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容简介 · · · · · ·
二战期间,希特勒政府将国家变成了史无前例的掠夺机器。大多数德国人因为享受到良好的社会福利、不间断的物质供给和一定程度的税收优惠而保持沉默。这种贿赂的代价由千百万欧洲人所承担,他们的财产甚至生命为了德意志民族的利益而被剥夺。本书揭示了全欧洲范围内的犹太人财产是怎样被征收、被变卖并进入纳粹德国国库以及普通士兵的腰包的。
作者简介 · · · · · ·
格茨·阿利 1947年生于海德堡,德国历史学家,法兰克福大学教授,柏林艺术学会亨利希·曼奖获得者,主要研究领域为种族政策、大屠杀以及纳粹德国经济政策。其他著作有:《大屠杀的策划者》、《“最终解决”:对欧洲犹太人的迁移与谋杀》、《权力—精神—幻想:德国思维的一贯性》、《最后一章:屠杀匈牙利犹太人》等等。
目录 · · · · · ·
第一部分 行动中的舆论政治家……………………………………………………………………
民族帝国的梦想…………………………………………………………………………………
大时代………………………………………………………………………………………
大动荡………………………………………………………………………………………
· · · · · · (更多)
第一部分 行动中的舆论政治家……………………………………………………………………
民族帝国的梦想…………………………………………………………………………………
大时代………………………………………………………………………………………
大动荡………………………………………………………………………………………
民族的统一…………………………………………………………………………………
1918年的心灵创伤……………………………………………………………………
阅读提示…………………………………………………………………………………………
问题的提出…………………………………………………………………………………
历史资料……………………………………………………………………………………
受欢迎的独裁……………………………………………………………………………………
在崛起的表象背后…………………………………………………………………………
以战争为目的的雅利安化…………………………………………………………………
对德国人民温和的税收政策………………………………………………………………
针对资产阶级的强硬税收政策……………………………………………………………
令军方满意的巨额军费支出………………………………………………………………
第二部分 征服和压榨………………………………………………………………………………
目标明确的劫掠…………………………………………………………………………………
向德国人交纳特别税………………………………………………………………………
个人支付……………………………………………………………………………………
集体征收……………………………………………………………………………………
民族战争的胜利…………………………………………………………………………………
令希特勒满意的强盗们……………………………………………………………………
帝国的旧货市场……………………………………………………………………………
实打实的快速救援…………………………………………………………………………
作为主要支柱的西欧……………………………………………………………………………
在比利时的巧取豪夺………………………………………………………………………
无边界的荷兰………………………………………………………………………………
法国的沉重负担……………………………………………………………………………
在意大利:买了东西不付钱………………………………………………………………
作为帝国财政来源补充的东欧…………………………………………………………………
帝国的奴役劳动……………………………………………………………………………
莫斯科的发行银行…………………………………………………………………………
享受“特供”的德国普通消费者…………………………………………………………
第三部分 抢劫犹太人………………………………………………………………………………
国家强盗原则……………………………………………………………………………………
通货膨胀和雅利安化运动…………………………………………………………………
对塞尔维亚的财政援助……………………………………………………………………
向匈牙利提出的索赔要求…………………………………………………………………
埃米尔和亨尼·乌尔曼……………………………………………………………………
为纳粹国防军洗钱………………………………………………………………………………
这边是吉斯林,那边是宪法………………………………………………………………
没有没收法令的没收行动…………………………………………………………………
在法国的统一掠夺…………………………………………………………………………
