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济学理论与认知科学 短评

热门 最新
  • 11 whig 2011-11-09 22:08:56

    全面清理了经济学的哲学基础,检查了各种可能的突破方向、备用工具和候选纲领,并提出了自己的基于意向立场功能主义+多重草稿模型+文化分析的一套纲领,眼光非常好。难读,慎入

  • 9 元非 2011-12-17 13:29:41

    对幼稚的内省主义和方法论个体主义摧枯拉朽的轰击。建议迷恋奥地利学派尤其是米塞斯、罗斯巴德的朋友们读一下。

  • 2 Mikko 2014-10-29 04:04:25

    仍然阅读困难……T.T

  • 2 StLiberato音控 2017-01-14 16:49:48

    经济学理论的哲学分析,涉及理性人、最大化效用、偏好理论、博弈、演化、自组织等太多环节。论文参考,不适合非专业读者,且非经济学+哲学大牛慎入。

  • 1 Biomass 2013-01-17 14:53:26

    基础知识差的太多,理解起来有困难。

  • 1 GoodMorning 2014-10-22 17:22:16

    非常精彩,呈现了一种炫酷的现代经济学方法论。果然方法论方面的问题专家虐爆各种经济学家,尽管和科学哲学和物理学的关系一样,这么美妙的思想对经济学家应该没什么影响。此外,写作风格极为读者不友好,例如非常简洁地引用别的思想家的观点(之前没接触过的话应该弄不明白到底说了啥),还有动不动就说这个观点会在第二卷解释(都十年了第二卷怎么还没出啊,Binmore的两卷本才时隔四年)。读趴下了。

  • 2 以太 2019-07-20 23:35:19

    难得有时间和精力拿出来啃一啃。个人觉得经济学流派之多估计和没办法像物理学那样拿出明确的实证,导致因果链非常脆弱。题外话,有时候在想所谓奥派说到底无非是逻辑实证主义者,很多论证难免套套逻辑。而且如果真的可以无为而治那么经济学这个学科到底又有什么意义呢?

  • 0 2014-03-05 17:47:46

    : F0-02/6248

  • 1 蟥阿螞 2019-05-30 23:44:40

    探查和否定了很多经济学纲领,眼光很高,章2.3捍卫丹尼特式的实在论:存在是作为一个真实模式的存在;一个模式要成为真实的,当且仅当(i)它至少在一种物理上可能的视角下是projectible;而且(ii)它对至少一种事件的结构或实体S的结构的有关信息进行编码。这种编码在信息理论的角度来看,要比对S的位映象发编码更有效率;同时至少在一种物理上可能的视角下projectible模式当中,如果编码不从这种特定的视角恢复过来,S就必定有某一方面是不可追查的。章4.1提出全书中心思想:经济理论分析的有效性本身就要求我们假设在经济主体身上,直接与人格同延的情况从来没有存在过。4.3:把研究纲领与命题体系完全等同起来是错误的。还有5.2、6.4-5、7.3 etc.,第二卷一直不出,会不会是被社科哲学拖住了

  • 0 见人 2022-03-30 11:14:04

    心理咨询中的“心理学”与其说在研究当事人内在的心理,不如说在研究当事人外部的处境,各种典型的病态家庭关系像典型的博弈。

  • 0 无明 2024-01-02 15:17:43 上海

    翻译很怪。

  • 0 长铗不归 2022-04-19 11:59:08

    用丹内特给萨缪尔森奠基

  • 0 阿乙草 2013-03-30 15:01:24

    不懂心理学的经济学家不是好哲学家。

  • 1 阿柴 2019-11-08 00:11:18

    第一次阅读尝试,失败。自己的专业能力还不足以支撑这本书的基础逻辑。

  • 0 Gui_Zhe 2019-05-28 20:00:58

    大致翻了下

  • 0 龚子仪 2021-03-29 15:44:03

    实在难读,但是能够感觉得到作者的问题意识

  • 0 BWV八核 2024-06-10 22:35:33 上海

    240610几乎就没懂,need reread

  • 2 2021-03-24 17:57:36

    这本书用词非常不友好...用词和斯坦福哲学百科差异极大,导致经济学研究者想查阅一些名词都无从下手。例如科学实在论,反实在论阵营的逻辑经验主义、库恩的历史主义,奎因反逻辑经验主义的自然主义认识论,作者搅和在一起套个(后)实证主义的帽子;频繁使用福多自己几乎都要放弃的“内在主义”标签,是语义还是认知器官的内在也没整明白。

  • 1 卖乐色的人贩子 2018-04-08 10:36:55

    a extremely funny but abstruse book, 全面理清了微观经济学和认知科学的科学哲学基础,同时否定了内省主义,方法论个人主义等观念作为经济学方法论的可能性,很好的说明了时至今日,哲学家的工作对于科学而言也是无法替代的。

  • 0 顺心如意 2020-03-08 17:09:50

    对于我这个不是很懂的有很大的作用。

<< 首页 < 前页 后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