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版社: 中央编译出版社
副标题: 生死学大师谈生命和生活的奥秘
原作名: Life Lessons
译者: 徐黄兆
出版年: 2011-1
页数: 240
定价: 29.00元
装帧: 平装
ISBN: 9787511706683
内容简介 · · · · · ·
20世纪全球百大思想家之一、生死学大师人生哲学经典作品,在美国、韩国、中国台湾都曾是畅销书,2006、2007年连续两年居韩国畅销榜前3名,台湾版加印15次,著名女作家、主持人吴淡如撰文推荐。
“生存并不等于真正的生活。”20世纪全球百大思想家之一伊丽莎白•库伯勒-罗斯的著作曾改变世人对待临终者的方式,终结了西方人谈论死亡的禁忌。本书中作者撇开死亡,只谈生命和生活,引导我们学会生活,热爱生命。
“这真是我想要的人生吗?”每个人在生命中的某个瞬间都会发出这样的疑问。人生真正的悲剧并不在于生命苦短,而在于目光短浅,看不到当下什么才是最重要的,经常等到事后才醒悟过来。
这是伊丽莎白‧库伯勒—罗斯论述生命和生活的第一本书。她和戴维•凯斯勒通过实践与精神的功课引导我们,让我们的生命每时每刻都处于充盈的状态。多年的临终关怀工作经验让两位作者对这些生命的必修课思考...
20世纪全球百大思想家之一、生死学大师人生哲学经典作品,在美国、韩国、中国台湾都曾是畅销书,2006、2007年连续两年居韩国畅销榜前3名,台湾版加印15次,著名女作家、主持人吴淡如撰文推荐。
“生存并不等于真正的生活。”20世纪全球百大思想家之一伊丽莎白•库伯勒-罗斯的著作曾改变世人对待临终者的方式,终结了西方人谈论死亡的禁忌。本书中作者撇开死亡,只谈生命和生活,引导我们学会生活,热爱生命。
“这真是我想要的人生吗?”每个人在生命中的某个瞬间都会发出这样的疑问。人生真正的悲剧并不在于生命苦短,而在于目光短浅,看不到当下什么才是最重要的,经常等到事后才醒悟过来。
这是伊丽莎白‧库伯勒—罗斯论述生命和生活的第一本书。她和戴维•凯斯勒通过实践与精神的功课引导我们,让我们的生命每时每刻都处于充盈的状态。多年的临终关怀工作经验让两位作者对这些生命的必修课思考了很多。他们发现多数人面对的人生课题是一样的:真实、爱、处世、失落、力量、愧疚、时间、恐惧、愤怒、游戏、耐心、屈服、宽恕、幸福。有些功课虽然很难掌握,但仅仅尝试着去理解,也会使你受益匪浅。本书以论述真实作为开端,以论述幸福作为结束。在这些章节中,两位生死学大师不但向我们揭示了恐惧、希望和关系的真相,而且以浓墨重彩刻画了真实自我的伟大。
20世纪全球百大思想家之一,她改变世人对待临终的方式,终结西方谈论死亡的禁忌。本书中,她撇开死亡,只谈生命和生活,引导我们学会生活,热爱生命。
——编辑推荐
一本书之所以扣人心弦,是因为作者的人格特质在书中流动,使我的心灵受到微风般的照拂,或感受到“天打雷劈”般的战栗。这本书带给我的感觉,两者兼具。
——吴淡如
说这本文笔优美、用心撰写的书有永久的价值,一点也不过分。它将给你一双看透人生的慧眼。
——盖尔•哈德森,亚马逊网
两股交织在一起的强大声音,来自生命边缘的经验,大量真实的凄美案例,无数发人深省的警言妙语。
——《出版商周刊》
这是一本发人深省的书,我觉得每个人都应该将它作为案头必备的精神指导用书,因为它对芸芸众生表面看起来千差万别的存在方式都作了一一论述,富于启发和灵感,以智慧的语言来抚慰人心,以情动人,引人思考。
——帕特丽夏•迪瓦恩,《爱尔兰独立报》
曾经以《论死亡与临终》一书将临终话题带入当代文化议程中的精神病学家与临终关怀运动的领袖合作撰写第一本关于人生的书。通过真实的病患案例,14堂从“真实”到“幸福”的功课将引导我们摆脱消极的自我、发现自我中最美好的部分,实现超越肉体康复、达到抚慰精神与灵魂的真正治疗。
——惠特尼•斯科特,美国图书馆协会《书目》杂志
我们来这世上都有很多课题要学习,在临终的人身上尤其看得更清楚。人在将死之时总能有很多体会,只是往往已来不及实践。我想我没有死是因为我还有最后的课题要学习。这些课题是人生的终极真理,是生命本身的奥秘。我希望再写一本书,不谈死亡,谈生命和生活。
——伊丽莎白•库伯勒-罗斯
临终之人往往是伟大的生命教师,只有到了生命崖边,我们才看得最清楚。 ——戴维•凯斯勒
人生的功课的创作者
· · · · · ·
-
伊丽莎白·库伯勒-罗丝 作者
作者简介 · · · · · ·
伊丽莎白•库伯勒-罗斯(1926-2004)
生于瑞士。医学博士、精神病学家、生死学大师。她获得过25个博士学位,著作等身,已被译为32种语言,影响巨大。她所著的《论死亡与临终》(On Death and Dying, 1969)影响了无数人对待死亡与临终的方式,被誉为“生死学经典”。她曾协助无数临终者安详面对死亡,晚年致力于艾滋病患者的关怀与照料。《时代》杂志曾评她为 “20世纪全球百大思想家之一”。她还著有《直到我们说再见》(To Live Until We Say Goodbye, 1978)、《了解死亡与临终》(Living With Death and Dying, 1981)、《论死后的世界》(On Life After Death, 1991)、《天使走过人间》(The Wheel of Life, 1997)等。
更多信息请访问: w...