附庸国的援助款…………………………………………………………………………………
斯洛伐克的正义……………………………………………………………………………
保加利亚的战争财政………………………………………………………………………
罗马尼亚的黄金政策………………………………………………………………………
黄金的踪迹………………………………………………………………………………………
希腊的通货膨胀……………………………………………………………………………
塞萨洛尼基的犹太人………………………………………………………………………
雅典交易所的黄金…………………………………………………………………………
德国—希腊的沉默…………………………………………………………………………
从罗得岛到奥斯威辛………………………………………………………………………
第四部分 为了人民的福祉而犯罪…………………………………………………………………
罪恶之果…………………………………………………………………………………………
对犹太人的劫杀……………………………………………………………………………
1939年至1945年的战争收入……………………………………………………
投机政策…………………………………………………………………………………………
悄无声息,而又难以贯彻…………………………………………………………………
储蓄与信任…………………………………………………………………………………
虚拟的战争债务……………………………………………………………………………
国家社会主义……………………………………………………………………………………
专业知识与政策……………………………………………………………………………
如在戏中……………………………………………………………………………………
种族和阶级意识……………………………………………………………………………
参考文献………………………………………………………………………………………………
索引………………………………………………………………………
· · · · · · (收起)
原文摘录 · · · · · · ( 全部 )
-
第13页 ……许多知识分子,公务员和工程师都似乎感觉到,组织机构的自我封闭性已经被打破,大动荡的时刻、既不受政党也不受社会地位观念束缚的新时期即将到来。……他们不必因此牺牲他们的个人信仰。与共产主义相反,国家社会主义从未要求过绝对的服从,但它要求反精英主义的、非常吸引20世纪欧洲知识分子的“贴近人民”。 这导致了平民主义的舆论政策、聪明的干涉手段和蓄意谋杀的根本性结合。对于国家社会主义运动兴起的通常解释,如德国的官僚体系或普鲁士的臣民精神,都被证明是错误的。因为国家社会主义比共和体制更多地限制了垂直型的决策模式,更是迥然有别于领导人型国家的自我塑造方式,从而更加有利于横向型的现代决策模式的发展。它为原有的和新设的机构都注入了活力。它打破了常规的等级制度。以往以规定为借口相互推诿职责的地方,重新焕发出巨大的工作热情,想人所想、急人所急的工作态度不再鲜见。 第19页 在经历了内战、阶级仇恨和政党相互倾轧的时代后,德国人所需要的是一个民族共同体。 ……这是在第一次世界大战中开始孕育的社会动力。纳粹党卓有成效地将其照单全收。他们吸引了成千上万的高素质人才,而这些人则在地位斗争的泥潭里抛弃了因阶级出身而带来的自负。他们把倾向社会主义的工人、小手工业者和希望为他们的孩子获得更多社会承认和更好的生活机会的职员团结在了一起。另外还包括那些已经从魏玛共和国的教育改革中获益并继续在推动社会崛起的人。他们所有人并不愿意看到新的阶级统治,而是希望开创这样一个(在今天几乎是理所当然的)政治环境,使一个人的生活道路、职业和社会声望尽可能少地由人们出生时的社会地位决定。 对于数百万德国人而言,其吸引力在于,它是关乎德国人民自身的平等的承诺。纳粹意识形态强调对外的差异和对内的平等。用希特勒的口号来说是:“在德国人民内部是最高的人民共同体和面向每个人的受教育的机会,但对外是绝对的统治地位。” 第20页 19... (查看原文) —— 引自章节:民族帝国的梦想 -
第21页 在德国人的政治感情深处,第一次世界大战留下了三个巨大的创伤:由于英国的海洋封锁而导致的饥荒、货币的贬值和内战。……1923年爆发的恶性通货膨胀导致了对最具国家意识的中产阶级实质上的财产剥夺。 回顾第一次世界大战最后的两年,许多德国人都把对那些困境中卑鄙的受益者的可憎画面和国家衰败的感觉联系了起来。根据广泛流传的观点,是他们把忠诚于祖国的人民推入了自我摧毁的不满中。……因此德国国家社会主义工人党党纲的第十二条是这样表述的:“考虑到每场战争所需要付出的巨大的人员和财富的牺牲,必须把个人通过战争获益视为对人民的犯罪。因此我们要求毫无保留地征收所有战争所得。” (查看原文) —— 引自章节:1918年的心灵创伤
> 全部原文摘录
喜欢读"希特勒的民族帝国"的人也喜欢 · · · · · ·
希特勒的民族帝国的书评 · · · · · · ( 全部 7 条 )
> 更多书评 7篇
-
宫保鸡丁 (Permanently broken.)
