文学出版社1982版

萌批判

书不甚厚,连读了两次,虽是结尾太过匆匆,故事架构很是一般,但仍然很有读头。对现实直白的隐晦的、铺陈的暗含的描写与譬喻很可以赏玩。顺着老残的行踪一一看来,故事倒也并不复杂。 先是以船喻国:“原来船身……前后六枝桅杆,挂若六扇旧帆,又有两枝新桅,挂着一扇簇新...  (展开)
小强从周 2013-07-12 11:23:09

老残逾墙走

有吏夜捉人。先致敬下杜工部。 108页: 刚弼道:“莫非就是省中传的老残,老残就是他吗?” 白公道:“可不是呢!” 刚弼道:“听人传说,宫保要他搬进衙门去住,替他捐官,保举他,他不要,半夜里逃走了的,就是他吗?” 老翁逾墙走是有深刻历史渊源的,为了不受人胁迫不得...  (展开)
薇仔 2012-04-06 21:43:39 人民文学出版社2006版

°《老残游记》

高二课文有节选,突然想起“四面荷花三面柳,一城山色半城湖”和“一盏寒泉荐秋菊,三更画舫穿藕花”两句,便起了看看整本书的兴致。 喜欢有关济南城的描写,颇有小清新的意味,虽然未曾去过也没打算去济南,但今后若是想到济南,首先冒出的还是它“四面荷花...  (展开)
扭不良 2011-12-12 01:25:21 人民文学出版社1982版

清末的姑子,陪得了香客,解得了禅语!

这篇书评可能有关键情节透露

阅毕《老残游记》,此书见奇语。 就《老残游记二集》第五回摘录评价如下: 人物介绍: 德夫人:德惠生夫人,时值其与其夫、老残及环翠两家借宿于泰山寺庙。 逸云:尼姑,此寺庙较之别处特殊在于,姑子可陪留客,能还俗,满三十而剃发离尘。 当时,德夫人赏识逸云学识,想纳...  (展开)
<前页 1 2 3 4 5 6 7 8 9 10 后页> (共195条)

订阅老残游记的书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