伊丽莎白•库伯勒-罗斯(1926-2004)
生于瑞士。医学博士、精神病学家、生死学大师。她获得过25个博士学位,著作等身,已被译为32种语言,影响巨大。她所著的《论死亡与临终》(On Death and Dying, 1969)影响了无数人对待死亡与临终的方式,被誉为“生死学经典”。她曾协助无数临终者安详面对死亡,晚年致力于艾滋病患者的关怀与照料。《时代》杂志曾评她为 “20世纪全球百大思想家之一”。她还著有《直到我们说再见》(To Live Until We Say Goodbye, 1978)、《了解死亡与临终》(Living With Death and Dying, 1981)、《论死后的世界》(On Life After Death, 1991)、《天使走过人间》(The Wheel of Life, 1997)等。
更多信息请访问: www.EKRFoundation.org
戴维•凯斯勒(1951- )
生于纽约。世界公认的研究悲伤与失落情绪的权威、奥普拉网(www.Oprah.com)的特约作者和美国在线的健康专家。所著《临终的需求》(The Needs of the Dying, 1997)曾得到特蕾莎修女的褒扬,另著有《临终的权利》(The Rights of the Dying, 1998)、《愿景、旅程与拥挤的房间》(Visions, Trips, and Crowded Rooms, 2010)等。伊丽莎白•泰勒、杰米•李•柯蒂斯和玛丽安娜•威廉森等名人在亲友垂危时得到过他的帮助。他还在安东尼•博金斯与迈克尔•兰登临终时伴其度过。
更多信息请访问: www.grief.com
伊丽莎白•库伯勒-罗斯与戴维•凯斯勒合著的作品有《人生的功课》(Life Lessons, 2000)、《当绿叶缓缓落下》(On Grief and Grieving, 2005)。
目录 · · · · · ·
作者序二 戴维的话
第一章 真实的功课
第二章 爱的功课
第三章 处世的功课
第四章 失落的功课
第五章 力量的功课
第六章 愧疚的功课
第七章 时间的功课
第八章 恐惧的功课
第九章 愤怒的功课
第十章 游戏的功课
第十一章 耐心的功课
第十二章 屈服的功课
第十三章 宽恕的功课
第十四章 幸福的功课
第十五章 最后一课
· · · · · · (收起)
喜欢读"人生的功课"的人也喜欢 · · · · · ·
人生的功课的书评 · · · · · · ( 全部 45 条 )
我是个勤劳的搬运工。
生命的意义不在于你做了什么,而在于你是什么?
一条关于生活的真实链
这篇书评可能有关键情节透露
刚开始不想看《人间生死书》,一看目录,真实、爱、关系、失去...初步印象又是一本疗愈鸡汤,无外乎又是一些正确我又做不到的废话,它在介绍里唯一打动我的是本书内容出自大卫和伊丽莎白对垂死之人的采访。垂死之人是没必要说谎的,事实证明,《人间生死书》和市面上泛滥的“励... (展开)《心的出路》简单记录式笔记
底线思维上的生活哲学
这篇书评可能有关键情节透露
在读《人间生死书》的第二天,手机弹出消息——《黑豹》男主去世,瓦坎达又失去一位国王。 挺喜欢的一位演员溘然长逝,小小的一本聊生死感悟的书变得异常沉重起来。 《流浪地球》小说里有一个谜语: 你在平原上走着走着,突然迎面遇到一堵墙,这墙向上无限高,向下无限深,向左... (展开)生活,一面是痛苦,一面是幸福
> 更多书评 45篇
论坛 · · · · · ·
在这本书的论坛里发言这本书的其他版本 · · · · · · ( 全部6 )
-
国际文化出版公司 (2006年4月)8.3分 557人读过
-
Scribner (2001)8.5分 16人读过
-
湖南人民出版社 (2020)8.3分 353人读过
-
張老師文化 (2001)暂无评分 11人读过
在哪儿借这本书 · · · · · ·
以下书单推荐 · · · · · · ( 全部 )
- 无尽的书单 (Viking)
- 灵修/心理/哲学/思维/情感/婚姻书单 (蓝蓝的紫)
- 关于生命的书 (星光🐬)
- 向死而生 (朴一)
- 编。 (陈小齐)
谁读这本书? · · · · · ·
二手市场
· · · · · ·
- 在豆瓣转让 有525人想读,手里有一本闲着?