1933年,大学生和刚出校门的高校毕业生掌握了政权。他们中有老一代上层家庭的叛逆后代,也有在共和国时期社会民主党发动的起义中因捞到好处而变得自信的青年人。在社会浪漫主义和用现代手法加以阐释的国家社会主义的乌托邦中,他们克服了出身的差异。他们惺惺相惜,并自诩为“青年民众”的先锋。他们讥笑出于经验对此持怀疑态度的老人们是“长在墓地里的蔬菜”,按章办事、服务经年的老公务员则被他们嘲笑为“老掉牙的统治者”...2022-03-07 16:42:00
1933年,大学生和刚出校门的高校毕业生掌握了政权。他们中有老一代上层家庭的叛逆后代,也有在共和国时期社会民主党发动的起义中因捞到好处而变得自信的青年人。在社会浪漫主义和用现代手法加以阐释的国家社会主义的乌托邦中,他们克服了出身的差异。他们惺惺相惜,并自诩为“青年民众”的先锋。他们讥笑出于经验对此持怀疑态度的老人们是“长在墓地里的蔬菜”,按章办事、服务经年的老公务员则被他们嘲笑为“老掉牙的统治者”。他们远离现实但接近未来,描画出一幅生活的幻象。而这种生活,他们认为恰是经济萧条现状的反面。这场运动的积极分子和许多因好奇而随波逐流的人,心怀着全民美好生活的曙光来对抗着被束缚的今天。 引自 大时代……………………………………………………………………………………… 可能得是现代民族国家出现后,这种青年群体追寻“代际正义”的行动才会常见起来?
回应 2022-03-07 16:42:00 -
《希特勒的民族帝国——劫掠、种族战争和纳粹主义》民族帝国的梦想 种族战争似乎显示出阶级斗争结束的迹象。因此,德国国家社会主义工人党才似乎编织了一个社会与国家变革的20世纪乌托邦,并将其普世化。他们正是从这个乌托邦中汲取了犯罪的能量。 国家社会主义有足够的理由被理解为是青年人的专政。这个专政在短短几年里发展成了20世纪在破坏意义上最具成果的一代人的产物。 不寻常的速度、年少轻狂、集体狂热、极度夸张的肆无...
2021-04-22 11:41:04
《希特勒的民族帝国——劫掠、种族战争和纳粹主义》民族帝国的梦想 种族战争似乎显示出阶级斗争结束的迹象。因此,德国国家社会主义工人党才似乎编织了一个社会与国家变革的20世纪乌托邦,并将其普世化。他们正是从这个乌托邦中汲取了犯罪的能量。 国家社会主义有足够的理由被理解为是青年人的专政。这个专政在短短几年里发展成了20世纪在破坏意义上最具成果的一代人的产物。 不寻常的速度、年少轻狂、集体狂热、极度夸张的肆无忌惮 国家社会主义运动的行为方式不仅注重措辞上的煽动性,而且不是即兴而为,以此在循规蹈矩的官僚系统中有了立足之地。 从政治唯意志论和功能理性中产生了异常残忍的混合物。 纳粹国家始终都在扶持家庭,压制不婚者和不生育者 在国家社会主义时代,“既要不辞辛劳,又要不怕牺牲自我利益,从而才能公正地实现社会福利的思想”。而且,当社会思想和国家思想紧密结合在一起时,这种社会意识还要肩负起一个民族的责任。 与共产主义相反,国家社会主义从未要求过绝对的服从,但它要求反精英主义的、非常吸引20世纪欧洲知识分子的“贴近人民”。
回应 2021-04-22 11:41:04 -
Tingalein (in valore virtus)
他们在1941年满足了雅格布·格林的要求,因为雅格布·格林曾在1854年把德国的文字描述为“畸形的和不堪入目的”,为此他们通过《字体法令》废除了聚特林字体,而已拉丁文标准书写体取而代之。 Wikipedia: 聚特林书写体(德语:Sütterlinschrift)是德文Fraktur字母的Kurrent书写体之一,由路德维希·聚特林设计。于1915年在普鲁士开始使用,并在1920年代推广到德国,至1941年停用。现在这种手写体德国年轻一代几乎不懂阅读,不...2014-12-03 17:12:42
-
翠翠杀 (其实没什么大不了)
本书的独特之处:现下流行的历史编纂方式将国家社会主义野蛮的一面与其政治隔绝。 本书将回归于20世纪的德国,追寻那些罪行发生的前提。 德国国家社会主义工人党:用种族主义斗争取代阶级斗争,编织了一个乌托邦,一个社会的民族帝国。 年轻的德国与年轻的革命者:1993年,政权交接时,纳粹有名的领导人物平均年龄34岁,全国平均年龄44岁。 年轻人领导的德国:观念: 国家社会主义并不意味着独裁,言论管制和镇压,而是自由和冒...2014-11-21 17:14:21
本书的独特之处:现下流行的历史编纂方式将国家社会主义野蛮的一面与其政治隔绝。 本书将回归于20世纪的德国,追寻那些罪行发生的前提。 德国国家社会主义工人党:用种族主义斗争取代阶级斗争,编织了一个乌托邦,一个社会的民族帝国。 年轻的德国与年轻的革命者:1993年,政权交接时,纳粹有名的领导人物平均年龄34岁,全国平均年龄44岁。 年轻人领导的德国:观念:
国家社会主义并不意味着独裁,言论管制和镇压,而是自由和冒险。 </原文结束><原文开始> 以上这些男人和女人都找到了他们想要的,也是人们在他们这个年龄无论无何都会喜欢的东西:独立负责的精神和变动不居的社会关系。这要求这些先锋们要把压力转化为用永不松懈的创造力,以及对精神和体能的不断考验。他们创造了一种生活,即他们可以不断打破刚刚产生的陈规。他们痛恨办公室的日常规则,寻找着自我检验的机会,快乐,不可预见的兴奋和在现代战争运动里的极端刺激。他们出于对表面上的绝对实力的自信,进行了后青春期的对自我本体的追寻 引自 民族帝国的梦想——大时代 ——这一段写的非常精彩!年轻的人总是很容易受到鼓舞或煽动,讨厌一成不变的事物,厌倦陈规的束缚,渴望寻求自由,自己创立规则。这也是一种心理学上的对父族的那种挑战?(我瞎猜的 )
转瞬即变的日常生活所造成的巨大压力,放眼未来时也就变的无足轻重了 引自 民族帝国的梦想——大时代 ——这是我经常用来安慰自己的话,好像是这样,当我们面对眼前困境裹足不前时,总需要一根胡萝卜,或者幻想未来的美好来鼓励自己吧。这也算是精神鸦片么? "我"变成"我们",""
新的德国文化只能来源于'我们'这个源泉。 引自 民族帝国的梦想——大时代 社会主义与国家主义的关系
如果我们胜利了,就没人敢提出质疑 引自 民族帝国的梦想——大时代 ——这种成败决定论至今仍然很多人相信的,包括我有时候也是这样,大家都看重结果,成功了,那么你所做的一切都是对的,都是高瞻远瞩,行事果决。如果失败了,那你做的事情就是错的。我讨厌这样的看法,但是我又接受,因为我也不想成为失败者。"黑猫白猫论"是否应该慎重考虑,希望我们传统的道德还有精神不要湮没在岁月里。做事情的时候不要为了结果不择手段。
德国社会通过领导层所维护的对立事物的统一,获得了特殊的能量。。。。 引自 民族帝国的梦想——大时代 ——这最后一段话应该很重要,但是我没有读懂!
回应 2014-11-21 17:14:21 -
Tingalein (in valore virtus)
他们在1941年满足了雅格布·格林的要求,因为雅格布·格林曾在1854年把德国的文字描述为“畸形的和不堪入目的”,为此他们通过《字体法令》废除了聚特林字体,而已拉丁文标准书写体取而代之。 Wikipedia: 聚特林书写体(德语:Sütterlinschrift)是德文Fraktur字母的Kurrent书写体之一,由路德维希·聚特林设计。于1915年在普鲁士开始使用,并在1920年代推广到德国,至1941年停用。现在这种手写体德国年轻一代几乎不懂阅读,不...2014-12-03 17:12:42
-
宫保鸡丁 (Permanently broken.)
1933年,大学生和刚出校门的高校毕业生掌握了政权。他们中有老一代上层家庭的叛逆后代,也有在共和国时期社会民主党发动的起义中因捞到好处而变得自信的青年人。在社会浪漫主义和用现代手法加以阐释的国家社会主义的乌托邦中,他们克服了出身的差异。他们惺惺相惜,并自诩为“青年民众”的先锋。他们讥笑出于经验对此持怀疑态度的老人们是“长在墓地里的蔬菜”,按章办事、服务经年的老公务员则被他们嘲笑为“老掉牙的统治者”...2022-03-07 16:42:00
1933年,大学生和刚出校门的高校毕业生掌握了政权。他们中有老一代上层家庭的叛逆后代,也有在共和国时期社会民主党发动的起义中因捞到好处而变得自信的青年人。在社会浪漫主义和用现代手法加以阐释的国家社会主义的乌托邦中,他们克服了出身的差异。他们惺惺相惜,并自诩为“青年民众”的先锋。他们讥笑出于经验对此持怀疑态度的老人们是“长在墓地里的蔬菜”,按章办事、服务经年的老公务员则被他们嘲笑为“老掉牙的统治者”。他们远离现实但接近未来,描画出一幅生活的幻象。而这种生活,他们认为恰是经济萧条现状的反面。这场运动的积极分子和许多因好奇而随波逐流的人,心怀着全民美好生活的曙光来对抗着被束缚的今天。 引自 大时代……………………………………………………………………………………… 可能得是现代民族国家出现后,这种青年群体追寻“代际正义”的行动才会常见起来?