订阅关于人生的功课的评论:
feed: rss 2.0
0 有用 荣生鹤唳 2024-03-14 14:58:46 湖南
图书馆3楼服务厅标的B821332 自我意味着人性的完整。人性中包含了我们经常试图去隐藏的黑暗部分。有时候我们会觉得自己是被善良吸引住了,但实际上吸引我们的是真实。我们喜欢实实在在的人,厌恶那些将自我藏在虚伪的美丽表层之下的人。 故事的小启发: 被车撞前要放松肌肉,因为如果肌肉一直紧张,会增加严重受伤的可能性。
1 有用 所谓的我 2012-12-03 15:54:27
好书 看了两次 买了两本 一切不过都是暂借的 迟早会归还的
0 有用 Ying 2013-11-19 14:26:16
三星半吧,主题是蛮心灵鸡汤的,但里面的故事都蛮有意思的。而且作者伊丽莎白是三胞胎中的一个,这注定了她一生都孜孜不倦去探寻自我身份和定位,这点不也很有意思么?
0 有用 秋水晴岚 2012-10-06 18:59:17
的确给了我帮助;我觉着翻译的不算好,有些地地方很混乱的感觉;也许该多看两遍
2 有用 桃夭 2012-11-13 19:50:35
此类书都极大的扩大了意识的能动性 想来想去觉得还是得加上个前提 假设人都是成熟独立自主理性的人 而后“你迫切寻找的完整和圆满都在你内心中 等待着被挖掘” 理性而无趣的人又太多了…… 生活应该是时而愤怒时而温柔时而爆笑时而唾弃的
0 有用 荣生鹤唳 2024-03-14 14:58:46 湖南
图书馆3楼服务厅标的B821332 自我意味着人性的完整。人性中包含了我们经常试图去隐藏的黑暗部分。有时候我们会觉得自己是被善良吸引住了,但实际上吸引我们的是真实。我们喜欢实实在在的人,厌恶那些将自我藏在虚伪的美丽表层之下的人。 故事的小启发: 被车撞前要放松肌肉,因为如果肌肉一直紧张,会增加严重受伤的可能性。
0 有用 小重 2019-10-13 10:33:21
#2019#18本#2019.10.3
0 有用 在哪里搁着 2019-03-30 12:42:18
能让自己痊愈的最好方式是自己关爱自己
0 有用 soso 2018-04-04 10:00:09
因为没有参透生死,我不敢说,我已经活得通透。但这类鸡汤类的书,已经不会给我太多的营养了。之所以会读,毕竟,是生死学大师的作品,里面有不少濒临死亡的人对生命的大彻大悟。
0 有用 贝壳七七 2016-06-28 11:10:42
以扫描的方式读完了这本书,这样,我手头的三本伊丽莎白.库伯勒的书都读完了。两本是她与别人合著的,一本是她自己写的。三本书,一本写的是悲伤五阶段论:否定、愤怒、讨价还价、沮丧、接受;一本写的是她的个人经历,她走上生死学研究之路的历程,比较有意思的是书中描述了人死亡后经历的五个阶段。这本书写了人生的十五个功课,真实、爱、处世、失落、愧疚、时间、恐惧、愤怒、游戏、耐心、屈服、宽恕、幸福的功课和最后一课。... 以扫描的方式读完了这本书,这样,我手头的三本伊丽莎白.库伯勒的书都读完了。两本是她与别人合著的,一本是她自己写的。三本书,一本写的是悲伤五阶段论:否定、愤怒、讨价还价、沮丧、接受;一本写的是她的个人经历,她走上生死学研究之路的历程,比较有意思的是书中描述了人死亡后经历的五个阶段。这本书写了人生的十五个功课,真实、爱、处世、失落、愧疚、时间、恐惧、愤怒、游戏、耐心、屈服、宽恕、幸福的功课和最后一课。人生的功课终究要在人生中自己去经历体悟的,这本书留着,等走了更多人生路后,再回过头来阅读。 (展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