回应 2022-03-07 16:42:00 -
《希特勒的民族帝国——劫掠、种族战争和纳粹主义》民族帝国的梦想 种族战争似乎显示出阶级斗争结束的迹象。因此,德国国家社会主义工人党才似乎编织了一个社会与国家变革的20世纪乌托邦,并将其普世化。他们正是从这个乌托邦中汲取了犯罪的能量。 国家社会主义有足够的理由被理解为是青年人的专政。这个专政在短短几年里发展成了20世纪在破坏意义上最具成果的一代人的产物。 不寻常的速度、年少轻狂、集体狂热、极度夸张的肆无...
2021-04-22 11:41:04
《希特勒的民族帝国——劫掠、种族战争和纳粹主义》民族帝国的梦想 种族战争似乎显示出阶级斗争结束的迹象。因此,德国国家社会主义工人党才似乎编织了一个社会与国家变革的20世纪乌托邦,并将其普世化。他们正是从这个乌托邦中汲取了犯罪的能量。 国家社会主义有足够的理由被理解为是青年人的专政。这个专政在短短几年里发展成了20世纪在破坏意义上最具成果的一代人的产物。 不寻常的速度、年少轻狂、集体狂热、极度夸张的肆无忌惮 国家社会主义运动的行为方式不仅注重措辞上的煽动性,而且不是即兴而为,以此在循规蹈矩的官僚系统中有了立足之地。 从政治唯意志论和功能理性中产生了异常残忍的混合物。 纳粹国家始终都在扶持家庭,压制不婚者和不生育者 在国家社会主义时代,“既要不辞辛劳,又要不怕牺牲自我利益,从而才能公正地实现社会福利的思想”。而且,当社会思想和国家思想紧密结合在一起时,这种社会意识还要肩负起一个民族的责任。 与共产主义相反,国家社会主义从未要求过绝对的服从,但它要求反精英主义的、非常吸引20世纪欧洲知识分子的“贴近人民”。
回应 2021-04-22 11:41:04 -
Tingalein (in valore virtus)
他们在1941年满足了雅格布·格林的要求,因为雅格布·格林曾在1854年把德国的文字描述为“畸形的和不堪入目的”,为此他们通过《字体法令》废除了聚特林字体,而已拉丁文标准书写体取而代之。 Wikipedia: 聚特林书写体(德语:Sütterlinschrift)是德文Fraktur字母的Kurrent书写体之一,由路德维希·聚特林设计。于1915年在普鲁士开始使用,并在1920年代推广到德国,至1941年停用。现在这种手写体德国年轻一代几乎不懂阅读,不...2014-12-03 17:12:42
-
翠翠杀 (其实没什么大不了)
事件是怎样发生的? 民族主义中的种族主义早就再欧洲普遍存在,应该从1914年之后寻找原因。 1 德国人民和国家社会主义领导层之间的紧张关系 从"受欢迎的独裁"中可以得知:领导层分析一战失败的原因,扮演有感染力的政治家,采取一切获取人们支持的措施; 避免货币贬值,提高军人及家属待遇,减少征税等等 但是这一切都是以牺牲其他国家人们的利益为代价的。 2 人们从中获益 物质丰富的生活和这种间接的,个人不需要负有责任但却...2014-11-22 15:54:58
事件是怎样发生的? 民族主义中的种族主义早就再欧洲普遍存在,应该从1914年之后寻找原因。 1 德国人民和国家社会主义领导层之间的紧张关系 从"受欢迎的独裁"中可以得知:领导层分析一战失败的原因,扮演有感染力的政治家,采取一切获取人们支持的措施; 避免货币贬值,提高军人及家属待遇,减少征税等等 但是这一切都是以牺牲其他国家人们的利益为代价的。 2 人们从中获益
物质丰富的生活和这种间接的,个人不需要负有责任但却乐得从这些重大罪行中获益的好处,都决定了受到政权热心关照的大多数德国人的思想意识,他们不会站出来反对。 引自 阅读提示 探究事情是如何发生的作用:
民主的德国,奥地利和联邦德国的人们,对纳粹主义采取了极为不同的抵制政策,但是这些政策都导致了相同的结果:他们都为各自的大多数人民创造了一个平静的现代生活和良心上的安宁。 引自 阅读提示 3 探究犹太人的私有财产如何转变为国有财产的?(匈牙利)
回应 2014-11-22 15:54:58
这本书的其他版本 · · · · · · ( 全部5 )
-
Metropolitan Books (2007)暂无评分 1人读过
-
Fischer (Tb.), Frankfurt (2006)暂无评分 1人读过
-
Picador (2008)暂无评分
-
在哪儿借这本书 · · · · · ·
以下书单推荐 · · · · · · ( 全部 )
- 纳粹德国余见相关资料1 (嗨呆客能躺平?)
- 德意志备忘录 (都归尘土)
- 你读书,我跳舞,猫儿之春日日无辛苦。 (都归尘土)
- 优酷 罗辑思维 2014 (第2季) 介绍的书籍 (IVAN)
- 150本绝迹好书 (wendy)
谁读这本书?
二手市场
订阅关于希特勒的民族帝国的评论:
feed: rss 2.0
1 有用 木须龙 2014-02-11 01:38:28
透过现象看本质,会发现国社党的“社会主义”性质居然超过同时期的苏联,只不过这种全民福利的创造是建立在对全欧洲巧取豪夺甚至屠杀的基础上的。
1 有用 蝉 2013-11-21 17:10:28
: K516.44/7229
1 有用 苗实 2014-09-07 12:08:39
一下子就震惊了。但震惊之后,还是深深佩服作者解释了心中的疑问。有多少次都看到过这样的疑问,但就是没有一个信服合理的答案。现在就知道了——没有免费的高福利。
1 有用 greatabel 2012-06-10 16:30:45
战车一旦点火启动,经济、政治、权力斗争,军事的惯性动能就让它继续,想停停继续就不是人的主观意愿能决定了。
1 有用 洛梦蝶 2011-09-10 17:18:30
金融经济知识的匮乏读起来实在有些吃力,与着重政治军事和社会学时的流畅观感不可同日而语。翻译可以打7分
0 有用 潇湘公子 2022-04-23 17:54:37
经济杰作
0 有用 li'an 2022-03-24 22:18:30
绝大部分章节都是看不懂的金融知识,但是叙述比较详实,中间的一节军列和黑市的内容很有趣
0 有用 优雅流放 2021-04-30 21:54:25
没有金融财政类基础知识打底,读起来有点吃力也很混乱。但是有一点很明确,希特勒基于依赖外力,使德国财富在短时间内迅速增长的内政策略,实施贯穿全欧洲的洗钱式经济掠夺,以及对犹太人的种族大屠杀,数百万的普通德国人民都是共犯,都是受益者。“城市被炸为废墟,他们和这破败的景象并不相符,他们看起来很好,美丽,健康,整洁,并且穿的也不错。”而另一面,是数以万计被送进毒气室的犹太人,和被占领区衣衫褴褛面黄肌瘦饿死... 没有金融财政类基础知识打底,读起来有点吃力也很混乱。但是有一点很明确,希特勒基于依赖外力,使德国财富在短时间内迅速增长的内政策略,实施贯穿全欧洲的洗钱式经济掠夺,以及对犹太人的种族大屠杀,数百万的普通德国人民都是共犯,都是受益者。“城市被炸为废墟,他们和这破败的景象并不相符,他们看起来很好,美丽,健康,整洁,并且穿的也不错。”而另一面,是数以万计被送进毒气室的犹太人,和被占领区衣衫褴褛面黄肌瘦饿死街头的人们。 (展开)
1 有用 Die Katze 2021-02-19 19:34:53
这才地是真正的德国人全体有罪。
0 有用 Caselnes 2021-02-16 15:00:30
翻译实在不好,整体结构也有叠床架屋之处。简而言之,德国通过饥饿政策、征收重税、发行货币等一系列形式,掠夺占领国资源和没收犹太人财产,从而使随波逐流的国民获得了普遍福利,最终建立了罪行累累而又广受欢迎的国家不可直呼其名主义。值得关注之处:元首等人不懂经济,其赖以争取国民支持的政策注定战争不可避免;民众也没什么信仰,但谁会拒绝毫无风险的瓜分国家公敌的财产呢。